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案

时间:2023-01-01 13:30:12 教案 我要投稿

圆的周长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π≈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π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π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如图)

  如果速度相同,两人同时出发,谁先回到出发地点?为什么?

  小明的路线长:20×3.14+20×3.14

  =62.8+62.8

  =125.6(米)

  爷爷的路线长:3.14×(20+20)

  =3.14×40

  =125.6(米)

  两条路线一样长,两人应同时回到出发点.

  4.一棵大树(投影)又粗又壮,不用锯倒大树,你能知道大树的直径是多少吗?讨论.

  结论:先测量大树一周的长度,再用周长除以圆周率,就得到了直径.

  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努力研究出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圆的周长应当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后我们在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时一定要积极动手动脑,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知识.

圆的周长教案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能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

  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

  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反馈。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

  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倍?

  (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

  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

  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教案3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⒉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⒈"几何画板"《米老鼠和唐老鸭赛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⒉揭示课题

  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

  ⑵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人人参与,探究新知

  (一)教具演示,直观感知,认识圆周长。

  教师出示教具:铁丝圆环、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提问:这条曲线就是圆的什么?

  (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

  ⒈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

  ⒉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⒊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⑴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⑵利用不同长度的小球形成的三个圆,让学生观察思考考:.哪一个圆的周长长?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⒉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⑴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⑵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

  (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⑶出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演示。

  ⑷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吗?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直径都是3倍多一些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⒊认识圆周率

  ⑴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⑵介绍π的读写法

  ⑶指导阅读,了解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三)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⑴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板书:C=πd

  请同学们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然后跟测量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⑵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合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几何画板"上的小球轨迹形成的圆你会求周长吗?

  学生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并说出这两题用哪个公式比较好?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说出这两题用哪个公式比较好?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⒈基础性练习:

  (1)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几何画板)

  r=3厘米 d=4厘米

  (2)、我们现在有办法求唐老鸭跑的路程吗?

  ⒉、判断

  ①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圆周率。( )

  3、提高练习

  在我们校园内有一棵很大的树,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到的?

圆的周长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62—63页。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实物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周长

  1.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4)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三)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自学提示

  3、初步认识圆周率

  ①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②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四)认识圆周率,总结公式。

  1、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介绍祖冲之。(课件)

  3、理解误差: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4、总结公式:如果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提问: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板书:C=2πr 5、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学习例1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汇报,共同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64页做一做1、2题

  2.判断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

  (2)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

  (3)π=3.14 ( )

  3.李伯伯菜园里有一个半径为3.5米的圆形水池。绕这个水池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圆的周长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谁的铁环滚一圈的距离长一些?为什么?

  教师:铁环滚动一周的距离我们就叫做铁环的周长。

  教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老师出示一个圆(实物)。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一个圆。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学生指出并回答。(略)

  2.观察。

  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周长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直径相等,圆的周长就相等。

  3.课件演示右图:

  问题:这两个圆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由曲变直,对学生的推断进行检验。

  4.小结。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实验,测量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它们的商。

  1.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步骤。

  出示探究建议:

  (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

  2.说明活动要求。

  每个组的同学先测量出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并把这些数据和计算的结果填在表里。

  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3.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汇报交流。

  (1)交流测量的方法。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学生汇报测量的方法。(绳绕法、滚动法……)

  教师:在这些方法中,最欣赏哪个组的方法?

  小结: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在想办法把圆这个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来进行测量的。(课件出示绳绕法、滚动法……的动画测量过程)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论。

  提问:观察这些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5.介绍圆周率。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对于圆周率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对此有了研究了,他们把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近似的看作圆的周长,因为正六边形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所以近似的看成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出示课件,展示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是圆直径的3倍)可是大家可以发现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的误差太大了。因此把它的边数加倍,得到正十二边形,再加倍到正二十四边形。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用圆的内接正96边形,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而祖冲之用圆的内接正16384边形,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第一人,他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分得的边数越多,精确的数位越多)到了现代,人们用计算机对圆周率进行计算,1999年日本的两位科学家把π值精确到20xx亿位。

  6.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问题:你怎样理解周长/直径=π?你还能知道什么?

