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26 08:21:2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物品数量

  2.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3.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4个(可请幼儿自带)

  2.椅子4把

  3.欢快音乐一首(教师自备)

  4.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园长老师通知我,我们班会有4个玩具朋友来做客,小朋友先为他们准备好椅子吧。

  教师请4名幼儿每人搬出一把椅子。

  2.感知多少

  另一位教师拿着3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们请进来。

  教师:我们的玩具朋友已经到了,热烈欢迎他们进来吧。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毛绒玩具并点数玩具数量。

  教师:咦?为什么只来了3个玩具朋友呢?他们刚才跟我说,有一个朋友临时有事情要晚来一会儿,我们就先请这3个玩具朋友坐下吧。

  教师请3名幼儿上前将3个毛绒玩具分别放在椅子上。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是不是有一个椅子是空的啊?你们觉得是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玩具朋友的数量比椅子的数量少一个。

  3.感知一样多

  另一位教师拿着1个毛绒玩具在教室门外等候,教师打开门把它请进来。

  教师:迟到的玩具朋友终于来了。我们快请他坐下吧。

  另一位教师扮演玩具朋友:小朋友们,对不起,我迟到了。

  教师:我们的.4个朋友都到齐了,他们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空的椅子呢?

  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玩具和椅子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4.抢椅子

  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若干把椅子,全班幼儿做游戏(椅子的数量比幼儿的数量少4个)。教师与幼儿一起将椅子排成一圈。

  教师:当音乐响起时,小朋友们开始绕着椅子走圈圈,当音乐停止时,你们就抢椅子,然后坐在抢到的椅子上。

  当幼儿坐好后,教师向没有抢到椅子的幼儿提问椅子的数量和小朋友的数量哪一个多。

  此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发生激烈碰撞。

  有效提问:

  (1)玩具朋友的数量多还是椅子的数量多?

  (2)这次椅子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一样多吗?

  (3)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

  有效词汇:对应、4、一样多、多、少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幼儿每人一张"小兔吃胡萝卜"操作卡,教师引导幼儿用一对一连线的方法,观察比较得出小兔和胡萝卜是一样多的。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引导幼儿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物品的多少。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引导幼儿在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自己寻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画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图,六个有脸谱的图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颜色、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18个,颜色有红、黄、绿,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有大小两种,大小对比度比较明显。

  3、每人一个分类盒、每人一个图形挂饰。

  活动过程:

  一、体活动——分析图形特征,学习按一个特征分类。

  1、师: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娃娃呀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好!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老师逐一出示6个图形娃娃,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我们再来观察看看两个圆形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把大的图形叫哥哥,小的图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图,告诉幼儿是图形娃娃的家。

  图形娃娃准备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哦!在这里小朋友它们的家漂亮吗?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图形娃娃送回家,怎么送呢?听好了。

  (1)图形娃娃想形状一样的住在一起。谁来送的?

  (2)图形娃娃要搬家了,它们想颜色一样的住在一起。

  (3)图形娃娃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小的小的住在一起。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自己寻找分类的标准,按一个特征将图形分类。

  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还准备了一个分类盒,小朋友看好了这个盒子分三格,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几何图片,形状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有红、黄、绿色,每一种图形有大小两种。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这个分类盒就是它们的家,怎么送呢小朋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按照形状分还是按照颜色分还是大小分呢。

  结束后提问:

  你是怎么分的?按什么特征分的`?谁和谁住在一起的?让小朋友互相检查。

  三、集体游戏——“图形作客”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朋友都分的不错,会按照图形娃娃不同的特征送它们回家。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图形作客的游戏,老师做房子的主人,你们呢做图形娃娃,我要请你们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但是我请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们先看看自己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是大的呢?还是小的呢?看好了吗?好,我要请了:

  1、请红色的三角形。

  2、请绿色的大图形。

  3、请黄色的小图形。

  4、请大的圆形。

  5、请小的正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数熊山》,尝试1-5点数。

  2、愿意参与游戏“数熊山”,体验爬小山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欣赏《大熊山》故事,儿歌《数熊山》,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老鼠爬熊山。

  1、在《大熊山》的故事里小老鼠爬上熊山了吗?

  2、今天大熊又带来了好几个朋友来和我们玩“爬熊山”游戏,数数一共有几只熊?

  二、边看教具边学习儿歌《数熊山》。

  1、出示一只熊,并念儿歌:一只熊一座山。

  2、又来了几只熊呢?出示两只熊的.粘纸:两只熊两座山。(以此类推至五只熊)注意突出www.300168.com数数,用手指点物数数。

  3、一起看图片,念儿歌。

  三、游戏:数熊山。

  1、“呀!你们看!那里有一座熊山(请一个幼儿做“熊山”,另一个幼儿做“老鼠”来数“熊山”),一只熊一座山。(扮熊山的幼儿弯腰,双手撑地,双腿伸直或跪在地上)。

  2、“咦,又来了一只熊!”(再请一个幼儿做熊山),两只熊两座山。(依次请出五只熊)。扮老鼠的幼儿边念儿歌边数山。念完儿歌后,即用双手手指沿“熊山”的身体爬过,表示小老鼠爬过山了。

  3、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熊山”可以一个人扮,也可以两、三人合作一起扮),边念儿歌边玩,然后角色互换。

  【延伸活动】

  自由活动时间,和好朋友一起玩《数熊山》的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教室气球、粉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准备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对活动的安排过少,活动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活动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查找不到。活动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附近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配合较少,今后应加大与幼儿的互动。

  4、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加大活动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小百科: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球,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由球面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圆球正中心距圆球的表面处处相等)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手臂上一副袖套(红或绿);图形卡片;分类盒;小货车四辆,分别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今天我们要到饼干厂去工作,这边是“红红饼干厂”,那边是“绿绿饼干厂”,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厂”那里去,那么红袖套的呢?

  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幼儿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29

小班下数学教案02-26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数学教案《对花》10-01

小班数学教案铺路07-28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1-07

种花小班数学教案02-27

《形状》小班数学教案02-23

小班数学教案《配对》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