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模糊意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狭窄地带”

时间:2021-10-02 13:32:4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模糊意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狭窄地带”

[作者]  胡正建

模糊意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狭窄地带”

[内容]

 

    在当代科学发展领域中,数学、逻辑都引入了模糊的概念。绘画、音乐所创设的模糊境界给人带来无尽的艺术的思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对某些文学语言的模糊认知与理解。譬如诗句“母亲糊进窗棂的忧愁,父亲挂在屋檐的叹息。”母亲把忧愁为何糊进窗棂?父亲为什么把叹息挂在屋檐?这个“糊”、“挂”,大有文章可做,做得多而细,说明你仍然没有感觉出它到底表达了什么,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答案来判定,似乎犹嫌不足。怎么办?借助于模糊意识的概念,不必把这完整的画面、深邃的意境肢解得支离破碎,保持一个不确定性的完整,让人们去感觉、去意会它的韵味。这样,比划定某一明晰的认知要确切、可靠得多。再如,张三问李四、王五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李答:说不清。聪明的问者无需再去纠缠这“说不清”的具体涵义,就会对此人产生一种隔膜感,敬而远之。当你要去细致剖析这种“说不清”,就会显得局促、尴尬。因为,在大自然信息世界中,有许多对象的客观属性、特征,认识它们是很难用“是”、“非”这两把尺子来衡量、判断、描绘的。

    模糊意识是关于人们认识中对于对象类属和性态的不确定的基本形式和本质特征。它有着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于主体在把握对象类属和性态时缺乏明晰的划分而产生的,而另一种是主体意识把事物之间区分和界限加以模糊的处理,然后再通过压缩、抽象出若干相对明晰的界限,以达到对事物比较精确的认识。

    在课堂上,不少学生在回答一个难度较大、判断模糊的问题时,经过一番紧张地思索,常常会异常兴奋地举起手“我想起来了”,但回答时又显得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最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匆匆收场。因为,许多作品中的语言现象存在着深不可测的内涵,这种内蕴有极大的模糊性,条件反射地为其归档,轻车熟路地做出判断,都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纪念刘和珍君》中多次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岂能仅仅用一句“性格温和和善良”就能打发掉?面对那严酷的现实,刘和珍“微笑”的形象包含着丰富的蕴涵,你尽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把握它,大致作出若干明晰的判断,择其一二,都会失之偏颇的。《祝福》中描写的“雪花”,除了表明冬天的季节,反映祥林嫂作为一个悲剧人物的清白无辜以外,这漫天飞舞的雪花却给人一个欲哭无泪的诗的意蕴。美学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不道破一句,就是对意识的把握罩上了一层模糊的光圈。当然,模糊意识并非把人带进一个迷惘的境地。有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也会出现一点“顿悟”,就象在无边黑暗中突然闪耀的一点火星。这种“顿悟”也是来自模糊意识的抽象,扬弃之后所获得的,因为模糊和精确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转化。往往这样,模糊的思维方式经过一番比较、选择和加工以达到表述精确的表达效果。自然,语言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但它却能准确地表达交流思想。文学家运用模糊语言进行描述,足以准确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和人类复杂心理,甚至在描摹景物时也会传达出一种难以意想的情境。试比较这两段文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罩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荷塘月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