  结论:c=πd,d=c/π,c =2πr,r=c/2π。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π近似的取为3.14。

  7.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示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

  [评析:有前面数学活动的基础,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例2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

  1.π=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2题。

  将课堂活动第1题的直径扩展到9cm为止,当学生算完后,除了观察直径、周长的变化外,还要能让学生将直径与周长对应的值记一记。第2题的图形周长在于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哪些线,怎么算,最后概括出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练习五第1~5题。

  在学生理解半径、直径、周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分清每题的条件和问题,合理地运用公式,同时注意每题的单位名称。其中,练习五第3题,可以用教具进行演示,说明计算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求半径是15厘米的圆的周长。

  七、课后作业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2)d=1.5厘米(3)d=4分米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2)r=1.5厘米(3)r=3米

  [评析:创设生活情境,密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观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有关,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接着就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索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不仅对于掌握数学知识有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圆的周长教案6

  篇一:六年级圆的周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 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 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 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 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 (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 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 测量验证

  1、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 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 介绍圆周率

  1、 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 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 推导公式

  1、 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 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 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 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作者:山东省临清市唐园镇中心小学 张延平)

  篇二: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渗透转化思想,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投影)

  两名运动员分别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100米的圆的路线骑车比赛。问: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沿着正方形的什么跑?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4a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是沿着圆的什么跑?

  质疑: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圆的直径是100米,两名运动员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谁先回到原出发的一点呢?

  生:同时到。或跑圆形的先回来……

  这只是一种猜测,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

  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③电脑或实物验证。

  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

  电脑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

  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

  指名填到黑板上。

  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圆周率π固定

  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

  放录音:大约20xx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中国人,应为之自豪。

  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

  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无限不循环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C=πd

  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指名列式。

  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

  练一练 第112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复习准备中的骑车比赛一题。回答谁先返回原点。

  C圆 3.14×100=314(米)

  C正 100×4=400(米)

  因此沿圆周骑车的运动员先返回原点。

  不用计算也可知。因为圆的周长是直径(100)的π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100)的4倍。因此,绕圆周骑车的人先回到原点。

  2.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113页第 1,2(1),3(1),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至终让学生动手量、算;动脑发现规律;动口说出自己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间的导语,用质疑的方法引入每部分内容,使老师的语言自然,流畅。通过质疑也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们一步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这样既可画龙点睛,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一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到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评析: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爱国教育,立体丰满,折射出设计者教育观念的现代、育人意识的高度自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2.揭示课题。

  (1)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

  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2)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评析:学生熟悉的可爱的米老鼠、唐老鸭的课件播放,既创设了融融的教学情境场,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既有承继,又有创新,难能可贵。]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测量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如果学生说: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请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2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3厘米圆片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0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唐老鸭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如果学生说: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第一、二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4厘米圆片的周长,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直径为5厘米圆片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在第110页的表格中。

  3.教师甩动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4.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评析:用直尺量→滚动法量→绳绕法量→没法量,既留给学生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逼"着学生探求新知。]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1)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2)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绕圆面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0页表中的数据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第一个圆片: ××算出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同学算出的是3.14、3.13。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不管是3.14、3.15,都可以说,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二个圆片:它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第三、四个圆片:它的周长还是直径的3倍多一此。

  (5)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评析: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体现了设计者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和师生观,以及较强的选择、组合、优化教法的能力。由"是……"→

  "也是……"→"还是……",最后概括出"总是……",反映出教者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能力和较为精湛的语言功底。]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好。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指导阅读第111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在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时,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 =πd

  建议学生从第110页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评析:让学生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评析:此环节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是巩固运用,又是前有设问,后有解答,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第113页第1题的(1)(3)两小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l

  3.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4.完成第112页中间的练一练。l

  5.看书质疑。l

  [评析: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晰,可以有效巩固新知。例1的直径改半径,独具匠心,既练习了求周长的另一种情况,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费时不多。]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同学们从四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

  [评析:"变"与"不变"的板书,看似简单明了,其实是设计者苦心经营的。这一环节的组织,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培育从高空落到实地,促成了第3条教学目标的落实到位。]

  2.照应开头。

  我们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为什么?

