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认识》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13 22:32:40 好文 我要投稿

《倒数认识》教学实录

《倒数认识》教学实录1

  一、揭示倒数的意义

《倒数认识》教学实录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请同学们拿出听算本,我们听算几道题。

  师:第一题:3/88/3…第二题:7/1515/7…第三题:31/3…第四题:1/8080……

  生:笑……

  师:有些同学在下面偷偷地笑了!你们笑什么呀?

  生:(齐)太简单了!乘积都是1!……

  师: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生:(齐)能!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大家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类型。

  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一分钟到,停!谁愿意把你写的念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1:2/99/2=1,51/5=1,3/1010/3=1,1/7070=1,0.254=1,0.1258=1,0.110=1,0.01100=1

  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还是几种不同的类型,不错。

  生:(抢着说)我还有更多的……

  生2:11=1,0.254=1,0.1258=1,1/22=1,1/33=1,1/44=1,

  1/55=1,1/66=1,1/77=1,1/88=1,1/99=1

  师:太厉害了!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无数个)

  不过我比你们更厉害。我不但能写出这么多算式,而且还能猜出你们写的是什么?信不信?不信?只要你说出你写的第一个数,我就能猜出你写的第二个数是什么?

  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说我也会的,也有说不信的……

  师:你要能猜出来,也可以来试一试呀。

  生1:老师,我请你猜。

  师:好。

  生1:我写的第一个数是4。

  师:那你写的第二个数是1/4。

  生1:不对,我写的是0.25。

  师:是吗,1/4和0.25相等呀。

  生2:老师,我也请你猜。

  师:都来为难我了!

  生2:我写的第一个数是10/8。

  师:那你写的第二个数是8/10或是0.8。

  生2:老师,你没化成最简分数呀!

  师:你的也不是最简分数呀。

  师:你们也能猜吗?

  生(齐说):能。

  师:为什么能猜到?

  生:因为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师:对,你们所写的这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称之为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生齐读。

  师:黑板上所写的两个数的积都是1,所以他们互为倒数。比如2/9和9/2和乘积是1,我们就说2/9和9/2互为倒数。(师板书2/9和9/2互为倒数)

  师: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说是倒数,而要说“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字?

  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生3: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2/9和9/2互为倒数”就是说2/9是9/2的倒数,9/2是2/9的倒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以前我们学过这种两数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吗?

  生:学过,约数和倍数。比如: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倒数与约数、倍数一样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相互依存,而不能独立地存在。

  师:5和1/5的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师:0.254=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

  生1:0.25的倒数是4,4的倒数是0.25。

  生2:这两个数不是分数,好像不可以说它们互为倒数?

  师:可以吗?

  生:可以,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两个数的乘积也是1。

  师强调只要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都是互为倒数。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倒数的意义。

  1、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因为101/10=1,所以10是倒数,1/10是倒数。

  (3)因为1/4+3/4=1,所以1/4是3/4的倒数。

  2、展台出示练习十T1、T2,口答。

  (T1:3/4()=17()=1

  T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4/37/686/73/41/8)

  二、探索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师:非常好!我们知道了倒数的意义,那么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刚才的这些例子。

  生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分子和分母调换了位置,(师指黑板)相乘时分子分母就可以完全约分,得到乘积是1。那么0.25和4呢,好像没有这一特点呀?

  生:如果把0.25化成分数就是1/4,4就可以看成4/1,分子和分母也调换了位置。

  生:老师,如果分子是0的话,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我们记着,待会解答好吗?

  生:好

  师:根据这一特点你能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吗?

  生:能

  师:试一试!

  师在黑板上出示3/57/2,写出它们的倒数。

  生汇报,并汇报写的方法。

  师生一起小结: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板书)

  师:那18的倒数是什么?它可是没有分子和分母呀?

  生:把18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

  师:那1又2/7的倒数呢?

  生思考。

  生1:1又2/7的倒数是1又7/2。

  生2:不对,要先把1又2/7化成假分数9/7,再交换位置。1又2/7的倒数是7/9。

  师: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一起来检验检验。

  怎么检验呢?(生齐说看它们的乘积是不是1。)

《倒数认识》教学实录2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倒数的认识)你们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生1:倒数是什么东西?

