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掌握“抛、接球”的艺术

时间:2021-10-06 08:46:09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掌握“抛、接球”的艺术

作者:徐晓帆 来源:《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 

掌握“抛、接球”的艺术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如何运用对话技巧来处理各种情况?

●师生的对话对幼儿的探索有何影响?

实录一

通过查有关鸟的资料,孩子们解决了他们上次提出的疑问,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美丽的是爸爸,不漂亮的是妈妈。

“孔雀羽毛上长得像眼睛一样的花纹有什么用呢?”我又提出问题。

“可能是为了吓唬敌人的,是吗?”云云回答道。

“你的回答我认为很有道理,敌人看到它身上有这么多眼睛一定会害怕的,但是除了这个用处外,还有其他用处吗?”

“我再和爸爸去查查资料!”云云大声地说。

果然在下次的讨论中,云云把又一个答案告诉了大家:孔雀羽毛上的眼睛还可以起到吸引雌孔雀的作用。

实录二

玲玲正将带来的鹅蛋与孔雀蛋作比较……集中交流时,我请她介绍自己的发现。

“我把孔雀蛋和鹅蛋都打开,发现孔雀蛋里有一个白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玲玲说。

孩子们都答不上来。针对这一情况,我先肯定了玲玲的提问,接着告诉大家这个叫蛹,是可以孵化小孔雀的,可孩子们仍不明白地看着我。于是,我给他们看了有关飞禽的录像。

“小孔雀究竟是如何长大的呢?”我再次提问。

此时的小手又一只一只地举了起来,特别是玲玲,头头是道地谈了蛋的组织结构以及孵化过程,并与孔雀蛋结合起来说明了蛋中小白点的由来。

思考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师生的对话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艺术,如同打乒乓一样。

教师应善于接过幼儿发来的“球”,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就像实录一中那样,问题提出后,幼儿在接过教师“球”的同时,又抛给教师一个“球”——“羽毛上的眼睛可能是为了吓唬敌人的,是吗?”教师接过了幼儿的“球”并再一次推回给幼儿:“你的回答我认为很有道理,敌人看到它身上有这么多眼睛一定会害怕的,但是除了这个用处外,还有其他用处吗?”结果引发了幼儿查资料等一连串的探索活动。师生在“一推一打”的过程中,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从而使探索活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教师在“接球”时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瞬间的思维火花,生成一个个精彩的探索画面。

有时候幼儿不接教师“发出的球”或“打回去的球”,这时教师就要反省:自己这个“球”是否过高、过难了?教师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并及时调整手中的“球”,以使幼儿有能力、有兴趣地去“接球”。如实录二中幼儿问蛋中的白点是什么,教师回答是蛹,但幼儿根本无法理解,那么教师就必须通过另一个途径——用VCD去帮助幼儿了解,以便让他们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教师在与幼儿相互“发球”“接球”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技巧,制造一些“技术球”,如:有时候,面对幼儿的问题,教师可以打个“擦边球”,不直接给幼儿答案,而是旁敲侧击地引导、启发幼儿;有时候,可打个“转球”,让幼儿进一步领会其中的奥秘。总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研究“球艺”,才能使探索活动犹如乒乓比赛一般起伏不断,精彩纷呈!

建议尝试的活动

●在师生对话中,不妨试一试多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