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时间:2022-08-29 16:41:06 作文 我要投稿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通用21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陶渊明同行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通用21篇)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

  此刻,我正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李白集》。读着读着,不禁回想起李白的诗陪我一起走过的日子。

  记得,最初与你相识是在三四年级时。有一次,妈妈让我背唐诗,可那些诗既无趣又难理解,丝毫勾不起我背书的兴致。突然,一首《静夜思》映入我的眼帘,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通俗易懂,我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思就是抬起头看着月亮,低下头思念故乡吧!又转念一想,李白的诗这么通俗易懂,他一定是一位很棒的诗人吧!

  上了六年级,我对你有了新的认识。从你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我读出了你对峨眉山的热爱;从你的"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中我品出了你对古今兴亡盛衰的无限感慨;从你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我感受到了你对好友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你的才华横溢让我肃然起敬!

  升入初中,我对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是位浪漫主义诗人,我从你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领略到你内心的孤独;你是位激情奔放的诗人,我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感受到你的豪情壮志;你是位乐观自信的诗人,我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体会到你一定要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你还是位武功高强、具有侠义心肠的诗人,我从你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中看出了你的冲天侠气……

  李白,感谢你,成长路上与你同行,使我爱上了文学;感谢你,成长路上与你同行,让我也变得洒脱豪放;感谢你,成长路上与你同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好好读书,快乐做人的志向!

  成长的路上,我与李白同行,真好!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2

  放眼坱圠无垠的历史帛书,或是疮痍满目,亦或是盛世灼灼,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各具情态,独领风骚。却鲜有人同你一般,有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的思想境界。我洗去浮世闲尘,棹一扁孤舟,寻你同行。

  魏晋,一个不太平的时期,官宦暗斗,。你卓然于此,深感红尘之纷扰,只得穿越田园,躬耕西畴,故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搔首白头,鬃中青丝不在,岁月的匕首在你眼中画下万丈深渊,也在你的心中埋下数载苦痛。掩上窗牖,眉结深系,我料想满目饿殍遍野,草枯木折之景触动心扉了吧?

  刀戟声沙哑,漫天黄沙散飞着,几代枯荣被你尽收眼底,暗红的眸子贮藏了半世愁苦。你愤笔泼墨,写下“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便披上一帘芳菲,抬步起行。

  一年的伊始,你坐车载舟,寻壑经丘,身后的乱世尘嚣,便也逐渐去了。望着眼前苍茫汉霄,你心中大悟,原来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遂有了“少无适闲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

  你落脚于一户偏僻幽静之地,一出门,便是景。

  叆叇云雾,袅娜轻烟,满目绿意在眼前肆意滋长。远处白瀑如烟,泠泠水声在山间漰湱,西边高崖森壁争霞,绿荫成瘾。你,便穿梭于沧山映水间,好不快活。整日奏着蝉鸣鸟啼,浸在山林之趣之中,你“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仔细打理着属于山间,也属于自己的一亩良田,一隅方寸。闲时把酒话桑麻,含觞赋诗,乐得清闲安然。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于阡陌间,歇于花树下。落英缤纷,打破了山间少有的宁静,风叶摩挲,述不尽这万水千山的灵泽,风尘契阔,你行路且歌,悠然漫步于月下、河上、山间……所到之处,皆得安闲。

  究竟是什么,让你沾润上世间少有的傲世风骨。你挣脱樊笼,脱离宫海,只为寻得心中想要守住的一份宁静,一份安然,我们隔着千岁洪波,漫步魏晋,漫步山水间。

  一段亘古的同行,让我真正懂得了你——陶渊明。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3

  人应当感恩于社会,方能得到美妙的青春真谛。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剑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让感恩于青春同行于社会,青春永不褪色,感恩永不止步。

  青山为帮助身后的绿树不受暴风摧残,将风雨揽于自己的身上;细草为帮助泥土中的涓涓细流完成奔涌到海的梦想,努力汇聚每一丝细流。是的,社会犹如明灯,为黑夜点亮明天;社会犹如一缕阳光,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这社会,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只有奋斗搏击的生活,才能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人生;只有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你才会懂得拥有的珍贵;只有经历了失败和挫折,才能走向成功与辉煌。站在青春的门口,翘首回望,感恩社会,让我谱写一段美妙的青春旋律。

