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时间:2021-07-10 13:17:28 教育 我要投稿

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能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只有学生明确了算理和具体的方法,在生活中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运用。一些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学生只要把法则牢记于心,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连基本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会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但同时也有一些教师认为,算理非常重要,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会说一整套的程序化的语言,以表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其实这种任意拔苗助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他们可能会把你教的话完整的说出来,但是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一、上好新授课,加强计算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使他们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算理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法则外,还要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应注意训练他们具有一定的记忆力。而这些要求都要靠日常教学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加强教学上好新授课,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

  1、利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都是运算法则的依据。但是这些都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算理的剖析就要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通过教师的“架桥”,寓抽象的知识于具体形象之中,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导到抽象的彼岸,从而概括出计算法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选择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条件,为进一步进行思维加工奠定基础。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2、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算理和法则。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关知识发生联系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所谓迁移,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对新知识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学生一但形成了迁移能力,就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计算课也是如此,恰当的运用迁移规律,会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能更准确的理解算理,掌握法则。要充分发挥正迁移作用,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

  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运用法则,并简化运算过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运算法则的掌握过程是从开展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度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开展是为了理解,以确保初期运算的准确,压缩是为了简化中间环节,提高计算速度,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口述运算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计算法则,而是按照法则结合具体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并逐渐过度到语言简练,这就是对计算法则的理解阶段。但计算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压缩运算的思维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最本质的内容。这才能形成技能。

  三、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计算这样的心智操作技能,就必须开展以积极的,灵活的思维活动为主的练习,才能逐步形成。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加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练习时要注意科学性,讲求实效。

  1、加强口算的培养。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基础的笔算是不存在的,一个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一定意义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在口算的过程中,有记忆和思维的参与,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记忆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就要重视口算的培养,加强口算的训练。在口算训练时,我采取了定时定量的卡片练习的方法。设计了口算卡片,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我在平时教学中,每天布置20道口算题,让学生坚持每日练习。

  2、有计划的组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3、搞一些竞赛,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就采取了习题形式多样化。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使其多样化。如接力比赛,抢答。评智慧小星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确保计算能力的提高。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的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计算教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相关文章:

计算课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10-16

理解算理是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10-16

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10-16

夯实算理,切实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10-16

借助已有经验,探求计算方法,深刻理解算理10-16

让操作活动与理解算理相伴10-16

计算教学中要兼顾算法和算理10-16

计算教学,学生算法资源的生成与教师算理知识的引领10-16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算法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