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读法

时间:2022-01-03 18:37:01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读法

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读法

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读法

文/张鼎立

     摘 要:《野草》是鲁迅急需抛弃一切绝望,寻获新生而艰难探索的集中体现,而《过客》则又集中体现了《野草》对希望与绝望、历史与背景等悖论的拷问过程,是鲁迅开始走出“第二次绝望”的一个转折点。他试图通过忘却、疏离来摆脱“虚空中的暗夜”,哪怕前路也是虚无,他只需要当下的“在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结合《野草》整体和鲁迅创作的时期特性的广阔背景上考察《过客》,我们才能理解鲁迅投射在《野草》里的基本面貌,才能使鲁迅研究“从独断型诠释学转换为探究型诠释学”成为可能。

     关键词:叙述;悖论;虚无;在场

    作 者:广东江门市广播电视大学一、结构序列尊重作品,回到文本本身,进而探寻文本的内蕴,这是我们研究的必经之途。回到文本本身,我们不妨采用叙述学的方法。

    叙述学认为任何作品都具有一个内在的结构,结构就是意义,“如果懂得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名词,动作是一个动词,就能更好地理解叙事。为了更好地理解名词和动词,则需要联想到它们在叙事中担任的角色。归根到底,只有学会去思考语言最本质的表现形式即文学时,才能理解语言。

    反之亦然:将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组合到一起,就是迈向叙事的第一步。事实上,作家让我们读到的不过是言语而已。”托多罗夫因此将作品的叙事分为分句和序列,假如用这种方法将《过客》的序列呈现出来,无疑有助于我们简明地把握作品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上述的思路,鲁迅《过客》的情节无非是:“过客”在赶路途中和小女孩、老人的一段交往。按照作品文本的呈现,我们分别用以下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X:过客;A:孤独;B:小女孩;C:老人家;D:爱,美好;E:满足;F1:礼物;exp:渴望;F2:经验,忠告;b:矛盾,两难;c:焦虑,不安;d:疲惫;e:感激;f:给与,归还;-:否定,相反。

    这样,作品的各单句就组成了以下的序列:(B+C)(D+E-A)+AdX→AdX expF1+ XAb→(B+ f F1)+Xe→C F2+Xbc→(B+ f F1)+Xbc+(X+f F1)→C F2+Xbc→(B+C)(D+E-A)+AdX稍加解释,序列各单句的意思是:1·(B+C)(D+E-A)+AdX:小女孩和老人家互爱而生活美好;看见一个孤独疲惫的“过客”。

    2·AdX exp F1+ XAb:“过客”孤独、疲惫,想得到一些礼物(赐予);并申述自己的孤独、矛盾。

    3·(B+ f F1)+Xe:小女孩给了“过客”一些礼物(赐予),“过客”深深地感动。

    4·C F2+Xbc:老人家给“过客”忠告和经验,引起“过客”的两难和不安。

    5·(B+ f F1)+Xbc+(X+f F1):小

    女孩再次给“过客”礼物(赐予),引起“过客”的两难和不安,并想把礼物返还给小女孩。

    6·C F2+Xbc:老人家给“过客”经验和忠告,“过客”还是充满焦虑和两难。

    7·(B+C)(D+E-A)+AdX:小女孩

    和老人家回复原来互爱、满足的生活,“过客”还是充满焦虑和矛盾,继续他的.疲惫、孤独的生活。

    这样简化之后,起码有两方面是引起我们重视的:首先,序列的开头和结尾是相同的结构。其次,促成一个单句向另一个单句过度的,是b(矛盾,两难)和c(焦虑,不安)。

    因此,探寻“过客”心中的矛盾、焦虑和不安,成为我们把握各事件(行为)的功能指向,理解序列的内蕴,进而理解文本的关键。

    二、反讽的行为悖论

    (一)忘却与记忆

之所以说这些问题永远不能相互转化,永远无法解决,“过客”是“忘却”而不是“失忆”,是因为“过客”对过去的一切采取了刻意遗忘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过客”对过往的一切并非毫无印象:“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

    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反复强调“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表现自己的“失忆”,但这种“失忆”显然是有意的忘却,因为在他的记忆中,“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走了许多路。”对前方的询问,面对老翁和小女孩所作的解释,他明确地说:“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过客”之所以不刻意记住历史,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存在着更为重要的东西:“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这样,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过客”的逻辑:过去是必须要抛弃的,但由于抛弃了过去,自我便无法命名,前行的方向也就失去了依据和参照;而且,问题仍然存在,只不过是被悬置了。同理,前行是如此的决绝,必须以遗忘为支持,因此,所有的命名、感激、诅咒、疑问,也只不过是“现在”的问题,下一个“现在”将被遗忘或悬置,而新的、同样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这样,所有的问题均指向虚无,并因此构成了反讽:人生最基本的、时刻面对的问题均是无解的,同时也是可以搁置的,最为沉重的发问与艰难的选择竟然可以如此轻飘。

    换言之,“过客”只要存在一刻的停留,问题就不可能被悬置,沉重与悖论便接踵而至,他只有毫不停息地一路“走”下去,“息不下”成了解决自身矛盾与焦虑的最直接的策略,前路在何方倒是其次。

    (二)趋同与疏离

    《过客》设置了小女孩和老翁两个人物,正是这两个人物的行动,触动了“过客”内心的焦虑,三个人的思想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指向,小女孩和老翁的价值取向是常态的,平民化的,小女孩的思想是一种理想化的存在,因此,总是看到美好,看到善,尽管小女孩的话语不多,但无疑为阴郁的基调增添了几许亮色: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将腰一伸)好,我告别了。我很感激你们。(向着女孩)姑娘,这还你,请你收回去。

    (女孩惊惧,敛手,要躲进土屋里去。)翁———你带去罢。要是太重了,可以随时抛在坟地里面的。

    孩———(走向前)阿阿,那不行!

    客———阿阿,那不行的。

    翁———那么,你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就是了。

    孩———(拍手)哈哈!好!?

    而老翁的话则因为阅历(历史)的积淀而体现出现实的价值取向:“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因此,小女孩和老翁的话语,构成了希望与绝望、理想与现实的人生矛盾,从而代表两种常态人生的设定。“过客”面对这两种人生的常态,表现出趋同与疏离的选择悖论:他既承认前路是“坟”,也承认是“野百合,野蔷薇”,但他更关心的是小女孩和老翁都“不知道”的前路,而且“不转回去”;他既需要帮助,也知道要感激,但最终选择对帮助者诅咒。

中国大学网免费论文频道 http://www.unjs.com/lunwen/

【面对虚无而在场-—鲁迅过客的一种读法】相关文章:

“龙虾三吃”与哲学的“在场”、“不在场”09-01

人生:虚无的影子02-09

存在与虚无(组诗)07-04

虚无的狂欢的论文10-04

在场的缺席作文12-24

过客03-13

过客09-10

过客04-22

其实虚荣是虚无 -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