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让中国幼教事业植根大地

时间:2021-10-05 19:51:45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让中国幼教事业植根大地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叶平枝)

  最近拜读了一篇即将完稿的博士论文,对其中的一句话颇有感触:理论就像浮萍,总也找不到生长的根。是啊,理论在某些时候确实像浮萍,她美丽而飘摇,令人深思、惊喜却又随波逐流。我不禁想,理论为什么有时是浮萍呢?

   

  个中原因何在?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还是研究者的问题?研究者在“深入浅出”地向教师灌输理论时,是否考虑到理论的适切性了?在对教师的观摩教学活动评头论足时,是否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在充分发挥理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指导功能时.是否让教师在失去话语权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实践的自信,失去了理论赖以成长的根?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个人的疑问,也是近年来许多人不断反思的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反思,我们现在已难以见到随便指手画脚的专家了,也鲜见漠视教师设计意图的评课者。在有关幼儿教育的研究中,行动研究、生态化、面对教育的真实、平等交流、智慧的相互启迪、园本教研等成为高频词。研究者和教师从中受益良多,似乎找到了共同成长的根,体会到了那种重回母亲怀抱的欣喜。

   

  作为研究者,只有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与教师倾心交流,深度合作,方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或答案。它不是先人为主的传授,而是虚怀若谷的理解、学习和探讨。研究者如果强行推进所谓的科学理论和研究计划,就如同在一片不适宜的土地上播撒优良的种子,若干时间后走过曾经耕耘的土地,愕然发现有的土地依旧荒芜,有的土地却长满了别样的植物。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种子的事业,更要了解自己耕耘的土地,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环境,了解种子和生态的契合性。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割裂教育的历史和生态,割裂教师的经验和智慧,也不是以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将教育实践作为“理论”的殖民地,而是理解和洞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融通和推进。

   

  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不再是不断尝试错误才稍有进步的孤独的教育探索者,他们应该是在研究者的帮助下更好地积累成功的经验,更合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有信心面对教育真实,让自己的探索个性化的教育实践者。同时,他们的实践也起着启迪研究者,帮助研究者在大地上植根的作用。对于研究者的介入。他们不再恐惧、紧张,遮丑、掩饰,自卑、退缩,或者先搁置自己的经验,待研究结束后再回到自己习惯的天地,而是从容自信地探索教育实践。这里,平等交流取代了简单接受,尊重信任取代了消极防范。正如一位教师对研究者所言:“过去,我们只觉得应该向你们学习,不曾想,我们也有这么多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啊!原来我只觉得这样做很有效,不知道这里头还有那么多道理呢!真是学无止境啊!”

   

  这是多么好的一种状态!这里,研究者和教师都是幼儿教育的探索者。在探索中,每个人都会认真地倾听,深入地思考,真诚地赞美,热情地帮助。人们是那样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是那么兴趣盎然地享受合作的快乐。这里没有茶,却飘着茶的清香,没有酒.却让人无限沉醉。这里,经验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提升,理论得到适当的运用和完善,倡导的理论和践行的结晶得到真正的整合。坚持下去,相信我们会深深地植根大地,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