  社会之温情,将青春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份温情,似一束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感恩这份温情,让青春的琼浆历久弥新,让青春的执着固若金汤。

  社会之无私奉献,让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弥漫着华丽而又绚烂的气息。陶铸说: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是啊,这无私奉献,照亮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照亮了钱学森淡泊名利,一心为国的豪情壮志。感恩社会之无私奉献,方能造就最美风景。

  年轻的我们总有很多东西无法挽留,比如走远的时光;总有很多东西难以割舍,比如追逐的梦想。学会感恩,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用不着匆匆忙忙往前走,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走得更远,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学会感恩,在青春的路上,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将青春之心系着社会之心,吹响青春的风铃,聆听青春的呼声,拥抱这感恩的青春。

  感恩,与青春同行,在我的前方,依稀可见荆棘丛中一朵朵鲜花正迎风绽放。这时海风袭来,夕阳的余晖映红了一大片海洋,余晖穿过地平线留下了壮美的海景,而我已大步走向前方,去感恩吧,值岁月依旧,青春正好。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4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在古代,若想大展身手,只有进入仕途。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宦生涯,但他渐渐看透了,厌烦了官宦生活,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辞官,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的一生似乎与菊花有着不解之缘。北宋的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这么喜欢菊花呢?

  首先,陶渊明的原配妻子陈氏十分喜欢菊花。陈氏去世之后,陶渊明思妻心切,又在梦中见到了妻子。陈氏告诉他自己做了菊花仙子。陶渊明醒后在墙角见到一株茂盛的菊花。从此,他便爱上了菊花。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但在历史上陶渊明与妻子的确恩爱有加。陈氏死后,陶渊明还特地写了《闲情赋》来追忆亡妻。一向潇洒,豪放的陶渊明也会为儿女情长所困,可见他也是一位多情,浪漫的诗人。

  其次,菊花有着隐逸的气质和孤标傲世的性情,它“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玫瑰那样妖娆,不像桃花那样美艳,它只在深秋默默开放,这正是陶渊明的精神追求。

  古代人读书为了做官,而陶渊明却想远离这一切,比起官宦之旅,他更向往“种豆南山下”得田园隐居生活。在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可惜他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清廉正直,他的才情、他的洒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可敬!可叹!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5

  渊渊博学,明明之理,好一个陶渊明!

  初识陶渊明,是在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陶渊明,陶渊明……细细呢喃这个名字,总有股莫名的熟悉感,好像似曾相识,也许是在哪篇文章上看过;也许是从老师口中偶尔听到过几次,隐约觉得他是一个博学之人吧。

  学完《桃花源记》,我不禁笑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描绘出这样一个似仙境,宛瑶池的世外桃源?是他的淡泊,是他的洒脱,是他的不羁!

  又识陶渊明,是在这篇清新淡雅的诗中——《归园田居》。他远离尘世,归隐田园。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过着清逸、自由的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毅然选择归隐,不再徘徊于丑恶的官场之中,愿扛起锄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心中亦是坦然;即便“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也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再逢陶渊明,便是这篇《五柳先生传》了。又让我见识到了他的淡泊,他的清明,他的豁达。当时在那个昏暗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追名逐利,唯独他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也能安贫乐道,自得其乐,饮酒赋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的淡泊清明被世人所传颂,他那种恬淡、闲逸、人与自认合一的隐逸生活境界更是大家所向往的。所以才有了孟浩然的崇拜;白居易的敬仰;杜甫的欣赏;才有了李白的仰慕:“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6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幼时,我读不懂陶渊明,读不懂桃花源的美,读不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我认为快乐源自追求与成功,追求考试的分数,追求老师的赞扬,追求父母的奖励。而在一个破落的小山树,哪里会有我的快乐?

  《桃花源记》的内容应该妇孺皆知了。于是,我将自己关进四角的书屋,钻井题海,去追求我的追求,但我发现自己变得躁动不安,茫然若失……

  读不懂的困惑,直到一个夏夜,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出去走走吧!”

