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案例:小鬼当家

时间:2021-10-06 09:07:22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案例:小鬼当家

案例:小鬼当家

背景分析: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也渐渐有了解决一些小问题的能力,我也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比较宠爱,最好的东西都是留给他们,渐渐的他们形成了理所当然的概念,因此,体会自己在长大的同时,在感受父母的爱的同时去爱父母、关心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程描写:

活动开始,我组织幼儿一起回忆。我问道:“这几天,我们知道了自己在慢慢长大,也渐渐地懂事了,你们还说,回家要帮辛辛苦苦养育我们长大的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你们做了吗?做了什么事呢?”安琪说:“爸爸上班回来很辛苦,我为爸爸敲背捶腿。”榛榛说:“我经常帮妈妈洗衣服整理房间。”静静说:“我帮全家收拾碗筷。”贝贝说:“我帮爸爸妈妈捡菜。”……

接着,我又问:“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可是家里有好多的事情没做完,那该怎么办呀?”孩子们说:“我们来帮爸爸妈妈做。”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先去找一找,有哪些事情可以做?他们就到各个区域去观察。片刻,我询问发现有哪些事情呢?有的说:“我发现毛豆没有剥好。”有的说:“我发现手帕袜子没有洗。”有的说:“我发现爸爸妈妈的鞋子很脏。”有的说:“地上桌上都是垃圾。”还有的说:“房间里乱七八糟。”既然孩子们都已经发现了问题,我就鼓励大家去尝试解决问题:“你们都已经发现了爸爸妈妈还没做完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小鬼当家。你想做什么事,自己去选择并试着做完它,旁边的材料可以充分使用,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帮爸爸妈妈完成的,对吗?”孩子们似乎很有信心,大声说:“对!”

说完,大家都忙着寻找自己要做的事了。

只见阿彦正认真的擦着桌子,边擦还边对皋皋说:“我擦得干净吗?”皋皋把分散的垃圾都扫道了一起,他左右看了看,自言自语地问:“垃圾扫到哪里去?”

朱静怡说:“快,扫在我的簸箕里。”说着,为皋皋做好了准备。皋皋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将垃圾往簸箕力里扫,虽然看似很艰难,但他们俩可认真了。旁边一组的孩子正擦着鞋子,只见贝贝一手拿着一只与他不相称的大鞋,一手拿着鞋刷使劲地擦着鞋子,他边擦边还时不时地在鞋子上哈一口气,好像恨不得一下子就能把鞋给擦亮,可是,他的鞋子上总是有一层白糊糊的东西,原来是鞋油挤得太多了。我正想去提醒贝贝,雯雯发现了,对他说:“贝贝,你鞋油擦太多了,太多了也不好的。”贝贝看看自己手里的鞋子,又看看雯雯手中的鞋子,他连忙拿起一块擦布在鞋子表面擦了又擦,放下擦布,贝贝又拿起刷子细致地刷起来。

我又观察了洗手帕、剥毛豆、整理房间的孩子们,他们干得不亦乐乎,好像亲身真切地体验到了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的乐趣。

在交流分享这一个环节中,我们互相交流了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事情、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时,我也表扬了孩子们真了不起,真的是长大了。最后,录音机里播放起妈妈回来了的敲门声,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十分好奇地等待着。当录音机里传来妈妈的询问:“是谁帮妈妈做了这些家务?”孩子们兴奋地回答:“是我!是我!”自豪感油然而生,活动推向了最高潮。妈妈向幼儿表示了祝贺长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结反思:

活动前期,幼儿回家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物、以及小时侯的用品等,向爸爸妈妈询问关于自己小时侯的成长趣事。在幼儿园的“我长大了”的活动中,幼儿寻找了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幼儿体会到妈妈怀孕的辛苦和家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辛劳,激发了幼儿对爸爸妈妈的敬佩和关爱情感。因此,幼儿都积极地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报答辛苦养育他们长大的父母。在今天的活动中,有的说为爸爸敲背捶腿;有的说帮妈妈洗衣服整理房间等等。在操作实践中,幼儿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一活动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幼儿从中也体验到了自己在渐渐长大的乐趣,他们对自己的成长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优化幼儿自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活动中,还渗透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有必要继续和延伸。

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很大,老师设置的情景和创设的材料可以再多样化些,以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交流分享是满足幼儿情感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未把握好,稍稍仓促,可以多给一些时间,让孩子有充分交流分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