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8 08:06:47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 看拼音写词语,再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11分)

  chuāng lián lí ba jiǎo huá cán kù dǒu qiào

  ( ) ( ) ( ) ( ) ( )

  pú tao cí xiáng hú dié huán rào xī shēng

  ( ) ( ) ( ) ( ) ( )

  二、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2分)

  钉 ( ) 模 ( ) 种 ( )

  ( ) ( ) ( )

  都 ( ) 假 ( ) 重 ( )

  ( ) ( ) ( )

  三、 照样子,写字再组词。(10分)

  青 请 ( 请坐 ) 马 () 见 ()

  清 ( 清水 ) () ()

  交 () 西 () 斗 ()

  () () ()

  四、 辨字组词。(12分)

  湖() 慢() 傍()练()

  糊() 漫() 膀()炼()

  谈() 飘() 浇()绵()

  淡() 漂() 晓()棉()

  瓣() 峰() 慌()祥()

  辩() 锋() 谎()详()

  五、 用偏旁组字,再组词。(9分)

  禾 () 亻 ()虫 ()

  () ()()

  () () ()

  口 ()土 () 彳 ()

  () () ()

  () () ()

  六、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一()明月一()桃树一()鲜花

  一()石头 一()别针一()椅子

  一份() 一幅() 一辆()

  () () ()

  七、 按要求填表。(10分)

  字

  音节

  笔画数

  第五笔名称

  组 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自学生字新词,读顺课文;教师准备一些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带着“我”的世界走向“他们”的世界。

  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已经到来了,你们看到了吗?你看到了什么?从早上睁开眼睛到现在,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进入了你的眼帘? 小结揭题:是啊,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好的一切,他们看不见!他们看不到美丽的鲜花,他们看不到妈妈的脸庞,他们也看不到镜子里自己的模样,他们的世界是由指尖开始的。(板书:指尖的世界)因为他们是一群盲孩子。

  二、初入文本,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和情感

  1、由“盲孩子”联想到什么?

  2、预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盲孩子学校生活的哪些方面?

  3、读了课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能感受到孩子们在盲人学校里生活得很快乐、幸福)

  三、深入文本,精读感悟,在品味中碰撞心灵,交流情感

  理解课题,再读重点,扩展想象,丰富文本内容,感知“指尖的世界”。

  1、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他们的世界由指尖开始”?理解“触摸”。

  2、文中讲了孩子们指尖世界的哪些片段?

  3、启发想象:在指尖的世界里 ,他们还可能做些什么?

  小结:是的,在学校里,他们用触摸来读书,写字,弹琴,画画,摆弄玩具,用触摸来指导自己行走,感受友谊:在家里,他们可能用触摸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睛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

  个性品读,赏词析句,体验盲童生活,引发情感共鸣,走进“心灵的世界”。

  1、引读: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生命跃动的画卷,文中的哪一个场景最打动你?读一读,试着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2、组织读书交流。

  ★指名读段。

  ★说说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生生互动,交流感悟。

  ★引导情境体验,突破重难点。

  交流中品读词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有选择地指导理解)

  词语理解:凹凸 陶醉 完美 色彩斑斓等 “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 识记“凹凸”,重点指导写法;体验“触摸”,想象神态、动作、心理。 “学校里有琴房,琴声悦耳,一个孩子正陶醉在音乐里。他的指尖轻快地在黑白琴键上移动,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谱。对喜欢音乐的盲孩子而言,音乐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自己创造的完美世界。”

  读出“陶醉”,感受“完美”。

  3、小结谈话:世界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盲孩子除了学会用指尖去触摸,还会用耳朵去倾听,用鼻子去闻,更多的是用心去感受着周围的一切。所以,作者说,“虽然看不见,但他们的心能感知;尽管无光,这依然是一个美好可爱的世界。”

  联系上下文,全面了解学校生活,品味文字背后的意蕴,解读“爱的世界”。

  1、承上:是谁给了他们这个美好可爱的世界?(建学校的人,学校的老师,工作人员——“善良的人们”)

