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时间:2021-03-20 10:00:54 作文 我要投稿

豆腐

豆腐1

  看着眼前的豆腐,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想起了他爽朗开明的笑容,还有那萦绕在记忆深处的浓浓豆香。

豆腐

  爷爷已经年近七旬了,却有着一头乌黑的密发,他的身干挺拔,不驼背,一对矫健的双腿和一对强壮的手臂,让他精神矍铄。眼角印着几条鱼尾纹,总是跟着他的微笑抽动,那一条又一条的褶皱里填满了慈祥。

  爷爷很是能干,祖宗身上留下来的手艺从未丢弃,很多手工的食品、工艺品、农业用具他都会做。豆腐便是他的拿手好戏,也最受我们小孩子欢迎。

  每逢大年初一,爷爷就会早起上集市买来豆浆,然后支起一口大锅,燃起大火,熬起豆浆来。不一会儿便豆香四溢,浓郁的香气像山洪一样,喷涌而出,氤氲在空气里。这个时候,我就会搬条小椅子坐在爷爷身边,一边看着他搅拌豆浆,一边咽着口水。闻着甜甜的豆香,整个人仿佛都要沉浸在甜美的梦乡里一般。

  大火熊熊,爷爷不停地搅拌着,时不时看向我,那眼神里的宠溺都快溢出来。那时我觉得除了幸福,仍是幸福。仿佛自己就是个被幸福包住了的可人儿。火越来越大了,豆浆也差不多快要起豆皮了,爷爷头上沁出颗颗汗珠。终于可以将豆浆倒出来了,爷爷和爸爸抬起大锅,将豆浆倒入了另一个大缸中……

  几经周折,豆腐终于做好了,吃着软糯顺滑的豆花和弹性十足的豆腐,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爷爷看着我们,他那道道褶子里又填满了幸福。“好吃就好,好吃就好!慢点吃,下次爷爷还做!”

  除了做豆腐,酿五谷杂粮酒,爷爷也是行家。

  爷爷一直都很爱喝酒,但是不舍得花钱,又怕便宜的酒喝坏了身子。怎么办呢?于是啊,爷爷就把每年收成剩下的谷穗收集起来,等过年前几天,便全部拿出来做成酒。爷爷熬出来的酒可香了,邻里乡亲都夸奖爷爷做的酒甘醇美味,不掺一丝杂质。我也一直这么坚信,虽然我不曾喝过。但光是在熬酒时,闻到那浓烈得齁嗓的气味,就知道这酒肯定特别香——熬酒时没有出房门都能闻到那扑鼻的浓烈酒香,里面杂夹着稻谷独特的芬芳,让人光是闻着就醉了……

  我想,肯定是我的嗅觉出了错,眼前的豆腐竟然飘出一丝淡淡的酒香,就像是爷爷在我的面前喝着酒、宠溺地看着我一般,让人不忍红润了眼眶……

豆腐2

  说起中国的特色小吃,那可多了!有桂林的五色糯米饭,厦门的沙茶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和吹糖人,蒙古的那豆腐……,这些大江南北的特色小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十分美味。

  要说我最喜欢的小吃还是我在芙蓉镇上吃的米豆腐,虽然只是吃了一次,但却让我回味无穷哦。听导游介绍说:“来到芙蓉镇,不吃一次米豆腐可等于白来一次呦。”真的有这么美味么?既来之,则“吃”之!我这就亲自去品验下颇有盛名的米豆腐!于是寻寻觅觅,我们找到一家卖米豆腐的小店落座。这间小店半倚在芙蓉镇里的一条小溪旁边,陈设很简单,里面有几张小桌,外面也摆了几张小桌。屋旁一棵高大的芙蓉树随风摆动,时不时掉下几朵花,落在桌上,地间,落在来客的肩头,给这个古朴的小店另添了一番雅致的风情。

  店主是一个老爷爷,他和颜悦色地招待我们。点一碗米豆腐,两三分钟就好。夏天便是盛出来用凉水过一下,放进碗里,方方正正有点淡淡的绿色,小孩吃就多放点糖,大人吃可以多放点辣,老人吃就不咸不淡,再撒点绿色的葱花和香菜,最后浇上一层秘制的酱料,美味的米豆腐就出锅了,色香味俱全啊。吃进口中,滑溜溜的,咬下去糯糯的,味道正合适。我放了点辣椒,真是越吃越香,不一会,一大碗米豆腐就被我消灭了。我的嘴里热辣辣的,这时老爷爷给我们每人一杯凉凉的冰茶,喝完全身凉爽极了,嘴里也舒服了,消除了一天的燥热。如果是冬天吃一碗热的,那身上一定暖洋洋的。米豆腐果然不负盛名,真是让人不自觉的吃了还想吃。我也想再吃一碗,但我的肚子告诉我,已经吃不下了。我站起身,离开了这家小店,但里面的人依旧很多,还有人在陆陆续续地走进去。

