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7 10:03:36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合集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远大理想,并要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去实践,勇于探索,奋发进取。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提出的问题,训练说话能力。

  3.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合理的想象,发展想象能力。

  4.读准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累”的字音;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锣鼓喧天、披红挂绿、凄惨、盼望、留心、积累、天长日久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理解“锣鼓喧天”等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重点之一,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时,重点理解茅以升是怎样立志造桥和实现造桥志向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记叙我国科学家事迹的课文,你们还记得有谁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科学家的事迹,请同学们打开书,谁来读一读第11课的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提示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

  1.知道茅以升是怎样成为一个桥梁的。

  2.读课文,读准“秦淮河”“披红挂绿”“锣鼓喧天”“凄惨”“积累”的.字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懂得词语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三点要求自己学习。(用10分至15分的时间)

  三、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朗读,先正音读通顺,再讲讲画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并要求学生说明理解词语的方法。同学们互相补充。着重理解下列词语: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在课文里是说,秦淮河两岸聚集了很多人来看龙船比赛。

  披红挂绿:披挂上红红绿绿的彩绸。为什么事才这样做?喜庆事。把龙船上披红挂绿,说明人们把龙船比赛当做喜庆事一样看待。

  锣鼓喧天:先讲清“喧”是声音大。什么声音?锣鼓声;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说河两岸的上空,哪儿都是锣鼓声。人们这样做,说明什么?说明来比赛的人和来观看的人都很兴奋,情绪高涨。

  盼望:实心实意地期望、等待。课文中是说谁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儿一样,盼望端午节那天看龙船比赛。

  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事。课文里指什么事?指桥塌了,好多人掉进了河里。

  凄惨:凄,形容悲伤难过;惨,悲惨。合起来是凄凉悲惨的意思。课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惨?桥塌人亡的事。

  默默地:默,不出声。课文里是说茅以升看着断桥时不出声、有心事,也很难过。

  结结实实:很结实,课文里指桥坚固,不会倒塌。

  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

  积累:一点一点地聚集。累,多的意思。

  (以上词语的理解,都要让学生先讲意思,说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课文里理解)

  四、读全文,注意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茅以升怎样成为一个桥梁的。(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教师:这文章先讲茅以升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龙船比赛,再讲有一年赛龙船桥塌了,茅以升立志学会造桥,最后讲他成为建造桥梁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读课文,回忆对第一个思考题的预习;没有预习的同学即时思考。

  请几个同学讲讲自己对思考练习两个问题的回答。师生共议。

  (一)第一个问题议论要点如下:

  1.什么事?要讲清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热闹(锣鼓喧天)。

  3.茅以升听说出事后怎么样?理解“吃了一惊”“非常难过”“仿佛看见”反映了茅以升对这件事的关心。

  4.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理解“发呆”,联系“默默地看着”想象: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立志造桥)

  (二)第二个问题的议论要点如下:

  1.第9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读一句说一句的意思。同时理解词语。

  2.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从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样”用课文里的话讲。“打量”是观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说观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拢,凑在一起。细心收集是说把有关桥的资料不遗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这一段哪几句是写茅以升“特别留心”各式各样的桥?(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关系?()这一段前4句话以总——分——总的结构讲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实实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3)这一段的第5句是讲什么?茅以升在立志后是怎样努力的?“终于”说明他成为建造桥梁的理想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谁能讲讲是怎样具体做的?

  二、整体认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强化教育内容。

  1.读全文,谁来归纳一下茅以升是怎样成为桥梁的?(从小有志气;立志后努力实干)读课文中一句话来回答。教师讲明,文章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2.既然第9自然段是主要内容,第1—8段有什么关系?

  三、课堂练习。

  1.给第9自然段分层。讲讲每层的意思与关系。

  2.词语填空。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1)商店里有()的商品。

  (2)永红交电公司出售()的自行车。

  打量观察

  (1)今天,班主任带来一位新同学介绍给我们。我()了她一遍,觉得她很健康,像个运动员。

  (2)()事物一定要有顺序,抓特点。

  3.读一读,比一比,组成词语。

  矛()分()旁()

  茅()盼()傍()

  坐()到()黑()

  座()倒()默()

  4.用词造句。

  留心(什么意思?形容做什么?)