  2、从课文的哪些描述中感受到他们的付出与奉献?从课文的哪些描述中感受到他们的付出与奉献?(学校美 设施好 想得细致周到 老师好)是啊,“这个偏僻的世界不断地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失去光明的心灵”,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许多孩子世界中最鲜亮的部分”。

  3、你觉得善良的人们除了给盲孩子提供好的环境,给予他们生活上帮助,还给了他们什么更宝贵的东西?(信心,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培育“美好的心灵”)读解:。“所幸的是,总有善良的人们愿意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相信,无法驱走黑暗的时候,美好的心灵更是可贵的明灯。”

  4、师生小结:所以,作者说,“虽然看不见,但他们的心能感知;尽管无光,这依然是一个美好可爱的世界。” 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他人的爱心,盲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对生命的珍爱,同样让他们拥有了快乐幸福的生活。

  四、走出文本,拓展升华,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复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体会文章感情的方法加以,出体会文章感情的系统化知识。从中培养学生自我知识的能力以及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表述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将体会文章感情的方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系统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并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

  复习重点:

  将平时所学的体会文章感情的方法加以,出体会文章感情的系统化知识。

  复习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并能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的表述。

  复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复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每次借班上课我都会特别高兴,因为我又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朋友。所以,我想先送一份见面礼。课件出示:学习秘诀“学习秘诀”能在学习上助你们一臂之力。课件创设情境一~~“学习秘诀”被卷走。话外音:要想得到“学习秘诀”,就来闯一闯“阅读迷宫”吧。

  看来要想找回“学习秘诀”,咱们还得闯一闯“阅读迷宫”。大家有信心吗?

  二、揭示复习目的

  1、课件创设情境二~~宫门紧闭,迷宫导游提示进宫办法:嗨!朋友们,我是迷宫导游奇奇,欢迎你们来到阅读迷宫。要想走进阅读迷宫,就得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们学过一内容丰富、文字优美的文章。我特别想知道哪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如果你愿意说出理由就更好。

  学生回忆、交流。

  课件演示:宫门打开

  2、课件创设情境三~~迷宫导游:祝贺你们顺利进宫!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请大家迅速浏览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读写例话》,找出体会文章感情的两种主要方法。

  学生浏览、交流。

  3、课件出示: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感情的主要方法;而有感情地朗读则是体会文章感情的又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齐读。

  4、课件创设情境四~~迷宫导游提示闯宫办法及路线:恭喜你们很快找到体会文章感情的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呢?我现在就带着你们闯闯阅读迷宫,寻找其中的答案,获得“学习秘诀”。

  作为朋友,我特别想和你们一起去闯阅读迷宫,行吗?

  三、旧知

  1、请你先从课前发的阅读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片段,然后联系课文内容用心地读一读,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再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学生自读、思考。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体会、感受。

  3、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哪段阅读材料,就相机出示该片段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4、: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懂得在阅读中可以采用课件出示:紧扣关键词语、抓住重点句、读文章想画面、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标点符号等方法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

  我们马上就能拿到“学习秘诀”了。

  5、课件创设情境五~~“学习秘诀”前出现障碍物,话外音:要想得到“学习秘诀”可没那么容易。

  看来,只有越过这道障碍,咱们才能拿到“学习秘诀”。

  四、运用学法

  1、课件出示: 请拿出课前发的阅读材料,自己读一读《一个孩子的呼声》这文章,在读懂的基础上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体会文章的感情。学生自读,体会。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估计学生能从以下几方面谈体会:

  (1)从“沉浸”“巨大”等词语中体会到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

  (2)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等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4)通过抓住重点句体会其中含义和分析标点符号等体会作者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5)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文章感情的体会。

  4、课件创设情境六~~迷宫导游:祝贺同学们获得“学习秘诀”。“学习秘诀”上出现“知识,不断运用”八个字。

  五、谈话

  这节课我们勇创阅读迷宫,复习出体会文章感情的一些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来读懂文章。我们已经成功地获得“学习秘诀”,只要我们努力掌握“学习秘诀”,就一定会受益无穷。

  板书设计:

  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

  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紧扣关键词语

  抓住重点句

  读文章想画面

  联系生活实际

  分析标点符号

  ……

  有感情地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

  重语言积累。重想象说话,重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指导书写“园、因”

