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课改中的困惑与设想

时间:2021-10-02 18:16:4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课改中的困惑与设想

课改中的困惑与设想

常州市吕墅小学  洪敏亚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各方面的工作也在步步展开,人们对于新课程已不再陌生,眼睛看到的耳边听到的来自各种媒体报道等,参加的各种大大小小教育教学会议,都会感受到新课程的伟大使命和它所昭示的强大生命力。

随着我们的学习与反思,会感到我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急需转变,今天的老师如何教,今天的学生如何学,今天的家长如何当,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深思。我常常感到:不是我们的学生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滞后于学生的发展,同样地来到这个人间,同样是一块无暇的宝玉,若干年后由于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乃至决定了两个不同的命运(先天的遗传因素暂时不提)。教育对于这个社会、时代太重要了,它是“奠基工程”,它是“希望工程”,它是系关国家的“命运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育一定会不断向前发展,今天的新课程也许又会成为历史,但不管怎么样,一句话,我们的老师——一线的实践者们需走在历史的前面,就目前为止,我感到新课改的实施存在以下困惑,笔者也试着进行了一些实践、设想,现与大家作一交流:

一、 学习方式的转变与班容量过大之间的矛盾

先引用一段文字(《走进新课程》P5这样说):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抬头看看我们的眼前,黑压压的至少是四十多人,有的甚至五十多人六十多人,这么多的学生怎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怎么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我们也曾试着小组学习分组讨论,让他们交流汇报,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进步不是很明显,他们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知识底蕴实在太浅薄。

对此我的做法是:

1、组建小组有策略,搭配合理;小组分工要明确,各司其职。

2、讨论要有准备,要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与习惯,预习的内容应有课外搜集资料,有学生的提问,为课堂上自信地与人交流打下基础。

3、讨论方式要逐步培养,要让他们学会倾听、比较、补充,说他人没有说到的观点,而且说的时候要能体现礼貌、信心。

二、 先进的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惯性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新教育、新课程、新观念,它要求教师能在较短时间里转变传统的观念,优化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可是,多少年来了,我们有一大批的老教师,他们有一大堆的老经验,不论课改的风怎么刮,他们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有的老师也想改,但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新课程改革在他们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得不多。于是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被动,学习能力浅薄,学习负担过重,学生素质不扎实等现象。

出于对学生的负责来看,因为他们是耽误不起的,我们的教育只能尽一切可能让他成功,对此,我认为:

1、 对那些不求上进的老师或年老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压力,不想学也得学,学习、学习、再学习,长此以往一定会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化被动为主动。

2、 学校在对教师的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上要抓紧,不能放松,培训不要分年龄限制,或者放宽年龄限制。

3、 学校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老师们学习,更赞扬老教师的学习,对他们的孜孜不倦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之间的矛盾。

改革教学评价一直在说,因为它的确很重要,如同一根指挥棒,把我们的广大教师吹得东倒西歪,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将决定不同内涵的好、中、差学生,甚至决定学生不同的命运。那些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的,结果考试下来往往比不上死教死学的班级,当然,我还是坚信前一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