  3.课后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导读写π。)

  (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讨论、回答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①什么叫做圆的周长?②怎样测量圆的周长?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④圆的周长怎样计算?⑤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形成学习目标,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讨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搜集、处理、获取、分析、解决”、“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参与”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当“参与”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与”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就成了基础的基础。这里,老师能善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什么,怎样参与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了知识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老师鼓励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与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情况。实验后的广泛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

圆的周长教案7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圆的周长,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测量几组圆的直径和周长,自主发现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并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本节内容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本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呈现形式上做了略微的改动。本设计从周长引入本课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圆的周长和其他以学图形周长在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用直的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求周长是几条直的线段长之和,而圆这个曲线围成的图形的计算方法是化曲为直。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通过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倒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究求圆周长的方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圆的周长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绕一绕、滚一滚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圆周率的含义,并能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求圆周长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圆周率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周长的问题。

  出示正方形

  师:看屏幕,认识吗?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

  师: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

  生上台指。

  师完整指:正方形4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出示圆

  师:继续看,这是。。。。

  生:圆

  师:圆 的周长你能指一指吗?

  生上台指

  师: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从一点开始,绕一圈,回到这一点里结束。看清楚了吗?(出示动画)

  师: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度就是圆 的周长

  【板书:圆的周长】

  二、感知化曲为直

  1、师:2个图形,分别为1号和2号。(给图形标号。)

  师:给你 一把直尺,(慢慢的拿出来)。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板书:量】你愿意测量几号?

  师: 想想,用手势1 或者2 告诉老师……怎么想的?

  ……

  师:对,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而围成圆的——是一条曲线【板书:曲】,直接量确实不太方便。

  师:不过呢,老师今天就是要为难一下你们,要求用直尺直接量出圆的周 长,这可是要想办法的哦! 敢不敢挑战?

  2、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

  (1)荧光圈

  师:看,什么?(圆形的荧光圈) 怎样量 它的'周长?

  生: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师:像这样!断开,拉直测量!

  把接头部分去掉,这一段的长就是荧光圈的周长。

  这个方法很不错哦!

  (2)飞镖盘

  师:继续 挑战!第二样,什么?(圆形的飞镖盘)能拉直量吗?

  怎么办呢?

  生:用线绕。

  课件演示:线贴紧圆绕一周,多余部分 去掉 或者做上记号,然后把线 拉直测量,这一段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滚

圆的周长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七窍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直径分别为5、6、7、8、9、10厘米的圆纸片、绳子、表格。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的引入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借助教具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2)你知道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3)围成圆周长的是一条什么线?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1)滚动法。

  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短的圆形物体的周长,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圆的周长。

  (2)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要测量这个水池的周长用滚动法可以吗?那你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提出可以用绕绳法测量)

  绕绳法:用一根绳子绕圆形水池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提醒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②绳子是无弹性的。

  (3)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呢?

  教师甩动一端系着线的小球问: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上面提出的方法测量吗?

  经过对比,感受滚动法和绕绳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3.操作实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观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2)动手操作,找出规律。

  四人一组,合理地分配任务,分别量出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逐项填入表中。例如:

  周长c(cm)直径d(cm)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3.14213.14

  9.533.17

  12.643.15

  15.853.16

  31.4103.14

  (3)观察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①你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比值都是三点几)

  ②你认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什么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下面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是一个定值)

  (5)认识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圆周率)

  ②圆周率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③关于圆周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④感受文明,激发情感。

  结合教材63页的资料介绍《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的说法,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

  (6)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②如果把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你们能总结出求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吗?(c=πd或c=2πr)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7)进一步明确复习题答案。

  结合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一说小明和小刚谁先跑完?小明跑完一圈的路程是4d,小刚跑完一圈的路程是πd,4比π大,所以小刚先跑完。

  4.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例1,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让学生板演。

  c=2πr

  2×3.14×33=207.24(cm)≈2(m)

  1km=1000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

  (3)当半径为3cm时,圆的周长为18.84cm。(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3.爸爸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m,这个圆桌的直径是多少?