  我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名吃,但是最属芙蓉镇上的这家米豆腐让我印象深刻。那一碗地道的香醇,那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那冰冰凉凉的茶,那从天而降带着香气的落花......一起组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豆腐3

  儿时的记忆里,在我们农村,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后,年的味道就浓烈起来,相亲们就开始忙碌了,纷纷备办过年的货物(虽然那时的人没有现在富裕);过年做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大事。如今想起,仿佛又闻到那豆汁的浓浓的清香。

  过罢二十四,邻里们就相约在我家做豆腐,男人,女人就开始忙起来,先在我家院子里挖个不大不小的坑,再在坑沿上摆一圈石头,然后用土围起来,把借了的大铁锅放在上面,一个简易的锅灶就成了。下一步就要开始打豆浆了把准备好的大簸箩(做豆腐专用的)放在院中的空地上,磨架放在簸箩里,两扇小石磨放在架支上,男人们就开始磨豆汁了,女人们准备点琐碎的事,孩子们在一旁蹦蹦跳跳地嚷着要喝豆浆。

  小磨上有一个长长的柄,一个人慢慢摇动长柄,上面的小磨开始缓缓转动起来,另一个人把豆子(提前两天泡好的湿豆子)徐徐地舀进磨眼里,再不时地加些清水,随着石磨地转动,白花花的豆汁便从磨缝间流下来,一条,二条豆汁的细线交汇在簸箩里,汇成一片白汪汪的豆汁潭,顿时整个院落飘散着豆汁的清香。

  女人们在男人们磨豆汁的同时,便用干净的密布把豆汁中的豆渣过滤出去,豆浆放在准备好的大锅里,待豆子全部磨完,豆汁全部过滤到锅里,就可以烧豆汁了。我们小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着,一边看大人们熟练的操作,时不时地跑到大人身边调皮一下。

  豆汁在锅里被浓浓的烈火灼烧着,发出吱吱的响声,升腾起一层层热气,冒出蓬松松的白沫。这时不要打动那白沫,它像一层厚被盖着豆汁;火继续在锅底烧着,待你看到那白沫在一起一伏蠕动时,豆汁已经沸腾,这时你用勺子拨去白沫,用勺子扬起那沸腾的豆汁,又一种豆汁的香气便飘溢起来,勾引的小伙伴们又嚷嚷起来。这时豆汁就要出锅了,大人们把豆汁舀到一个准备好的大瓷缸里,用准备好的石膏水便搅便点,这一步是技术活,要有绝对经验的人才能干。点好后盖上钢盖,等待奇迹的出现。做豆腐是水里求财,磨浆,煮浆,扬浆,点浆都有很大的学问,需要掌握好火候。

豆腐4

  我在家里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更不要说做家务了。

  但是,今天我决定“痛改前非”,亲手为父母做一道菜。做什么菜好呢?我想了想,对,就做家常豆腐吧!

  说干就干,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奶奶。奶奶同意帮我一起来完成这道菜。

  首先,我和奶奶一块去超市买了豆腐。回到家后,我准备先把豆腐切成片。可拿起刀后,我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时奶奶对我说:“切豆腐片是有方法的。”她拿过我手里的刀,慢慢地一边切一边说:“先竖切一刀,再横切一刀就可以了,你学着切吧。还有,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听了奶奶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拿起刀切了起来。我一刀一刀艰难地切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豆腐总算是切完了。虽然外形并不美观,但是我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下一步是要将切好的豆腐片放入锅中过油。奶奶告诉我:

  “先在锅里倒上油,待油热后再倒入切好的豆腐片,将豆腐炸至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听了奶奶的话,我大叫起来:“啊,这么麻烦?万一我被烫伤了怎么办呀?”奶奶想了想,说:“也是,你从来没有做过菜,现在突然想要做好是有些难。要不,你别做了,我来做吧!”我一听急了,心想:不成,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了,一定要把这道菜做好!我让奶奶去客厅休息,自己在厨房里忙了起来。我先倒上油,因为怕被油烫伤,所以马上就跳到很远的地方。

