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9 词

时间:2021-12-16 20:24:33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9 词两首

9、词两首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复习诵读,导入新词:背诵 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1、板书:如梦令 渔歌子 2、生读题 3、师解题:《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名。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4、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分别指名读两首如梦令,初步认识词牌,了解如梦令的特点。 5、板书作者并做相关介绍 李清照:南宋第一才女,出生一个大夫的学者人家,博学多才,精通书画,擅长写词。 张志和:唐代诗人,能书善画,长于音乐。 6、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正音。 2、同桌读,注意读正确。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 4、生练读,并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精读指导,学习《如梦令》 (一)抓字词,理解词意。 常记溪亭日暮, 我常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常记:时常回忆起。  日暮:太阳将要落山。 记:不忘 。 沉醉不知归路。 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         沉醉:大醉,醉得厉害。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晚回舟,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 兴尽:尽了兴致,兴致得到满足。 误入藕花深处。 错误地划进藕花的深处。         误入:错误地闯入。误:错误。 争渡,争渡,  怎么渡呢?怎么渡呢?         争渡:“争”与“怎”相通,怎么;如何。 惊起一滩鸥鹭。 惊动了满滩的'鸥鹭,却飞起来了。   滩:群。   鸥鹭:水鸥和白鹭,泛指水鸟。 1、交流以下几个词的意思。 常记:常常想起 沉醉:大醉 兴尽:游兴满足了 溪亭:溪边的亭子 2、整体感知 (1)师问: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自由读词,请找到文中的关键字词回答。(“醉”“日幕”) (2)交流 3、抓“醉”理解全词 (1)读一读全词,从“醉”你看出什么?(可结合生活经验,也可联系下文) (2)交流 ①词人的心情愉快,畅饮导致醉 ②不知归路 ③日幕,游玩兴致还很高,流连忘返 ④误入荷花深处 ⑤词人在荷花丛中快速地划动小船,想找到出路 ⑥惊起栖息的水鸟 (3)师结:作者愉快的游玩,兴致盎然。由于畅饮喝醉了,以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回想起来别有情趣。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吗?先自己试一试,再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二)想画面,体会意境。 1、看图,再读读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2、交流(兴致勃勃在溪亭游玩 在荷花丛中一女子荡舟游玩,游兴不尽 拼命的划船惊动了栖息的水鸟……) 3、你从中感觉到什么?(作者的心情很愉快,很有情趣,游玩的兴致很高) 4、朗读,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 (三)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背诵,理清全词的思路。 地点、时间、发生什么事(沉醉、误入、惊起) 2、自由练习背诵 3、不同形式的诵记 4、你体会到早期时的李清照是怎样的? 过渡:生活如此有情趣的诗人,后来由于命运发生变故,她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度过晚年。 (四)、拓展阅读,对比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1、出示:《声声慢》 另一首《如梦令》 2、师读,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3、说说感受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补充习题》三、四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读通第二首词,并大体了解词意。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复习导入: (1)、背诵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诵读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3)、背诵柳宗元的《江雪》 2、过渡:今天我们将再去认识一位在白鹭飞翔,桃花盛开,鳜鱼肥的季节中独钓的渔翁,享受一番当时的情趣。 3、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正音。 2、同桌读,注意读正确。 3、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 4、生练读,并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学习张志和的词《渔歌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一行白鹭时起时落地飞。 西塞山:即道士矶,在  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开了,流水泛涨,水中的鳜鱼多么肥美啊! 鳜鱼:俗称花鱼,桂鱼。 青箬笠, 绿蓑衣, 戴着青青的斗笠,披上绿绿的蓑衣, 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迎着斜风细雨不一定要回去了。         斜风:微风。 不须:不一定要。 (一)抓字词,理解词 1、指名读 2、出示关键字词,看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箬笠 蓑衣 (2)斜风、细雨 联系生活经验,猜想是怎样的风,怎样的雨。 (3)不须归 (4)师解:西塞山:在湖州,西塞山前有一溪,但樊漾湖已不存在。 2、整体感知 (1)自由读,找一找,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它们是怎么样的?眼前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秀丽的春天) (2)交流 (3)词中的人是怎样的? (4)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词意。 (二)想画面,体会意境 1、划出表示颜色的词,想象中的画面是怎样的?(交流) 2、除了色彩缤纷,许多事物是处于动态的,找一找,你仿佛看到哪些事物正处于动态之中。(交流) 3、看书中插图,再读读词,你脑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闭上眼睛,师读词。 交流 4、探讨:渔翁为什么“不须归”? 5、朗读 (三)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背诵,并自由练背。按由景到人的顺序。 2、不同形式的背诵 3、作者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渔翁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 赞美渔家生活情趣,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融和作者隐忧后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 (四)、拓展诵读 1、再读柳宗元的《江雪》,体会情感,同样有着隐者的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 2、背诵写春的古诗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补充习题》一、二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预习《螳螂捕蝉》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9 词】相关文章: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习作一02-28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练习一02-28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一03-09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习作一03-09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203-09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习作二03-09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习作三03-09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02-28

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3、烟台的海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