  4.完成教材66页7、8题。

  课堂总结,评价拓展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教材66页9、10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圆的周长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规、剪刀、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圆。

  (1)提问:你对圆有哪些了解?

  (2)指名回答,同学之间相互补充。

  (3)你还想了解什么?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就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周长的含义。

  (1)师:你能指出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吗?

  (2)从实物中指出圆的周长。

  (3)用语言表述圆的周长。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圆的周长就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2.教学例4。

  (1)出示例4,了解轮胎规格。明确:这里的22英寸、24英寸、26英寸是指

  轮胎的直径。

  (2)启发思考:如果把它们各滚动一圈,哪种车轮行驶的路程比较长?

  (3)比较这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又有什么发现?

  (4)小结:直径越大,圆就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

  3.教学例5。

  (1)讨论实验方案。要研究直径和周长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

  (2)学生回答后,小结:我们可以画几个圆,量一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3)明确要求

  ①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②用尺子量出直径。

  ③用线围出圆的周长并用尺子挞出长度。

  ④边操作边填好表格。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4)学生分组按要求操作,要求分工明确。

  (5)整理学生的测量结果,汇总。

  (6)观察表格,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小结: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1)介绍圆周率,并板书: 3.14

  (2)阅读教材第102页的你知道吗内容。

  5.推导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字母公式。

  板书: 或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试一试。

  (l)根据刚刚学过的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车轮的周长。

  (2)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一练。

  (l)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1)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4.作业:练习十四第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谁能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你有

  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周长/cm 直径/cm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教学策略: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15厘米

  A

  B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教案12

  设计说明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圆,理解半径和直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鉴于本节课教学属于计算公式的教学,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逐层展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本教学设计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概括交流,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动手实践,突破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动手实践中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教学设计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来探究和认识圆周率,使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计算、交流中发现和认识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3.重视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适当的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使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时采用的“割圆术”,并讲述圆周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为理性地理解圆周率,充分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产生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一端系着线的小球

  学生准备硬币圆片绳子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直观感知。

  (1)学具演示,感知周长。

  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①摸一摸:学生拿出圆形学具摸一摸圆的周长,感知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②指一指:学生举起自己的圆形学具,用手指出周长部分,加深理解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直观理解。

  课件动态演示圆的周长。

  (2)师生小结,明晰概念。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动手实践,测量周长。

  (1)滚动法。

  师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小的圆形物体,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它的周长。

圆的周长教案13

  教学目标:

  1.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 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6。

  ⑴ 课件出示例6的场景图,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⑵ 课件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小组交流:知道了这个花坛的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

  ①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据圆周长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⑷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计算。

  2.习“试一试”。

  二、巩固拓展

  1.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成练习十四第5题。

  3.成练习十四第6题

  4.成练习十四第7题。

  5.生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6.成练习十四第9、10题。

  三、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了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与圆周长有关的问题,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例5: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

  你从中读出什么数学信息?

  (二)

  讲授新课

  师生交流数学信息,探究问题: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

  生探究后交流展示方法:

  小结:根据C=πd,可以列方程解答。

  (三)

  重难点精讲

  生自主探究交流后计算方法: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求花坛的直径?

  生交流想法。

  生探究后交流:

  251.2÷3.14=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四)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则C=πd

  或C=2πr

  知道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和半径,可以用算术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

  解答与圆的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先想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再根据已知条件来解答。

  (五)

  随堂检测

  1、先估计,再求出圆的直径。

  C=12.56米

  C=15.7厘米

  C=62.8厘米

  2、计算

  2.6+1.4=

  0.52-0.28=

  0.17+0.83=

  3×2.4=

  5×0.15=

  0.78÷6=

  3、填表

  4、滚铁环是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如果用一根90厘米的铁片弯成一个圆形铁环,这个铁环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5、用一根绳子绕这棵树干,量得10圈的绳子是12.56米。这棵树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大约是多少厘米?

  6、圆形拱门的高度要在2.4——2.7米之间才符合标准。一个圆形拱门门框的周长大约是7.85米。它的高度符合标准吗?