  2、学习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心愿。

  3、能尝试选择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哥哥”画的四个太阳(课件出示课题)

  2、先来考考大家。认读生字

  3、小老师领读词语:

  挂在、街道、清凉 、熟了、邀请、伙伴、尝一尝、香甜、温暖、冻僵、脸上、应该、季节、因为

  二、 指导书写“园、因”

  师:这个因为得“因”不仅要会认,还要会写。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它的一个双胞胎兄弟。(课件出示因、园)

  1、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指导书写园强调:先把客人请进屋再关门。园会写了,那这个因字你肯定也会写了。是吗?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巡视指导 (提醒:写完的小朋友给这个两个字找找朋友。)

  5、“因”,我们刚才已经读过它组成的词语,那你能给“园”组词(课件出示:花园、公园、园林、园丁、果园……)

  三、谈话导入学习第2节

  老师最喜欢秋天的果园,因为,小哥哥画的金黄的太阳,带过果园很大的变化。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课件出示句子,朗读)小朋友想不想去秋天的果园看看?

  1、欣赏秋天的果园 (课件出示图片)

  练习说话, (最好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等)

  果园里,果子熟了。有( ),有( ),还有( )。

  2、看着这诱人的果子,你最想干什么呢?(出示:邀请)读一读

  3、你会不会邀请你的小伙伴呢?(学生表演邀请别人)

  6、 瞧,金黄的落叶也在热情邀请他的伙伴呢?你能热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出示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指导朗读 加动作表演读。

  7、 在这个绚丽多彩的秋天,小哥哥画了一个金黄的(板书)太阳送给秋天。。这个金黄的太阳带给我们水果的香甜,还会带给我们什么呢?(稻谷黄了,棉花白了,落叶黄了……)

  8、 小结:秋天到了,金黄的太阳带给我们的是丰收的快乐(板书:快乐)

  9、 那就带着这份快乐,一齐读这一节吧!

  四、学习第3节

  1、丰收的秋天过去后,我们迎来了寒冷的冬天,听(课件:呼呼地风声),你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生回答的过程中,出示词语:冻僵 读一读)

  2、(课件出示)瞧!红红的太阳出来了,照亮冬天,现在你感觉……?(出示词语:温暖)

  3、冬天里这个红红的太阳真是太暖和了,那我们就把这暖暖的感觉读出来吧!

  4、指导朗读这一节(师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五、学习第1节

  1、这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给我们带来温暖,那把这个红红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你喜欢吗?为什么?

  2、师:课文中的小哥哥也不喜欢,他画了个()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板书:绿绿的)

  3、有了这个绿绿的太阳,课件出示句子: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4、这个绿绿的太阳,还会挂在哪里?(引读:那( )就一片清凉)

  生回答后,师小结:这就是“到处一片清凉”。(课件中着重指出)

  5、指导朗读:你能用你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夏天的清凉吗?先自己试试(指名读,同桌互读)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六、学习第4节

  1、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小哥哥又给春天画了一个怎样的太阳呢?

  2、出示第4节:“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读一读

  3、交流:板书:彩色的

  4、练习说话:这彩色的太阳中,一定有( )色,因为( )。

  4、欣赏春天的美景

  5、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送给春天?(板书:多彩,)你能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表示“多彩”的意思?(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绚丽多姿)

  6、这么绚丽多彩的春天,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生问答读--男女生问答读--齐读

  七、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师指着板书小结:夏天,绿绿的太阳带给我们清凉的世界,秋天,金黄的太阳让我们尝到了丰收的快乐,冬天,红红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手和脸,春天,多彩的太阳使我们看到了柳绿花红。你最喜欢小哥哥画的哪个太阳呢?就把这个美好的心愿背出来吧。

  2、学生尝试着背诵一小节。遇到困难可以请大家一起帮忙背诵,也可以请他有感情地读一读。

  八、画太阳,展愿望

  1、小哥哥画的四个太阳就是四个美好的愿望,大家的心中一定装着很多愿望吧,你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我想画个( )的太阳,送给( ),让( )。

  教师提供:

  我想画个蓝蓝的太阳,送给大海,让海水变得更蓝更蓝!

