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声声慢》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16 12:29:54 教案 我要投稿

引用《声声慢》教学设计

引用

青藤滴露的《声声慢》教学设计

引用《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执教人:晁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清照;理解、背诵《声声慢》。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其中的"愁"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各种意象所表达的"愁"情。

难点:多角度的认识李清照及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有发愁的事吗?发愁的时候你往往会怎样做?

(可提示:是闷闷不乐的胡思乱想,还是向朋友倾诉?是乱发脾气还是用笔记录下来?)

有一位女词人,年轻时貌美如花、生活富足,而到晚年之时,她的国家被外敌侵占,她的丈夫染病身亡,她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她,又是如何表达自己愁绪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李清照,一起来欣赏她的词--声声慢。

2.引导学生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看谁读得准、读得熟。

(学生展示,相机评价。)

2.教师范读。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给老师评价。

(得出结论:原来读词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行啊!)

3.疏通文意。请你根据课本注释内容,与学习伙伴一起疏通文意,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师生合作理解词意。)

4.学生再读。根据理解再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引出"愁"情。)

(三)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作者用那些事物来表现"愁"情的?你来赏析一下相关的句子。

(学生找出相关事物: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引导学生逐个赏析,品味语言。)

2.除了以上的句子,本词中还有没有抒发"愁"情的句子?你来赏析一下。

(学生合作探究几个直接抒发"愁"情的句子。)

以上两个问题是赏析的过程又是品读的过程。

组织小活动:赏析完本词,学生理解了词中深层的意义,一定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能,在此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诵读的时间。让学生读给学习伙伴听。然后举办一个小小的诵读比赛。

教师小结:同学们读得一个比一个好。凄凄惨惨的心境、乍暖还寒的天气、不敌急风的淡酒、旧时相识的过雁、满地堆积的黄花、独自等待着黑夜、梧桐细雨的淅沥,再加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和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3.思考:李清照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有什么关系。

(结合创作背景,揭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教师小结:就让我们闭上双眼,再次走进李清照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萧瑟的秋风、淅沥的秋雨中,一位年迈的妇人独自一人坐在窗下,天上寒雁飞过,窗外残花满地,妇人回忆起年轻时代美满又富足的生活,又想想现在的年老体弱、国耻家恨,不禁悲从中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愁绪再来读一遍。

(四)拓展阅读

李清照是爱国的,所以才充满了如此深沉的愁绪,这在她的诗中有所体现: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并让学生齐读,然后各抒己见谈感受。)

教师小结:项羽突围到了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但项羽转身苦战,杀敌数百,然后自刎,李清照到现在还在敬佩项羽不肯屈服于敌人的伟大壮举。而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怀,借古讽今,正气凛然!李清照不是柔弱的,她是一位有着爱国激情的女子。

(五)布置作业

请你学着李清照的写法,用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我分别在本校、马集一中、冉堌镇中执教不下五次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每次授课后都有很多的收获。李清照做此词时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少女,她的晚年作品字里行间透着悲愁的情怀,让学生理解这个并不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词中与愁相关的意象,加强诵读就可以帮助其理解。但关键是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上,不应该单单是"愁"。在李清照的身上还更有积极的一面,所以我选择了她的《夏日绝句》一诗,让学生了解其豪迈的一面、爱国的一面,让学生不是带着愁情走出教室,而是怀着爱国情怀走向社会。另外我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在引导学生感情升华时,也可以结合学生所处的当代社会与李清照处在的社会做对比,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和李清照的命运有那么大的差别,以此让他们认识到国家命运主宰个人命运,只有国家强盛了,才有可能拥有个人的幸福,使学生爱和平、促和谐。

【引用《声声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引用教学设计02-20

引用《绿》教学设计02-20

引用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2-20

引用云房子教学设计02-20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反思02-10

引用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10-10

引用教育教学随笔01-11

声声慢教案设计02-24

引用引用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