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故事

时间:2024-03-12 21:15:39 好文 我要投稿

数学趣味故事[精选15篇]

数学趣味故事1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数学趣味故事[精选15篇]

数学趣味故事2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数学趣味故事3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故事梗概:小熊生日会一群小伙伴簇拥着进了屋,大家拿着鲜花,气球,还有玩具,一起奔向小熊,祝你生日快乐。大家又唱又跳,好热闹,真是一个不平凡的生日会啊。

  小羊总是给人一种善良容易受骗的感觉,所以大家都没想过小羊也可以很聪明。不过就有那么一个聪明的小羊,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心目中这个聪明的小羊的故事吧!聪明的`小羊编故事1一天,小羊在青青的山坡上无忧无虑地吃草。

  一天,一头驴子背着几袋盐走在路上,这盐很沉,可怜的驴子在路上走啊走啊,累的满头大汗,又饿又渴,突然,他听到前面有水的声音,赶忙跑了几步,一看,太好了,是一条小河,他走到河边,痛痛快快的喝了一通,觉得又有了力气,就准备过河...

数学趣味故事4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

  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

  嘴谗的'老二说:“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

  贪心的老三说::“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

  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

  小朋友,你们觉得谁最多呢?

数学趣味故事5

  围剿兔子村

  独眼狼王把瘸腿狐狸从象鼻子底下救了出来。

  瘸腿狐狸抹着眼泪说:“要不是狼老弟来救我,我早就粉身碎骨了!”

  独眼狼王拍着狐狸的肩膀说:“像狐狸老兄这样足智多谋的动物,世界上也不多见。今后咱俩合作,我有勇,你有谋,天 下无敌!哈哈。”

  瘸腿狐狸说:“咱俩先弄点吃的,填饱肚子要紧。”

  “对!”独眼狼王说:“树林东头有一个兔子村,住有5家,共有15只兔子。”

  瘸腿狐狸一听这么多兔子,眼睛一亮,问:“这么说每家都有3只兔子喽?”

  独眼狼王摇摇头说:“不,不。每家的兔子数都不一样,至于每家有多少只兔子,我可不知道。”

  “可以算出来嘛!”瘸腿狐狸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清了清嗓子说:“我用试算法来算,此乃数学之大法,玄妙至 极!”瘸腿狐狸几句话,说得独眼狼王晕乎乎的。

  瘸腿狐狸说:“由于每家都有兔子,而每家的.兔子数又都不一样,可以假设这5家的兔子数分别是1只、2只、3只、4只、5 只。1+2+3+4+5=15,正合适,说明我猜对了。”

  “高明、高明,老兄实在是高明!”独眼狼王佩服得五体投地。狼王说:“咱们去5只兔子的那家!”

  “不、不。”瘸腿狐狸满脸杀气地说:“咱俩把兔子村来个大扫荡,15只兔子一个不留,全部咬死!吃不了,也不让他们活在世上!”

  “对,斩尽杀绝!我领你去兔子村!”独眼狼王领着瘸腿狐狸直奔兔子村。 兔子村里静悄悄的,连个兔子影都没有。

  “嗯?”瘸腿狐狸感到有些不妙。

  独眼狼王满不在乎地说:“兔子们都在睡午觉,下手吧!”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说:“这样吧。你去砸开门,进家逮兔子。我腿脚不方便,等在外面专抓逃跑的兔子。怎么样?”

  “就这么办。我打头阵!”独眼狼王一阵风似地冲向兔子家。他飞起一脚,把门踹开,“嗷”的一声冲进了屋里。紧接着 听到独眼狼王在屋里大喊“救命!”

  瘸腿狐狸问:“老弟,出什么事啦?”

  独眼狼王说:“屋里有夹子,把我脖子夹住了。老兄快救命!”

  “你等着,我去找把钳子来。”瘸腿狐狸掉头就走,边走边说,“我救你?我要被夹住,谁救我呀?拜拜吧!”

数学趣味故事6

  金字塔是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金字塔倒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国王大怒,把回答不上来的学者们都扔进了尼罗河。当国王又要杀害一个学者崐的时候,著名学者塔利斯出现了,他喝令刽子手们住手。国王说:“难道你能知道金字塔的高度吗?”塔利斯说:“是的,陛下。”国王说:“那么它高多少?”塔利斯沉着地回答说:“147米。”

  国王问:“你不要信口胡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塔利斯说:“我可以明天表演给你看。”第二天,天气晴朗,塔利斯只带了一根棍子来到金字塔下,国王冷笑着说:“你就想用这根破棍子骗我吗?你今天要是测不出来,那么你也将要被扔进尼罗河!”塔利斯不慌不忙地回答:“如果我测不出来,陛下再把我扔进尼罗河也为时不晚。”

  接着,塔利斯便开始测量起来,最后,国王也不得不服他的`测量是有道理的。小朋友,你知道塔利斯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吗?

