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14 13:43:33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从而导入本课——《四季》

  二、 新课内容

  (一) 读课文

  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

  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

  (三)练习

  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 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课后小结

  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题:

  识字二

  教学理念:

  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老师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重点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自主预习:

  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用“加一加”和“减一减”两种方法识记汉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提练主线: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教学过程:

  个案部分

  一、素养训练

  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在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合作探究

  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三、拓展延伸

  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做错事 即改正 愿 洗碗筷 扫庭院 人人夸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四、课后反思

  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精而少,如片段二中只有两处重点提问──“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和“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而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学会提问。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一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而叶健斌小朋友提的问题着实让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是个很好问的孩子,平时上课总喜欢给大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他的好问,我一直鼓励和支持。我想,在上述案例中,他能提出“给韵文加题目”的建议,这也得益于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0个,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地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读书方法,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母爱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爱,不仅仅只存在我们人类之间。动物间的爱同样让人震撼。这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母爱》。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自读过课文,哪位同学来概括说说这则故事叙述了怎样一件事?简要概述课文内容。

  2.听录音,圈画出文中最能感动自己的语句。

  师:动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演绎出这一幕悲剧,作者将怎样一种爱呈现给了大家?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把你认为描写得很感人的语句圈画出来。

  三、话题讨论。

  我们先在小组里回味一下课文。把你圈画的语句带着你的理解读给你的伙伴听听,再谈谈你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圈画,以“最感动我的”为话题,读一读,议一议。

  1.小组讨论,朗读各自圈画的语句,并谈感受。

  2.班级交流,感受老牛的母爱。

  我们用自己的心演绎了文中的情,请你把刚才小组讨论中的精彩拿来回放,让我们共享你的感受。

  四、质疑探究,交流感受。

  1.提出自己尚存在的疑问,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感受。

  通过初步朗读与交流,我们感受着老牛圣洁的母爱。如果你觉得还有一些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提出来,或者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可交流一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

  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洗漱、包括、缰绳、刹车、驱赶、挪动、凄厉、违反、舔、吆喝

  4.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赖”注意左边“束”的最后一笔。

  “挪”写时注意靠紧,不要写得太宽。

  “舔”注意右边下部是“^”,不要写成“小”。六、作业设计。

  1.收集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情感导入。

  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你和母亲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二、整体把握。

  1.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读了《母爱》,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是:温顺、倔犟、慈爱……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赞美)

  三、研读语言。

  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请在书上圈点批注。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四、品析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极度缺水”和“驻军”。

  2.学习2—4自然段。

  师:“倔强”表现在哪里?为何温顺的老牛会突然变得倔强?表现出了什么?

  (1)“牛被打得哀哀叫唤……显得分外悲壮。”

  A毕胂笃嗬鞯慕猩里包含了老牛怎样的话语?

  B奔偕枘闶且晃换家,请你想象当时的画面。

  画面:恼怒的主人、瘦骨嶙峋的老牛、凄厉的叫声、漫天的黄沙、阴冷的风、爆裂的土地、干裂的嘴唇……

  C币槐叨廖囊槐呦胂蟆

  D敝傅祭识痢

  (教师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要给学生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文字中的情感。)

  师:画面的凄凉,老牛的悲壮,触击了人的心灵深处,战士们哭了。取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头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都不肯挪动半步的老牛;那头被打得哀哀叫唤,还是一动不动的老牛,却没有喝一滴水。它渴吗?它痛吗?

  (2)你听它在呼唤,它在呼唤什么?你们想想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呼唤?

  师: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母亲的话,你会用上什么词语?

  (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师:你现在感受到老牛的倔强中饱含了什么?

  (3)此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没有了哭声,没有了阴冷的风声,没有了一切嘈杂声,人们静默着,我们的心灵也都静默着,人们在思考什么?在感叹什么?

