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

时间:2023-12-18 23:02:43 好文 我要投稿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1

  一、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名〈到小西小石潭记〉。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

  二、内容分析: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屿、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 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6、 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 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7、 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8、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9、 潭水有什么特点?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用静动结合来写。

  10、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11、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抓住溪身的`曲折、境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2、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13、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14、 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16、 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

  三、根据内容来背写: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珮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2

  1.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2.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3.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4.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5.不逊----无礼。逊,谦逊。

  6.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7.诘责----质问并责备。

  8.托词-----借口。

  9.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0.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11.瞥见----一眼看见。

  12.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13.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杳,远得不见踪影。

  14.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15.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16.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17.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18.刚气----刚强而不易屈服。

  19.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20.宽恕----宽容饶恕。

  21.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22.凄惨----凄凉悲惨。

  23.奥秘----奥妙神秘。

  24.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25.滞留----停留不动。

  26.愚钝----愚笨,不伶俐。

  27.器宇----气概,风度。

  28.禁锢----束缚,限制。

  29.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30.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31.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32.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33.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34.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35.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36.黯然失色----阴暗失去光泽。

  37.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38.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39.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4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41.朔方----北方。

  42.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磕头到地。

  43.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

  44.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45.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46.哂笑----讥笑。

  47.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48.曾经沧海难为水----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49.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

  50.家醅----自家酿的酒。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3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íng) 伛偻(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ng) 弈者胜(ì) 颓然(tuí) 阴翳(ì)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看课后注释)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5、复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1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滁州四面环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第2段描写山!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先总后分,先具体后概括。 )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作者本人,这是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2)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A)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B)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C)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D)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乐,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7) 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乌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6、理解背诵。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5)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6).写出《醉翁亭记》中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山肴野簌 与民同乐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4

  1《马说》)“食”通“饲”,喂养。

  2.食之不能尽其(《马说》)“材”通“才”,才能,本领。

  3.才美不外《马说》)“见”通“现”,表现,呈现。

  4.其真无马《马说》)“邪”通“耶”,表疑问,“吗”。

  5.四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肢体。

  6.同舍生皆(《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穿着。

  7.蝉则千不穷(《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9.百废兴(《岳阳楼记》“具”通“俱”,都

  10.《岳阳楼记》“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直万钱(《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12.玉盘珍羞《行路难》)“直”通“值”,价值。

  13.何时眼前突兀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出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学习方法

  系统学习法

  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识根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联系紧密、调动迅速的知识网络,才能有在此基础上的对知识的运用自如,才能有创造和创新。

  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在现时说来,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把这套教材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这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切磋,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掌握好。这个系统的学习事我们整个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

  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们完整的系统,对其他各科知识系统的掌握其实也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无所不包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整个学习的内容相等。

  另外,你还可以系统地读一些书,以期对某一科、某一类有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例如系统读一些历史的、哲学的等等方面的书。

  这样长期以来,你才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洞明一切;写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统学习的意识、意向,然后有系统学习的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学习技巧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5

  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交错成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像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风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11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10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爬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耍,还是把玩耍当作读书。

  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不许看电影,可我不管这些。我大摇大摆地屡屡犯规,竟没有一次被当场逮住。

  英语期末考试前夕,是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伙同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为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推测她到底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地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许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许由于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跨进教室时,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

  翻开书,眼前就像在最拥挤的中山路上骑车,脑子即刻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便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声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下。

  考卷一发下,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本上复印到脑子里的字母还新鲜,便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试卷上。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

  成绩发下来了,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地扣了7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6

  1、 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因为官清谦,世人尊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2、 人物欣赏:

  (1)五柳先生的形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厌恶官场、不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第二段:赞语(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不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生活。

  (5)中心:本文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精神。

  (6)“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7)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8)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9)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10)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A“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

  B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C著。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

  (11)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1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常著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 名句及成语:

  (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 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 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看课后注释)

  5、 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 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5).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知识点12-18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12-18

八年级野望语文知识点12-18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2-18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12-18

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优】12-18

高一下册化学知识点12-18

语文必修三过秦论知识点12-18

黑龙江专升本语文知识点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