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11 08:07: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尊严》教学实录

《尊严》教学实录1

  一、谈话引入,唤起回忆:

《尊严》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你发现人们是怎样对待乞丐的?

  生1:见过。我看见有的人给了乞丐一些钱。

  生2:我发现有的人看见乞丐视而不见,听到大人说:“好手好脚的当乞丐,真讨厌!”

  生3:我看见有一个乞丐是残疾人,好多人给他钱。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对乞丐很慷慨;有的人对乞丐视而不见;还有的人很鄙视乞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乞丐与女主人的故事,看看文中的女主人是怎样对待乞丐的。

  师:请齐读课题。(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文,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哪个勇敢的孩子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主要讲女主人让独臂乞丐帮搬砖,后来独臂乞丐成了董事长的事。

  生2:课文主要讲女主人让独臂乞丐搬砖,乞丐知道了自己也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最后成为了董事长的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引发对照,读中理解:

  师:一个独臂乞丐成了自信、自重的董事长,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生:(齐)想。

  师:请勾出描写独臂乞丐和董事长样子的句子来。

  生1:写乞丐样子的句子是:这个乞丐很可怜……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写董事长样子的句子:他西装革履……一荡一荡的。

  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读你们勾出的句子,这两处句子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生自己读)

  师:带着难受的情绪,把独臂乞丐的可怜读出来吧!

  师: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独臂乞丐太可怜了。那“慷慨施舍”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大方地给乞丐一些钱或者吃的东西。

  师:是啊,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乞丐,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没有这样做。那第二处句子又给你什么感受?

  生:独臂乞丐成了自信、自重的懂事长,我为他感到高兴、自豪!

  师:读出你的高兴、自豪吧!一起来读。

  生:(齐读写董事长样子的句子)

  2、找寻原因,读中细悟:

  师:同学们,独臂乞丐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什么事使独臂乞丐的命运发生巨变的?

  生1:女主人让独臂乞丐搬砖的事。

  师:细读2——8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生:(读书、思考、勾划,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有的同学边读边勾,有的还在批注。请把你的读书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3:我们小组读懂了独臂乞丐开始很不愿意搬砖,他非常生气,是从第二自然段看出来的(读第2自然段的相关句子)。

  师:他为什么很生气,他会怎么想?

  生4:他会想:我已经够可怜了,我只有一只手,你却叫我搬砖,真没同情心!

  师:那怎样读出乞丐生气的语气?

  师:乞丐只有一只手啊,女主人却毫不客气地叫他搬砖,谁读得更生气?

  师:哪个小组接着交流?

  生7:我们小组读懂了:独臂乞丐搬砖非常辛苦,是从这些句子读出来的:“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歪贴在额头上。”我们还知道独臂乞丐是亲眼看见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砖受到教育才开始搬砖的。

  师:你们小组真会读书,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你们的理解。当独臂乞丐看到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砖后,他会怎么想?

  生9:他会想,用一只手同样可以劳动呀,以前我怎么没想到呢?

  生10:女主人用一只手可以搬砖,我也要试一试。

  师:是啊,当他从女主人身上明白了一只手同样可以搬砖的时候,终于,他——

  生:(齐读:他俯下身子……歪贴在额头上)

  师:搬砖对健全的人来说是件简单的事,但对独臂乞丐来说却很不容易,但是,当他明白了一只手同样可以干活的时候,终于,他——

  生:(齐读:他俯下身子……歪贴在额头上)

  师: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1:我体会到独臂乞丐只有一只手,一块一块地搬,来来回回,整整搬了两个小时,很不容易。

  师:你们刚才的朗读,读出了你们的体会,我仿佛看见了独臂乞丐汗流满面,气喘如牛的情景。请继续汇报你们的读书收获。

  生12:我们小组还读出了独臂乞丐搬完砖后对女主人很感激,我们是从第6、第8自然段读出来的。

  师:那他感激女主人什么?

  生13:他感谢女主人让他用自己的劳动挣到了20元钱。

  生13:他还感谢女主人使他明白了他可以自食其力。

  师:当女主人毫不客气地叫独臂乞丐搬砖时,他非常生气;当独臂乞丐看见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砖时,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当独臂乞丐终于搬完砖,第一次得到了自己用劳动挣来的钱时,他对女主人又是多么地感激!来,我们再读读2——8自然段,仔细体会乞丐情感的变化。(分角色朗读)

  3、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师:这次搬砖的经历,在独臂乞丐的人生历程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独臂乞丐留作纪念的白毛巾伴随他走过以后的风风雨雨。请你展开想象:这次搬砖的经历在独臂乞丐以后的生活中将怎样激励着他面对人生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

  生1:以后,每当他遇到不能做的事情,他就会想到搬砖的情景,他还会拿出那条白毛巾一次次地看。他会对自己说: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于是,他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生2:从这件事以后,独臂乞丐就没有再去向人乞讨了,而是凭自己的劳动获取收获。

  师:从两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知道这次搬砖的经历在独臂乞丐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励着他在以后的风两人生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以前他认为自己不能做的事,他去做了;他认为自己根本办不到的事,他勇敢地尝试了。他终于成功了,由一个以乞讨为生的人变成了自食其力的自尊、自重的董事长。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感动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大屏幕出示:“乞丐”和“董事长”的句子)

  生:(齐读)

  师:独臂乞丐找回尊严了吗?“尊严”在本课是什么意思?

