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16 12:06:03 教案 我要投稿

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材简析】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带有神话色彩。寓言中塑造的愚公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学习本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愚公精神的真正内涵,学习辩证的看待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播放MTV《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订正读音。

(出示投影或黑板)

万仞汝魁父荷担箕畚始龀智叟穷匮陇断

惩山北之塞迂曾不能叩石亡以应一厝朔东

4、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1、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并要求简单解释理由。(教师可做简单示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学生齐读。

四、疏通课文

1、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解决

五、字词归纳

1、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通"直"

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亡以应"亡"通"无"

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通"垄"

2、虚词

①"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②"其"的用法

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③"之"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c、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d、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④"且"的用法:副词,"将":年且九十

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⑤"于"的用法: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⑥"焉"的用法: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

语气词,相当于"呢":始一反焉

语气词,相当于"了":无陇断焉

3、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六、特殊句式

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3、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

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4、移山的结果怎样?

明确: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讨论交流。)

3.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3、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1、故事的背景:介绍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2、情节的开端:愚公率子孙移山。

3、情节的发展:愚公对智叟的驳斥。

4、情节的结局:移山愿望实现。

【九(下)第十六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十六课 Lesson sixteen01-2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第十六课时07-07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2-08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2-20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01-21

第十单元第六课时教学反思07-28

第六课猫教学设计02-08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示例01-21

九(下)第十五课《二章》之一《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