  五、当堂练笔。

  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对母亲说,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A碧着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B笨醋拍缸友壑械睦崴,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C被叵胱派活中母亲对我点滴的爱,我想对我的妈妈说……

  六、与学生一起设计作业。

  小结:所有的母爱,其实表现出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在收获爱的同时,你们还要学会付出你的爱。

  1.搜集关于爱的文章(把爱扩大到植物、动物、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2.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

  3.利用查到的资料开一个《母爱》的主题队会或办一期手抄报。

  4.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备课参考资料】 关于母亲的名人名言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生日卡片 席慕蓉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找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箱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14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满足的啊!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壁虎等头饰若干;“摇、甩、摆”三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师板书:壁虎。

  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

  学习“借”。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

  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

  (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

  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收集资料:

  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猜字谜:

  (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借到了没有?

  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

  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再读读,作好准备。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

  (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3自然段:

  (1)引读:

  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师:他看见小鱼──生:(略)

  师:小壁虎说:“──”生:(略)

  师:小鱼说:“──”生:(略)

  (教师改变读的方式,引起学生读的兴趣。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句子关系,领会了作者的顺序。为后面的续述打下基础。)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

  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

  (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

  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

  (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

  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

  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师: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还是借不到尾巴呢?──原来小鱼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场。要是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会怎样?小壁虎借到了小鱼的尾巴有用吗?现在,小鱼队、小壁虎队你们分别想对对方说些什么?

  (6):

  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

  2.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

  (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4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教师读第3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

  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

  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

  (5)放手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这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改原先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朗读情况的评议,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6)表演读。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资料。

  学生自由说。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从交流中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使课内与课外自然地沟通了,使生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了,使语文教学的层面拓宽了。

  2.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一边讲解他们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们借。你们想小壁虎会怎样借?

  提示学生先想想: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说?对方怎么答?

  学生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说一说。

  (尽管这课文介绍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语文课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课堂上,不要拘泥于课文,除学习课文内容之外,应适时拓展。这一课,应以这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结构续述故事。这既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课文段落的顺序,发展学生语文的说写能力。)

  四、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又发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

  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听说咱们一小的经典诵读搞的很好,我们就来聊一聊“经典诵读”吧。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你背诵了多少首唐诗?哇噻!太了不起了,古人云: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你已经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了。除了古诗还背诵的有什么?(当学生提到宋词的时候)说到词以宋代的最为有名,所以我们常说唐诗宋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南宋词人辛弃疾。(介绍辛弃疾)

  2、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辛弃疾在江西上饶闲居时写的一首词《西江月》,板书课题,这个题目和以前学的词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忆江南》《长相思》 副板书:词牌、题目。横排中间加点)

  3、“夜行黄沙道中”说明这首词写晚上词人在黄沙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西江月》,(课件出示全词)

  1、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自己来读一读,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读,正音

  (读得好的就夸--最后一句“见”我们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提醒,我们可能还发现不了呢。――再读最后一句,其他同学听他的字音。你怎么就知道读xiàn呢?(风吹草低见牛羊)。太了不起了,你真会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读得不对就质疑:你读得有板有眼,还有感情,但有一点老师给你提个建议。“见”这个字我们以前学的哪首诗句里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古代“见”和“现”意思相同,比较一下读哪个音更合适。(我们要学会联系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3、再读文本,注意停顿

  请你把这句再读给我们听听,好吗?(师指点学生这样“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读。体会如何停顿。)

  4、师配乐范读课文。生闭目想像画面

  (谢谢你们的掌声,老师读得好,那是因为老师边读边想像画面,把自己融入到了诗境中,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老读好吗?)