  我想画个笑眯眯的太阳,送给小朋友们,让大家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3、是呀,我们每人心中都有美好的心愿,就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愿望送给别人,把自己的爱送给别人吧!

  设想是比较美好 的,可是因为紧张,许多环节有些匆匆走过场的感觉,没有具体落实到位。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及其四声。

  2.准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ying的四声。

  3.正确书写ang、eng、ing、ong。

  教学流程

  一、“悟空”陪我入课堂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中去结识新朋友。韵母王国的最后四位成员忙着要和小朋友见面呢!板书:13 ang、eng、ing、ong

  2.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这么喜欢学拼音,连齐天大圣孙悟空也赶来凑热闹。瞧,孙悟空想让我给学习认真、发言积极的小朋友奖励礼物,大家可要表现好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教学过程变成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并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究的活动。]

  二、“悟空”请我看动画

  1.引导看情境图。孙悟空给我们的第一个礼物是什么呢?课件播放课文情境动画。

  请你们学一学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睁大眼睛认真看,竖起耳朵仔细听。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在学生简单讲出图意后,练读风筝、蜜蜂、龙、老鹰这些词,感受ang、eng、ing、ong的发音。)

  2.根据图上事物,自己试编儿歌,不会编的同学听孙悟空带来的儿歌,跟读语境歌:“星期天,天气晴,小朋友们放风筝。有蜜蜂,有长龙,还有一只大老鹰。”

  哪里可以找到ang、eng、ing、ong这四个新朋友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卡片ying鹰long龙feng蜂fang放

  三、“悟空”带我去闯关

  师:孙悟空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一高兴,又变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想给全班同学一个惊喜。不过,在这之前,它要带着我们去闯几关。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的第二个礼物?

  第一关:看谁读得准?

  1.请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母都有“ng”,比前鼻音多了一个“g”。(板书ng,告诉学生这就是后鼻韵尾。)

  2.后鼻韵尾“ng”怎么读呢?请看老师,要读准这个音,记住老师的四句话就可以了:舌根抬起,舌尖抵住下牙床,嘴巴张开一点,让鼻子出气。

  师用手当舌头,边做手势边示范发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师:学会了“ng”的音,“ang”怎样读?

  生:先发a,再发“ng”的音。

  生:把“a”和“ng”两个音连起来就行了。

  师:对,从单韵母a与滑向后鼻音ng,一口气读出来,声音要连贯。后鼻韵母由单韵母和后鼻韵尾ng组成,在发音方法上与前鼻韵母相同:由前面的单韵母滑向后鼻韵尾。

  4.认识了“ang”后,孙悟空又领了一个新朋友“ong”过来,谁能告诉同学,你准备怎样读出这个韵母?(指名读,小组读。)

  5.剩下的两个新朋友,不用老师教你会吗?出示“eng”、“ing”卡片,试试看,读给同桌听。指名读,开火车读。

  6.练读四声。韵母都有四顶帽子,我们给谁戴呢?指名学生标调。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他们观察比较,找出前后鼻韵母的拼写和发音规律,这样既便于学生整块记住后鼻韵母的字形,又能整体感知后鼻韵母的发音规律。拼音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的口耳相授,让学生掌握几个韵母的读写,拼音教学同样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践,用自己体验到的方法准确地发出后鼻韵母的音,构建了拼音的认知体系,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二关:看谁辨得清?

  小游戏:看口型猜后鼻韵母。

  老师摆出后鼻韵母ang的口型让一个学生猜,坐在下面的同学做裁判。当同学猜出答案时,老师问“裁判”:“对不对!”如果不好,同学们说:“不对,不对,不是ang。”如果对了,学生则说:“对对对,就是ang、ang、ang、ang。”

  [设计意图:这样的游戏是简约高效的。也是贴近学生身心的。猜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猜的过程中学生反复准确地练读了韵母的读音。]

  第三关:看谁听得清?(出示an—ang、en—eng、in—ing卡片)

  1.老师读韵母,请小朋友判断是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提醒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形,特别注意韵尾的不同。

  2.谁能像老师这样任意地读,让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来认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读准确与读不准确的学生都动起来,互相帮助,也避免了在课堂上教师一人难以听评所有学生发音的缺憾。]

  第四关:看谁找得准?