  生3:独臂乞丐找回了尊严。“尊严”在这一课是指女主人让独臂乞丐搬砖后,独臂乞丐不再乞讨,靠自己的劳动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师:靠自己的劳动活着,就是有尊严!让我们再齐读课题。

  4、自主学习,读中自悟:

  师:双手健全的乞丐为什么不愿意搬砖?女主人真的需要搬砖吗?请自读9——12自然段思考,画出相关句子。

  生1:双手健全的`乞丐不屑于那二十元钱,女主人不需要搬砖。

  生2:双手健全的乞丐不愿意搬砖是他认为自己是乞丐,不用劳动别人就会施舍。女主人根本不需要搬砖。

  师:女主人根本不需要搬砖,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2:我是从母亲同儿子的对话中知道的。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母亲和儿子的对话。(生读10、11自然段)

  师:独臂乞丐搬砖前后有不一样的人生,那双手健全的乞丐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

  生3:双手健全的乞丐可能仍然是乞丐,因为他自己不想劳动,只希望靠别人的施舍生活。

  师:双手健全的乞丐想不劳而获,失去的就是人的尊严。

  5、独立探究,升华主题:

  获得成功的独臂乞丐多么感激女主人啊。可独臂乞丐真心实意要报答女主人,女主人却?生1:女主人不肯接受

  师:女主人不肯接受,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1:我从“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这句话知道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2:我体会到女主人不仅善良,而且很有尊严。

  师: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3:我读懂了独臂乞丐要报答女主人的原因是女主人让独臂乞丐找回了尊严,成为了董事长。

  师:让我们再读读14——21自然段。(分角色读)

  师:面对独臂乞丐丰厚的报酬,女主人毫不动心。女主人的自尊、自重使我们由然而生敬意;女主人的善良、尊重他人,唤醒独臂乞丐尊严的事更让我们由衷地敬佩。让我们带着对女主人的崇敬,再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女主人为了唤醒乞丐的尊严,毫不客气地叫乞丐搬砖,还用一只手搬给他看,使独臂乞丐深受教育,独臂乞丐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价值,拥有了自信,找回了尊严,取得了成功。当独臂乞丐成功后,非常真诚地要谢赠女主人,女主人毫不犹豫地拒绝赠送。这是什么?这就是尊严。请大家齐读有关尊严的名言(大屏幕出示):不劳而获得到的是施舍,靠劳动挣来的是报酬,只有劳动才能找回尊严。

  生:(齐读)

  (四)激励总结,拓展延伸:

  师:是尊严改变了独臂乞丐的命运,也是尊严使我们感到了女主人的高大和可敬,尊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陈祖分曾说:“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自尊的人,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是一个自尊的民族。请把课题中的“他”换成“我们”再齐读课题。

  生:为了我们的尊严。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尊严的名言或故事?课后进行收集,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

《尊严》教学实录2

  师: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师指板书:为了他的尊严 )。

  生:(齐读:为了他的尊严)

  师:看完这几张图片,你很想说什么?

  生1:怎么全都是乞丐?

  生2:乞丐好可怜。

  师:是的,很多乞丐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常常露宿街头,有的甚至被活活冻死;很多乞丐因为没有钱去吃热腾腾的饭菜只能到垃圾桶翻找还可以下咽的垃圾;很多乞丐还常常受到路人的鄙视和谩骂,他们的尊严往往遭受到无情的践踏,孩子们,他们真的很可怜。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也有一位可怜的乞丐,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画一画描写乞丐的句子。谁来读一读你找的句子。

  生:开始默读第一自然段并画描写乞丐的句子。(师巡视)

  师:已经有同学画好了,有五位同学已经画好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画好了。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生1: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师:你们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乞丐?

  生:(齐答)可怜。

  师:谁来告诉我,你从哪里看出他的可怜?

  生2: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

  师:你能读出乞丐的可怜吗?

  生2:读(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师:很好,你让我看到了一位可怜的乞丐。还有谁能让我看到一位更可怜的乞丐呢?

  生3:读(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

  师:你们说她读的好不好?

  生:好。

  师:尤其是读得“断掉了”“碰到谁”,仿佛让我看到了那幅画面。把掌声送给她!

  【完成目标:指导朗读“可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乞丐的“可怜”】

  师:这位可怜的乞丐来到一座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请问:他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实际上他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1-8自然段并思考这个问题。

  生:读课文1-8自然段。(师巡视)

  师:有同学已经举手了,说明他不仅读完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答案。我希望有更多的手举起来。请你来说。

  生1:独臂乞丐原来希望从女主人那里得到钱,实际上他从女主人那里明白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

  师:他说得很好。乞丐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求取钱财。注意!阅读文章第1-8自然段,他实际上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生:他实际上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尊严。

  师:我觉得你不仅会读书,更会思考归纳,把掌声送给她。请问:女主人用什么方法让乞丐找回了尊严呢?

