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13 14:29:59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教育论文

  我讲授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四册(人教版)第一单元的《成焕生上城》,感触颇深,我认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反映社会历史和社会政治,更应该反映人类普遍存在的深思,更应该揭示人性中的某些普遍规律。而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意义是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这些文学形象不仅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且也“生活”在当下的生活之中,他们的某些思想观念也在当下的生活之中存在,甚至流行,这就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我们在教授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善于捕捉其中的教育契机,即要善于捕捉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某些思想观念等与经典文学形象的相似、想通之处,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作品所展示的世界,引导学生学会关照现实生活和自身,教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和自己,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操,真正让“传统文化做学生生命的底色”。那么,如何捕捉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某些思想观念等与经典文学形象的相似、想通之处呢?下边,我就以讲授《成焕生上城》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

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教育论文

  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小事,并将这些小事有效地运用到经典阅读教学中,让其作为活生生的例证,从而充分挖掘出经典所承载的教育意义。

  开学不久的一天,一个学生在教室玩足球,不小心将教室的灯管砸碎了一根,教室里的其他学生齐声喊道:“这回要当赔将,这回要当赔将。”只见那玩足球的学生回过头来,瞪着其他学生大声说:“我交了这么多学费,这根小小的灯管还要我赔?”这时又有学生嘀咕:“谁叫你在教室玩球呢?不然,也不会砸碎灯管。”只见玩球的学生非常气愤地大声说:“关你屁事!我缴给学校这么多钱,我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你管得着!”我到教室上课,这一幕恰好被我撞见,而当时我们正好要讲《陈焕生上城》,《陈焕生上城》中陈奂生有一个典型的心理:我出了钱,就可以任意践踏东西,我出了钱,就可以随意妄为。陈奂生认为他出了五块钱的高价,“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块钱呢”。这一典型心理,正是小说揭示的人性缺陷。而这一人性缺陷,在当下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陈奂生心理”。我想:刚才的那件事不正体现了学生中典型的“陈焕生心理”吗?于是,我在教授本课时,就把那天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作为发端,把陈奂生这典型心理引导到现实生活中的“陈奂生心理”,尤其是中学生中的“陈焕生心里”:教室里的风扇、电灯不关又怎么样?我缴了这么多钱呢!学校的花园我怎么不能踩?我缴了这么多钱呢!学校的桌凳损坏了又算什么?我缴了这么多钱呢!……然后进行讨论、拓展,让学生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陈焕生心理”,最后达成正确认识。让学生明白,“陈奂生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有,那只是自私、狭隘的表现,懂得“出了钱也不能随意妄为”的道理。教会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一个狭隘、自私的人。

  二、在经典阅读教学中,认真观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等,善于捕捉其中的教育契机,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我教完《陈奂生上城》时,一个学生问道:“那个吴书记也是,他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要是陈焕生付不起那五元钱该怎么办呢?”另一个学生接着他的话说:“你没听吴书记对司机说‘……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就说是我的朋友……’,是那个旅馆服务员懂不起,她既然知道是吴书记的朋友,要是懂得起,就不应该收陈焕生的钱吗。”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一些同学也附和:“对,是那个‘大姑娘’没懂得起。”提问的学生也恍然大悟似的坐下。我一听,心里一震:“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小小年纪就这么世故?就学会了讨好官员、就学会了对权力的无上崇拜和钻营?!看来,未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的,不仅仅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还有我们时下的许多人,尤其是时下的许多中学生!不行!我得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于是,我就此问题展开全班讨论:那“大姑娘”该不该收陈焕生的5元钱的住宿费呢?问题抛出后,我把班上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一组推选一个代表发言,将本组所持的观点及理由陈述出来,最后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该收,一种认为不该收)的交锋中,我再作引导:怕官,又想亲近、讨好官;厌官,又想方设法的想当官。中国人崇拜、向往权力的思想观念似乎早已根深蒂固——只要谁拥有权力,他就理所应当地高人一等、特殊一点,甚至与他有点点关系的人也同样理所应当地受到人们的尊重、羡慕,更不用说是拥有权力者的亲戚朋友了,就像《成焕生上城》里的成焕生,由于他坐过吴书记的车,住过吴书记介绍的高级旅馆,周围的人羡慕他,他的身份显著提高,他自己也觉神气;所以,我们有许多同学就认为,因为吴书记对司机说“……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就说是我的朋友……”,那个旅馆服务员“大姑娘”就该懂得起,就不应该收陈焕生的钱。可“大姑娘”不收陈焕生的钱,那谁来为这5元钱买单呢?这时,就有学生说:“旅馆买单。”我接着他的话问:“那,这不是拿国家的钱作私人人情吗?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违反国家规定吗?我想,那吴书记不是不明白这个理,他也不会为这5元钱而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吧?况且,那吴书记说‘……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就说是我的朋友……’完全只是出于对陈焕生的关心而已,他肯定没有让旅馆服务人员不收陈焕生钱的意思。”这时又有学生说:“现在还不是有拿国家的钱作私人人情的官员。”我接着他的话又引导:“现在确实有极少数的官员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公报私囊,无视国家的法纪法规,但这只是个别现象,我们不能用个别代替普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官员是真真实实在做人民的公仆……”于是我有列举了现实生活抢险救灾中涌现的许多优秀官员为例证,教育学生:官员在人格上、在遵纪守法上和我们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他们是官就高人一等,就特殊一点,相反,他们更应是人民的公仆,更应该多为民办实事,更应该做大公无私的楷模;所以,小说中的吴书记他仍然应当遵纪守法的,就算他说了陈焕生是他的朋友,陈焕生也照样应当付住宿费的,“大姑娘”也完全没有必要要“懂得起”而不收成焕生的钱。今后,你们中如果有人作了官,也是人民的公仆,也理应为人民服务,也同样要遵纪守法,绝不会因你是官而比我们高人一等,而比我们特殊一点。这样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官民平等的观念、正确看待权力的思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上完这篇课文,我不禁反思:不仅仅《成焕生上城》这篇经典是如此,其实许多经典作品,都揭示了人性的某些缺陷或人性中的真、善、美等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跨越时空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承载着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这些也正是我们育人的大好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育人资源,要善于捕捉作品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关联点,把作品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联系起来进行拓展,充分挖掘作品承载的教育意义,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世界,并通过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世界教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自己、获得审美体验和熏陶,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做“学生生命的底色”。

【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捕捉教育契机05-02

把握阅读教学中的练笔契机论文10-05

捕捉教育契机巧妙进行班级管理12-28

教育契机01-20

在逛街中寻找教育孩子的契机05-02

捕捉教育契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01-20

抓住每个教育契机05-02

善于把握教育契机05-02

如何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凸显文本核心价值教育论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