推荐文档列表

上海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1-10-01 11:35:35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上海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发展模式研究

  上海农村面临自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流动老龄化的压力。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1999年10月,中国已跨入了老龄社会的行列)。据预测,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在21世纪初的前十年较为平缓,2010年至2020年老龄化高速发展,2015年,全市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全市总人口的24.9%。(2)本市老年人口还呈现高龄化的趋势,人口预期寿命从1995年的76.0岁上升到2000年的78.8岁。2015年上升到16%左右。(3)上海市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年轻人的城镇化速度远远高于老年人的城镇化速度,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农民的现状是一元积蓄(有的只是少量积蓄),二无保障(绝大多数人不享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未普及且保险水平低),从经济来源到生活照顾几乎完全依靠子女。因此,农民老有所养必将成为上海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什会问题。

  4.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是解脱上海郊区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效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发展模式研究

  社会保障是农村土地对农民重要的功效之一。土地对农民有提供就业的功效、经济收益功效、社会保障功效、土地增值收益功效等。我们研究表明,发达地区,土地对农民的功效主要是社会保障功效、土地增值收益功效、就业功效等。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效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通过拥有对土地所有权的成员权取得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权利。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是和户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属地管理。农民只有取得当地集团成员权(与土地所有权的成员权相对应),才能在需要社会保障时得到一定保障。第二个层面,即土地提供农民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功效,即当农民没有机会从其他途径取得收益时,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经营农业,可以取得基本生活需要的粮食、蔬菜和柴禾。这是其他社会保障机制残缺情况下土地提供给农民的社会保障。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使农村过剩劳动力从经营土地上转移出来,就要使农民从土地对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中解脱出来,就要寻找相应的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完善的类似于城镇社会保障的农村社会保障,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上海市农村(郊区)社会保障现状

  1.上海市城乡社会保障对比分析

  上海市是我国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但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自愿补充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方面比较看出,上海市城乡社会保障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2.上海市农村(郊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存在以下的问题:

  第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程度比较低

  根据笔者收集到的不完全资料统计,目前正在执行的、由上海市制定的直接关系居民社会保障的文件有28个,只涉及城镇居民的14,只涉及农村居民的2个(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既涉及城镇居民又涉及农村居民的个保险水平有差别或资金来源有差别的7个,涉及到城乡社会保障管理没有明显差别的5个。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极少有属于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上海市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养老和社会救助的基本框架,但远没有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机制脆弱

  上海市农村社会保障所需要的合法的筹资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都不健全。这就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使农村社会保障处于落后地位。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

  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除对在企事业单位有较稳定职业的职工要求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等则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局限在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项目上。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投入与城镇相比简直是微乎其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