  生3:用搬砖块让他找回了尊严。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乞丐是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搬砖呢?

  生:(齐答)不是!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1: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要我搬砖,不愿施舍罢了,何必捉弄人呢?”(生面带微笑)

  师:你觉得此时乞丐的心情怎么样?

  生1:很生气。

  师:老师发现你是面带微笑地生着气。你生过气吗?

  生:生过。

  师:那你就很生气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1: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要我搬砖,不愿施舍罢了,何必捉弄人呢?”

  师:第二遍就比第一遍好多了,让老师看到了一位生气的乞丐。还有没有比她更生气的?

  生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要我搬砖,不愿施舍罢了,何必捉弄人呢?”

  师:感情很丰富,下面我们来看看是女生更生气还是男生更生气?

  生3:(男生)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要我搬砖,不愿施舍罢了,何必捉弄人呢?”(生读完,掌声响起)

  师:“何必捉弄人呢?”读出了乞丐的生气,同学们也感受到了乞丐的.生气,所以情不自禁地把掌声送给了你,很好,请坐!这就让老师不解了,如此生气地乞丐怎么会俯下身去搬砖呢?

  生:因为庭院的女主人用一只手搬砖告诉一只手的乞丐,一只手也能搬砖。

  师:请你把文章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师:我发现你们读书越来越好了,请坐!那么乞丐听完这番话有什么感受?

  生:乞丐征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

  师:此时此刻,乞丐心里在想什么?

  生:原来一只手也可以搬砖,她能搬,我为什么不能搬.

  师:所以,他俯下身子……读

  生:他俯下身子,用惟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布满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巾在额头上。

  师:独臂乞丐搬砖搬得怎么样?

  生:很辛苦!

  师:从那些词能看出“辛苦”?

  生1:气喘如牛。

  生2:脸上布满灰尘。

  生3:整整搬了两个小时。

  生4:头发被濡湿了。

  师:还有哪个词体现独臂乞丐的辛苦?

  生5:惟一的手。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我们要读出乞丐的……

  生:辛苦。

  师:怎么读出乞丐的辛苦,知道吗?

  生:知道。

  师:终于,他俯下身子(读)

  生:(齐读)终于,他俯下身子,用惟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布满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巾在额头上。

  师:搬完砖的乞丐,还在生妇人的气吗?

  生:没有了。

  师:从哪里看到他没有生气了?

  生:妇人又递给乞丐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师:很什么地说?

  生:齐说(很感激地说)

  师:请你很感激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妇人又递给乞丐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师:让乞丐感激地仅仅是这二十元钱吗?

  生1:感谢女主人让他找回了尊严。

  生2:感谢女主人让他用劳动去获得20元的报酬。

  师:是的,女主人让独臂乞丐明白了用劳动获取报酬,用劳动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乞丐靠自己的劳动不仅得到了20块钱,找回了自尊还得到了一条……

  【完成目标:理清乞丐的心理变化:从生气到犹豫再到感激。】

  生:雪白的毛巾。

  师:妇人明知刚刚搬完砖的乞丐很脏,还是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你从“雪白”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雪白”体现了这条毛巾很干净。

  生2:“雪白”体现了女主人对搬砖乞丐的尊重。

  师:这句话里,除了“雪白”体现了女主人对乞丐的尊重,还有哪个词体现了女主人对乞丐的尊重?

  生1:递给。

  师:是的,你很聪明。你能把这句读一遍吗?读出女主人对乞丐的尊重来。

  生1:妇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师:乞丐接过来(起),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都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师:乞丐擦去的不仅仅是脸和脖子上的灰,更是因为独臂带给他的自卑。这位独臂乞丐从女主人这里明白了靠劳动去获得报酬来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让他更加自信地面对人生。那么文中还有一位双手健全的乞丐,他又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生:什么都没有得到。

  师:为什么会一无所获了?

  生:因为他不愿意搬砖而是鄙夷地走开了。

  师:对于妇人来说,这砖是不是非搬不可?

  生: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话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师:搬与不搬有什么不一样?

  生:搬砖的人不仅获得了报酬,而且赢得了别人得尊重,而不搬的人却一无所获。

  师:是啊,搬砖的人搬出了尊重,搬出了自信,我相信他也可以搬出一个美好的人生。搬砖的独臂乞丐带着那条黑毛巾,一去就是若干年,当他再次回到妇人身边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了?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13-21自然段。

  【完成目标:搬与不搬,对乞丐来完全不一样,搬砖的人搬出了尊重。】

  师: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董事长的话,女生读妇人的话。

  生: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独臂乞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生2:庭院的女主人也是个很担有尊严的人。

  师:从哪里看出女主人也个有尊严的人呢?