  5、生像老师这样读词。边读边想像画面。

  6、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读着“……”我仿佛看到了……)

  三、细读课文,进入诗境

  1、好一个“明月别枝惊鹊”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深秋的明月无情的落下,留给诗人的只是一片孤寂。而这里的“明月别枝惊鹊”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呀!“明月、树枝、乌鹊”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有景啊,板书“景”。“惊鹊”“鹊”即被惊醒会怎样呢?(离开树枝,鸣叫)这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啊!(板书“声”)不写啼而啼自现。乌鹊对月光十分依恋,月食时乌鹊会惊叫不安。“别”这是怎样的一种别呢?(依依惜别、恋恋不舍)明月的离别有着多少的不舍呀!好一个“明月别枝惊鹊”这里面有景、有声、更有情啊(板书)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前两句)(从你的'读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非常恬静优美的山间夜景。)

  2、炎热的夏夜,行走在绿树环绕的山路上,听着蝉鸣虫叫,感受着迎面的徐徐凉风,多么的惬意,深深地呼吸这清新的空气。啊,我仿佛闻到了稻花的香味?正如作者所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说丰年?都有谁在说丰年?他们又对谁说丰年?

  (小青蛙对大青蛙说:“爸爸妈妈,你们捉了那么多害虫,使水稻长得好,丰收的果实里有你们的功劳。”大青蛙说:“孩子,多学本领,多捉害虫吧,我们可是这些庄稼的卫士呀。”师:多么尽职尽责的父子呀!)

  (辛弃疾自言自语地说:“闻着这稻花的清香,今年的水稻一定能够丰收,百姓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师:好一个忧国忧民的辛弃疾!)

  (白发苍苍的老翁对老伴说:“孩子他娘,闻着这稻花的香味,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是呀,再也不为揭不开锅而发愁了。”)

  (天真的孩童对父亲说:“好香的稻花呀,终于可以有白米饭吃了。”“呵呵,就你嘴馋。”)

  4、小结:人人展望着丰收,都透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带着这种喜悦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指导朗读)

  5、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在水稻扬花的时候来一场及时雨是再好不过了!真是天随人意呀,瞧,天变了,怎么变了?(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生:下雨了,

  师:“两三点雨”又是什么样的雨?

  (豆大的雨点,榆钱般的雨点,这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师:这真是好雨知时节呀!有了这场及时雨,水稻一定能够大丰收了。”作者不但写出了两三点雨,也写出了天气变化的过程。“七八个星天外”“七八个星”说明什么?

  生:说明星星很少,有乌云遮住了星星。

  师:是呀,滚滚的乌云遮住了明月,挡住了星星,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7、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树枝和乌鹊对明月那么依恋,明月依然告别,明月是无情的告别吗?(不是,明月是主动地告别,心甘情愿地告别,她要把天空让给乌云和大雨。)好一个善解人意的明月,她别出了一场及时雨,别出了一个丰收年。)

  8、天要下雨,赶路的辛弃疾怎么办?(找地方避雨)(出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旧时茅店社林边”。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时候,旧时的茅店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还用担心淋雨吗?(唉,太美了!这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处处和谐,皆大欢喜。)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再来读词。

  9、再次感情诵读全词

  此时此刻你就是辛弃疾,望着窗外的大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吟诵出这首词。(看,同学们都陶醉在你的朗读中了。)

  (这首词流传很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我们来用不同的身份朗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破阵子》

  在西江月中辛弃疾为农民的丰收而喜,可词人一生的梦想又有几人知。(出示《破阵子》,听朗读,比较和西江月不同的画面。)

  可怜辛弃疾“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可又有几人理解他的雄才大志呀,到头来只能白发生。

  从词中我们了解了一位词人,洞察了一个时期。每一首宋词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唐诗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 乌云 阵雨 景

  喜 声

  丰年 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1、小足球赛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指导观察图画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阵势”“警惕”“索性”“全神贯注”等词语。能用“欣赏”

  与“津津有味”造句。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即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班上哪些同学爱看足球赛?哪些同学爱踢足球?你准当的守门员?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小足球赛》。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2、指导观察顺序。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入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

  3、指导观事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①对小守门员我们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可从他的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观察。)

  ②请同学们从衣看、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观察,说说小守门员的样子。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小守门员严阵以侍的神态,全神贯注盯着前方的眼神,前倾的身子,下垂的双臂,手上戴着的皮手套及膝盖上的纱布等。)

