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

时间:2023-12-21 10:42: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滋一观察法比较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正方体教具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里?有几条棱,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相交于同顶点的3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引出课题。

  二、课前检测

  布置任务:

  1、学生自査、互査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

  三、探索新知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导思: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思考呢?[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思考]

  合作学习。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并汇报

  甲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板书]

  乙组: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板书]

  丙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板书]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学具,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呢?

  2、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

  师: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甲组:这个物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乙组:长方体的6个面是相对的.2个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丙组:我们组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也包括相对的2个面的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立方体。

  四、当堂检测

  1、[教材P20做一做]

  2、[教材P212练习五第5、8题]

  五、课堂总结

  1、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六、课后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长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观察和探何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引导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箱、建筑用的砖块等,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并说明:“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2、谁还能说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

  3、出示反例

  教师拿出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四棱台),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如果答不出来,教师趁势说明:要判断一个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一)认识长方体

  1、巧切萝卡妙引思路。

  引导学生切第一刀得到一个面,切第二刀得到两个面,一条棱,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

  引导谈话: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2活动一:

  拿几个长方体的物品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将小组同学的发现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未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活动二:

  用细木条核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

  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厘米?

  4活动三:

  剪下附页1的图样。

  (1)把图样中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

  (2)用这个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3)量一量所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二)认识正方体

  1、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2、剪下附页2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3、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

  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

  们可以用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培养能力。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的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

  2.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3.如图,这是一个纸巾盒

  4、这个粉笔盒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时多少?有几个面完全相同?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

  作业:

  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课后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3

  一、说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平面图形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本节课的学习即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密切的联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点有相同的地方。本质的区别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统的学习立体空间图形的开始。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四,学情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在平面图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图形,我们一般从点、边、角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五,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研究单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出示一幅商场一角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都发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

  学生一般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继续抛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五花八门,比如魔方、快递包装盒、牛奶盒、铅笔盒、橡皮等等,或许学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确,比有的如铅笔盒,它并不是一个平平的面,而是一个曲面,但是我们这时不要着急否定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从以往的平面图形走到了现实中的立体图形,这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们的应当予以肯定。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描述,我们会在最后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判断。

  (二)讲授新知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道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从实物中提炼出模型,因此我们可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当然理想条件下每个同学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第一步就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到底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感知,学生的回答或许不是那么精确,比如,平面图形有一个面,立体图形有好多个面;再比如平面图形是画在纸上的,而立体图形是现实生活中的等。我想这足以可以说明学生已经开始进行了立体图形的思考。

  这时进一步追问,假如让你来描述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梳理,研究平面图形时,我们可以从顶点、边、角等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同样的道理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我们也可以选取几个研究点来进行探讨,比如面,棱(即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顶点(即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当然,这些名称的认识可以是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作为老师的新知讲授。当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加以巩固各部分的名称。

  在掌握了各部分名称后,我们可以先研究长方体、也可以先正方体;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本节课我采用先研究长方体再将研究方法迁移到正方体的模式:

  长方体的特征,在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可以从顶点,面以及棱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顶点的数量很好数,是8个顶点,当然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来数。研究的重点在于面和棱。这时我想完全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前,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第一,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验证的?第二,长方体有几条棱,棱与棱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研究表格。

  小讨论结束,学生在进行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去数面的个数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上下、前后、左右来数。一共有6个面。对于面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面的位置、面的.形状、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积三个方面来描述,最终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当然对于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个说法在后面的练习中会进行特殊的论述)

  在去研究长方体棱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刚才研究面的过程:比如,长方体一共有几条棱,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共计24条棱,但是在数的时候所有的棱都重复计算了一遍,最后要减半,所以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按照棱的长度去数,一共有三组,每组有四条棱长度相等,共计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是按照空间位置来去数,这时可以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进行标注,通过空间位置的划分,可以分为3组,每组有4条,共计12条棱。每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第3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学生是真正站到立体空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予以肯定。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同桌两个彼此不重复、不遗漏的数一数各自长方体的棱并说一说每组棱有什么特点。最后我们得出结论: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的数量和特征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中一个顶点对应几条棱,学生很清楚的知道: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在数学中,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且向学生介绍,一般来讲,我们把水平方向的较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二的棱叫做长,把水平方向较短的棱叫做宽,把垂直方向的棱叫做高。讲授完长宽高后,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说一说自己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让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摆放的位置进行变化的。

  在研究正方体特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刚才研究长方体的方法去研究正方体。完成研究表格,并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得出结论:正方体也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但是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并且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同。这正是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的不同之处。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在于研究方法的迁移,以及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最后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包含关系: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学习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只不过正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称之为边长。这里的正方体是不是特殊的长方体呢?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其实,正方体就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只不过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而已,我们把它称为棱长。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集合范围内,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二者是一种包含的关系。

  到此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以基本结束,根据练习的层次性,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最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生活中的铅笔盒、冰箱等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

  2,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

  这两个问题留作学生课下思考。

  八、板书设计

  略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4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可分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习.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副标题#e#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5

  教材解读: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预习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2、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正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6、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那几条?

  8、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流程:

  一、独立自学

  结合预习提纲自学课本18-20页

  1、长方体和正方体由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2、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互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们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2、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它们分别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学生观察。

  学生回忆并回答。

  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4、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三、总结评价

  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四、巩固或提高

  1、完成同步指导上的相关作业。

  条件强化: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学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13篇)06-17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_中班数学教案07-07

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09-13

小学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02-12

小学数学教案:毫米的认识01-20

《圆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01-19

小学数学教案:《圆锥的认识》01-27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03-23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