  生:因为独臂董事长要接她去城里还送她房子,但是女主人都拒绝了,因为他们全家人都有两只手,都可以劳动。

  师:孩子,你是个爱思考而且非常聪明的孩子,你不仅读出了乞丐的尊严也读出了女主人的尊严,请坐!面对女主人的拒绝,独臂董事长伤心地坚持着:……

  生:夫人,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格,那房子是你教育我应得的报酬!

  师: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板书大大的“人”字)是尊严改变了独臂乞丐的命运,让乞丐懂得了怎样做人!活的有尊严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人”字!

  【完成目标:让学生明白尊严对人的重要性,尊严是一个人的根本。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师:下课!

《尊严》教学实录3

  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尊严"的含义。

  德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放映课件)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和一群逃难者来到一个小镇上。年轻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此时,他是多么希望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杰克逊大叔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放映课件),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生:我想说,哈默你真棒!

  生:我想问,哈默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

  生:我想问,哈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师:谁愿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中,不愿意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坚持工作后才接受帮助,得到主人的赞赏。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生:课文第2-5自然段。

  师:请同学看课文第2-5自然段,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生:对话。

  三、分析课文

  (一)、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生:默读课文,找出三次对话。

  师: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

  生: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第2自然段,并读给大家听。

  生;第二次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全体男同学读。

  生:第三次对话再课文的第4、5自然段,全体女同学读。

  (二)、分析第一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次对话,想一想,这个年轻人给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学生自由读课文,再书中画出来。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是通过"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营养,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

  生:我是通过"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这里的仰起头我感受到年轻人对杰克逊大叔的尊敬。还有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生:我是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师:作者从年轻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来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了描写,你认为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占别人便宜,不是不劳而获的人。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师板书:自立

  师:那年轻人说话时应是什么样的语气?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分角色朗读。

  (三)、当年轻人听到杰克逊大叔告诉他没有活需要做时,年轻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第二、三次对话。在这两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用笔画一画。

  小组讨论,在书中画一画,议一议。

  师:谁来说说第二次对话中年轻人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我认为他此时心里很矛盾,他很饿,真想大吃一顿,可是他又不能不劳动就吃饭。

  生:我通过"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事物!"感受到尽管他很饥饿,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不劳而获,宁愿忍受挨饿。

  师:范读年轻人说的话,三个"不"字加重语气。

  生:三个"不"字更加加重年轻人坚定的语气,表明立场、态度。

  生:我通过"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感受到年轻人很失望。当年轻人知道自己没活干时,他此时的心里很失望,因为没有活干就吃不到饭,所以目光才变得灰暗了。

  师:通过我们自学了第二次对话,你对年轻人又是怎样认识的?

  生:我认为年轻人是非常讲原则的人。

  师板书:讲原则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同桌练读,指个别组读。

  师: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师读年轻人,学生来读杰克逊大叔。

  师生互评。

  师:杰克逊大叔为了能让年轻人早点吃上早饭,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是,年轻人接受了吗?哪一组愿意汇报第三次对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年轻人说话时的语气特别坚定,讲原则,一定坚持要先付出劳动,才吃别人的东西。

  生:我通过"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的给杰克逊大叔捶背?"感受到:年轻人特别的有耐心。尽管这是镇长安慰他才安排给他的,而且又是简单的工作,但他一点也没有应付,而是极其认真的对待。

  师:年轻人还有哪些动作?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年轻人由站起来到蹲下去,再捶背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他的尊严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师:这时,在你的心目中,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有志气、自强不息的人!

  师板书:自强

  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师生互评。

  师:杰克逊大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通过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生:应用高兴的语气读,因为他很惬意。

  师再找一组来读(加上自己的理解、动作)。

  师:三次对话我们已经分析完了,你对年轻人也加深了了解,那么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

  指两组上台前来带头饰表演。

  师生互评。

  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

  生: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

  生: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小组讨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展开辩论,各抒己见。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尊严》教学实录4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一想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

  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群逃难人

  生:我想到了他们都是又饿又累地在走着

  师: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齐声)食物

  师: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看读读写写中的有关词语

  生:(齐读)

  三、课文学习

  师:看来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了,下面我们来看课文。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真感人,故事中有两个主任公,他们是谁?

  生:哈默、杰克逊

  师:课文那几个自然段讲了他们的故事?

  生:2—5自然段

  师:是的,下面我们请3个同学先来读一下2、3、4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把描写年轻人外貌、语言的句子画下来。

  生读课文。

  师:从“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两个词中,你看出你轻人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板书: 外貌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生:缺乏营养

  生:极度虚弱

  生:很瘦,很饿

  师:很好。那么,在他如此需要食物的情况下,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认真读语言描写的句子,你能看出年轻人有那些尊贵庄严的品格?

