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一:古诗文诵读要读出什么?

时间:2021-11-01 15:23:38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一):古诗文诵读要读出什么?

    问1:在我看来,文言文就像外语,有没有“多快好省”地学好文言文的捷径?

  答:有啊!回想一下,你的外语是怎么学的?不就是反复诵读吗!晨读,晚读,读它千遍不厌倦,自然而然就懂了,开窍了。这里用哪个介词,那里是什么时态,不用老师唠叨,自己就能读会说了。其实是英语语感产生了,英语的思维方式生成了。

文言专号第二关精彩呈现(一):古诗文诵读要读出什么?

  英语如此,古文也同理。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洞悉了这个秘诀。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先不要去抠一个一个字词的意思,先读个滚瓜烂熟,感觉这段古文似乎不是韩愈、柳宗元,不是苏轼、欧阳修写的,而是我张某人、王某人写的。到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文言文亲切有趣了,就读进去了。

  诵读这个方法,看似笨拙、不讨巧,其实是大巧若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捷径。

  问2:那具体怎么诵读,要读出什么境界呢?

  答:从技术层面看,要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语气。

  先说读准字音。

  文言文毕竟是古人的语言,不那么“平易近人”。以《岳阳楼记》为例,“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其中的“淫”“霏”“樯”“楫”“冥”属于生面孔,在我们日常的阅读里很难遇上。对这几个生字,我们一定要借助课本注音或者工具书读准。

  古文里,还有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多音字。还以《岳阳楼记》为例,第二段有一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没学这篇课文以前,你一准以为“汤”是个单音字,就是读“tāng”,很难想到它也是多音字,在作“水势很大”讲时,读“shāng”。

  尤其要注意的,还有通假现象。通假字是文言文的“特产”,它的读音一般按本字字音读。《岳阳楼记》第一段“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是“嘱托”的“嘱”的通假字,应读本字“嘱”的音“zhǔ”,不能误读为“shǔ”。

  再说读好节奏。

  文言文的音乐性、节奏感比现代汉语强,古人读书常读得摇头晃脑就是这个原因。读好节奏,要把握规律。

  把握语法规律。主语谓语之间、动词宾语之间、状语谓语之间、动词补语之间,都需要顿一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在“滕子京”后面顿一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刻”“唐贤今人诗赋”后面各顿一下。

  把握表达规律。现代汉语表达以双音节词为主,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如果古文中两个单音节词凑巧靠在一起,而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成了一个词,就容易引起误解。要特别注意不能读破句子。如《晏子使楚》中“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是两个词,解释为“它们的”“果实”,应分开读;若连起来就读破了。

  把握句式规律。一些表议论、推断、反问语气的句子,前面用“夫”“盖”“其”等虚词领起的时候,后面也应稍微顿一下。《岳阳楼记》中“若夫淫雨霏霏”一句就应读为“若夫/淫雨霏霏”。

  最后说读出语气。

  这点最重要,用词、句式、感情色彩、修辞运用,话语间的情绪、神态,都体现在语气里。如《晏子使楚》中“晏子避席对曰”那段,“婴闻之”要读得缓慢而庄重,体现出晏子的正色以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要读疾些,体现晏子反驳的犀利;“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要读重浊点,这是整个反驳的立足点;“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要把反问的语气读出来,但又不能生硬,以便让人感受到晏子的以退为进的外交智慧。

    对所学的文言篇章都这样细细读,悠悠读,就能读出真挚的情感,读出优雅的美感,读出良好的语感,读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