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这 样 的 讨 论 必 要 吗

时间:2021-10-02 11:13:51 生物论文 我要投稿

这 样 的 讨 论 必 要 吗

——听《比较水的多少》有感

我听了一位科学教师向大家展示的一节课——《比较水的多少》。这是《科学》(教科版)第一册“水”单元中的一个内容。教材主要安排了这样一些活动: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体会人体感官在观察事物时的局限性;用量筒测量已知容器里水的多少;尝试着估算水的多少。

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的过程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三个大小不等的装有不等量水的瓶子);2、提出问题: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三瓶水的多少;3、小组讨论:怎样比较水的多少;4、汇报交流:比较水的多少的不同方法;5、实验验证,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附表);6、交流实验结论。

我们知道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从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看,教师正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探究、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也体现了把科学课总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来实现的教学理念。

不过在课堂中我也看到了这样一些片断:

片段一(计论前):

1、师: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三瓶水的多少?(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学生举起手。)

2、师:大家不用急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先就这个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注意讨论时要讨论这三方面的内容:用什么方法;用哪些器材;有什么注意点。

3、学生开始讨论。(讨论时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实验,教师过来制止。)

片段二(交流时):

1、师:接下来各组汇报自己组的方法及用到的器材,别的组说到过的方法不用再说。

2、生甲:我们组用三个一次性杯来实验,我们可以把三个瓶子里的水分别倒入三个一次性杯,然后看看水的多少。

生乙:我们要用到一个刻度瓶(生理盐水瓶)和漏斗(教师趁机介绍了漏斗的用法),我们准备把三个瓶中的水都倒入这个刻度瓶,然后分别做上记号,比一比就知道了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

生丙:我们只要用一只一次性杯和漏斗(表情很得意)就行了,我们先在一号瓶上做上记号,然后把一号瓶的水倒入一次性杯,再把二号瓶和三号瓶的水分别倒入一号瓶,看看它们分别到哪儿就知道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了。

3、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各组同学面露喜色)。那么实验中还要注意要把水倒回原来的瓶子,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把水倒出。

上面这些片段中的几个现象(用黑体字记录的部分)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时候我们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什么样的交流汇报(全班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才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样的讨论必要吗?

首先,这位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并无多大的挑战性。我认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前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要有挑战性。而这个问题对学生是个垂手可得的“桃子”。我们可从“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学生举手”和“讨论一开始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开始实验”两个现象看出:不少学生在讨论前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学生在一年级的数学思维训练课中已经解决过相似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对于他们并不是很难。其实是老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在看到很多学生争着回答,可以调整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在开展小组讨论前,教师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你们能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一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