  油热了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豆腐扔进油锅里,生怕油溅到自己手上。我正在为自己没有被烫到而感到高兴时,却发现刚刚放进锅里的豆腐片炸的时间有点长。我马上把豆腐片捞了出来。

  接着,我把葱花、豆腐片和大椒片放入锅中,先用铲子翻了几下,然后再放入热水、白糖和其他配料炒一炒,这道美味的家常豆腐就出锅了。我把菜端到桌子上,请奶奶先尝了一口。奶奶非常满意,对这道菜的味道赞不绝口。我听了奶奶的赞赏之语,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爸爸妈妈回到家看到我做的菜之后,都非常吃惊,直夸我懂事了。可是,爸爸妈妈不知道,这道菜中包含着我多少汗水呀!

  同样,我也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学做更多的菜,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豆腐5

  在都市里长大的我们是已习惯了繁忙的街道与闪烁的霓红灯。外婆家村上的农家风味和各种未曾见过的各种趣事总让我兴奋不已,比如:做豆腐。

  大清早,外公外婆就搬来各种器皿和工具。旁边静静地卧在水中的黄豆,是今天的主角。它们现在还在水中熟睡,但在接下来,它们将在磨、高温、卤水和时间的帮助下,完成一趟趣味十足的旅程。

  要做豆腐,首先要做黄豆浆,这里不用豆浆机,而用磨。石磨是两块石盘,下面的固定在地上,上面的靠人力旋转,通过上层石盘的小洞放入黄豆并将其压成豆浆。

  接着,要把豆浆煮熟,豆浆在大锅里,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烈火。不一会,锅盖下面就传来了水的沸腾声,外婆掀开锅盖,瞬间,蒸腾的水气腾空而起,挟带着热量与浓浓的豆香,迎面而来,厨房变得“云里雾里”般地让人迷失在白茫茫的一片里,白茫茫的锅口之下,豆浆发生了变化,原来不满大半锅的豆浆上漂出无数泡沫,每一个泡沫都很小,却不计其数。它们的形状就像起伏的山脉。我乐极了,抓起一大把,捧着走出厨房,一吹,泡沫分成了小块,飞向空中,像极了洁白的雪花。

  可别玩过了头,下面就要到了关键时候:把豆浆变成豆腐。外婆拿出了一样神秘武器——卤水。我对这小半碗卤水很是怀疑,可卤水自信满满。外婆把豆浆放入大缸,慢慢加入卤水,加一勺,搅一搅。别看着容易,这一步可不简单,放卤要掌握分寸,放少了,豆腐不能凝固;放多了,豆腐又太老。接着外婆盖上盖子,在黑暗中流淌的时间和卤水唱着欢歌,大约十五分钟后,我再把盖子掀开,豆腐出现了,这可真是有趣。

  最后,把豆腐放进方木盒,用重物挤压,压出多余的水分,豆腐就成形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小块豆腐。刚放进嘴里,我就感到一股豆香,伴着说不出的陶醉让我飘上了青天。

  也不知有多少乐趣如同做豆腐一起消失在钢筋水泥和电子世界里了,除了美味,我在豆腐里尝到的还有一股对农村那虽然辛苦却快乐生活的无比向往。

豆腐6

  我家楼下有一家很不错的臭豆腐店,那味儿呀,就两个字——香、辣!

  每次经过就会看到一大群人排队买臭豆腐,可想而知,就家臭豆腐多么棒了。每次我走在楼梯就会闻到一股飘来的臭味,但仔细闻就有一种辣椒香,这味让人闻了就会馋涎欲滴。

  走近一看,呀!带金的黄色臭豆腐配上红艳艳的辣椒和绿油油的香,看了让人直咽口水,恨不得马上来一大碗。

  我如果一星期不吃的话,那可憋得难受,“馋虫”在肚子里真打滚儿,那难受劲儿,让全身都不自在。

  臭豆腐的做法可简单啦:只要把干净的白豆腐放入锅中炸二至三分钟,等白豆腐颜色转成黄色时,然后盛出,放入酱汁中,加点葱、香菜,再根据各人的喜好放辣酱。

  每次到那儿吃,我都是开心百倍,四周全是男女老少。有的在大口大口地吃,连续塞两个放入口中;有的吃得较辣,浑身直冒汗,汗衫都湿透了,额头上、脸上都有许多小汗珠,但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吃着头都不抬;还有的嘴巴四周吃得通红通红,还不时的“呼”气,可依然高兴地吃着。有的小朋友在一旁等不急了,看着别人一碗一碗地吃,直咽口水。臭豆腐好不容易给盼来了,他就学大人的样子一口一口地吃,还不时伸出舌头,用手不停地扇……

