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4 09:44:33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2.放飞假想,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个性。

  3.让学生乐于、敢于、善于表达,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发言,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设计: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你们会讲故事吗?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讲故事比赛,可是有一个问题难住了它们,咱们去帮帮它们,好吗?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出示“续编故事”要求。

  1.师生齐读要求。

  2.读文字“春天里……”一段后先发挥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小故事。

  3.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听听别人是怎么讲的,可以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宽学生思维。

  评价总结

  1.小组推荐优胜者参与全班交流。师生进行点评。

  预案:

  (1)如果可以种太阳就好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花盆,装满了土,挖个洞,放在阳光底下,心想:“明天就会有好多太阳长出来了!”

  (2)这样,花儿就吸收不到充分的阳光,让太阳妈妈再生几个太阳宝宝吧。

  (3)牛牛想:“我拿个一盆子把阳光吸收起来,等花儿需要它时再把它放出来,那该多好啊!”

  2.说说你最喜欢谁编的故事,夸夸他(她),有么建议对她提出来。

  3、评选出“故事大王”,奖“小笑脸”。

  师生评价:我们的小笑脸应该奖给谁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尊重学生,进行奖励。

  4、师评价小结: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听,小动物在夸你们呢!

  (放录音:谢谢同学们,你们真棒!)认真倾听,取长补短,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环境。

  享受学习乐趣。

  学生参与评价,公平、公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

  2.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gǎng) 贸(mào)易 琳浪(láng)满目 物美价廉(lián) 粤(yuè)菜 佳肴(yáo) 一应(yìng)俱全 海豚(tún) 清澈(chè) 闪耀(yào) 霓(ní)红灯 璀璨(càn)

  应(yīng)该

  应

  答应(yìng)

  3.理解不懂的词语。

  (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上网。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细读第4自然段。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

  (3)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细读第5自然段。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2、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 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著名”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 )”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 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2—4段,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过程 :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深情”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巩固字词,培养尊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 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1)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 学情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学生现在接触到的事物可能没有那么多,就对课文介绍的美景无法有深刻的体会。可通过观察课文中的配图进行联想,也可以找一些优美的图片,通过朗读来了解词语,从而感受水乡的美丽富饶和风土人情,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引发对金秋水乡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情景中识字、朗读、联想,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7个词语,认识“火”、“欠”偏旁。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金秋水乡的图片或者照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小朋友,我们生活在的这块地方啊,有青青的山,碧绿的水,蓝蓝的天空,粉红的鲜花,多么美丽啊!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的呀!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么称呼我们这块美丽的地方的呢?小朋友,你想知道吗?(板书:水乡)恩,为什么说是水乡的呢?小朋友,你们来猜猜看呢?

  我们水乡美,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但是啊,有一个季节是最美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季节吗?(板书:金秋)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为什么说是金秋呢?有金色的秋天吗?(农田里稻子熟了,一片金黄色的)

  金秋真的是最美的季节吗?老师这有几幅图,大家一起先看看,水乡的秋天都有什么呢?再想想,你会用什么优美的语句来赞美这些景色呢?

  二.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 说到水乡就当然要说到水了啊!小朋

  友,我们来看这幅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板书:芦苇 菱藕 荷塘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他们是怎样的芦苇,怎样的荷塘呢?相机补充板书。(注意“芦”的读音)

  2. 仔细观察,引发联想:水乡的荷塘里还会有什么呢?(板书:荷叶、荷花等)谁能具体说说它们呢?(板书:挨挨挤挤的荷叶、千姿百态的荷花等)

  3. 碧绿的荷塘中,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小鱼在捉迷藏,千姿百态的荷花盛开着,放眼望去,远远的隐约有几只小船在芦苇丛中飘动。在这烟雾笼罩的'荷面上美的就好象是在天上一样,好象我们就在云朵的中间,在仙景中那样飘渺。这么美的景色,给它个美丽的名字就是(板书:烟波)小朋友,闭上眼睛,深深吸口气,闻到什么味道了吗?听到什么了吗?恩,慢慢张开眼睛,你们又看到什么了呢?学生回答。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呢?(你为什么那么读呢?)交流地读

  4. 谁能把这些词语的美读出来呢?自由读,点名读

  5. 假如我们现在就坐这小船在这美丽富饶的江南荷塘中,你想说点什么呢?(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古诗《江南》、课文《小池塘》)

  三.引导发现,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 学习新偏旁:今天小朋友要认识两个新朋友:出示偏旁。“火”字旁,哪个小朋友可以猜出新朋友的名字了呢?那它和我们学过的“火”一样吗?点名回答。教师范写

  2. 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高右低,如烟;写草字头的字要注意横要长一些。

  3. 学生临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一. 复习温故

  1.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词语。

  2. 水乡的景色那么美,想把这介绍给你最好的朋友吗?你会怎么介绍呢?

  二. 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 水乡的荷塘烟波缭绕,我们在中玩耍,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你们看,他在往西边沉下去呢!这时的太阳公公我们就喊他是(板书:夕阳)夕阳西下,在月亮笼罩下的水乡更是如铪如诗,小朋友,我们先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词语,看看听听这月光下的荷塘水乡是这样的美景呢?