  板书: 语言

  有活做吗

  不能不劳而获

  做完活再吃

  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生:不劳动就不吃东西

  师:很好,年轻人哈默在故事中只说了3句话,却展现了他高尚的内心世界,就是要靠劳动获取食物。

  再看2、3、4自然段关于年轻人动作描写的句子,结合语言描写的句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 动作

  仰起头

  站起来

  蹲下来

  生:哈默是个有自尊的人

  生:哈默有能力劳动

  生:哈默很有志气,自强不息

  师:我们可以用六个字概括

  板书:自尊 自强 自立

  接下来,谁愿意读第5自然段?

  (生踊跃举手)

  生读本段。

  师:在这一段中,年轻人接受了杰克逊大叔的食物,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个“狼吞虎咽”与第1自然段中的“狼吞虎咽”含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前一个是接受施舍,后一个是获得的.劳动报酬

  师:所以年轻人哈默吃得痛快,吃得尽兴,吃得理直气壮。

  你现在知道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他了吗?

  生:知道了

  师:杰克逊大叔欣赏他的做法,所以才让他留下来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2个自然段,讨论:哈默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生读。

  师:举手告诉我

  生:尊严

  师:杰克逊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善良

  生:朴实

  生:仁慈

  师: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懂得维护他人尊严

  四、拓展延伸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请你以“尊严是……”写一句你的感悟。

  生写。

  师:谁愿起来读一下你的感悟?

  生:尊严是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生:尊严是要自尊、自立、自强

  师:他们说得都很好。

  五、教师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哈默的故事知道了什么是尊严,柯林斯托姆说过,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约翰高而斯华馁也说过,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哈默的尊严表现在他的自尊、自强、自立上。一个人只要有了尊严,有了做人的准则,凭着他的勇气和毅力,一定能创造出财富,一定会成功。就像杰克逊说的一样,别看现在一无所有,可只要有尊严,你百分百是一个富翁。

  板书:=“富翁”

  师:这里的富翁是拥有大批财产和金钱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拥有尊贵庄严的品格

  师:很好。这里的富翁是拥有大批财产和金钱,而是拥有尊贵庄严的品格。

  六、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课下阅读《经典与阅读》上有关尊严的文章。

  七、布置作业

  师:课下做本课收获园,看自己都收获了什么。

  下课!

《尊严》教学实录5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大家拿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有谁知道什么是尊严?

  学生:承诺

  学生:自己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老师:什么是尊严呢?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能找到答案。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读完的同学思考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还没有读完的同学抓紧时间。

  老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老师:刚才的同学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但地名没有读准,我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读

  老师:刚才这个同学提到了两个人名,一个是哈默,一个是杰克逊。

  老师:哈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句子生读

  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时候小镇上来了一群什么样的人?

  生读

  老师:这些逃难的`人显然怎么样?

  生读

  学生: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

  学生:他们面呈菜色

  出示卡片读“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理解

  老师:“堪”什么意思?

  学生:能忍受。

  老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什么意思?

  学生:吃得很猛。

  学生:吃得很快。

  点生读这个词。

  老师:我们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再读一读,看看这些逃难的人怎么样?

  学生读。

  老师:哈默跟这些人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地方。

  学生勾画

  老师:我发现细心的孩子已经找到好几处了。勾画完的孩子细心读读,体会体会。

  老师:谁来说说?

  学生:我从哈默的语言感受到的。

  老师:哈默在说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什么?

  生回答

  老师:谁来读哈默第一次说的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他想靠劳动得到食物。

  出示当镇长……

  老师:从扬起头看到什么?

  学生:他一定要干完活吃东西。

  学生:哈默很坚强。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像哈默这样礼貌地问问大叔。

  学生读哈默的话。

  老师:听了大叔的话,哈默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学生: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生体会读“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生读

  老师:我感受到了你的坚定。

  老师:男孩子试试。

  老师:好坚决呀。女同学再来。

  女生读

  老师: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习练习读哈默的话,体会语气。

  学生:我认为是激动的。

  老师: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灰暗了,你感到什么?

  学生:感到很失望。

  老师:喉结上下动了动体会到什么?

  学生:他的肚子非常饿。

  老师:还从哪里发现哈默很饿?

  学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年轻人。

  出示“骨瘦如柴”,学生练习读。

  老师:这个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

  生读杰克逊大叔的话。

  老师:同学们,从他的语言和动作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他很有自尊。

  老师: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生自己练习读哈默的话。

  老师:谁体会到了还有什么不同?