  走在公园的小径上,一阵微风徐来,吹动了河边的垂柳,掀起河中的阵阵涟漪,耳畔是一片清脆的蝉声,它们正唱着夏日的夜歌,生命的乐章。看那河边的石椅上,几个老人正扇着扇子,微风吹动他们银白的头发,也撩动着他们心中难忘的往事,还有树林深处的几个孩子,他们正延续着前人传承的童真,笑声被树林悄悄地藏起,这时,我现自己的唇边流过一丝久违的微笑,也许我终于感受到了生活,也许我终于体会出了“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心境。

  从生活中读懂诗文,才是真正懂得。

  原来,真正的快乐源处生活的细节,而不时惊骇一时的轰轰烈烈,来自生活的朴实和纯真,而不是繁华的街市秋灯红酒绿,来自内心身处的恬淡而不是旁人的赞赏。于是,我读懂了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读懂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君子之交,读懂了范仲淹在经历世事沧桑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信条。

  这一段应该是读懂了陶渊明啊?

  最后,我读懂了陶渊明,读懂了生活,更获得了一份返璞归真的好心情!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7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这样称赞道。历史上无数的名人都对这位“五柳先生”充满崇敬,当作人生的标杆。可见他是多么伟大。

  陶渊明,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擅长诗文词赋,并且有独特风格,主要写田园诗词为主,被称为田园诗人。他的诗词没有柳永那种艳丽,没有李白那种豪气,他的文风是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练。我个人认为,如同李白、柳永一类的诗人,主要描写的是盛世,国泰民安,江山秀丽,写的是国富民富;而陶渊明,诗句中不时流露出自家的贫穷,然则,他的贫穷与杜甫的贫穷又不一样,陶渊明是贫中有乐的话,杜甫便是在贫穷的痛苦中挣扎了。可见陶渊明有着诗人的诗意,是位真正的诗人。

  陶渊明,他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陶渊明一生中有过五次进入官场,并又五次辞退的经历。其实,陶渊明常怀一颗报国之心,他也想像张良、诸葛亮那样辅佐君主。可惜他生不逢时,君并非明君,官场的人也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他早看破官场的阴险,可他身为一个父亲,又不得不为官,养家糊口。他没有将政治理想讲给君主,而是作成了文章。《桃花源记》中,他构想了一个百姓安宁,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处处可见其政治思想之伟大,是位真正的政治家。

  陶渊明,他更是一位教育家。他勇于面对黑暗社会,向往美好生活,对生活充满积极态度。这些优秀的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教育着我们。何尝不是一位教育家呢?

  陶渊明的思想、作品、态度都令我佩服,值得我们代代人将他作为榜样,跟着他的脚步走向美好未来,进入属于我们自己的世外桃源。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8

  陶渊明是汉魏晋南北朝前后五百年历史中最优秀的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代便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却只因寒门出身,不得不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他倍感疲惫,于是开始放弃官场名利转向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他是一个略微消极的人,他所作的《归去来兮辞》描述了从路上到居室,再到庭院和郊野,开始还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认为回家是正确的,而做官是错误的。但在欣赏完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之后,反而生发出了“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悲叹与感慨,这种消极的想法想必大多数上了年纪却过分留恋世间美好万物的人时常会有吧!

  同时他还是一个善于运用积极情绪化解内心矛盾的人,“寓形宇内复几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更是用积极态度劝慰自己的内心要忠于天命、安于本分,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叫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时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的。他也说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最喜欢的一句正是如此。

  他也是一个有着高傲气节的人,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这句话也广为流传,被后人传颂至今。

  他才是一名真正的隐士,隐居只是为了摆脱世俗官场羁绊,同时他深深的喜爱着乡村优美的雅境,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便是最好的验证。不同于其他人的“终南捷径”,我想也只有他才是最纯粹的那个人吧!

  他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恬淡图景,但这一切情景都蕴藏在景物中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巧妙的自然景物同时也流露出了田园生活的安逸,以及作者的喜悦之情。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9

  溶溶月,淡淡风,终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无影无踪,可是历史却为我们记载了你,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曾祖父是大将军,你笑之以对,未因此而骄傲。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未改变你乐观的人生态度。当家庭衰落后,你出仕做官,却因看不惯官场的浑浊讨厌人与人之间的假面相对阿谀奉承,更不因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而去。“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你体内最深切的呼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你内心最向往的生活。