  2. 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互说互读。(提示:你现在上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了呢?听到了什么呢?你认为哪里最美?为什么呢?和你的小朋友说说呢!)(注意“归”“等”的读音)

  3. 全班交流。指名读,说自己的感受。在配上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再读。(驾归船、唱渔歌、点点灯光、皎洁的月光,红红的枫叶,有条件可以到学校的花圃看)

  4. 指导朗读。比赛读

  5. 整体感悟

  (1)在水乡荷塘玩了一天,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江南水乡的吗?(白天、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 拓展丰富,练习说话

  (1)刚才啊我们用自己的话把水乡的美景介绍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就想成立个“水乡一日游”的旅游公司,谁愿意做我们旅游公司的小导游呢?注意“先”“然后”“最后”以及时间上的变化。学生试说,点名说,大家点评。

  (2)我们中国地大啊,美丽的地方可不只就水乡荷塘这一个地方。小导游们,你还可以把大家领到哪个美丽的地方去游玩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与价值】

  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用相关图片、录像介绍学生不理解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领悟“新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情调查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并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端正地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能稍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初步感受水乡人们幸福的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预习。

  教学过程

  (课前前播放水乡录像)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呢?你们觉得这是哪儿的风景?

  2、提示课题:是呀,水乡的景色真美!有人就写了一首诗歌来歌唱水乡。今天我们就学习《水乡歌》。

  学生读题:水乡歌

  3、放课文录音,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录音。请小朋友们听清字音。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正音。渠塘波像装咱新

  装(zhuāng翘舌音)咱(zán平舌音)

  新(xīn前鼻音)箩(luó边音)

  3、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4、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⑴理解“渠”“驳”(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俗称大水沟。

  (2)驳:指一种运载货物或乘客的,但没有装发动机的船,靠拖轮在前面拉着行驶。

  三、再读课文,体会诗情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读生字“荡”、“清”。

  (2)思考: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水多”……)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

  (板书:水多)

  (3)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交流,抓住重点词理解: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再读课文。

  “荡清波”的“荡”:用小手比划比划。再扩词。

  看看图,再读课文,体会一下“水多”。指导读好最后一行。

  (4)想象:水乡的水里有些什么呀?板书:物产丰富

  2、学习第二小节

  哪位小朋友来读读描写船多的这一小节?

  (1)指名读。

  (2)学习生字:“船”、“帆”、“飘”、“湖”。学习风字旁,用“飘”组词(飘:飘荡飘扬轻飘飘飘洋过海)。

  (3)请小朋友们参照第一小节的方法,画出描写船多的词语。

  (4)交流,抓住重点词体会“船多”:千只、万只、片片、飘满。

  (5)指导朗读,结合图片理解“白帆片片像云朵”,指导理解“湖”“河”的不同,说说我们附近有什么湖(东独墅湖、北金鸡湖、西太湖),西面有条京杭大运河。

  (6)再读后想象:这么多船扬帆起航了,人们去干什么了呢?结合回答板书:辛勤劳动

  3学习第三小节。

  看图片,师述:同学们,水乡的人们捕鱼回来了,看,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看图描述)

  渔民们丰收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跳着舞,唱着欢乐的丰收歌,歌唱自己的幸福生活!所以,水乡什么多?(生:歌多)

  (1)读最后一小节。

  (2)读了这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3)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水乡的歌多的?抓重点词“千首”、“万首”、“装满”理解幸福生活。

  板书:幸福生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再说说这是怎样的歌?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河面上飘满了洁白如云的帆船,水乡真美呀!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幸福地读一读水乡歌!

  五、指导写字

  先请同学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美,再练习书写。船装飘

  六、作业

  1、走走看看,想想我们的新生活是怎么样的?

  2、苏州也是水乡,苏州什么多?准备下节课进行“小诗人大赛”。(可先和爸爸妈妈比比或请他们稍微指点一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观看影片介绍。)

  【和以前的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

  第一组聪活泼

  师: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

  第二组忽然眨

  师: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

  第三组如总

  师: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用如果说句话。)

  第四组以

  师: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且练写。)

  第五组主意

  师: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除了课文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商标、报纸或杂志等,念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听。)

  5.展示生字,请学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这些商标等贴到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同学听。

  6.练习,你认识它们吗?

  A.聪明活泼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B.忽然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D.以后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E.主意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主意。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分段朗读。

  3.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教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读陈述句,老师读心里想的话。也可教师读陈述句,学生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题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感情,体会作者的用心。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名读,并让学生戴头饰表演。

  6.练读。我愿意读。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报一报。

  2.师:老师这有一张万宝小区植树分布图。请你看一看。还可以在哪里种植树木能把万宝小区建设成美丽的绿色小区。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六、总结。(略)

  七、作业。

  1.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出来。

  2.师: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种动物或植物。回家之后,请你通过查书或上网等方式调查。

  八、板书。

  课后反思

  1.本课符合课改精神,体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全课贯穿创新意识。

  2.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现合作意识,在整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学习。

  3.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除了以上优点外,本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生字写的少。课前如果能够让学生对当地的植树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会更好一些。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松鼠找刺猬的故事,认识到观察要仔细,看问题要全面,做事情要细心。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

  3、认识9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

  认识9个正字。

  三、教学难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特点,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挂图。

  五、教学流程:

  (一)初读中整体感知。

  1、谈话导课,整体感知:出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二)在演读中体验角色。

  1、指导学生抓住对话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语气。

  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1)句式对比。

  ①小松鼠跑到山上,东张西望地找了一圈儿,匆匆忙忙地跑回来对刺猬妈妈说……

  ②小松鼠到山上,找了一圈儿,回来对刺猬妈妈说……

  (2)语气对比。

  教师分别用“慢条斯理”和“心急如焚”两种语气读句子“不好了,你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全爬到山顶那棵大树上吊死了!”让学生听评议。

  ①评议读。

  ②引读。

  A、议读中体会寓意。

  这是一只( )的小松鼠。

  B、检查识字。

  六、板书设计:

  吊在大树上

  找刺猬 不认真观察

  钻进土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