  学生:他很激动。

  老师:哈默就是这样真心诚意地为大叔打工干活。

  老师: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来体会哈默的与众不同。

  学生:要吃自己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靠自己劳动换来的食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老师:其实这也是哈默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了生字词的意思,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和外貌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尊严》教学实录6

  [教材简介]

  《为了他的尊严》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使乞丐获取劳动所得,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并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设计理念]

  1。凸显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教材,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补写等方式,深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人公、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2。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质疑解疑、拓展学习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以点带面,提高阅读品质。抓住重点句,并以此辐射全文,以点带面,提升阅读整体性,提升阅读品质。以妇人的话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心理、语言、身份等的不同进行比较、感悟,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理解文章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并且鼓励求异思维。

  5。树立大语文观,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课内外有机结合,并尝试格言创作,以进一步达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升华情感的目的。

  6。加强评价,激发兴趣。重视课堂评价,用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个性化朗读,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敝识能力:自读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鼻楦刑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3蓖卣沽废坝牖累:发散学生思维,想象、扩写乞丐搬砖的过程中几次心理活动;积累与尊严有关的名言、格言。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质疑,直入重点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通过初读课文,你对这个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了解了一个乞丐到一个庭院去乞讨。女主人让乞丐搬砖,乞丐不太愿意,女主人做了示范给他看,他就搬了。

  师:你说得很详细。

  生:我知道了女主人通过搬砖帮独臂乞丐找回了尊严。

  师:你预习得真好!能用简练的语言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介绍出来。刚才两个同学都说到文中一个情景——

  生:搬砖。

  师:(出示课件)大家看,假设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让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又从屋后搬到屋前(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她到底要干什么啊?/她到底是要把砖放到屋前还是屋后?/她这不是折腾人嘛!

  师:是啊,面对女主人这样的做法我们不由得产生种种疑问,不光我们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面对大家的疑问,她是怎样说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生浏览后找出句子: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搬不搬砖对乞丐怎么不一样呢?请你轻声读文,找一找文章当中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画下来。(生读文自学标画)

  [点评: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记叙了一个表面浅显但含义深刻的故事。文章比较长,如果按照文章的顺序来串讲的话,势必会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显得琐碎。因此,在简单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直入重点,启发学生围绕妇人的话进行思考、质疑,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

  生:乞丐搬砖前,这个乞丐很可怜……碰上谁都会施舍的。搬完砖之后,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那些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样。

  师:那我们先来读读描写他搬砖前的句子,然后说说这个乞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他只有一只手,让人看了感觉真的很可怜!

  师:那就请你把他这可怜的样子读出来。(生朗读这句话。语气表达不够)

  师:谁眼中的乞丐比他看到的更可怜。(另一生读,明显比前一名学生读得好)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同情的心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师: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可怜兮兮的乞丐就站在我的面前。然而,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生读后面与之相对比的句子,多数学生把“一模一样”中“模”读得不准确)

  师:注意这个字的读音:“模”——mú。

  [点评:“读中感悟,感悟后对比品读”的方法,较好地贯彻了“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的情感从对乞丐的同情到敬佩,这样的情感变化,不仅在学生思想中产生强烈的继续探究的愿望,更为理解文章主旨作了铺垫]

  师:除了外貌发生了变化,搬砖还使乞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乞丐搬砖前是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捉弄人呢?而搬砖后却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师:非常好!你注意到了乞丐心理的变化。

  师:大家看,女主人面对人人都觉得可怜的乞丐,却非要让他搬砖后才给他钱。所以,此时的乞丐是非常的生气,他怎么说?(生读乞丐生气说的句子)

  师:假如你就是乞丐,怎样来读出此时你心里的气愤呢?(生读句子)

  师:字里行间都透出你的气愤。(另一生读)

  师:看得出来,你内心还有一种无奈啊!

  [点评:在这里,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孩子进行多元化朗读]

  (生再读)

  师:“何必捉弄人呢”,你认为女主人是不是在捉弄人呢?(生齐答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他后来的结果知道的。他最后变成了一个西装革履、自信的成功人士。所以我觉得女主人没有捉弄他。

  师:你真会读书,能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很好。如此生气的乞丐,最后怎么又感激女主人了呢?

  生:因为女主人通过搬砖让乞丐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金钱的道理。

  [点评: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角色互换的方法:“假如你是乞丐,怎样读出你的气愤呢?”学生读后,教师恰当的评价,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文中角色,感悟乞丐的内心世界]

  师:是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起初当女主人用自己的行为向乞丐证明了一只手同样可以搬砖的时候,乞丐——

  生:怔住了!

  师:(课件出示文章第4自然段。教师边范读课文,边启发学生在文章的发散点进行想象。范读后,课件配上音乐)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这一段,试着走进这个乞丐的内心世界,把他的所思、所想填在书中的空白处,你对哪一处感受最深,就重点写哪一处,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生读文思考,并在文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都写下了很深刻的文字,说明你们很会读书,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来读原文?(请一名学生起立)谁能把你体会到的内容加上去?看看我们在理解文章时,能否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每处发散点分别找几个人)(生1读原文,其他几个同学读自己想象后补充进去的内容)

  生2:我用一只手能搬起砖来吗?

  师:他犹豫了。

  生3:既然女主人能用一只手劳动,那我一定也能做到。

  师:他不服气了!

  生4:这么多砖,我到底能不能搬完呢?

  生5:真累啊!算了,我到别处去要钱吧,不行,这样不就被别人看不起了吗?

  生6:我能搬一块,我一定也能搬起第二块、第三块……

  师:他犹豫了,但是他没有退缩,在不断给自己鼓劲。

  生7:我终于用自己的手把砖搬完了!