  我呢,每次都要盯着它出锅,生怕别人抢了似的。刚出锅的臭豆腐胖嘟嘟的,就像一个个胖娃娃愣在我面前,我用筷子轻轻夹起它们,一咬,汁溅得我满脸都是,唉,谁叫我要吃呢?我又把整块放在嘴里,辣得我舌头发麻,我不停地吸气,但美味极了。那香、辣、臭顿时都在我的唇齿间扩散开来,让人回味无穷。让你情不自禁地再来第二块、第三块。浓浓的汁在嘴里打滑,细腻地豆腐爽滑可口。

  这时,仿佛世上所有的美味与辣劲儿都凝聚在这一块小小的臭豆腐中了,我爱吃臭豆腐,爱臭豆腐的香辣可口,爱它的爽口顺滑。臭豆腐——真好吃!

豆腐7

  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但我不一样,我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姐姐。

  如果你想问,有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姐姐是什么体验?那请你认真阅读全文,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个姐姐,其实是一件蛮开心的事情。

  爸妈说,生我的时候,姐姐是不同意的,为此,她还生了好多天的气呢。毕竟,那时姐姐已经17岁,被爸妈独宠惯了。直到我生下来,姐姐仍不高兴,还给我起了一个小名——多多。意思就是多余。

  随着我慢慢长大,没想到,姐姐渐渐转变了态度,越来越疼爱我了。

  有一次。我因为高烧去姐姐工作的城市看病。妈妈只是在电话里提了一下。没想到,20分钟后,姐姐就开车到了医院。还给我买来一大包好吃的,虽然语气中感觉不到她如何着急,但我还是听懂了她那句话的意思。她当时板着脸说:“你看看你,是不是又乱吃东西了?”这分明就是关心我吗,傻子都能听出来,我感激地看着姐姐,不争气的眼泪就流出来。

  那一刻,我想起姐姐的种种好来。记得那次,我过生日之前,给姐姐打电话,问她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可她却说,小孩子过哪门子生日。我一听,没把鼻子气歪了。就在我心里记恨她的时候,没想到,生日那天,姐姐托人给我送来了一个生日大蛋糕,而且还做成了我喜欢的小狗形状,因为做的太好看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知道大姐是因为工作忙,不能来陪我过生日,但是每年她都会送给我最喜欢的礼物。

  还有一次,家里的小狗死了,姐姐特地开车赶回来,见我哭得梨花带雨似的,她却毫无同情心地说:“一条小狗而已,至于你哭成这样吗?”我一听特别生气,瞪着眼睛不给她好脸儿。她急忙改口安慰我:“小妹,咱不哭了,等你上初中时,姐给你买两只‘茶杯’。”茶杯就是那只死去的小狗的名字,我一听,当时就止住了眼泪。姐姐怕我还是伤心,就先上网给我买了一个跟我养的小狗很像的毛绒玩具。还附了一个纸条:喜欢的东西放在心里,也是一种最长情的陪伴。

  嘻嘻!有这样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姐姐疼我、爱我,那种“小鸟依人”感受别提多幸福啦!

