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1 08:23:5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语文教案-和时间赛跑。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4.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重点、难点 “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和生活体验中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不断取得成功的。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休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意义。

  4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一、谈话式引入 你们都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跳绳、踢毽、跳远、跳高、投掷、赛跑……)

  其中赛跑我们班谁最快?(请这位同学起立)

  大家都说你跑得最快,老师想请你跑回昨天,你行么?(不行!)

  为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3 和时间赛跑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 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生字词。

  提示:查找工具书、跟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

  3、 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读破句。

  三、 检查自学。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小说这种文体。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

  (3)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进一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随着老舍先生生动的笔触,一起浏览了济南冬天的美丽的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淳朴、不怕吃苦的洋车夫——祥子

  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祥子生活的背景资料,谁来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祥子生活的背景,为学生理解祥子的性格及其命运做好铺垫

  师:在这样军阀混战,天灾肆行的年代,祥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了诚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买衣服属于自己的车,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的愿望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祥子买车》

  二、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检查预习

  (1)小组读课文

  要求:小组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读的时候,尽量不要读错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一次读不顺,或者有读错字的,做上极好,也可以注上音,然后吧读错的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都写到校正奔上,多读几遍再往下进行。

  (2)小组纠正字音,随机抽查

  (3)全班纠正字音,随机抽查

  2.通读全文

  小组随机找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问篇幅较长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会给学生带来一定阅读上的困难。让学生反复阅读,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三、品味语言,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快速浏览文章,想一想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未呢中那些地方感受到的,将它画出来,记录在空白处,体会这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农民的淳朴品质

  A他的性格和德行上都还保持这那中有乡土生活所培养起的一切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默,而又有生气。

  B他对外表的要求也体现农民的质朴

  他不慎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连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C他的职业理想是有一辆自己的车

  车是像属于自己的土地一样唯一靠得住的东西。有了这个靠得住的东西,他的心里才他是,才觉得生活有了着落。

  D理想实现后,激动地心情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歌偏僻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

  自己的愿望实现了,知识躲到一个僻静的角落,自己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2)能吃苦耐劳

  在开始拉车时,他的交脖子肿得想两个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这,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3)为了理想坚持不懈

  整整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祥子用它每天节省下的一角钱,来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四、回顾全文,体味语言

  著名作家季羡林曾说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有一种新鲜货品的力量,老舍先生是他毕生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大家读了老舍这篇《祥子买车》,你对老舍先生的文笔有什么体会?

  (1)语言简洁

  对祥子的外貌有着细致的描写,脸上的的每一个特征都描写的很到位,但是没有过多的形容

  (2)心理描写

  祥子是本课的主人公,但却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而是将人物的内心刻画的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

  五、拓展阅读

  1.有人说,在某种程度上,老舍的小说“可以看做是用文字建构的全景展现北京人情市井、世俗风物与历史文化的《清明上河图》”结合课内外的阅读,说说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对作者老舍的理解,通过文章来了解老舍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作业

  经过努力祥子终于买上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今后他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吗?课下大家可以将《骆驼祥子》这篇小说读一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及其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祥子买车

  农民的淳朴品质

  能吃苦耐劳

  为了理想坚持不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象力,在叙述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几个旅游景点玩玩,如果你觉得景色优美,还能介绍给别人呢!

  二、朗读、体验情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看看我们都要去哪几个景点参观?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正音,记字形的方法有哪些?

  4、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5、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6、生汇报,师板书:海滩农村公园学校

  三、学习课文

  (一)请各位参观者跟紧我,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海滩”。

  1、(出示图)海滩上有什么呀?

  2、翻开课本,把这几样东西用“□”框出来;形容它们的词用“〇”圈出来。

  3、出示词语卡片,读一读。

  4、观察图,用上这几个词说一段话。

  (二)参观了美丽的海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农村”的乡土气息吧!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2、根据汇报出示词语,跟读,正音。

  3、课文是怎么来形容它们的?自己读一读吧!

  4、齐读,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想自己是怎么学懂前两段的?

  1、小结方法:读、标、想

  2、接下去的两站“自由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四个人一起去参观,过十分钟集合。

  3、汇报:我参观了(),看到了(),觉得()。

  4、根据汇报出示词语卡片,齐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翠竹”、“红领巾”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文

  1、看着图说一说。

  2、巩固练习: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秧苗一()鱼塘一()果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

  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五、指导书写

  六、延伸:

  1、画一画:把这些美丽的景点用画笔画出来,好吗?

  2、找一找常见的数量词,举几个例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字,会写“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等10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激情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三、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文。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 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

  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

  建议大家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六、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涂”:与“除”、“徐”比较。

  “捷”:右边笔顺是横,横折,长横,横,竖,短横,撇,捺。

  “繁”:“敏”+绞丝底(敏的第四笔是横折,没有勾)

  “殖”:与“值”、“植”比较。

  “孕”:“乃”盖住下面的“子”。

  “匿”:若+三框,三框的横最后写。

  “输”:与“偷”、“喻”比较

  六、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然后默写在本子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

  二、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学文:

  (一)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想象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练习读。指名读。

  (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作为大丰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你如何向来宾介绍麋鹿?

  (三)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1 “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令人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

  2 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3 研究麋鹿的过去

  ⑴人为因素:

  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

  补充: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

  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

  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

  ⑵人为环境因素:

  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被迫远离家乡。

  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

  得出研究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

  ⑶社会因素:

  可恶的是国外侵略——

  外国人的发现和撰文介绍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

  “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

  得出研究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总结:

  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把你知道的珍惜动物介绍给大家。

  2.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交流活动。

  板书: 麋 鹿

  外形奇特 命运坎坷

  教学反思:是一篇说明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对于类似于此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样的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由教师引导学习,学生很有可能会索然无味。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学生才会真正走进文本,感受方法,提升思想,实现三维目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精选]08-24

(经典)语文教案07-30

(精选)语文教案09-16

(精选)语文教案10-02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11-03

[经典]语文教案02-06

语文《赵州桥》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