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09 11:48:00 经济贸易论文 我要投稿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摘要]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论文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的不准确加剧了其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正确确立办学定位,并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是地方高校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办学定位 课程体系

  中国加入WTO后,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文简称:国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中国目前有二百多所大学设有国贸专业,而且招生规模加大,这使得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是急需探讨的课题。

  一、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

  高校类型不同,肩负的使命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着发展方向、定位问题。正确的办学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国大学的国贸专业,按专业方向可分为3种类型:

  (1)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等理论研究,这类专业方向主要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

  (2)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工业技术、工业管理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前两类人才培养任务应分别由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承担。地方高校应承担第三类人才培养任务,即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地方高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应全心全意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应体现两方面特点:一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是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目前,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不切实际,盲目地定位于前两类,办学模式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受软、硬条件的限制,其办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它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科研开发能力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未能体现这一要求,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过于求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的要求下,参照重点大学设置的,课程设置与重点大学区别很小,理论课程有余,而实践课程不足,与地方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学生无特长。

  2.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多数地方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为3∶1,且选修课的范围及可选择性较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与能力过于同一,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无法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其结果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

  3.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尴尬。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应聘者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

  1.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在保证实务性课程的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第二外语、外贸运输与保险等的同时,开设模拟实验课,例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学生可以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填制单证,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要努力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专题讲座等。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创建功能齐全的虚拟公司。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为毕业后创业或就业储备宝贵的实践经验。

  同时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与理论课的比例可达1∶2或更高些。

  2.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学时数。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除专业主干课为必修外,其他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应尽可多的涵括不同专业方向,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修课中应有地方优势产品概论一类的课程,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对地方主要进出口产品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地方对外贸易发展服务。

  3.加大计算机和英语课程教学。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技能,外贸企业的多数商务工作又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显得特别重要。计算机类课应以操作类课为主。

  外语能力是国贸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外语教学中应加大口语和听力教学的比重,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第二外语。提高专业外语课的教学效果很关键,应单独设立专业外语口语和听力的考核体系,真正提高口语在本专业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论文09-28

地方区域性高校办学定位变化研究07-19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论文07-2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提纲范例02-09

高校专业国际贸易论文10-05

浅析高校国际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国际贸易毕业论文10-0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2-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12-02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