  ③观察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动作、神态。

  4、指导观察观众。

  ①在赛场一侧观看比赛的共有几个人?(共有8人)

  ②先观察图上左侧五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③再观察图上右侧三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那位叔叔与边上的两位小观众有什么不同。

  5、指导观察背景。从图上周围的景物看,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从野花、青草、堆置的物品可看出这是一块闲置的平地。)

  6、小结。

  刚才我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景物、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了图意。

  三、范读课文

  刚才,我们同学观察并说了图意,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图画的呢?情同学看着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四、指导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请同学门轻声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看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守门员?哪些自然段写观众?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怎么分?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样子。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讲小观众和大个子叔叔观看球赛的情形。

  3、指名分段朗读。

  五、学习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欣”是前鼻音,注意指导“磕”和套”的写法,区别“惕”与”赐”字音和字形的异同点。

  六、作业

  抄写词语i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学习第一段

  1、看看第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看图,说说为什么课文中说“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又”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们常来这儿踢球,他们喜爱踢球这项活。)

  3、看图思考:从球赛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弟弟、小妹妹和路过的大个子叔叔,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得怎样?(比赛一定紧张、激烈、精彩。)

  4、齐读第一段。

  三、看图,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对照课文看图,看看这一段描写了图中的哪两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谁?

  3、学习写小守门员的两句话。

  ①这两句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守门员?(从神态、动作两方面来写的,〕

  ②哪些词语写了小守门员的神态,对照图,说说“警惕”‘注视”“毫不在意”是什么意思?(“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时刻注意着。“注视”就是注意地看。”毫不在意”就是丝毫不放在心上J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守门员?(警惕性高、意志坚强的守门员,)

  ③小守门员的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姿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守门员是一位合格的守门员。)作者为什么要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是对小守门员的称赞。)

  ④看着图用自己的后描述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

  4、学习写候补守门员的两句活。

  对照图读第二段的后两句,说说候补守门员有什么特点?(跃跃欲试,急切地想上场一显身手。)

  5、齐读第二段。

  四、看图,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三至五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分别用“——”和”…”画出写到的观众和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

  ②结合图文,理解有关词语。

  “索性”如果换个词可用什么?(干脆)看图中那个搂着小弟弟的红领中,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局势”在这里指什么?(措球赛情况)观察图上白狗的样子,说说“闭目养神”是一种什么样子?(闭着眼睛,休养精神)

  ③从观众的动作,神态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比赛很激烈,观众对赛场上的情况非常关心。)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画出写到的观众及描写他们神态的同语,“不相干”是什么意思?(没关系)齐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

  默读画出描写大个子叔叔神态的同语,看图说说“律津有味。的意思?(很感兴趣,看着孩子们精彩的比赛,大个予叔叔会想些什么呢?(回忆自己小时候踢球的情景,想到明天的足球运动等)

  5、齐读三至五自然段。

  第三裸时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学习写作方法

  1、文中描写了画面上这么多人,但有没有给人雷同的感觉以没有雷同感?

  2、又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是写的画面本身,哪些是写的作者的联想?这样将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课文作者在对画面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按从主到次的顺序,抓住人物特点,同时又适当展开联想,将画面上的人物写活了。

  三、完成“思考·练习”3

  四、创设情境,进行片段练习

  1、下面我们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方法写老师的动作、神态,要求写出特点。

  2、教师表演进教室上课或讲解某一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观察。

  3、讨论描述顺序。

  4、分步表演并描述。

  5、已将描述内容写下来。

  2、趵突泉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

  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柱南定,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

  3、中国石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丈,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文读一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3、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摊”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

  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队6自然段(第二层)。

  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

  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四)朗读第二段。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

  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3.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4、战士们为什么那么槽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5。在以后的奏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井赢得“最佳宝石”的盛誉。“屡屡夺魁”和“盛

  誉”是什么意思?什屡屡夺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夺得第一,“盛誉”就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

  “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最佳宝石”的盛誉?(因为“中国石袱表祖国,特别珍贵〕

  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

  7、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傣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8.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

