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6 13:06:44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语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蜘蛛的品质,体会布鲁斯深受感动的原因。

  3、通过动员军队、人民的语言训练,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蜘蛛的品质和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

  2、内化文本语言,发展学生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外国故事——第八次(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侵略——英勇抗击”,请同学用上这两个词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

  (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布鲁斯王子带领大家英勇抗击。)

  3、过渡:古老美丽的苏格兰正经受着别国的侵略,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英勇的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和外国的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可是,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根据学生回答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师解释“磨坊”:用人、畜牲、水力、风力转动石磨,代客加工小麦和其他谷类研磨成粉的地方。说明布鲁斯败得很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躲在磨坊里,也表明他受到的打击很大。

  2、什么是“唉声叹气”,“不断地”呢?谁能学一学。

  3、如果你是布鲁斯王子,在一连遭受了七次失败后,你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说说)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4、看来,对于这场战争,王子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是吗?(引出比较“几乎”)

  出示——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5、能读好这一自然段吗?要把布鲁斯的什么心情读出来?通过那些词?

  (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体会王子几乎要失去信心的心情。)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看来,这场让大家几乎失去信心的战争肯定是彻底失败了。然而,世事常常会出人意料,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很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2、出示——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比较出示两句话)——对于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仔细读读、想想,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为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最后却又胜利了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是什么原因使王子重新鼓起信心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第三自然段:找出蜘蛛结网过程的句子,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答思:蜘蛛一共结了几次网?

  4、第一次结网是怎么失败的。出示填空:一阵大风(),丝()了,网()了。

  能不能改成“网破了,丝断了。”为什么

  5、当它第一次结网失败以后,蜘蛛是怎么做的?出示填空:蜘蛛重新扯起细丝,()

  6、这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第二次结网失败了,蜘蛛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共这样做了几次?

  7、每次失败后,蜘蛛都是重新开始,但为什么没有每次都一样的写呢?(具体写和概括写)后面的几次结网是怎么写的?(就这样……)(就是用这个词来概括写的)

  8、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出示相关词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读好这些词语

  9、师:我还想用这句格言来赞颂它:(出示:有志者事竟成。)你还想到哪些格言来赞颂它?

  10、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王子看到了这样一只不灰心的蜘蛛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生答:他感动极了。从哪看出他感动?

  3、看插图:你看他攥紧了拳头,神情庄重的样子,你想此时他是什么心情吗?他心理在想什么?

  4、看来你们已经能体会布鲁斯这时候的心情了,能读好这节吗?

  5、布鲁斯为什么如此感动?

  6、他是怎么做的?(招集动员)

  7、说话练习:布鲁斯已经信心十足了,可是那些受尽战争迫害的士兵和人民还意志消沉,请你想像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说才能让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们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出示句式:士兵们,我的兄弟们___________士兵们,我的兄弟们,让我们一起来干第八次吧!)

  8、王子最后成功了吗?

  (出示: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六、问题延伸,深化主题

  1、如果王子的第八次抵抗又失败了,会怎样做呢?(学生明白,王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

  2、再次出示词语、格言(生齐读)

  七、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举例科学家的故事

  2、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事情呢?交流

  3、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取得最后的成功。

  八、作业

  1、搜集关于坚持不懈的故事。

  2、搜集几条关于坚持不懈的名人名言。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蜘蛛结网 受到启发

  我也要干第八次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 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四、朗读训练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要点: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要用钢笔写作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先学写钢笔写字。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主要分为三个部位,即笔壳、笔胆和笔尖。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三、学习执笔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本课“天才”、“干涸”、“祈祷”等词意思。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读懂“爱心”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悟一个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须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而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天才”: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为什么?

  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节读课文。

  (2)正音:干涸 祈祷 完毕 准确 别墅 圣诞节(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

  5、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

  三、研读课文

  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指名读。

  (2)齐读。

  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

  3、交流体会。

  (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

  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

  五、拓展作业

  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做城市的设计师,画一座漂亮的城市,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教具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身边的城市。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住在哪?喜欢吗?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漂亮的城市,浩浩也不例外。

  2、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小组成员互相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4、指名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5、分组分段读课文,在读文中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3、指名读,检查小组自由认读生字的情况。

  4、全班跟老师读,并组词。

  5、游戏巩固:请智多星上来摘苹果。

  6、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了解浩浩的设计

  1、读文,想一想:浩浩设计城市设计了几次,每次的情况各是什么样的?

  2、指名反馈:第一次设计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大家一起读一读)

  3、教师出示浩浩第一次的设计图,说说你们喜欢这样的城市吗?为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抓住浩浩的随便教育学生做一件事情,随便做肯定是做不好的。

  5、教师:要是让我们住在这样的城市里,那可就惨了,不过还好,这座城市在开始建设前。有人帮助浩浩改了过来,是谁呀?

  6、那么修改后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

  7、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幅设计图的不同,体会第二次城市设计的合理、漂亮。

  8、指导感情朗读描写新城市的句段:小朋友们,这样的城市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二、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浩浩在爸爸的指导下,认真思考,为我们设计了这么漂亮的城市。真是好样的.。

  2、鼓励学生想一想未来的城市,并且设计未来城市,把它画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市师路兴等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色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加以巩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大家一起背一背。

  二、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城市。

  2、互相欣赏各自的设计,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设想。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巩固生字的认读。

  2、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自由说一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强调。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作业欣赏。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