数学趣味故事7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老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数学趣味故事8

  这是什么话!语文老师和外语老师大为惊讶,异口同声,喊了起来。

  数学老师笑着说,不明白我的意思?写下来就知道。

  只见数学老师不慌不忙,在纸上把三句话写出来,再画一道横线,添一个加号,成为一道加法算式:

  外语老师往数学老师肩上拍一掌,说:还是算式谜?

  语文老师抢过笔来,一面研究算式,一面问道:还是每个汉字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汉字表示不同数字?

  数学老师说,对,老规矩。不过今天这道式子格外精巧,每一行的九位数里都是从1到9,一个数字不漏。

  答案很快求了出来,是:

  123456789+864197532=987654321。

  游览秀丽山川,令人心旷神怡,领略生活的自然美。

  好诗、好词、好文章,来自生活,精心提炼加工以后,高于生活,可以从中体会语言美。

  数字、图形和数学题,同样来自生活,通过科学的`抽象概括,揭示生活中的内在规律,蕴涵一种和谐的数学美。

  语文老师说,我的印象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青山、碧水,劲松、千峰秀。

  外语老师说,受你的启发,我的印象也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秀峰、千松劲,水碧、山青。

  外语老师受到的启发真不小,把语文老师那句赞美词整个儿倒过来读,就成了外语老师的赞美词。当然这也是一种绝妙的创造,因为不是任何一句话都能倒过来读的。

数学趣味故事9

  王妈妈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的名字叫小明,他非常的调皮,不喜欢上学,尤其是讨厌做数学题,每次上数学课的时候,他都感觉到很痛苦,但是有一天,老师讲到关于平年和闰年的课的`时候,他突然来了数学学习兴趣,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他自己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目,打算回家的时候,考一考妈妈。

  小明在学校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这道题目,一路上小明都乐得合不拢嘴,他想象着妈妈被自己考到的样子,不知不觉的就到家了,一进家门,小明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妈妈的面前,给妈妈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目。

  假设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时2月2九日,这个小朋友长大后到24岁的时候,他一共可以过几个生日?

  妈妈听了这道题目后表示很惊讶,一时间也没能解答出小明的问题,看到妈妈被自己问迷惑的样子,调皮的小明开心的笑了。

  其实,小明也不会做这个题目,那么就由小编把这个答案告诉大家吧。

  答:等到小朋友24岁的时候,一共过了6个生日,如果24岁的生日已经过了的话,那就是共过了7个生日。平年和闰年之间隔了4年,每4年这个小朋友可以过一个生日,小朋友出生的时候正好是闰年,所以到24岁过生日的时候,他一共可以过7个生日。

数学趣味故事10

  代数学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不过它最早的源头是阿拉伯文。因为发明这个词的人是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大约生活在1400年前,出生在波斯北边的城市花拉子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这个。据说他出生于一个商人的家庭,所以有机会跟着父亲的商队到处游历。他到过阿富汗、印度好多国家,后来定居在巴格达,所以,他对这些国家的科学都非常了解。后来,他担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员,对天文、地理、数学都很精通。

  花拉子模生活在阿拉伯王国最强大的时代。那个时候,阿拉伯正在不断对外扩张,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中国的史书上把它叫做大食国。大食国吸收外国的文化,把希腊、波斯和印度的书籍都翻译成阿拉伯文。所以,阿拉伯科学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资料。花拉子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代数学的。

  花拉子模写了一本书,叫做《代数学》。他在这本书里讨论了方程的解法,第一次给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还把方程的解叫做根。这个说法一直用到现在。

  趣味数学故事《代数的由来》:后来,这本书传到欧洲。有个叫罗伯特的科学家把它翻译为还原于对消的`科学,也叫做方程的科学。这就是拉丁文里面的代数学。这样,欧洲的数学家们也了解了代数的知识,后来还有许多人不断地去研究它。

  在中国,代数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859年,那个时候还是清朝。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和一个英国数学家一起,翻译了一本英国的代数学方面的书,当时就定名为《代数学》。李善兰还指出了,所谓代数学,就是用符号来代表数字的一种方法。

  花拉子模的《代数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数学趣味故事11

二十一世纪从哪年开始?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1999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xx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xx年。

数学趣味故事12

  1、 安顺序排列

  小花猫、大公鸡和山羊是好朋友,他们虽然年龄都不相同,但爱好却很相似,正如他们对外夸口说的是忘年交。

  一天,大象伯伯看到他们三个正在一起讲故事便向前问道:你们三个究竟谁最大?谁最小?山羊便幽默的说:我的年龄乘以11/12,公鸡的年龄乘以15/15,小花的年龄乘以10/3,这样算出来的'年龄就一样大了。你能把我们的年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吗?

