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谈谈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

时间:2021-12-07 19:05:42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谈谈关于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社交行为按性质可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大类。积极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或集体有利的建设性的行为。如:关心、分享、合作等。今天,我就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关心他人

谈谈关于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

  关心他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培养幼儿关心他人,这对促进幼儿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在教育活动和各项游戏活动中,特别注重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并注意捕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关心他人行为。理论上来说,刚入园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关心他人的行为较少。然而,我在观察中发现,我班幼儿关心他人的行为却较为常见。以下是我观察到的生活细节:

  新生入园不久,我就发现很多幼儿会主动帮助老师一起关心、安慰哭闹的幼儿。“不哭啊,妈妈一会就来接了!我陪你玩!……”;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有些孩子在午睡起床后,总会忘了拿外套就跑出了午睡室。此时,就会有孩子拿着外套告诉我:“老师,嘉成没有拿衣服,我帮他拿过去啊,会冷的!”;涛涛在一次午操前,拿到的串铃没有铃铛了,有一些不开心。旁边的浦梓允看到了,就告诉我,涛涛的铃是坏的。当发现老师老师这里已经没有铃时,她把自己的串铃换给了涛涛!

  类似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或许有些老师会认为是孩子多管闲事。但我却认为这是孩子表现出关心他人的萌芽阶段。我们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强化,利用榜样的教育方式和老师言传身教的形式,培养幼儿关心身边的人,积极帮助他人,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与同伴分享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如今,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容易养成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而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的坏习惯。在我们班,这样的孩子同样存在。然而,我在几次教育活动中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孩子还是很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

  在主题活动中,我要求孩子们带玩具车来和大家一起玩。很多孩子没有带来。玩之前,我没有任何提醒,只要求孩子和大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观察发现,当英杰发现旁边没有玩具的雨洁时,主动邀请雨洁和自己一起玩;当佳佳玩了一会儿自己的玩具后,向萌萌提出交换玩具。萌萌很高兴地交换了自己的玩具,在我的提醒下,很耐心地告诉佳佳怎么玩。这样的场景很让我意外和感动。这是孩子不经意的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行为,他们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也为我创造了一个榜样教育的机会。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英杰等孩子与别人分享的行为,并鼓励全班幼儿想他们学习。孩子们总喜欢老师的表扬,所以,一旦发现了孩子们的分享行为,我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自豪、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孩子自身的意识。

  三、学会合作

  合作,对与幼儿来说,就是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

  在我们班,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不是很显著,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还比较模糊。经常会发生两个人一起抢玩具筐;玩娃娃家,“爸爸”和“妈妈”抢着抱娃娃等类似的争夺情况。因此,在积极的社交行为中,我更注重培养我们班孩子的合作行为。

  首先,我尽量给幼儿创造各种合作的机会。如:一起搭积木、一起搬玩具筐、两个人看一本书、娃娃家两个人帮娃娃洗头……在这些活动中,幼儿间必须互相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将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其次,我也会教给孩子们一些合作的方法。比如:搭积木时,大家分工合作。搭房子时,一个幼儿找窗户需要的材料搭窗户,另一个幼儿找门的材料搭门;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在给娃娃穿衣服梳头时,由“爸爸”抱着娃娃,“妈妈”给娃娃穿衣服,梳头。就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场景,帮助幼儿逐渐懂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简单的合作。再者,身为老师,要为人师表,而且小班的孩子模仿行为较明显,老师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都影响着幼儿。所以,我和配班老师在组织活动时积极配合,主动合作,为幼儿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同样,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在发现幼儿之间有合作行为时,我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以此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懂得与别人愉快地合作。

  时代的发展对幼儿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有研究人员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幼儿的积极行为明显对于消极行为。我们教育者要紧抓这样的趋势,重视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会行为,增强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