  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9,齐读第三段。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七、作业

  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4、旅行家树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

  三、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

  四、阅读第一段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

  五、阅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

  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

  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

  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

  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贫瘠”指土地下肥沃。“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跋涉”就是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通都大邑”就是指大城市。

  六,阅读第三段

  默读思考:离开非洲时“我”为什么开始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自己的心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决心向旅行家材造福于人的品质学习,做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

  七、朗读课文

  八、总结

  旅行家树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指导练笔

  观察并描写一种植物,要求作前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写时抓住特点,条理较清楚,内容较具体。

  5、古井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嘉微”’络绎不绝”等词语,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给课文分段,概括小标题。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于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古井》。

  二、范读课文,谈感受

  下面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课文你们觉得并怎样?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课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②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③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④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⑤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6)说说古井的作用。

  5、看看这6个自然段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归到一起,组成大段,再归纳小标题。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众人取水。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乡亲助人。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古井教人做人。

  6、按段落分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讨论归纳。

  共4句话。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

  (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作者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人们却毫无所求。这种品格与母亲的高尚品德是多么相似,〕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温情”“甜美”等词。

  五、识记、抄写哺育”温情”甜美等词语。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那么这位“母亲堤怎样哺育儿女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取水的人多)在这一段有没有用一个“多”字呢?(没有)请你们将这一段中表示取水人多的有关词句找出来。

  3.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下列词语。

  “熹微”形容清晨阳光不强。“络绎不绝”在这里指取水的人连续不断。

  4、春雨有什么特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3至5自然段。

  2、老两口用水有什么困难?乡亲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3、当老两口表示歉意时,乡亲们是怎么回答的?

  4、讲解那F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一句的含义。

  ①齐读乡亲们的话,想想“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广中的“多少”是指多还是少?(指多〕应该用疑问还是肯定的语气未读?(肯定〕

  ②具体说说古井有哪些贡献?

  ③“可”字在句中表示什么,起什么作闭?(表示转折,进一步赞美古升无所求、无私贡献的精神)

  ④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这段讲了几个意思?

  3、理解“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的含义。

  ①在这句话中作者强调的是哪个意思?。后一个意思。

  ②“陶冶”是什么意思?(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等以有益的影响J从课文哪儿可以看出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第三段)

  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赞美了古井不仅提供了清凉可口的泉水供人们饮用,而且以自己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人们,使人们从中受到良发,懂得做人要像古并那样,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五、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歌颂了什么?

  (课文叙述了古井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赞扬了古井对人们无所求、无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高尚品俗,同时赞美了故乡人民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2、读了《古井》,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七、课下练笔

  围绕某一物品(如:路灯、煤炭、火柴、粉笔等〕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物品的特点,赞扬它的一种精神。

  6、峨眉道上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锗路人为他人欢乐默默付出辛劳的高尚品格。

  2、学习主字新词,理解“葱茏”“傀疚”“仰望”等词的意思。

  3、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裸后问题,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描写与赞美铺路人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峨眉山

  1、同学们游览过哪些大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写的是作者游峨眉山途中看到的事,题目是《峨眉道上》。

  2、简介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耸立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势巍峨,层峦迭翠,一向有“天下峨眉秀”之称。山间有很多古迹,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课文中提到的洪椿坪是地名,是峨眉山上的一处景点。

  二、范读课文

  那么,作者在峨眉道上看到了什么事呢?听教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三,读课文,指导分段

  1、出示下列生字词练读。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朗读,思考:课文着重写了什么人?是从课文的哪儿开始写的?那么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我们在石板铺成的山路上攀登感到非常吃力。

  第二段(二一六自然段〕”途中“我”和一位峨盾山上的铺路人谈话。

  第三段(第七、八自然段):讲销路工作的艰辛,赞美销路人默默奉献、计当无名英雄的高尚品格。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作者在峨眉道上攀登的是怎样的路”有什么特点?(攀登的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

  、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非常陡。)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山路的陡峭?(仰望、天梯、竖、陡坡〕

  4、结合理解有关词语。

  “仰望”是怎样的看?谁来做个仰望的样子?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讨论归纳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讲登山途中我们遇到十几个装着石板上山的人。

  第二层(三一六自然段〕:通过询问“我”才知道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并了解到铺路的艰辛。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在登山时遇上了十多个什么人?他们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为什么”我”会觉得他们真了不起?