  师:倒数不是什么东西,而应该是什么知识?(同学们轻轻地笑了)

  生2:数怎样倒法?

  生3:是不是只有分数有倒数?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想知道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

  教师板书:意义、方法。

  师:倒数的意义和有关方法课本上都有,我们一看就知道了。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发现。我相信你们。

  教师板书:发现(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写)。

  [评析:一上课就揭示课题,开门见山,有利于在一节课的最佳时域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只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疑难症结,把握学生跳动的脉搏,才能有针对性地下功夫。]

  [反思:课始直奔主题,一是可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二是对本节课的旧知识学生几乎不存在什么计算上的问题。同时,由于是借班上课,我想降低课始的起点,使学生产生安全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学习。]

  2.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1)自学课本。

  师: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到倒数的意义,读一读。

  学生打开课本,寻找倒数的意义,用笔划词句。

  (2)复述意义。

  师:请同学们合上书,谁能说说什么是倒数?

  生1:乘积是1……

  师:看来只读一遍就要记住有一定的难度,谁再来说说?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

  师:后面是什么,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

  生3:互为倒数。

  教师接着板书:互为倒数。

  [评析: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同时,高明的教师有时假装糊涂,把“聪明”让给学生,“张老师忘了,谁来帮忙?”短短的话语满足了学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策略。这也是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在下面的教学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对话。]

  (3)初步剖析意义。

  师:我们读的时候可以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你认为该怎么读?

  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这两种读法究竟哪一种读法好?同桌同学讨论一下,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3:这样读很顺。

  师:你是怎样读的?

  生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同意这样读的同学请举手。看来,女同学都支持第一种,男同学都支持第二种。我也支持第二种的读法。

  教师边说边板书:条件(在“乘积是1”的下面划上红线)、结论(在“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下面划上红线)。

  师:因为有了“乘积是1”的条件,才有“两个数互为倒数”的结论。

  [反思:对倒数概念的两种读法,事后细想,还是第一位学生的读法为好,因为“乘积是1”是“两个数”的定语,把它们隔开不好,另外,这句话是省略了“它们”两个字,完整的应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它们互为倒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论。]

  3.深入探究倒数的意义

  (1)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4/5×5/4=1。(生:符合)

  师:那你有什么结论?

  生:4/5和5/4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4/5和5/4互为倒数。

  师:在条件前加两个字……

  教师板书:因为板书在4/5×5/4=1的前面。

  师:有了因为,就有----

  学生齐声回答“所以”,教师板书:所以板书在4/5和5/4互为倒数的前面。

  师:谁来把条件、结论完整地说一说?

  生:因为4/5×5/4=1,所以4/5和5/4互为倒数。

  [评析:常常发现六年级学生做作业写倒数时,用这样的形式表示“2/3=3/2”,误认为等号左边是已知条件的数据,等号右边是所求的结果数据。教师的示范表述在这里显得很有必要,这是规范学生表述的重要环节。]

  (2)学生举例。

  师:每个学生写一个这样的算式,然后让同桌的同学照样子说一说。(学生练习)

  师:你是怎么写的,说说看?

  生:因为2/7×7/2=1,所以2/7和7/2互为倒数。

  (3)深入剖析意义。

  ①剖析“互为”的含义。(注:以下几个层次都是以学生为主提出讨论的,教师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小瓣题是在整理课堂实录后另外加上去的。)

  师:我们现在对倒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不过还不够深入。现在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对这句话中的某个字或某个词理解得更深刻些,向大家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吗?

  [反思:对于概念的.教学,我们的老师大多比较轻视,认为让学生读一二遍记住就达到目的了。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根本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所以,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这是我们数学课不能丢的根本,也是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关键,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过了几分钟,陆续有五六位学生举手。

  师:已经有同学想来为大家解释了,暂时没有思考出结果的同学不要急,过一会儿在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现在谁来贡献自己的成果?