  7、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25米。沿着它的边线大约每隔0.5米种一棵杜鹃花,一共要种多少棵杜鹃花?

  六、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的应用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则C=πd

  或C=2πr

  知道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和半径,可以用算术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来解答。

  解答与圆的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先想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再根据已知条件来解答。

  七、作业布置

  1、右面是一个国际标准田径跑道的示意图。跑道的一周是多少米?

  2、预习第96、97页有关内容。

  八、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案15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数学结论的猜想动手操作,实践验证以及表述的过程;二是对学生放手,还学生自主的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1、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能正确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学习过程,认识圆周率。

  (2)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发现、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

  (2)结合圆周率的介绍,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的教育。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⒈圆形物体实物。

  ⒉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一根线,一把直尺。

  四、教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寻求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主要教学环节与设计:

  通过以下环节教学本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四、畅谈收获,课外延伸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

  哪些同学会骑自行车?在骑车时,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怎样计算?(出示车轮向前滚动的录像。)

  生:求行驶多长的路程就是求圆形的周长。

  师: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自行车入手,让学生感知求车轮滚动一周就是求圆的周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直观感知什么圆的周长通过以下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1、请你指出老师手中圆形物体的周长。准备一些实物有硬币、茶杯垫,让学生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2、分析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各有什么不同?

  3、指一指、描一描自己手中圆片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更增强了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二)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这一内容,我安排了三个环节:

  1、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欲望。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预设的几种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小结: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要“化曲为直”。

  出示地球图片。

  如果要计算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用刚才的绕线法、滚动法显然都无法测量怎么办?我们需要探讨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缠绕”、“滚动”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必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这样的矛盾,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操作实验,探究圆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一内容中,探究圆周率,理解圆周率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概括得到结论”来完成。

  (1)猜想,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什么有关”的问题。

  师: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圆直径长,周长就大;直径短,圆周长就小。

  (2)实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周长与直径之间固定的倍数关系,重点解决“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实质关系”的问题。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请同学们分组做个小实验,请利用手中的学具,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记录在表格中。请你按照“我们组利用什么方法——过程怎样——结果如何”的顺序汇报实验过程

  小组汇报:

  生:我们测量的第一个圆直径是10厘米,周长是31厘米,周长是直径的倍。第二个圆直径是2厘米,周长是厘米,周长是直径的倍。第三个圆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周长是直径的3倍。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它直径都有这种关系呢?

  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师:由于测量时存在误差,导致结果不太一样,这很正常。你们的研究结果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结果了。谁知道我们把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叫做什么?

  生:圆周率。

  师:你对圆周率还有哪些了解?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经过数学家周密计算发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这个倍数叫做圆周率。读作π。对圆周率的发现最杰出的贡献者是祖冲之。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上亿位。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板书:π≈(出示相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在小组中操作、交流、观察等活动,亲历感悟发现知识,达到理解的目的。圆周率有的学生早已知道,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是在师生共同补充交流中得到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祖冲之的事迹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得出结论师:你知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了吗?

  生:知道。

  板书公式:C=πd,C=2πr

  设计意图:推导圆周长公式,解决好了圆周率的问题,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对我们所探究结果的运用,即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解决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做到首尾呼应。

  2、设计了三道有梯度的练习①d=5米,C=?②r=5厘米C=?③C=米d=?3、明辨是非,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π=()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③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意图:设计有关圆周率的判断,是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畅谈收获,课外延伸作业:

  赤道就像地球的“腰带”,它的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你知道地球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设置了与前面相呼应的求赤道周长的课外的拓展。这样的设置,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学习方法,获得情感态度等体验。)

  七、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d=π ×20=(英寸)

  C= πd答: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英寸。

  C=2πr

【圆的周长教案】相关文章:

《圆的周长》教案02-06

《圆的周长》教案设计12-16

圆的周长教案15篇01-01

圆的周长教案(15篇)01-01

《圆的周长》教案15篇02-26

小学数学圆的周长教案01-17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教案09-28

关于小学数学圆的周长教案09-28

圆的周长教学设想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