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脱产培训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摩擦力》

时间:2021-12-16 12:08: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三亚脱产培训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摩擦力》

教学设计:《摩擦力》

刘成斌

三亚脱产培训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摩擦力》

一、课标要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间的关系;

(2)认识滑动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运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从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方法;

(2)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3)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摩擦的观察与思考,学习结果表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中,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四、教学流程图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引导分析归纳规律

练习巩固反思拓展探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分组讨论:生活中关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例子有哪些?

2.新课

(1)静摩擦力

思考与提问:你对静摩擦力的认识有多少?你所知道的静摩擦力的规律有哪些?

以下根据学生道出的关于静摩擦力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对错误观念进行纠正,重点放在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引入最大静摩擦力。

堂上小练:请分析以下三种情况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并准确把该静摩擦力在图上标出

(a)(b)(c)

木块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为0,保持静止F=1N,保持静止F=3N,保持静止

引导学生利用初中二力平衡的相关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结合图讨论木块所受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归纳出静摩擦力与接触面相切。

实验与探究一:研究静摩擦力的规律

实验器材:木块、弹簧秤、砝码、粗糙木板

带着问题完成实验,并把有关数据填入课本P42表3-2-1中

①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逐渐增大拉力,静摩擦力有何变化?与弹簧秤拉力读数有何关系?依据是?

②观察弹簧秤拉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木块刚被拉动?(引入最大静摩擦力)

③木块被拉动后匀速运动,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这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何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④对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何关系?

⑤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对最大静摩擦力有没有影响?

实验后小组讨论,归纳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互相接触且挤压

b.接触面粗糙且双方有相对运动

以及静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

(2)滑动摩擦力

引入:a.刚才的实验可观察到滑动摩擦力是一个怎样的力?(引导学生归纳滑动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着的摩擦力)

b.刚才的实验给我们暗示了一个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与探究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木板、毛巾、玻璃板,木块,砝码,弹簧秤

压力

摩擦力

实验条件

N1 N2 N3

长木板

毛巾

玻璃板

数据处理:

摩擦力f/N

压力N/N

分析与结论:从实验得知,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成正比:f=μN,其中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它与相互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堂上练习:

①P40例题(由学生根据刚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

②用一水平外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由于物体和墙之间有静摩擦力,此时物体保持静止,静摩擦力为f。如果外力大小增至2F,此时静摩擦力多大?若物体沿竖直墙壁自由下落,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情况如何?

(3)拓展与探究

开展《摩擦力的再认识》系列探究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抛题。

参考课题:

①研究鞋底花纹的防滑性能

②研究摩擦力的利与弊

③自行车中的摩擦力

④防抱死刹车装置-ABS的初探

⑤探究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有效方法

⑥研究几种材料的动摩擦因数

⑦摩擦现象本质的初探

⑧各种摩擦力方向的演示

本系列探究性活动按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班分为8个小组,研究不同的课题,要求两周内完成,成果可以论文形式或课题报告形式展示,并要求制作成ppt文件进行演示,安排两个课时,进行交流答辩,互相学习。

六、教学反思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摩擦力的实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不必拘泥于教材,以学生生活的实例取代教材中的例子,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归纳出物理规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科学探究学习模式的全面开展,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本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是以学校课题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化"和新课标理念作为指导方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本届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实验探究学习模式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设了较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启发了学生的物理思维,相当部分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有所提高。

MSN(中国大学网)

【三亚脱产培训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摩擦力》】相关文章: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之四01-21

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02-10

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02-09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02-10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02-20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01-21

教学设计之七:4.3.1角的教学设计02-20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推荐)02-20

教学设计之“三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