  生:“互为”就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互质数。

  师:是这样吗?我刚才看见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个算式:4/6×6/4=1,分数中的4和6就不是互质数啊?但4/6与6/4是互为倒数,说明这位同学理解的互为不正确。不过这位同学能联想到以前的旧知识,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你还记得什么叫互质数吗?

  生: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教师板书: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反思:学生提出“互为”就是“互质数”的意思,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既然这是学生的直观想法,那我们不能回避,所以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表扬”他,因为学生敢回答,就说明他在思考。另外,我们教师的提问,并不都是为了求得正确答案啊!不同的回答,甚至是错误的回答,我们处理好了,这就是教学中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

  师:谁对“互为”有不同的解释?

  生:“互为”是互相成为一个关系,互为倒数是指这两个数互相成为倒数关系。

  师:你能根据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吗?

  生:4/5是5/4的倒数,5/4是4/5的倒数。

  教师板书:就是----

  师:哎呀!老师忘了,怎么说?

  生:4/5是5/4的倒数,5/4是4/5的倒数。

  教师接着板书:4/5的倒数就是5/4,5/4的倒数就是4/5。

  教师出示卡片:判断:2和1/2都是倒数。()

  师:谁来判断一下这句话的正误,请说明理由。

  生1:错了,1/2倒过来是2/1。

  生2:对的,因为2可以化成2/1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争论的是这两个数的形式,请大家再想一想,判断一句话说得是否正确,应该怎样想?

  生3:应根据倒数的意义去判断。

  师:说得好。判断一句话的正确与否,主要看实质,不能仅看表面形式。

  生3:错了。不能说“都是”,应该说出谁是谁的倒数。

  生4:错了,应该是2和1/2互为倒数。

  ②剖析“乘积是1”的含义。

  师:谁再来解释?

  生:我想为大家解释“乘积是1”,就是一个数乘一个数。

  师:“我想为大家解释”,这位同学非常好,愿意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师出示卡片:判断:因为1/3+2/3=1,所以1/3和2/3互为倒数。()

  生:错了,因为不是乘积是1,而是和是1。

  (4)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师:谁想再解释吗?

  生:我想解释4/5的倒数的分子就是4/5的分母,4/5的倒数的分母就是4/5的分子。

  师:你的意思就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分母的----

  生:分子、分母的位置对调一下。

  教师板书: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齐说:陈潇雨)你真了不起,有了自己的发现。

  教师板书:陈潇雨发现(板书在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的后面,用红色粉笔书写)。

  教师板书:

  师:你对老师画的两个箭头,有什么想法?

  生:5/4是4/5的倒数,但4/5也是5/4的倒数,所以不能只画两个箭头。

  师:所以,还要----

  生:还要画两个箭头。

  教师在原来的线上加了两个从右到左的箭头。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齐说:周宇明)

  教师板书:周宇明发现(板书在有箭头式子的右边)。

  [反思: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求倒数的方法是在后面的,但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我就把这个环节提上来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互为”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信念,农村孩子的表现照样会令教师意想不到,这就是教学相长。]

  (5)探索倒数的特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智慧继续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1:我想解释“两个数”,就是两个因数。

  师:哈!“互为倒数”被别人解释了,“乘积是1”也给别人解释了,只有这“两个数”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数”了。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2:这两个数是两个分数,不是分数的可以化成分数,是整数的或小数的都可以化成分数。

  师:成倒数的两个数中,应该有几个整数?

  生3:两个整数,不!不对,应该是一个整数。

  师:谁能举个例子?

  生4:4×1/4=1。

  生5:12×1/12=1。

  师:他刚才先说两个整数,有可能吗?

  生6:不可能,比如5×5=25。

  师:(看见学生举手,想发表不同意见,于是指名回答)你说呢!

  生7:那1×1不是等于1吗?确实是两个整数啊。

【《倒数认识》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倒数的认识》教学实录03-10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03-08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03-08

《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03-10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12-18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热门)12-18

《春晓》教学实录03-06

《松鼠》教学实录03-06

山雨教学实录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