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03 14:53:59 教案 我要投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教学设计

课题 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 作者及工作单位 李智涛 山西省泽州一中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实施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本学期,是我校物理学科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第三年,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道为载体,运用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新课改以及我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要求。

  为此我们学校有一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名称,在此做一些说明;

  1.学簇等同于小组,学簇长等同于小组长,簇员等同于组员

  2.学道等同于一些学校的学导案,是学生和老师上课的主要载体。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理解功的概念”。该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功的概念;会分析物体位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能正确运用功的公式,计算各力做功的.大小;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判断物体所受各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正负;掌握合力做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功”承接和发展了初中讲过的功的公式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是在学生已知的特殊情况下(与在同一直线上)的功的公式基础上的扩展,扩展为功的一般公式时(力与位移互成夹角),突出了力做功的效果。功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用能量途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功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本章的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难点是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本着以生为本、已学为先、高效学习、问题导学的理念,按照七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自主学习(Xmin):

  本环节分2个时间段

  (1)课下的随机时间,学生自己选择。主要完成文本的阅读

  (2)有教师辅导的自主自习。完成学道中相应的题,有困惑的可以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向老师及时解决

  环节二:学道点评(2min):

  各学簇完成情况,对好的进行表扬,不是太好的进行激励,同时点出存在问题最多的题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环节三:学簇展示:(14min)

  (1)有学簇长、学科代言人组织1对1以及1对2的簇展,及时提示游离学生加入学簇活动。

  (2)提示交流的学生注意思维的分析,注重过程的理解。

  (3)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到提示专题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实战时注意质疑、补充、评价。

  (4)提醒学生把疑惑板书到白板上角。

  环节四:学室展示(15min)

  (1)学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3)有序展示:注意展示题题意分析,受力分析、运动示意图的分析,有质疑和对抗,同时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环节五:评价反馈:(1min)

  (1)学簇之间,衔接时的评价

  (2)值日学簇穿插在室展之间的评价

  (3)值日学簇和学师总评:从思维方式,分析题意能力方面点评。

  环节六:小结检测:(6min)

  (1)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其余同学完成检测题。

  (2)学师观察,及时评阅检测题

  (3)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4)引导学生浏览所有的版面。

  环节七:学道导学:(2min)

  (1)对下节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

  (2)用一些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学道点评 再判阅学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数量和质量)进行通报,对于一些特殊的方法或错误甚至点评到个人。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对于功的一般表达式不太了解;2.判断功的正负,也就是力与位移夹角的判断由于数学没有学生向量而不理解;3.如何求总功,不能很好的理解两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点评,找出本节重点和难点,以及易错点,一会在展示中重点解决以上三个问

  引导学生找出重难点和易错点

  学簇展示 老师游走于各簇之间,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需把握大观。主要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不清楚。 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进行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对有困惑的问题及时相互讨论和问老师。及时把不会的或者有特色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自学,通过相互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解决。通过自己得出的结果,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室展示 1.老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老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1.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2. 注意展示的题主要涉及功的一般表达式、正功负功以及其意义和如何求总功。 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质疑,能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规律。自己能给其他同学讲明白,必定理解的比较透彻。 评价反馈

  小结检测 1.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学生的讲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以及思维对抗情况。

  2.及时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3.同时进行必要的知识检测以及通过判阅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检测题功的正负和求总功。 .值日学簇对各簇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学生的士气。

  2.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并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3.学生进行检测来检验当堂课的掌握情况。 .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有规律的掌握知识。

  2.通过检测来把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控。 学道导学 对下节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1.理解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2.会推导功率与与速度的关系;3.了解各种机械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功教学设计02-10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示例之一01-21

功的原理教学设计示例之二01-21

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 教学设计01-21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1)10-28

《功》教学反思07-31

第二章第二节蘑菇 教学设计二01-21

《功的原理》教案设计10-10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