豆腐8

  “哇,真香啊!”我赶紧冲进厨房,看见餐桌上,摆着一块块整齐的盐卤豆腐。我刚想尝尝看,便发现奶奶正在制作第二批“豆腐兵”。我赶紧走过去。

  奶奶已将豆子浸胀,捡取出老皮的死豆儿,剩下上好的黄豆。黄豆像喝撑了水的胖娃娃,一碰就破,黄豆壮壮的,个个都精神抖擞,仿佛随时准备应战的士兵。这时奶奶把一勺勺黄豆相继放入洗干净的“磨豆神器”——石磨中,加入水,开始磨起来。因为邻居们都很久没看到石磨磨豆腐,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抢着磨,随着磨盘的转动,磨盘间源源不断地流出新鲜浓厚,原汁原味的生豆浆。在磨盘吱吱的响声中,也磨出了大家儿时美好的回忆。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乳白色的豆浆已经装满了一桶,奶奶把这些生豆浆在棉布中过滤后倒入锅中,过滤出的豆腐渣放在一边,这可以烧美味的大豆腐吃。在旺火中,一股股浓浓的豆香味中,豆浆开始沸腾,吐泡泡了,这时就能喝上一杯香醇的豆浆啦!大家美美地喝着现磨的豆浆时,奶奶把剩下的豆浆倒入桶中,放入“一物降一物”的盐卤,搅匀,白花花的豆浆瞬间凝固起来,变成“传说中”的豆腐花。这时在豆腐花上加一点香葱,酱油,一碗香气扑人的豆腐花,就做好啦!咱们来一碗尝尝?做豆腐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将豆腐花倒入摊上一块全棉的豆包布的正方形的豆腐架上固定,倒满豆腐花后,将豆包布折起来,放上一定的重物,沥出豆腐的清水。二十分钟后,白白嫩嫩的盐卤豆腐,新鲜出炉啦!让人垂涎欲滴,我切下一小块,放入嘴中,还没来得及嚼,就被我吞了下去,嘴中还留一股豆香味。

  奶奶做豆腐的传统方法,现代人都很少看到吃到。现在外面卖的豆腐都是机器做的,追求效率,加各种添加剂,失去了纯朴的豆香味,失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难道我以后,都只能在梦中,回味这原汁原味的豆腐了吗?

豆腐9

  在我的家乡,安徽黄山这一带,有一种传统特色的千古名菜——便是毛豆腐,就是长了毛的豆腐。但是,这毛是人工发酵而成的,对人体并没有伤害。毛豆腐的毛是贴着豆腐生长的一层白色的,细细的,密密的柔软白色小毛,就连这毛也是分类别的呢!

  有兔子毛,是又短又密,比较白的,摸上去十分柔软。

  也有狐狸毛是长长的一片,有些米白色,有点儿硬邦邦的。

  这毛豆腐啊,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

  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在了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四处寻找食物,从草堆中找出难民们藏的几块豆腐,但却发酵长霉了。因为并没有其它食物,随从只好将它们烤给朱元璋吃,不料朱元璋吃后味道可口鲜美,朱元璋万分高兴。在此地转败为胜后,他便下令让厨师制作这毛豆腐以犒赏军队,于是,毛豆腐便在徽州一带流传了下来。

  走进徽州古城处处可见卖毛豆腐的小摊,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刚刚煎好的毛豆腐。毛豆腐刚一下锅,便会发出一阵阵滋——声,溅起阵阵油花,毛豆腐的毛,也会在下油锅的一瞬间萎缩,与豆腐合二为一,但味道却是大不相同。豆腐是清爽干脆而又十分单调,而毛豆腐是外脆里嫩。脆,是咔嚓——的脆,嫩,则又是有些粉粉的,有一些说不出的味道,但是香的,外边是金黄色的,还有一些糊糊的,并吃不出有焦味儿。徽州的男女老少都爱吃这个毛豆腐,一但每逢过年过节的,饭桌上可绝对少不了这道菜。在原来毛豆腐的基础上,再撒上一点点儿葱花,和一点点儿辣椒,最后,再抹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酱,那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呢!把盘子凑近鼻子前面,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儿,让香味冲进鼻腔中,再从肺,传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既不是沁人心脾的香,也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香,而是那种让人难以忘怀的香味

  这便是,徽州美食,——毛豆腐!

豆腐10

  今天是小年,在今天的忙碌中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年味已近。但是家乡的年味却走过了我的眼眸里,它闪动着欢乐和喜庆!我似乎看到了那热腾腾的白气从豆腐花里冒出来,满屋子的清香,我们姐妹都在那伸长脖子往锅里瞅,等着喝豆腐花,吃水豆腐的情景。

  在以前的农村每封过年妈妈总是要做一大筐的'豆腐的。因为豆腐的营养很高,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豆腐可以做成很多的种类的菜。可以做成豆腐皮,可以晒成豆腐干,可以做成咸豆腐。价格便宜还可以吃上一个春天。总之,家家户户都在过年的期间做豆腐。妈妈是做豆腐的好手,村里的人有不会做的都让妈妈帮忙。做豆腐的工序首先是先把豆子放在水里泡上一整天,让豆子吃足了水份。

