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听课反思

时间:2024-03-10 10:56:5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厘米听课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1

  《认识厘米》,这节课在引入上就颇有新意。让学生体会“怎样量课桌的长度?”课件出示了学生测量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同时又能丰富自己的。有着一举多用的妙处。

  顺着不同的测量方法,出示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用于测量的标准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建立了这样的数学概念。

  教师花的精力较多的部分是让学生认识一厘米。这个1厘米并不是指出就行了,而是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厘米。有的学生只出了0到1之间是1厘米。之后学生的补充又扩展到1到2之间的距离;4到5之间的距离;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让知识的内涵更加深入。其次,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袋中找1厘米,材料袋的丰富,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1厘米。然后,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印象比划1厘米,这样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1厘米,把所学应用到生活中。这一系列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于1厘米建立了立体的印象,秒哉!

  还有一节是《表面积涂色的正方体》。这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因为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杂乱无序的状态,所以这位教师的处理让在座的听课老师眼前一亮。课堂上临场用手机把学生的操作过程拍成视频短片上传至电脑,让学生观察,把学生拼成的正方体拍成图片,让学生进行相关说明。这样的处理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达到了“有效”。心细的老师已经发现了这位老师的上传照片的小秘密,不禁在底下感叹“真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大家都在用,可谁也没有想过可以这般的服务课堂!”

  听一次课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别人教学的借鉴,更是对自身教学的一次反思。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2

  这几天有幸聆听了各地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对《认识厘米》一课印象深刻。听了曾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一、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于厘米和用厘米量,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材料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在本课中,在教学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最后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更加丰富了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二、规范的数学语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数学的严谨性和必要性。“1厘米”的认识详细解读后几厘米的认识就很快完成了。还设计了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并能反向思维如何找到“1厘米”。

  面对低年级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回答后,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总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优点:

  1、注重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于厘米和用厘米量,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材料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在本课中,洪老师在教学认识1厘米这一环节时,先给学生一根1厘米的小棒,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再抽出小棒,从具体到抽象,而是让学生动手,再找一找生活中长1厘米的物体,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学生所有对厘米的认识都是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忘记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2、规范的数学语言

  洪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数学的严谨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针对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将它作为难点,层层深入;“1厘米”的认识详细解读后几厘米的认识就很快完成了。还设计了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也是“1厘米”,并能反向思维如何找到“1厘米”.

  建议:

  1、度量1厘米的方法缺乏教师完整的归纳小结,所以在后面数每个长度有几个1厘米时部分学生存在问题容易数错。这里如果教师能小结方法可能对学困生会有所帮助。

  2、教师的评价比较单一

  面对低年级学生,如果创设有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回答后,要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总结。比如在测量物体长度时,有位学生提到从刻度5开始量,老师对此缺少评价。在面对非0起点测量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的闪光点,展现测量的方法的多样性

  3、估算意识的培养

  课上洪老师让学生量了很多线段的长度,在讲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建议还可以再量一量一些实物的长度,比如可以自己铅笔的长度,因为学生用过的铅笔长度往往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在教学时渗透了"大约"一词,即物体长度最接近几厘米那我们就说他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美术听课反思08-31

下雨了听课反思03-02

关于语文听课反思03-09

夏夜多美听课反思03-02

詹天佑听课反思03-02

《和时间赛跑》听课反思12-03

物理《认识浮力》反思03-01

《认识分数》的课后反思03-09

《6和7的认识》反思02-29

物理《认识浮力》反思小结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