  面对南山,你选择忘记,忘记所有的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清宁恬适的生活让人心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洒脱旷达的心境让人敬佩;“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积极乐观的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你,一位不慕名利、只求淡雅的菊花君子。

  尽管家境贫寒,罢官归乡的你却不改豁达本性。“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人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一句句淡雅的文字勾画的出一幅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图,字字珠玑之中洋溢着乐观与从容。

  你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是让无数仁人志士敬佩的一生。你如莲般高洁,如菊般隐逸,如梅般坚贞,如竹般清正,花中四君子也难以比拟你这生于污浊却清于世的真君子。面对死亡的威胁,你吟唱着“死去何所得,托体山阿”的磅礴词句。你的精神如何能让人不去敬佩不去传颂呢?

  千古的文章已经流传了千古,你——陶渊明将永远伫立在历史之中。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0

  也许人生路途中所遭遇的磨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吧,困难的环境中总是能锻造出人才。正是陶渊明当时的环境所迫,才会有那么多的好诗,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渐渐地征服我们的心灵。在光鲜亮丽的表面,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些不如意。当有些选择有些磨难种种浮现在面前的时候,当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的时候。真的很羡慕陶渊明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随着时间而腐朽,就像陶渊明在我们心中,留给我们的他那些高贵品质。我心中的陶渊明,他是后人的典范。

  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得是后人的典范。陶渊明他远离闹市,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品乡间淡,观风中寒菊,活得那么潇洒自在。看似,他好像真的没有勇气来面对生活得不幸,可是谁又能感受的到他内心得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才会在百般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背后的无奈、焦灼、伤痛谁又能真正理解。当他放弃那些官场名利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快乐。

  山清水秀,使人忘俗,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隐居中拥有的淡然心态、豁达胸怀。他过的那种闲情逸致生活是多少人都向往,都一直念念不忘的。人们都钦佩陶渊明,他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有着不与反动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的诗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更是留在我们的心中……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古代,诗词歌赋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在假期里,我也开始阅读古诗文,从中我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美。在我阅读的古诗词里,我最喜欢的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那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所以陶渊明的诗词写得十分洒脱,有一种不拘一格的美,让人读起来很舒服。他不像李白那么浪漫,也不像杜甫那么忧国忧民,而是十分悠闲,不问世事,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吏和地位,他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做自我想做的事情。

  我不只是喜欢陶渊明的诗,更喜欢他生活和性格。从古到今在官场上受排挤的人有很多,他们大多是辉煌了一时之后就一下子被贬,得不到不可怕,但得到了再失去是最让人难以理解的。陶渊明虽然几次当上官,但最终都辞退了,他厌恶官场上的斗争,相比而言他更喜欢田园的风光,虽然那里给不了他地位权力和金钱,但他并不在意,他只需要平静地度过一生做自我想做的事。

  我喜欢陶渊明这种洒脱的生活,期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有和他“一样的生活”!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2

  我是一棵普通的柳树,但因为他,我变得不普通。

  没记错的话,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深秋时节。虽是秋天,却已有一丝冬意。飒飒秋风似如刀割。卷起一片接一片枯黄的叶子。寒气弥漫了整个山坡。

  他朝我走来。穿着一身单薄的打着补丁的衣服。背着一身行囊,挂着个破破烂烂的酒壶。他取下酒壶,抿了一口。说道:“柳儿,这一口,敬你!我就要去彭泽当县令了,待我有所成就,就把你接到我身边。”说罢,他把酒洒在我面前。我摇了摇枝条,他挥了挥手。

  风,愈刮愈烈;他,越走越远。

  过了好多天后,雪,骤然而下。漫天飞舞,大地裹上了白衣。慢慢地,雪停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距我越来越近。我感受到了,是他!他衣着比上次见他略微厚了一些,可是依旧弱不禁风。他走到我跟前,拂去了地上的雪,坐在那里。一秒、一分,终究无语。我从她脸上看到了失望和落寞。

  良久,他叹了口气,仿佛想通了什么似的,随之离去。这是我第二次见他。

  春夏交替之际,我离开了山坡,他把我载到了他的院子旁。院子堪称破旧,里面的东西可想而知。而他却一副安然自若的模样。

  从旁人口中,我渐渐得知了,他叫陶潜。人们说他很会作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摸清了她的生活作息。一日中,有半日是在读书,后半日时而作诗,时而喝的酩酊大醉。三餐毫无规律。箪、瓢摆在院中置之不理。在常人看似不正常的生活中,他却过的颇有滋味。