  1.小朋友们读得好,听得清,把一群小鸟都吸引过来了。看,小鸟的嘴里衔着字宝宝呢,小朋友能叫出这些字宝宝的名字吗?

  2.这些小鸟想到树爷爷那里去休息,衔着“人”这只小鸟该到哪棵树上去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生字的韵母是什么,就让它到该韵母的树上去休息。

  4.其余的小鸟呢?师生合作帮小鸟们找到回家的路。

  [设计意图:教材将拼音、识字交又安排,小鸟衔着的生字都是前面教材中已经出现的常用字,此举旨在让学生在巩固识字的同时巩固强化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三、“悟空”教我学“ying”

  1.瞧,孙悟空带谁来了?(出示“y”)大y妈妈非常有爱心,她收养的孩子可多了。(出示活动卡片,学生看卡片认读过的yi、ye、yin等整体认读音节。)大家猜一猜,大y妈妈最后收养的孩子是谁呢?

  2.出示:ying这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和后鼻韵母ing的读音一样,齐读。

  3.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现在我要把孙悟空的特别礼物送给大家了,礼物是一个小故事,你们可要听好了。(故事略,讲故事过程中相机出示ying的四声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知道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象资料,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同桌读。

  3.指名读。

  三、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3.指名读。

  4.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课间活动

  五、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注生字的。

  2.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请说说“夏、台、梅、瓜”的笔顺。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练习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卡片。

  2.齐读韵文。

  二、学习笔顺,指导书写

  1.学习新偏旁。

  2.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3.重点反馈“桃、蛙、荷”的笔顺。

  4.学生描红书空写字,播放轻音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

  3、学习“舟、竹、石、川、燕”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展示6个象形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竹、石、川、燕”

  (1)出示这5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燕、竹”。

  燕:上面不是草字头,中间是北分开,加入一个口字,下面是四点底。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竹:左右相似,注意右边稍稍比左边宽一些,强调最后一笔是竖钩。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笔、画、黑、什”。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书空“舟、竹、泉”。

  3、用“川”组词。

  (二)学习儿歌

  出示儿歌。

  1、生自由读儿歌。

  2、检查儿歌里的生字。

  指名读,全班齐读。

  3、再读儿歌,要读准字音,数一数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4、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5、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你读懂什么?

  (三)理解儿歌意思

  1、学习第一句。

  (1)愿意读第一句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

  请小朋友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

  出示图:你最喜欢图上的哪些景物?可以告诉老师?

  (2)再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2、学习第二、三句。

  (1)谁想读第二、三句?

  (2)第二句是什么句子?

  (3)“祖国”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说说你听到的关于祖国的句子?

  (4)小朋友们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游览过哪些大好河山?

  (5)是呀,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画我祖国好河山”。

  (6)我们的祖国多美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3、指导读好小儿歌。

  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很美丽。你能把这些美景读出来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竹字头、单人旁”。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强调“黑”的笔顺。

  4、用“画、黑、蓝”扩词。

  5、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二)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3)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1)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15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如:读儿歌部分,师说:“这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吧。”记字时,师说:“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这个字。”

  4.生活体验,发展语言。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

  如在读词“燕子”时,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在学“燕”这个字时,引导学生说清用燕子的外形来记这个字,并适时引导学生也想着燕子的样子,边用手在桌上写“燕”字,一个难字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体验中轻松地记住了,词也读好了。

  5.把握好教师的角色意识。

  这堂课我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只在查读字词以及“燕”字的书写部分加以点拨、引导,激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

  6.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检查读书习惯:两手拿书、书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边读边想像。

  督促写字习惯:身正、足安、肩平、臂开;

  看清字形,记准笔顺,找

  好重点笔画,再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马诗)

  二、简介作者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

  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

  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四、品味古诗

  (一)学习第一、二句。

  1.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结合注释,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空旷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

  4.“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触觉:冰凉的;颜色:白色。)

  5.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因为月光的照耀,所以是洁白的。)

