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时间:2021-11-05 15:25:04 资料 我要投稿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写于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的政治改革,被贬到滁州,和有志改革图强的同僚一样,看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国家日益衰弱,作者的内心是忧虑的;在被贬滁州期间,欧阳修宽简的对民政策使当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滁州美丽的风景伴着气氛活跃的野宴,给欧阳修的心情带来了些许快慰。内心的迷茫终于在他的山水和人民中得到了解脱,“与民同乐”的太守和滁州的“醉翁”最终在醉翁亭合而为一,后有诗赞曰“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通感手法通常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使用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彼此挪换的方式,用形容一种感觉的词语去形容另外一种感觉,达到丰富语义,增加审美情趣的效果,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两种感觉互通,一种是表示嗅觉的清香,一种是来自听觉的歌声,极大的丰富了达意的'审美情趣;又如宋祁《玉楼春》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钱钟书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在本文中,我们将通感划分成“大通感”和“小通感”两类,“小通感”和我们上文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不同感官的沟通;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出“大通感”的概念,“大通感”不局限于感觉的迁移,具有更加宽泛的意义,“大通感”存在于全文的行文中,不以感觉的相互沟通为标记,而是通过气氛的营造,力图给读者“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认为:“小通感”是感觉的内在迁移和联系;“大通感”则指气氛的营造和角色的代入。

“环滁皆山也。”揭示了地理位置,五字开题,条分缕析。“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简单地介绍了滁州的美丽景色,琅琊山“深秀”“望之蔚然”,此时作者是站在在高处的,笔锋一转,“山行六七里”暗示了视角的转移,在行文的初始,就加入了动态位移的变化,“渐闻水声潺潺”,“渐”字极佳,依然暗示着视角的变化,在“六七里”的山行中,不仅有丰美的山峦,又有水声相伴,可以想象水势之浩大,千呼万唤始出来,“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段落的开始作者就注意了视觉和听觉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行文中着眼点的变化配合过程性的文字,给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作者通篇使用称谓“太守”而不是第一人称,是为了将“太守”与人民对应起来,用叙事性的笔触,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之中,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情怀。作者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相较第一人称而言,给读者以更强的代入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与“意”,前者是表,后者为里,为后来的野宴中的“醉”与“乐”埋下伏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一段体现的“小通感”,主要是视觉和嗅觉,甚至是触觉的相互融合,即感觉的内在转移。如仔细品味,其间大有深意,如“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需要考虑的地方有如下几点:第一,山间朝暮的晦明变化,有无引申义;第二,山里的四时变化,有无引申义;第三,“朝而往”,“暮而归”与“林霏开”和“岩穴暝”有无对应关系,与作者的心境是否相关。这些都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得出答案,但与本文的研究对象无关,暂不讨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本段主要讲“滁人游”和“太守宴”,滁人“往来而不绝”,宴酣“起坐而喧哗”,最终达到“众宾欢”的小高潮,本段涉及到的“小通感”有:视觉与听觉的转移,视觉与嗅觉的转移等等,此段也是“大通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中,作者依然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让读者的视角随着作者的笔触进行了几次转移,达到了入情入境的效果,如个体与全体的转移,“滁人游”与“太守宴”地点的转移,白描与特写的转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点,即“白描与特写”的转移,往来不绝的游人与起坐而喧哗的众宾,分别代表了“游人乐”和“众宾欢”。此时镜头慢慢的转向了一个白发苍苍又颓然而醉的老人,实现了众人相和个体相,众人乐和太守醉的对比,同时读者作为此情此景的亲历者,心情应该是复杂的,至少对太守是谁,太守为何颓,太守为何醉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大通感”对本段有重要的作用。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此段再次印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甚至能解决我们在前面提出的部分问题。此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守归”“宾客从”,繁华落尽,一切又归于平静,只剩下阴翳的树林和禽鸟的鸣叫声。刚才的众宾欢和游人乐瞬时不见,只剩下散乱的人影,由动转静,平生了许多寂寥之感,在醉翁亭,禽鸟乐,游人乐,众宾乐,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前,人们恣意的欢笑着,觥筹交错,往来不绝,平静之后,又有多少人还是欢乐的呢,真实快乐的只是树林的禽鸟罢了。“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醉了,但是快乐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之不乐?”最后,只是一种境界罢了,“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边云卷云舒。”快乐是否真实,已不可考,难得的只是一种境界“醉能同其乐”,实现了“与民同乐”“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最后再谈一下行文的结构,文章每段对读者的导入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文章的第二段。文章在行文上是非常注意前后的联系和贯通的,需要仔细体会,附苏东坡回环诗一首以解其意“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用“通感”手法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相关文章:

欧阳修醉翁亭记02-10

蝶恋花 欧阳修赏析06-30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01-11

梦中作 欧阳修 赏析06-30

长相思欧阳修赏析06-30

赏析:《醉翁亭记》01-17

《醉翁亭记》赏析04-22

用对偶的手法描写春天的诗句01-11

三用拟人手法教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