  钻研(钻研是对学问、技术说的,要注意词语搭配正确)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件出示3新词:)

  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纠正:

  注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注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ǔ”,组词为“处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到处”。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āo”,组词是“稍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

  ④这里到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和金钥匙。“语文天地”,围绕主题设计了口语交际活动,是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明白在危急时刻应具有的良好品质。通过“调查”、“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习作体裁不限,题目不限,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便于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金钥匙”交给学生做语文学习单元小节的方法,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对危急时刻最重要的品质的话题展开讨论,阐述原因,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危急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质。

  2、通过话题交流与辩论,训练孩子说与写能力。练习习作,能详略分明地把经过写下来。

  3、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重难点、关键:

就某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辩论,训练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三项学习任务:一是完成《畅所欲言》练习,展开话题讨论;二是完成《初显身手》练习,增强实践能力;三是练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

  二、开展《畅所欲言》的话课交流

  1.出示词语: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忘我勇敢、团结协作、先人后己。

  2.教师引导:战争年代,人们会遇到危急时刻,即使是和平代也会遇到车祸、晕倒等突发事件,甚至是火灾、地震等灾难,在危急时刻,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

  3.自由汇报,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危急时刻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之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常识,如牢记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等。

  三、完成《初显身手》练习

  1.教师过渡:开拓自己的见识面,丰富经验积累也能帮助我们安然地度过危急难关。让我们通过下面的练习积累经验吧。

  2.出示题目:

  (1)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

  (2)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处理方案。

  (3)观察电影或电视剧,评价其中人物在危急时刻的各种表现。

  3.全班交流讨论。(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汇报)

  如:调查身边的紧急救护设施、设备,可是公交车、教室、家里、电影院等场所的小药箱等;设计家里或学校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方案,可以从应急措施、事后善后等方面的设计。

  四、出示“金钥匙”,完成表格练习

  1.课件出示范例,提出要求: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自我单元小结,可以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方面列表,项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2.小组展开自我单元小结的制定与交流。

  3.幻灯显示小组推荐的自我单元小结。

  4.引导评议,对小组代表作充分肯定,提出不足处。

  五、布置作业

  将所调查的情况、设计的方案或对电影电视剧的人物在危急时刻表现的评价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在危急时刻的经历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会详略分明地把

  它记录下来。

  二、范文引路,指导习作

  1.复习课文,领悟写法。

  师导:让我们一起回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详写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略写敌人的几次搜查。)

  质疑:《生死攸关的`烛光》中全家智斗敌人的经过是如何详写的?

  (1)伯瑙德夫人想用油灯换下蜡烛失败。

  (2)儿子想端走烛台搬柴生火,遭到拒绝。

  (3)女儿拿起烛台照明上楼,骗过德军等三个故事环节一一展开。

  追问:《生死攸关的烛光》中敌人的几次搜查是如何略写的?(一笔带过“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2.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教师引导:跟中心有关的应作为重点展开详写,关系不大的应简略,详略分明才能避免文章像记流水账。

  (2)出示选材范围:

  ①你如果经历过危急时刻,写一写事情的经过和你当时的感受和做法。

  ②写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③写一份关于灭火器、救生衣等紧急救护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④想象作文:《当同学晕倒之后》《大扫除时一次意外》……

  (3)鼓励发言,开拓学习思路。全班交流所选的习作范围及思路:说说你想写什么?打算怎么写。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

  (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理解)

  筏子 竹篙 胆战心惊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

  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惊涛骇浪 激流 湍急 汹涌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如履平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2、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用心灵去倾听》教案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这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于助人的品质。这又是一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的优美。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会合作的快乐。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荷叶下快乐交谈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在根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她们之间在说些什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

  二、初读感知,读书悟理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3、导朗读,读中抒情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引导学生读出心疼表情的语气。来体会荷叶舍已为人的品格。

  第六自然段中“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睛笑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三、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事。

  板书:

  荷叶姐姐

  ╱ 小 鱼 ╲

  荷叶姐姐为 ━ 蜻 蜒 遮 雨

  ╲ 青 蛙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