  6.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空旷寂寥,清冷荒凉)

  7.师补充:“钩”在古诗中一般指吴钩,是春秋时的一种兵器。“月似钩”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同时也是一种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1.为什么作者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用,作者明写马受到重用,实际暗指自己渴望受到重用,上阵杀敌。)

  2.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快走”是快跑的意思,写出了马驰骋的样子;“清秋”是深秋的意思。表达出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3.那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何当”说明没有实现。)

  五、理解情感,学习写法

  1.再读本诗,作者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4.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领略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古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李贺一样,不忘初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指名说)

  2.指名背诵《马诗》。

  3.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石灰吟》和《竹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步感知大意。(以学生自学、汇报为主)

  1.认识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2.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

  (二)学习《石灰吟》。

  1.逐句理解诗意。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这里形容开采矿石非常艰难。等闲:平常。这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的石头,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这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将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学习《竹石》。

  1.逐句理解诗意。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入破裂的山岩之中。)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让它屈服。)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感悟感情

  1.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石灰烧制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朗读,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高大挺拔,经受各种磨难仍永不屈服。(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学生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再读古诗,思考: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1)《石灰吟》:抓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清白”到底指什么。(“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颜色,隐指高尚的节操。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教师小结:这种寄意于物的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

  (2)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作者的情感。

  (3)《竹石》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举手说)

  ①《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②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四、总结

  1.同学们,我们这两节课学的三首古诗,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托物言志)

  2.在学古诗时,我们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理解古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目 标:

  1、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创造性阅读练习,深入地领悟文章语言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语文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

  重 点:

  在阅读实践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难 点:

  把课文内容与搜集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作用,促进学习感悟。

  教学流程:

  1、观看录像引入,进行尝试读背。

  2、汇报搜集信息,教师吸收反馈。

  3、提出学习建议,小组合用学习。

  (小组学习建议:A.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朗读。B.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简短的`读后体会。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D.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试着说明……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喜好自由选择其一,或自行设计题目。)

  4、学习成果展示,引导评价点拨。

  5、整体领悟内容,促进情感升华。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将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通过精细讨论,体验和感受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我们不但要重视文章中萨沙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内化情感、精神。如何实现这两者间的共鸣?这就要通过引导学生与鲜活的文本对话,使学生与文本既有声的交流,又有自己心灵的'无声倾诉。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识字:萨、衬、聊、瓣、纤

  2.写字:末(与“未”对比)、亚、森、雷。

  3.理解:弱小、聚精会神、映衬、娇艳、纤弱等。

  二、 朗读教学:

  1.萨沙的三次问话,语气并不相同。第一次真的是不明白,他在问为什么同样需要却把雨衣给了自己;第二次则有几分不服气;第三次,萨沙认为自己保护了花朵,已肯定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充满骄傲。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朗读文中两次描写蔷薇花的语句,自己揣摩。允许有不同的读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

  三、感悟体验:

  (一) 读读议议——与文本对话

  1.读三至八自然段,感知萨沙与妈妈的对话。

  2.读读画画,画出我(萨沙)说的话:

  “妈妈,托利亚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萨沙的不解,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那我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不服气,希望与妈妈一样拥有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萨沙的自豪,拥有与妈妈一般的对别人的关心与爱。)

  3.研读妈妈与萨沙的对话,能从这些话语里读出什么?

  4.组织讨论,议议萨沙和妈妈各自的想法。

  (二)谈谈说说——与心灵对话

  1.萨沙的精神世界:不解──不满──自豪(说说萨沙心理变化的轨迹)

  2.创设情境(说一说):

  ① 说说当时萨沙的心里的想法。

  ② 萨沙会对风雨飘摇中的蔷薇说些什么。

  3.学生的精神世界(回读全篇课文):

  ① 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

  ② 你打算对萨沙的妈妈或者其他人说什么?

  四、语言文字训练:

  1.能为人物的对话部分加上逗号、感叹号、问号。

  2. 初步体会提示语在前、后、中时冒号和引号的不同用法。

  五、课后阅读:《带地图的名片》《小蜗牛参加文艺晚会》

  六、课后实践: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充实自己的“采集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