  3、轻声读三至六自然段,看看通过询问“我”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体现了铺路人的辛劳?(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石板。背上山去灿路,)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思考:由铺路人作者想到什么?画出第七自然段中表示铺路人辛劳的词语。

  2、归纳铺路人的辛劳之处。

  游览路线:二百多里

  石板数量:几十万、几百万、数不清

  运送方法:靠人工

  工作时间:年复一年

  3、我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愧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伤愧不安)“我”为什么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铂设好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销路人长年累月背着大石板上山铺络,吃了那么多的苦,流了那么多的汗,都依然默默无闻付出着卒劳,与他们相比,作者感到愧疚)

  4,铺路人这么辛劳地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作者把他们称为真正的无名英雄?(铺路人一心只想让游人方便,给滁人欢乐,他门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选石铺路)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五、练习背诵七、八两个自然段

  六、识记其余生字,书写生字词。

  七、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3。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知识平台。

  1、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韵母:ê①单韵母(6个):aoeiuü

  ②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特殊韵母)

  ③鼻韵母(9个):aneninunünangengingong

  (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inyunyuanying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按顺序背诵和默写26个大小写字母。(1)大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2)小写: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3、掌握拼读方法,能够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1)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òuzàolángbèiqūgǎnhóngqí

  构造狼狈驱赶红旗

  (2)三拼法:声轻介快韵母亮,三音连读很便当。

  Piàoliangqiǎomiàoxiǎojiàngbiānjiāng

  漂亮巧妙小将边疆

  4、读准声调。

  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重要,有区别字义的作用。相同音节标上不同的声调就会产生不同的读音,也同时表示不同的意思。如:bāo(包)báo(雹)bǎo(饱)bào(抱)。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下声(),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5、读记标调口诀。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可记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如:休会(xiūhuì)。

  6、认识隔音符号的作用和用法。

  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ǎo(漂)pí’ǎo(皮袄)。

  7、注意ü上的两点要省写规则。

  拼读音节时,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省去,如:巨人(jùrén),以ü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ü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ùdì)、绿地(lǜdì)。

  8、注意儿化音变。

  “er(n)”作为词尾带在别的字后面,它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这叫儿化韵。拼写儿化韵时,只要在儿化音节的韵母之后加上一个“r”即可。如红花儿(hónghuār)。

  9、区别平舌音与翘舌音。z、c、s与zh、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腭(e)前,因而叫翘舌音。

  以z、c、s做声母的字,都是平舌音的字;以zh、ch、sh做声母的字,都是翘舌音的字。

  10、掌握大写字母的用法。

  ①一个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Yìtiáodàyúyóudào hǎidǐqùle。

  ②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Chuángqiánmǐngyuè guāng,Yíshìdìshàngshuāng.

  ③国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Shànghǎi Lánzhōu.

  ④姓名算两个专用名词,姓和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如:MáoZédōng.

  ⑤图书封面、宣传标语、商标和商店名称等文字的拼写全用大写字母,这时可以不标声调,如:JINDASHANGSHANGSHA。

  汉字

  一、复习要点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知识平台

  1、认识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每个汉字都应做到读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

  2、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3、注意把字写正确。①在写汉字的时候,由起笔到收笔叫“一笔”或“一画”。汉字最基本的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丿),捺(丶),提(),钩(),折()。②汉字的部首在汉字中所处的位置,基本上有八种情况。

  A、在上面,如:等()部B、在下面,如:熟()部C、在左边,如:陪()部D、在右边,如:都()部E、在外边,如:困()部F、在中间,如:巫()部G、在四角,如:栽(戈)部H、有的字用起笔的笔画作部首,如临(|)部,承(乙)部