  在他眼中,或贫贱或富贵,终究一样。我十分敬佩他的这种精神。率真自然,淡泊名利。

  也许他其实很普通,但在我看来,他并不普通。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3

  没有繁忙的政务,没有世俗的烦忧。不慕荣华,尽享田园。这正是陶渊明的写照。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便是陶渊明的作风。每当红日初升,他手捧诗书。吟诗作画,谈天论地。“不戚戚于贫贵,不汲汲于富贵。”他爱喝酒,喝酒也有别具一格的作风。朋友请他去喝酒,去了就喝,喝完就走。只求开心潇洒。这便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

  早出晚归,在月光的追随下——“带月荷锄归”。早晨的露水沾在衣服上感到清凉与舒服——“夕露沾我衣”。过着这样的生活只求“但使愿无违”这难道不是人们想要的美好生活吗?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一簇簇悠悠香菊在院里静放。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这时,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的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悠悠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

  过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可以看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可以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过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就像孔子所说:“何陋之有?”

  生活中带有宁静;内心中含有恬淡;体会悠闲自在的生活;品味生命的美好。像陶渊明一样超凡脱俗;像陶渊明一样悠闲自得;像陶渊明一样安贫乐道;过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自己的真,真无愧于你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的潇洒,清明。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4

  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夕阳西下,你提一壶美酒,青布衣衫,菊香缭绕,遍地金黄。你感叹,你沉醉,这飘然无暇的美景。

  几年前的斗迹官场,你傲然挺立,不动摇,不受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面对黑暗,你纵身离去。围篱种菊播苗,你乐得自在,活得逍遥。世人说你傻,你却轻声浅笑,笑他们的心已黑,看不清这污浊万世。但你心有余悸,祖宗大业,毁于一旦。你又想,在这田园,岂不比官场快活得多?于是,你又笑,笑祖先的愚昧。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样的生活,你却道妙,好,乐。篱旁的菊懂你的心,你的喜怒哀乐,它心知肚明。它知道你冬冷夏热,知道你寒窗苦读,知道你饥肠辘辘,但你依旧快乐。为何?世人不知,官僚不知,但你心里却清清楚楚!这自然的绿,这花草的香,这菊花的金,何不让你沉醉?你又想起官场的黑,争斗的灰,怎能比得上这番美景!你提酒吟诗,脸色绯红,映衬夕阳。你是否醉了?不!世人皆醉,你独醒!在黄昏,你放声大笑,看破世间的阴沉,看破人心的昏暗!

  菊香。

  吟诗是你毕生的奢好。你登上山峰,游览青湖,目掠森林,步跨田野。一曲曲悲壮的诗篇,一段段优美的古文,伴随着你的衣襟,流传千古。诗已纳入你的灵魂,不论生活有多贫穷,处境有多落魄,它依然伴随在你的左右。

  陶渊明,你如清水莲,金秋菊,傲立于黑暗之中,菊是你的魂,诗是你的魄,酒是你的灵。你一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成就了一个纯白无暇的灵魂。古今多少文人墨客,能像你如此呢?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菊香依旧缭绕。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6

  最爱那凌芳傲骨的秋菊,最爱那清风微扬的香柳,最爱乡间晨露的那一抹轻霜,最爱桃花深处的那一缕微光......

  愿站在山屋东篱之前,举樽自饮,与菊共语。愿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看你带月荷锄高歌而归,观林海雾起,听鸟鸣山幽。这是你的天生禀赋吧,依山恋水,性旷情达。二十九岁出仕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高唱归去来兮而还,一吐心中压抑与不快,如决堤之水,从此躬耕农亩,隐居山间,自得其乐。羁鸟恋旧林,纷繁变幻的世界终究不是你的归宿。看穿了世间的恩怨情仇,阅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你只愿抚琴引觞,躬耕赏菊,做个隐者。

  归去,归去,你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那个污浊黑暗,纷纷扰扰的社会,独你能找到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从容应对外界的诱惑。近墨者也能不黑,你慨然应对世俗的官场,离官为民,为了尊严,甘愿受贫,不愿被乡里小儿所侮辱,更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自享高洁,不怕流言蜚语,因为这就是你的追求,不是吗?