  然后再用电机把豆子磨成豆楂子。再过滤出豆汁,这豆汁又白又嫩的,比鲜奶还鲜呢?再把豆汁放在大锅里用慢火烧开,这时就是一个技术活了,要用一种叫“卤水“的东西按比例的放到里面,不多不小要恰到好处。等豆花形成了就好了。如果要喝豆花现在是最好喝的时候了。记的我小时候同妈妈一起到邻居家里做豆腐,那天我的牙掉了,大家说要扔到房子上好,正好人家帮我扔到房子上了。可谁知他刚扔完我的牙齿就忙着去做豆花,不停的搅拌。一会又忙着要已经结块的豆花再舀到筐里做豆腐。

  做豆腐需要先用布在筐里铺好,再加豆花,一直加满整个筐。再盖上布,再用一块木板盖在上面。再压上一个大盆,要整整压一个多小时才可以的。这样的豆腐软硬合适味道极好了。过了一个小时我邻居家的豆腐做好了。用刀子彻块放到盘里,一块块豆腐方方正正的好诱人呀!不知是什么东西搁了一下牙齿,邻居的大妈一看怎么是个小牙呢?原来是刚来大爷扔牙的时候根本没有扔到房子上,而是掉进了豆腐花里了。太有意思了!大家都笑了。这个事情已过去了十几年了,每当做豆腐时大家人总会说起了这个笑话。儿时又多少的快乐!它不需要掩饰也不需要束装,只需要用心灵去容纳这所有的快乐和满足!

  如今豆腐花的香味离我越来越远了!只有那脑海里的沉浮着记忆却时常飘向我的童年时光。小年,吃铰子,做豆腐,希望人们都能吃出团圆,过上幸福!

豆腐11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最好的小吃?我一定会大声告诉你:“豆腐!”

  豆腐脑,一种传统小吃,据说是为了纪念豆腐石和杨二桥。它似乎很旧了。

  看,淡黄色的卤汁里隐约可见几块白色的豆腐,就像顽皮可爱的小海豚。在上面撒一圈新鲜的绿色芫荽,一圈榨菜,中间撒一些花生泡沫。白色、绿色和金色,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垂涎三千英尺”

  制作豆腐的方法不简单。选择大豆作为豆腐非常重要:它必须饱满明亮。只有这样,豆腐才能有弹性,味道好。一般来说,早上5点钟有客人。这时,当锅盖被掀开时,一股豆制品特有的清香突然弥漫到鼻孔里。老板熟练地将一大块嫩豆腐倒入一个小碗中,再倒入腌泡汁,最后撒上调料,熏香!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把它送到嘴里。先等一下。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吃饭的规则。

  首先,轻轻搅拌,将整块豆腐分成小份,用秘制卤汁食用。嫩嫩的豆腐可以在入口处被吹破融化。美味的腌料在口中荡漾,一点花生就解决了柔软的不适...

  老板,再来一碗豆腐!

豆腐12

  生活,就应该努力使之美好起来。

  ----托尔斯泰

  那对卖炸豆腐的夫妇不知是何时来,总之他们来了,带来了一片诱人的香。

  我和同学走出学校南门,刚过马路,一阵风带来一缕油香味儿。早就饿得前胸贴着后背的我们两眼一亮,直冲向那家小吃摊,买了两串炸豆腐,还没刷酱,就赶紧送了两块到嘴里。哇!这炸豆腐表皮松脆,一股油香伴着孜然、椒盐弥漫了整个口腔。咬一下,露出香醇柔嫩的内层,豆香味也开始引诱着味蕾。将另一串刷了甜酱,送入口中,酱汁酸甜可口,豆腐酥香脆醇,吃得我一个“爽”字啊!我又掏出点零钱,口中喊着:“老板,再来两串。”同学脸上微微有些尴尬,用胳膊肘捅捅我,小声说:“他们都是聋哑人。”我这才仔细打量起这对夫妇:男人留着短发,黑色薄棉袄,里面一件灰色衫子。女人一件深红旧棉袄,两人都带有护袖,护袖已经用旧了,上面略有油渍。他们无言、无语地微笑着向我们询问着还要几串。

  方形油锅中已经放了很多豆腐,男人等着豆腐被炸的金黄时,手中持着的漏勺快速插入油锅,水平提起,等油几乎流完,从容地放入盆中,接着将豆腐一阵抖动,金黄的豆腐块在盆中翻腾、蹦跃,沐浴在飞洒下来的佐料里。调制好了,女人和男人手中的竹签如游鱼般穿梭在金黄的豆腐中,平均两秒串好一串,一小盆豆腐一眨眼成了几个串串了。整个过程他俩默契十足,不用语言,眼神足以交流一切。

  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光顾这家小吃摊,这对夫妻总是微笑地将炸豆腐递到我手中,嘴角微咧,眼中荡漾着笑意。在他们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一股乐观向上的精气神,加上豆腐绿色健康以及酥脆可口,更多的回头客喜欢来到摊边,品尝这朴实的美味。

  这对夫妇虽身有残疾,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微笑地走向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若我们和他们一样拥有那不畏任何困难的乐观之心,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着,何事无成?