  ③熟记下列三表,为正确书写汉字打好基础。

  (表一)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 名称 例字 笔画 名称 例字

  点 京 横撇弯钩 队

  横 一 竖钩 水

  竖 十 弯钩 家

  撇 人 竖提 民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2、扩句和缩句练习。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答案)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答案)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答案)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答案)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答案)排比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链接考题】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答案)4、2、7、1、6、3、5。

  标点符号用法表

  名称 符号 用法 举例

  句号 。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陈述句。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问号 ?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于疑问、反问、设问句。 1、1、你游览过长城吗?

  2、你们不是要卖十三块吗?

  叹号 ! 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用于感叹句、祈使句。 1、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2、你给我滚出去!

  顿号, 、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 西红柿、茄子、南瓜都是蔬菜。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分号 ;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问间的停顿。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冒号 : 1、用来提示下文。 是有人偷了它们罢:哪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2、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妈妈说:“应该起床了。”

  引号 “” 1、表示引用的部分。 爸爸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2、表示反问或否定的意思。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线路。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27年4月28日。

  2、表示语音停顿。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3、表示意思转折或递进。 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书名号 《》 表示文章、书籍、报刊、文件等名称。 《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平顶的白色楼,一座挨着一座,门窗上装饰着漂亮的短皱帘……古城民居的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作文一、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4)比赛结果。(略)(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常见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5)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复习要点】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

  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

  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

  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

  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三、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二是改变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看、说、写。

  四、应用文

  (一)便条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问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五)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六)建议书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2、复句:

  (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

  2、通过分角色演童话剧,加深对童话内容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31《快乐的王子》

  2、学生齐读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片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自学情况。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出示学习提纲。

  3、先自学,后分组讨论交流。

  4、反馈自学情况。

  5、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谈体会。

  6、假如你是王子,你会……

  五、

  1、这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了这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感想?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板书设计:

  31*快乐王子

  宝石无助的母亲

  小燕子眼睛可怜的乞丐王子的伟大

  眼睛可怜的小女孩

  金箔片子穷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继续独立识字的习惯和根据上下文识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感阅读,陶冶情操,感受阅读的乐趣;

  3、感受少年儿童的生机勃勃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方法】

  讲解法感受法练习法

  【教学帮助】

  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快乐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多的节日。(板书:节日)

  你们知道有哪些节日?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的节日)

  师: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呢?

  (学生回答)

  对,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请看:(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的儿童欢度节日的情景)

  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好吗?

  (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学生齐读)

  二、阅读,感受,学习,体验

  1、为了对同学们的节日表示祝贺,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看!(出示课文投影字幕)

  2、这首诗歌读起来非常好听,你愿意自己读还是听老师读?(如果学生选择自己读,请选用第⑴种教学方式;如学生选择听老师读,请用第⑵种教学方式)

  ⑴方式一:

  ①自己读。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学生回答)

  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

  ②学生自由读书。

  ③课文读完了,哪位勇敢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师: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怎么做?请你给在座的同学们提个小建议吧!

  (学生对其他同学提建议)

  ④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学生读书过程中遇到生字教师马上出示生字卡进行纠正学习)

  ⑵方式二:

  ①听老师读。那好,请你们坐好,认真听老师读。

  你愿意老师怎样读?(学生回答:大声,读流利等等)

  好,老师就尽量按你说的做。刚才,你们给老师提出了希望,那你们能不能也给在座的同学们一个小建议呢?(老师读,你们怎么做)(学生回答)

  ②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课文呢?你读课文的时候,你希望同学们做什么?(学生提出建议:做个小听众)

  ③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

  师:他读完了,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你可以夸一夸他,也可以给他提个小建议。(学生评价)

  那请你推选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吧!(师:别人推选你,你可要读好呀)

  ④推荐学生读书。

  3、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读书的水平,不但声音洪亮,而且读的非常流利。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来凑热闹了,你听!