  乡间的晨风总是那么清新,带着雏菊的芬芳,房宅被榆柳桃李所包围,自是隐者返自然。逃离了官场的樊笼,挣脱了俗世的罗网,你更快乐吧。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便欢然有喜,这种复归于自然的和谐是你毕生的追求。归隐,生命的本质在于形为心役,释放出内心的本真,这就是你所探求的生命价值之所在。

  你一定渴求寻找到心中的圣地桃花源吧,那里鸡犬相闻,老少同乐,男有所耕,女有所织,你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也是如此吧。如果现实社会也是如此的民风淳朴,怡然自乐,你或许不会选择归隐这条路,只可惜事与愿违,于是,鄙弃官场,淡泊明志,最终,你头也不回地走入深山归隐处,寻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7

  提起陶渊明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会说陶渊明谁不认识?不就是《桃花源记》的作者吗?古代著名诗人,谁不知道?

  陶渊明,东晋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大概也是陶渊明的号吧?

  难道堂堂古代著名诗人就这样被介绍完了?不,关于陶渊明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一直很尊敬陶渊明,也很想像他那样做一个隐士,不与世俗牵连,据说陶渊明从小就满腹理想,博学多闻,29岁出仕,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几番进退,仕途不顺,最终因报复不得施展,又不肯降志辱身与仕族阶级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归隐,过上了简朴的农家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是迫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了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逃避方式,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而选择追求“本我”,以求保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这是一种崇高理想的表现。

  我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大多是描绘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厌恶和对纯净自然的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活。他一个人徜徉在南山下,与菊同眠,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贯被称为“花之隐逸者”的菊花,让陶渊明受到了清静无为、无车马之喧的安逸生活,更让后人明白了要为自己的心灵而活的道理。

  我心中的陶渊明是一位有着崇高的理想,不慕名利,向往世外桃源的清高的人。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8

  古往今来,任何生物无不是追权逐利的。花花草草会争抢着阳光和肥料充裕的地方;猩猩为了良好的配偶,无上的地位而生死一绝;有的人,会为了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出卖节操。但有个人却把这种物欲生活弃之如草履。他的这种独特行事风格,高尚的情操,绝决于浊世之外的勇气与决心,品它千遍也不厌倦。

  他理想的社会是鸡犬相闻,恬静和平的。虽然他所居住的房屋远离世俗,心远地自偏的。他的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身着短褐粗布,清茶淡饭,瓢篓皆空。但是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总有后人学之,却终断不了尘俗之念。北山移文中便有一周子,习隐南郭。初至,傲百氏,蔑王侯。待到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欣然归朝,裂荷衣。粗鄙市侩之象尽露。何也?以隐居为手段扬名于世,谋取富贵也。

  他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有自己一份坚持,更有自己的信仰追求。喜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此人门栽柳树,人曰五柳先生。他,就是陶渊明。

  五柳先生心性如此,受不得官场的尔虞我诈,受不得繁华奢靡的京城生活,受不得为了利益所降低道德底线的事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辞官了,去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活得自由自在,潇潇洒洒。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着布衣,在田中耕种劳作,没有了繁琐的曲裾,袖衫。偶而奢侈得喝个一醉方休。“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陶翁品格高尚,虽贫虽苦,而乐在其中。

  陶渊明悠闲恬静的生活态度,品它千遍也不厌倦。陶渊明不屈从权贵的心性,品它千遍也不厌倦,陶渊明决然浊世之外的精神,品它千遍也不厌倦。少了这种精神,世上少了一缕清风。少了这种人,余学于谁?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1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造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也构造了每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每个人都渴望遇见桃花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我就曾遇见过属于我自己的桃花源。那是在去年九月,夏天已走到尽头,天高气爽,我和爸爸去登凤岭的时候,山重水复之间,峰回路转,我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山间略为平坦的谷地上坐落着几处农舍,一块稻田,不远处的小丘挡住了我远眺的视线,在明媚而不灼热的阳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光与影的美丽画卷。这便是桃花源么?

