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1-10-02 16:11:3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教师中心稿)

                      金湖县教研室 

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教师中心稿)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改革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要

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陈旧、落后的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当务之急在于建立教学新理念。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总之,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改革是重要手段,或者叫必经之路。因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此外,为了有效地推动学习方式的改革,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积极提倡本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本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它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下面,想就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 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使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学习方式有三个特点:第一,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变量。随着对课堂学习的研究不断地发展,研究者愈来愈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角度,把学生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组合概念,看作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和学习品质。第三,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学生学习有不同的思维水平,这些思维水平首先和认知任务的要求有关,这些认知任务的要求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教学内容的认知任务和实际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记忆操作类的学习;二是理解性的学习;三是探索性学习,如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可见,学生学习的思维层次和教师的教学法的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www.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