  4、教师点击课件,出现丁丁配乐范

  读课文的画面和声音:

  师:丁丁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你知道丁丁为什么能读好吗?

  (学生回答)

  师:对,因为丁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了,我们读书不但要声音洪亮,读流利而且还应该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这样才能读好。你想不想读好呢?下面,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小节在小组内练一练。一会儿,咱们比赛,看谁是今天的读书小能手!

  5、学生自由读课文。

  6、读书比赛。谁想第一个争当读书小能手?(学生举手)

  师:你准备带着什么感情去读?(学生回答)

  师:好,请读吧。(学生读书)

  师:你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自评)想不想听听别人的评价?(学生互评)

  师: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好,想读的就跟你的同桌合作读吧!看你和同桌到底谁是读书能手!

  7、教师评价:我觉得同学们都是读书小能手!刚才,我们读了自己喜欢的小节。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我们喜欢的小节。怎样学呢?请看我们的学习小助手的建议:

  (出示学习建议:⑴你能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小节吗?相信你!⑵从喜欢的小节内你能划出喜欢的词语吗?试一试!)

  8、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9、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学生回答)你能带领同学们读一读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例如:鲜艳什么叫鲜艳?什么样的东西才是鲜艳的?……

  还有谁喜欢这一小节?(学生举手)还有补充吗?好,既然喜欢,看来就一定能读好。请你们再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好吗?(好,请起立)

  还有喜欢其他小节的同学吗?(学生举手)你来说说你喜欢的词语!(指名学生说)

  剩下的小节谁来说说?(学生举手)

  10、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划出的词语。

  三、唱诵诗文,升华内涵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个礼物非常神奇,它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看着诗歌,来听!(出示课文,放映歌曲)

  1、学生听歌。

  2、好听吗,你想唱吗?来,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你可以一边听一边小声跟唱。

  3、同学们,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我们节日的喜悦外,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节日的快乐呢?(学生回答:可以读诗歌,也可以唱歌曲,也可以表演诗歌,还可以画画等)

  那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可以画,可以读,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到黑板上画)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今天你过的快乐吗?你有没有想过是谁送给我们这快乐的节日?

  (学生回答)

  师: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看!

  (教师播放伊拉克儿童遭受战争苦难的生活录像片断)

  那我们怎样报答祖国妈妈呢?请你对着我们的党和祖国的说说你的心里话。(学生畅谈理想)

  刚才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运用“抓关键词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情境,练习说话,体会男孩送报的艰辛与诚实。

  3.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通过第六自然段的朗读指导,使学生懂得只有诚实的劳动,才会有真情的回报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学文使学生懂得: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定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对对子)

  天对地,室对… 假义对(真情) 付出对 (回报)

  二、整体感知课文

  在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并运用以下几个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加点的字是教材要求认识的)

  肺病 挣钱 沉甸甸 前夕 崭新

  (课文讲述了爸爸在得了肺病后,“我”为帮家里挣钱,每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为订户们送报。因为“我”诚实劳动,在圣诞节前夕,订户们送“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的故事。)

  三、体验真情,学习语言,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思考

  订户们为什么要送“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一是因为“我”家境贫寒,急需一辆自行车;二是“我”诚实努力的.劳动得到了订户的认可。)

  “我”是怎样诚实劳动的呢?这是课文的一个空白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下雨天,我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

  下雪天,我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

  生病时,我依旧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

  2.在学生感受”我”的诚实劳动后,再指导学生学习

  第六自然段,抓住 “凑”字,感受大家对“我”的真情回报。

  “这是给你的圣诞礼物,”基尔恩先生把我拉到车前说,“我们大家凑钱买的。信封里是圣诞卡,还有一个星期的报费。”我目瞪口呆,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位太太叫大伙静一点,然后对我说:“你是我们遇到过的的送报人。”

  3.指导朗读这一段。

  四、小结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使学生对全文的感悟得到深化、升华。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