  下了山以后,我才明白这并不是桃花源,科技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去何处找那桃花源?或许桃花源并不存在于这世上,而是在每个向往桃花源的人心里。《桃花源记》末尾那个好游山泽、欣然规往的刘子骥,其实他要寻觅的桃花源,就在他心里。

  但与其说是去找桃花源,不如说是去找寻那份内心的安逸与淡然。难道那些隐士们追求的只是那清幽的山水吗?不,就像陶渊明笔下所写的五 柳 先生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于是那些高士们就只好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寄情山水,流连于书画了。

  但现在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再要食薇采莲地去当个隐士简直就是个笑话。人总是希望过上好的生活,比如五 柳 先生要是天天都有酒喝,岂不美哉?况且所谓“小隐隐于山野,大隐隐于市朝”,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陶渊明也不例外。所以我只是希望,在这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能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拥有那份内心的淡泊与安逸。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20

  一册册汗青以悠远名扬的口吻在我们的耳边倾吐中国的千年沧桑。掩耳息心,千军万马气势恢弘地奔涌而来。朝盛朝衰似轮盘般不住旋转。烟波浩淼的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哪一瓢能够沁润心脾呢?

  王侯将相,天子为上的宫宇熠熠生辉,好不气派,但象征荣誉的金砖玉瓦中,以腥臭的暗红色浓血来筑造高不可攀的权力之柱。锦衣华服下的灵魂,用无知觉的冰若寒霜的心制造看似金光夺目的财富,但高贵的心灵无法容忍这不堪的一切,于是毅然跨出欲望的围巢,两袖清风,健步而去。

  寻一处依山傍水之所,搭两间简朴平淡之屋,围三亩自耕自食之地,栽四棵稚小挺立之苗……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中感受汗水的欣喜。闲时啜饮自得,淡淡的酒香温润顺喉,不禁惬意抿嘴而笑。低矮的小茅屋怎堪比高楼阔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何能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贵荣华相提并论,清粥小菜的朴素如何与玉盘珍馐相媲美。

  陶渊明因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而蕴为千古传诵的田园诗人,而我们如能获取如此淡定自若的旷达,想必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演化为各色各味的调味品,曲折跌宕的道路将化身成最触动人心的交响曲。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怀会在你的心中构起一番世外桃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我们的思想摒弃了外界的浮华喧嚣和世俗的功名利禄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如天鹅湖般清澄、静谧,如灯塔般明亮。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测量灵魂的高度。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学会了还自己一片碧空,懂得了观赏柔软洁白的云朵,爱上了让跳动的心来解答我的疑惑。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 篇21

  回首中华民族曲折漫长的历史长河,你——陶渊明映入我的眼帘并教给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你算是“隐士之风”的创始者吧!你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战争、压迫的时代,你处于官场中。本是让人羡慕的,有名有权有利,可是不想你却三次挂印拂袖离去,为何?你厌恶了世俗还是在逃避现实呢?你的经历及实际行动告诉了我答案,原来是世俗邪恶所造成了你弃官成为一名隐士,你对世人说明了名利的卑微,人格的伟大与高尚,你的言行牵动了历史情节的变更,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人生哲理之一—不要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你又是中华文坛之中的田园诗的开创人。你隐居之后,日子是那么艰苦,平淡,可你不后悔竟然“种豆南山下,草盛都苗稀”来言明自己的心声,你可能已经沉睡了,不知道你的话的影响力及号召力,可我知道,我一个小小的中学生都知道你陶渊明向往的生活安静、和谐的乐趣,那别人就更不用说了,你如果纵观历史,会发现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学习你。

  你的愿望,在《五柳先生》和《桃花缘记》中表露的一清二白,如小葱拌豆腐一样,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名利”你和众多东晋人民一样,渴望没有战争,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社会生活,不希望有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可是,那样的生活在当时是不复存在的,不过它丝毫没有影响你矢志不渝的理想,又教会了我要坚持不懈,光明始终会到来的。

  感谢你,陶渊明!谢谢你让我从你那里学到;人要有点清高,面对现实要敢于向往美好。

【与陶渊明同行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陶渊明的作文08-28

与陶渊明对话 -作文01-01

遇见陶渊明12-27

假如我是陶渊明 -作文01-01

与作文同行09-11

同行作文06-18

与经典同行作文02-25

陶渊明_750字03-17

改写陶渊明的饮酒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