  大象伯伯可弄糊涂了,同学们,帮大象伯伯找出答案吧!

  2、谁先到达?

  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兵兵始终匀速前进。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数学趣味故事13

  又到了周末,妈妈带我去钓鱼(我们是去钓假鱼)。

  我们来到红石公园,钓假鱼。

  钓鱼摊在红石公园的东边,钓鱼池其实就是一个充气水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塑料鱼、小鸭子、章鱼、海豚什么的……,鱼竿也是塑料的.,鱼线下面挂着一个吸铁球,鱼的嘴里砸了一个钉子,这样,就可以引鱼上钩了。

  妹妹好奇地说:“这么一大池鱼,谁能钓完呀?再说,钓了放哪儿呀?”妈妈给我们每人交了两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个钓鱼竿,就开始钓鱼了。

  可是,鱼都沉在水底,可气的是,吸铁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么办呢?所以,我一只手把吸铁球摁下去,另一只手拿着钓鱼竿,就这样,我们很快就钓到了一只只海豚、章鱼、热带鱼、金鱼等。

  后来,又来了两个小弟弟。

  其中一个弟弟钓得非常快,但是他一只海豚都没钓着。

  我给他了4只,这下,我只剩8只了。

  请你们猜猜吧,我原来有几只小海豚?你们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们玩了约一个小时,就回家了。

数学趣味故事14

  小学生数学故事:数的诞生

  笨笨和聪聪是同学,又是好朋友,聪聪的爸爸贾伯伯是一位数学老师,经常给笨笨和聪聪讲一些数学故事。

  一天,贾伯伯问他们:“聪聪、笨笨,你们知道数是从哪里来的吗?”

  聪聪和笨笨都愣住了:“数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天天要数数,天天要算数,可是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真的没有想过!

  贾伯伯说:“你们现在从1数到成千上万,都不成问题,不过你们知道吗,原始人根本就没有‘数’这个概念,他们只知道‘有’和‘没有’,后来他们知道了‘多’和‘少’,再后来他们才慢慢地明白了‘一个’和‘多个’的'区别。”

  “那他们算东西多不方便呀!”笨笨说。

  “是啊,”贾伯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人们除了一、二、三之外,就数不出别的数来了。有个传说,一个埃及国王让一个恶鬼给缠住了,要他把全部手指都给数出来。国王好不容易给数了出来,就被看做是天才了呢!”

  “哦!”聪聪说,“那笨笨要是在那个时候就更是天才了,它不只能属手指头,连脚趾头都会数呢!”

  笨笨狠狠瞪了聪聪一眼,转头问贾伯伯:“那后来人是怎么学会数更多数的呢?”贾伯伯说:“后来,他们就用在兽骨等东西上划杠或者用绳子系扣的方法,来把两个东西一一对应起来。比如说,打来四只兔子,就在绳子上系四个扣子,根据绳子的颜色、系扣的大小,来代表不同事物的数目。”

  “那要是一万,就得划一万道,系一万个扣子吗?”聪聪问。

  “是啊。所以这种方法就特别的麻烦。不过,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类才学会使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数目。抽象符号的出现,就标志着数字诞生了。比如,古埃及人使用一种象形文字做数字符号,而古巴比伦用的是三角形的符号。”

  “那我们中国人呢?”聪聪问。

  “我们中国人,现在发现最早用的是甲骨文。在四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会用十进制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从1到10的全部数字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发明的,后来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又传到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再经过演变,最后才成为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原来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这么长一段故事呢!”笨笨说。

数学趣味故事15

  她是5年纪新调来的数学老师,孩子们对新来的数学老师感到很好奇,希望从老师的自我介绍中,充分的了解老师,但是,老师给出的自我介绍竟然是一道数学题,这可难倒了很多小朋友。

  老师给出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我是这个年份出生的',如果用这个年份数加5,就得到9的倍数;用它加6,就得到10的倍数;用它加7,就得到11的倍数;而如果用它加8,就得到12的倍数。聪明的小朋友就可以知道我现在的年龄了。

  听了老师的话,很多小朋友都一头雾水,只有小明拿起了笔,在纸上认真计算着。下面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

  1.老师的出生年份减4,就得到四个数9、10、11、12的公倍数;

  2.9、10、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5×11=1980.

  3.根据老师的外貌判断,老师的出生年份应该是1980+4=1984年;

  4.老师的年龄是:20xx-1984=29岁。

【数学趣味故事】相关文章:

数学趣味故事03-12

趣味数学故事03-11

(精选)趣味数学小故事03-12

【优】数学趣味故事03-12

趣味数学小故事03-12

数学趣味故事[推荐]03-12

【精品】趣味数学故事15篇03-11

趣味数学小故事[必备15篇]03-12

趣味数学小故事通用【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