豆腐13

  回乡时,侄子请我吃馇豆腐,用小白菜加豆糁做成,吃起来不甘不腻,清香可口,这久违了的味道不由得唤起我早年的记忆。

  上世纪有段时间,几乎家家吃馇豆腐,顿顿离不开馇豆腐。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口粮严重不足。为了吃饱肚子,施行“低标准,瓜菜代”。然而这些代用品,大都粗糙苦涩,难以下咽。为了改善口味,馇豆腐这一传统食品得到普遍推广。

  不仅瓜菜,庄稼的根茎叶蔓籽,以及几乎所有的野菜,凡是做成馇豆腐能下咽的都拿来食用了。一年四季馇豆腐的原料在不停变换。春季,小白菜满园翠绿,家家用它做馇豆腐,由于菜多豆少,吃不了三五天,早上出门,发现脸都胖了一圈,浮肿了。看到榆钱一串串挂满枝条,小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爬到树上摘榆钱,拿回家做成馇豆腐,乍吃味道还行,再吃就腻了。五月槐花香,摘来做成馇豆腐,有种特殊香味,吃得稍多就变为怪味了。夏季,随处生长的瓜菜、野菜都可利用。小时候我也常挎个篮子,提着小镢子漫坡里挖野菜。苦菜、荠菜、马齿苋、野绿豆、灰灰菜、七七菜都挖过,做成的馇豆腐也都吃过。吃的最多望而生厌的是七七(小蓟)菜。老一点的七七菜,叶片厚,毛刺硬,吃着扎嘴,甚至扎喉咙,实在遭罪。秋季,地瓜秧、地瓜叶、蔓菁叶、胡萝卜缨很丰富,都是做馇豆腐的好材料。冬季,就只能用干菜了,干地瓜秧、干地瓜叶、胡萝卜干等,做出的馇豆腐口味就逊色多了。我最喜欢吃豆腐渣做的馇豆腐,吃起来很香,但是稍不留神就会噎住嗓子。

  馇豆腐如此流行,与家乡人喜食大煎饼有关。地瓜干煎饼牛皮似的,坚韧难咬,里面卷上馇豆腐,变得湿润了,就好咬了,而且煎饼和馇豆腐两者互补,口味也大为改善。如再配上用玉米面、豆扁儿、胡萝卜片加水熬成的“胡豆”,形成煎饼、馇豆腐、胡豆三位一体的套餐,就能较好地满足每天的食物需求了。我们这代人就都是吃着这样的套餐长大的。

  如选用好的食材加入适量豆面、豆糁,再加点油和调料,精心做出的馇豆腐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当人们厌烦了油腻肥甘,品尝一下久违了的馇豆腐,不啻于一种美好的享受,无怪乎老家的馇豆腐又悄然走上餐桌了。

豆腐14

  中午,从食堂大妈那打好饭菜,随便吃了一口碗里的煎豆腐,不禁皱紧眉头,什么味呀?酸酸的,辣辣的,咸咸的,估计又和其它菜串味了。“哗——”索性直接倒了饭菜,空着肚子走向教室。

  学板伙食一直不好,而我又属于特别挑食的那种,中午一般都不吃饭,饿着肚子上课是常有的事,习惯了,倒也无所谓了。

  想着倒掉的煎豆腐,忍不住想起了奶奶,同时也想起了奶奶做的煎豆腐。

  印象中,奶奶总会在黄昏时弯着腰为我做着我喜欢吃的煎豆腐,先把早就买好的豆腐横切成薄薄的两块。热锅冷油,等油冒起烟时,将豆腐沿着锅边缘轻轻放下,让豆腐自己滑到锅底。豆腐先煎个一两分钟,然后集体翻了个身,将金黄金黄的一面露到上面。“噼里啪啦”看着油激烈的跳着霹雳舞,再默默等上一会,奶奶便将豆腐先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备用。

