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时间:2021-10-02 11:10:34 政治论文 我要投稿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已成为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课程之一,形成了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当前这门课的主要课题包括:有关课程性质、课程定位的研究,有关构建综合内容的研究,有关开发示范性教材的研究,有关开放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课程;综合课;品德;社会

  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是此次课程改革方案的突破点之一。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研究积累相对薄弱,加之课程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远不能胜任课程发展、教材更新、教师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需要。为此,我们以申报并通过审查立项的“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这一“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为依托,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符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也有助于发展我国的综合课程理论。

  一 对国际相关课程的一般认识

  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性课程。尽管社会综合课程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课程研究领域,但在国外,社会科(social studies)作为一种典型的综合课程,不仅已有80余年的历史,而且有着不少课程流派和课程形态。创设社会科的目的是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社会科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课程之一,并形成了一些得到共识的基本指导原则。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将各国“社会科”的共同点概括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社会科的上位目标是培养公民素养。各国的课程标准中,都是围绕公民素养制定人格发展、人性修养、人际交流,以及其他与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参与有关的态度、技能、知识等培养目标的。“公民素养”体现了对国家公民资格的规定。

  第二,课程核心——价值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是社会科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点。社会科与其它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最显著的区别是,社会科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国家的政治理念,因此社会科课程的核心观念或价值,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一些学者甚至把社会科的性质就定位在价值观培养上,强调社会科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功能,是摆正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社会科是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认识基础的课程。所谓“认识社会的基础”,包括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各项法则,认识社会机构与集团,以及认识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责任等。小学阶段构建社会认识内容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同心圆扩大法”。认识社会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社会化质量,人的社会化于社会科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而言,就是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消化和理解人类社会的信仰、思考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这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内容。

  第四,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