  师:看得出你的心情很激动!

  生8:啊!从没想到我还能做这么多活啊!

  师:此时,你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师:从大家所体会到的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在搬砖的过程中,乞丐的心理在不断地变化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把他的心理变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生自由读文)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乞丐由惊奇到犹豫到坚定的过程。那么,他在干活的时候,应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很累。

  师:哪些词句告诉你的.,读出来。(生读句子,突出了“气喘如牛”、“布满”、“濡湿”等词)

  [点评:这一段是课文的重中之重。课文用生动的词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乞丐搬砖时的心理活动。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分析重点词句,而是采用范读引导、启发想象的方法,请学生写下自己思考后的感受。学生的“感”源自于语言文字,学生写的“话”表达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巧妙的处理,使理解、感悟、表达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此时的乞丐真是感慨万千啊!他感激地对女主人说——

  生1(读):谢谢你。

  师:他还可能会说——

  生2(读):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留给我做纪念吧!

  师:他在谢什么?他为什么永远不会忘了女主人呢?

  生:他感谢女主人告诉自己还可以去干大事业。/因为乞丐找到了自己的尊严。/他明白了自己也是一个有用的人。/他还明白了,自己既然能够一块一块的搬砖,自然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师:乞丐此时接过的是——

  生:20元钱。

  师:但是,他得到的仅仅是钱吗?

  生:不是,是做人的尊严!

  师:由此可见,妇人说的这句话,果然有她自己的道理。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生回读妇人的话)

  [点评:这个环节紧紧扣住文章课后思考题。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在比较中,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此时,再让学生体会,乞丐究竟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师:除了这两个地方,你还找到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地方了吗?

  生:从17自然段以后也能看出来,他原先是一个乞丐,跟女主人要钱。而现在却买了房子来报答女主人。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发生在若干年后的这部分内容。(老师读叙述的部分,男生读董事长的话,女生读女主人的话。要求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点评: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但意思浅显。老师采用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处理,做到了详略得当]

  师: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怎么评价这个妇人?

  生:她帮助乞丐得到了尊严,但却不想得到回报。我觉得她特别乐于助人。/她心地很善良。/她通过搬砖这件事,让乞丐成功了,我觉得她挺好的。

  师:挺好的,这个词过于笼统,妇人让乞丐来搬砖,可是费尽了心思的啊!想一想哪个词用在这里更合适?

  生:用心良苦。(板书)

  师:在妇人良苦用心的促使下,乞丐怎样了?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事业有成。/终成大器。(板书)

  [点评:这个故事的明线是写乞丐,而暗线则是在赞扬这位睿智的老妇人。学生评价老妇人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总体回顾和总结。而老师在学生用词不很准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进行评价,是在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凸现了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

  三、升华情感,编读名言

  师:故事读到这儿,它留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生:女主人和乞丐都很了不起。/我为乞丐高兴。

  师:老师读到这里,把自己的感受浓缩成一句话,你们来读读(课件出示):做有尊严的人,也要给别人以自尊——何磊。

  师:你能把你的感受,这样精练地总结出来吗?

  生: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一世空。

  师:很经典的话啊!

  生:只要愿意做,什么事都能做到。

  师:了不起!这句话可是艾尔伯提的名言啊。(课件出示这句名言)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能。我们来读一读。

  生:只有劳动才能使人获得财富!

  师: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生:

  做人要有尊严,要自立自强,不能总想着依靠别人!

  师:完全正确!

  [点评:一篇文章学后,留给人的往往是只言片语的感悟。老师通过范写名言的方法,引导孩子用简练的语言来进行概括,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及时补充相应名言的方法,把孩子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全文

  师:妇人通过搬砖这件事,让乞丐知道了什么是——

  生:尊严!

  师:也让乞丐懂得了怎样做人!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人”字!

  [课后反思]

  这个故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隐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去思考探究。要理解这样一个情节简单但内涵深刻的故事,并悟出文章的中心,对生活阅历很少的四年级孩子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构建了“直入重点,牵一发动全身”的课堂结构。通过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自读、默读、标画,引导学生走进角色,产生联想;通过积累词语、补充文章空白处等手段,将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闭节课的教学都紧紧围绕着“搬砖使乞丐前后发生了哪些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得课堂结构紧凑,线索清晰。

  2蓖ü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内容—理解—感悟—想象—表达形成一条切实有效且环环相扣的训练线路。

  3蔽了让学生较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几次采用了让学生进入角色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乞丐,去感同身受。达到了“书如我心,我心入书”的境界。

  4痹诳翁蒙希利用自己年轻充满活力的特点,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傅的倾心指点。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课堂上过于关注自己的教案流程,没能更好的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生成。因此,在有些环节的处理中没能较好的体现设计意图。

  [总评]