  “啪!”奶奶将切好的肉末倒入锅中,炒得肉末呈红褐色,炒得肉末的香味出来时,加上豆腐、盐、大蒜、老干妈、一起上下翻炒着,听着锅铲与铁锅的“哗哗”的摩擦声,听着水“滋——”的倒入锅中,听着油不时“啪!”的溅起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奶奶已将煎豆腐从锅中舀到盘子里,撒上点缀的葱花,煎豆腐完美出锅。

  “来吃吧。”奶奶轻声呼唤我。

  坐在椅子上,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豆腐,不顾烫嘴,轻轻咬上一口。豆腐外焦里嫩,带着葱花蒜瓣的清香,蘸着老干妈的辣酱,和着肉一起嚼,只能说是人间美味了啊。

  白花花的大米饭,配上一盘香气四溢的煎豆腐,面对这样的美食,我不顾淑女形象,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过瘾。

  奶奶做的煎豆腐,一直都是那个味,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调料也一直是那一样简单,豆腐、肉末、盐、葱花、蒜瓣、老干妈,可我却百吃不厌,一直都很喜欢。

  我问过奶奶做煎豆腐的秘诀,奶奶从来都只是笑笑,什么都不说。

  也许本就没什么秘诀,只是因为里面注入了爱的味道而已。

  去年,奶奶走了,听说去了一个叫天堂的美丽的地方。奶奶走后,母亲也曾用同样的材料为我做过煎豆腐,可不管她如何用心做,却仍然比不过奶奶做的煎豆腐。

  人不一样,爱不一样,味道自然也不一样。

  写到这,我已泪流满面,突然好想再吃一次奶奶做的煎豆腐,再一次抓住里面爱的味道。

豆腐15

  “叮咚——叮咚——”

  豆腐车上的铃铛声依稀还在耳边萦绕。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豆腐了。

  每天晚上,我都会倚在外婆家门前,等着那老人推豆腐车来。几毛钱就能买一大块了,我手里攥着外婆给的钱,心中盼着那铃声响起。待那老人来了,我把几张汗津津的纸钱丢到木箱里,便可以自己挑一块最大的豆腐了。

  那老人总是带着一顶黄中带绿的帽子,上面有黑色的方块,他的鬓角和皮肤里透着几分沧桑,头发也早已斑白。每当我们争先恐后地挑豆腐时,他的面色便立马红润起来,我亲切地喊他“豆腐爷爷”,他总是手脚麻利得装好豆腐,摸摸我的脑袋,嘱咐我一声:“小心烫”。

  自从跟爸爸妈妈去了新城市生活后,我已许多年不曾吃过那曾经的美味了。记得以前在家门口的小巷子里,“豆腐爷爷”每天都会经过。而现在的小巷早已空空如也,只剩漂浮的尘土和零星的几声狗吠。我不禁鼻头一酸,又一次走进了过去……

  若是挑中最大的豆腐,且是我完整带回家的,我会立刻叫来外婆。外婆就用绣花针,小刀,棉线把豆腐剔成各种形状:五角星、心形、月牙弯弯……如果买来不完整的豆腐,或是被跑跑跳跳回家的我颠碎了的豆腐的话,就打一勺倒在饭上,细嫩的豆腐拌上热腾腾的米饭,再来一碗温热的玉米汤,休提有多好吃了。有时候,外婆会加几勺糖或盐,紫菜进去,做成甜豆腐脑或咸豆腐脑。那滋味,吃进去柔软得像轻飘飘的白云浮在天际一样,我总含在嘴里,久久不舍得咽下去。

  新年时,外公会炖上几碗猪蹄汤和鱼汤,但若是下入几块豆腐,可谓是点睛之笔。滚烫的豆腐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味道之浓重,那可就不言自明,每次饭桌上的豆腐都是由我承包的。

  这时我才想起,我已伫立在窗前许久许久了,想到我再也吃不到那样美味可口的豆腐,那笑容可鞠的“豆腐爷爷”或许再也见不到了吧。

  以往的美丽也早已成为了回忆,独留我在这窗前回望着……

【豆腐】相关文章:

1.做豆腐

2.臭豆腐作文

3.吃臭豆腐

4.做豆腐作文

5.臭豆腐_400字

6.做豆腐400字

7.臭豆腐_500字

8.小学作文: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