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03 07:17:58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词:驯(xùn)良

  矫(jiǎo)健

  蛰(zhé)伏

  苔藓(táixiǎn)

  缨(yīng)

  2、抽查学生读课文,思考:

  (1)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

  (2)松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三)围绕重点,议读课文

  切入点: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从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四)拓展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实质还是怎样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课。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第2、3、4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

  展示课件:

  种语言

  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 )

  非常著名的话叫-----( )

  不满抱怨的话叫-----( )

  写在书前的话叫-----( )

  表示决心的话叫-----( )

  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二、教方法、学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

  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

  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

  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 3、联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

  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

  展示课件: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

  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

  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

  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

  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 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

  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 联系上下文) 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

  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这个解释是它正确的意思吗?

  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展示课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在文章中出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

  一般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呢?常见的过渡方式有几种? (播放课件并引导生齐读)

  中心句的位置:

  1. 从题目去找。

  2. 从总起句去找。

  3. 从结尾上去找。

  4.从议论句上去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 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

  4、 学习通过神态、动作描述的方法。

  5、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插图,了解童话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难点:学习通过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童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我什么喜欢?

  二、 识字写字。

  1、 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

  2、 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 借助图片识字:学生观察图画,教师出示汉字。

  4、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识字汉字。

  5、 教师检查识字情况。

  6、 写字指导。

  三、 出读课文,了解童话古事内容。

  1、 自由读课文,借助图画,说说童话故事的内容。

  2、 看图听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借助插图了解内容,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出示插图,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

  二、 小组任选自然段,练习朗读,体会童话 内容。

  三、 小组展示:比赛读出语气。

  四、 重点品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五、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说说你的想法。

  六、 思考: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七、 小组练习看图复述课文。

  八、 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剧。

  九、 板书设计。

  狐狸、小松鼠、小白兔:葡萄是酸的!

  小猴子;葡萄是甜的! }应亲自尝试

  十、 作业。 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饽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 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 “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 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 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 练读韵文。

  (1) 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 多种形式练读。

  4. 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 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读。

  2. 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 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认识新偏旁“羽”。

  2. 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 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6.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四.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

  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

  (2)复习"竹字头"。

  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

  (4)复习"草字头"。

  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札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准备:

  指3——5名学生在上课前讲故事。

  一、故事诱导,赏中入境

  1、播放录音,生听故事。

  2、生听后根据故事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教师归纳为学习目标。

  二、想象表演,趣中释疑

  1、生自由读课文2、5、7自然段,思考:虾将军会对鲸讲些什么道理?

  2、同桌合作,想象表演鲸和虾将军争吵的场面。

  3、指2——3桌同学配合表演,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搭当。

  4、生快速浏览课文2、5、7自然段,用线画出最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的语句。

  5、指名读所画语句,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画线部分,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自我介绍,乐中求知。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余边听边画出文中描述鲸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的语句。

  2、轻声读第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那种鲸,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指3名同学上台“自我介绍”。

  4、师生围绕“自我介绍”内容及方法进行评议,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

  四、想象作画,动中领悟

  1、小组齐读第5自然段,边听边想:怎样判断鲸的种类?

  2、出示书中插图,指名判断鲸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3、根据文中叙述,在插图上添画齿鲸的水柱。

  4、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读懂后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六、拓展延伸,练中创新

  1、快速浏览全文,准备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鲸的有关知识。

  2、推荐“导游先生”、“导游小组”各一名上台为大家介绍。

  3、小练笔:围绕“虾将军与鲸”的争吵,编一则童话小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概括内容: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

  (2)用几个词来概括的故事情节。

  二、精读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体会丢表时作者的内心感受。

  (1)自读。

  (2)指名读。

  (3)指。

  (4)齐读。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我丢失的不只是()也不只是()而是()。

  2.体会找到手表时,我感情的变化。

  (1)自读大屏幕中的句子。

  (2)用成语概括这句话。

  (3)谁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来概括“我”此刻的心情?

  (4)面对黑大哥远去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6-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第二次相遇时,“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感受作者和黑人大哥的第二次相遇的情景。

  (1)自读。

  (2)感悟。

  (3)再读。

  (4)句式转换。

  2.体会作者受罚时的感情。

  A.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读

  (2)老师范读。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理解:“我”的困惑、黑人大哥的遗憾分别是因为什么?

  (5)老师:公德和规则的含义。

  (6)读“这是公德,这是规则!”

  (7)齐读第10自然段。

  B.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抓住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

  (4)质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5)读: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6)齐读老奶奶的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理解词语:翻然醒悟。

  2.自读、说说:“我”悟到了什么?

  3.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黑人大哥用迂回的方式,让作者彻底的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

  四、回归全文,理解升华

  板书设计

  8、出色的老师

  黑人学生

  公德

  (遵守维护)

  丢表------------得表---------------受罚

  我:翻然醒悟

  伤心-------------高兴-----------------困惑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