  纵观教学全过程,这节课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道。通过自读、默读、评读、感悟读、想象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把语言文字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真正落实了语文课“以读为本”的思想。而紧抓重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使得整节课的教学线索非常清晰,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在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乞丐前后不一样的句子,并进行标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统观全文进行思考的能力。这为学生今后自学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刚参加工作,但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能与学生融洽交流。不时的幽默烘托了课堂气氛,使得课堂学习的过程轻松愉快,给听课老师和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在课堂上,有些环节有“蜻蜓点水”的感觉。老师关注学生不够,没有能够及时捕捉学生发言的亮点及问题进行有效引导,对有些词句的理解和朗读的训练不够到位。这些需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

《尊严》教学实录7

  师:同学们,第一个要求(读通句子)你们完成得不错,第二个要求,你们完成了吗?谁找到带有“尊严”这个词的句子了?(生举手)你来读。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读得好极了!这是镇长杰克逊对他的女儿说的话。咱们全班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这句话里的“他”指得是谁呀?

  生:“他”指的是这群逃难的人中的一个小伙子。

  师:他的名字叫——哈默。(课件展示)哈默是美国的石油大王,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美国的首富。早在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就高达60亿美元。但是,他刚到沃尔逊小镇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赶快读课文,找到那句话,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生读课文,画句子)

  师:画好了吗?你来读。

  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描写外貌的词语,让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这个人非常瘦,应该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

  生:我感觉这个人已经很不健康了。

  师:那是因为长期没有充足的食物。谁来读这句话?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都已经快要倒下了。在我们面前呈现出这样一个人,你来读。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同学们,这样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沃尔逊大叔却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尊严。咱们沉下心来,好好地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哈默有尊严的语句。开始。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读好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生陆续举手)咱们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三句话)

  师:真能干!孩子们,你们找到的这三句话,老师也找到了。(课件展示)我们来看看,这三句话都是围绕人物的`什么来写的?

  生:动作。

  生:语言。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哈默说的这三句话都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生齐读)

  师:哈默这三句话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

  生:必须要靠自己的劳动换来东西。

  师:说得太棒了!哈默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板书)同学们,咱们来好好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能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哈默有尊严呢?

  (生默读)

  师:咱们先来交流第一句话。谁来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师:谁对这句话有体会?

  生:这句话显示出了哈默一定要干完活儿才吃杰克逊大叔的食物。

  生:他不像平常那些逃难的人,不需要干活就直接去吃食物了。

  师:这就是哈默他做人的原则。此时的哈默已经是饥肠辘辘,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

  生:他坚持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食物,不像其他逃难的人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师:你真会联系上下文,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句子)

  师:读得非常好!再来看看这句话里哈默的动作——“仰起头问”,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哈默很尊重镇长杰克逊。

  师:对呀!尽管他是一个难民,却没有因为自己的饥饿而不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了自己。他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第二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哈默当时听了镇长的话,目光顿时灰暗了,他还是说:“先生,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要用劳动来换。”从这句看出来他一定要先做劳动,然后才能吃东西。

  师:你这个“一定”啊,说得非常好!他目光灰暗下来,说明他心里——

  生:心里想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食物。我是从那个感叹号知道他的心情是非常坚定的,不管你怎么说,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我的食物。

  师:你真会读书,连这样一个细小的感叹号都注意到了,那你能把它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得不错。这句话谁还有感受?

  生:我从这句话看出来了年轻人的态度很坚定。我从“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看出来他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劳动才能吃这些食物。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字重复了三次,注意到了吗?哪个字?

  生:是“不”字。

  师:这一个“不”字重复了三次,表现了哈默的坚定。谁来读?(生举手)请你读。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我觉得你还不够坚定,不够坚持。

  (生2读)

  师:好些了。还有谁来读?

  (生3读)

  师:同学们,尽管这个时候哈默心里有些失望,但是依然没有动摇他做人的原则。坚持要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第三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的感受是,杰克逊说先吃饭再劳动,而哈默说先劳动再吃饭,这样是因为要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收获,而不是吃完饭了,才去劳动。

  师:他的态度是多么的坚决啊!说来读读这句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师:还有谁愿意读?

  (生读)

  师:年轻人说到,就马上做到,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同学们,哈默坚持用劳动如愿以偿地换得了食物。他获得的食物和那些难民获得的食物一样吗?

  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这些食物,他会感觉很自豪。

  生:他不像其他难民,白白吃人家的东西,而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哈默不像其他的难民,吃到的是施舍的食物,哈默吃到的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奖励。

  师:太好了。难民们是用自己的可怜换来善良的施舍,而哈默呢,却用自己的劳动换得了报酬,这样的食物,他吃得安心、踏实;这样的食物,他吃得有尊严。同学们,哈默用自己的尊严换得了杰克逊镇长的尊重,把他留在了庄园,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对自己的女儿说,一起读——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有尊严,这是一句多么难忘的话语,也让二十年后的哈默成为了石油大王。

【《尊严》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台阶》教学实录12-18

《社戏》教学实录12-18

《背影》教学实录12-07

《春晓》教学实录03-06

社戏教学实录03-09

村居教学实录03-09

称赞教学实录03-09

《北京》的教学实录03-08

《藏戏》教学实录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