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6 09:01:0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中班美术教案锦集九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表现夏天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选用颜色,表现夏天的特征。

  准备:幼儿观察了解夏天的特征、彩笔等

  过程:

  1、幼儿讨论:

  (1)你们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2)人们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3)怎样才能凉快些?

  (4)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夏天的炎热?

  (5)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

  2、小组合作画。

  学会商量,分配各自画的内容及布局、颜色等。

  3、交流分享,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对夏天的感受。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手帕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对印的花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课型为造型表现,是运用多种颜色在对折的纸上进行自由点画,进行对印。

  奇迹般地出现许多偶然图像,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参与活动中,展开想象,培养思维想象的能力。

  参与体验,借助多种媒材进行添画,使画面与想象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认识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的关系。

  在积极多元的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对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请你猜一猜它是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出示图片,请学生猜想,并说出答案。

  师:看图片,这是什么?生说

  (学生直观地看到图片,丰富的色彩,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二、欣赏图片,感受对称。

  师:同学们议一议、说一说、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对称的。

  教师解释对称就是以一条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对角对称。

  通过观看生活中对称的图片议一议对称的美。(平衡、均衡、整齐、稳定)

  三、对印方法的演示

  本课需要用到的工具比较多,过程有些繁杂,教师事先准备好作画的工具进行分步展示。

  教师示范

  (1)先构思要画的内容

  (2)将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调色时要注意颜色的.稀稠度,要适中。

  (3)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

  (4)添画。

  四、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1、创作出一张对印的图形2、对印出来得图像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添画、构图缺陷、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作业的优缺点。

  六、收拾与整理:

  毛笔、调色盘、水罐清洗干净,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

  七、课后拓展

  用对称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各种美丽的图形。

  八、板书

  《对印的花纹》

  1:单个对称2:双个对称

  步骤:1:对折

  2:想

  3:画{①调色②作画

  4:对印

  5:添画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习用简单的纹样有规律地装饰花边。

  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体和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如:花边围栏上、台布、衣服、围巾等物品上的花边,感知多种图案,花边上纹样排列的规律性)

  (2)彩色纸剪好的纹样(略)每人2至3种,条形图画纸(长约30厘米),水彩笔每人一盒。

  (3)范例:花边3条。

  活动过程:

  (一)观赏与比较:感知纹样排列的规律。

  出示范例:3条花边,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效果与感受。

  范例一:纹样排列杂乱,没有规律。

  范例二:纹样排列整齐,有规律。

  范例三:纹样排列基本有规律。

  引导语:

  (1)你发现了什么?

  (2)第三条花边怎样改一下就既整齐又有规律?为什么?

  (二)理解与操作:摆各种花边,练习有规律地排列纹样。

  供给幼儿不同的纹样2至3种,请幼儿摆在长条纸上。

  引导语:想想看,怎样排列就能有规律,使花男家看起来整齐、有序?

  (三)实践与创作:学习用简单的花纹来装饰花边。

  (1)请幼儿欣赏摆好的花边,提问:我们用了些什么纹样?还可以用什么纹样来装饰?。,告诉幼儿,我们周围物体及生活日用品上的.花边,都是叔叔、阿姨仔细想好了以后做出来的。我们也学叔叔、阿姨的这个本领。

  (2)请幼儿在条形纸上画花边。提示幼儿注意纹样的排列要有规律。此外,注意有选择地使用颜色搭配,鼓励幼儿动脑筋想,认真地画。

  (四)欣赏与评价以"美丽的花边展览"为主题,展示全部作品,让幼儿欣赏谁的这最美,说出"为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扇子不同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扇子,喜欢写生,用写生画的形式去表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类型的扇子若干,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不同类型的扇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二、幼儿观察扇子的外形特征。

  1、第二次出示扇子,每一组一个。

  师:小朋友,你们瞧。老师给每一组都发了一个扇子。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下你们组的扇子吧。

  2、幼儿欣赏扇子,并且做出细致的观察。

  师:请每一组的小朋友都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扇子是什么颜色的?扇子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

  三、幼儿作画。

  将每一组的扇子用架子架起来,摆放桌子中间,供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每一组的扇子都非常漂亮。你们愿意画下漂亮的扇子吗?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个写生画的小画家,画出你眼中看见的这个扇子。小画家们,可以开始作画了。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喜欢自己画的作品吗?都来说一说你画的扇子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谁画的扇子呢,为什么?

  欣赏扇子不同的'造型、花纹、图案。第17篇、中班美术活动种子粘贴画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葵花子、白芝麻、绿豆、黑米、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画有各种图案的彩色卡纸、胶水、棉签、湿毛巾若干。

  3、《种子粘贴画》ppt。

  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瓶”,玩《听音辨物》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摇动装有种子的瓶子,让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讨论: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很多种子的用途,老师也用种子做了许多好看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来看吧。

  3、播放《种子粘贴画》ppt,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1)、刚刚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漂亮的图片?谁来告诉大家这些漂亮的图片都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教师: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变出了这么多的漂亮图片,我们把这些漂亮图片叫做种子粘贴画。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教师: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种子来做一幅漂亮的图画呢?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种子粘贴画是怎么完成的。

  首先,取出一张画有图案的画纸,根据图案想一想,选择哪些种子来进行粘贴,接着,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注意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用你选择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并轻轻地按一按,将图案里都粘贴上了种子宝宝,种子粘贴画就完成了,图案不同的地方我们可选择不一样的种子,而且拿种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将种子撒了。(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过程)

  4、幼儿动手制作种子粘贴画。

  幼儿制作时,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胶水不能太多,拿种子时要小心,注意谦让等。

  5、展示作品、进行简单点评。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种子粘贴画创设一个作品展示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自然材料的创作之美,体验成功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准备:

  白卡纸(连卷)、颜料(稀释过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纸、音乐

  二、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充分的想象,让孩子识别基本色彩并搭配。

  三、活动过程:

  (1)夏天,天气特别炎热,雨婆婆也被太阳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连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鱼们到处在找水喝,可每到一处就被鱼儿们“咕咚咕咚”喝个精光。这可怎么办呢?

  带领幼儿作找水状一起游,并且把自己当做小鱼。

  (2)想到方法来拯救我们的小河姐姐了吗?

  出示兰色颜料并提问:河水是什么颜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颜色的?"那下面就请大家帮助河姐姐把蓝色的河水覆盖满整条小河吧

  (3)请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个蓝色颜料杯子,把颜料倒在白纸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匀,把白色都覆盖掉。

  (4)小河姐姐真高兴,因为她又恢复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伤心起来,因为她虽然恢复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见了,下面我们就要帮她把朋友们找回来。

  请小朋友去已经覆盖满河水的小河里摸鱼,把纸拉起来,然后和妈妈一起去选一条尺寸大小都合适的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要涂在有纹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颜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一同参加。

  (5)请父母帮助幼儿用手指点上小鱼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体情况定。

  四、欣赏自己的作品

  《鱼趣》并且点评。

  五、教育咨询:

  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动物的习性,对食物链感兴趣。

  2、尝试在色纸上作画,涂色用力、均匀,对使用色纸作画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懂得动物和动物之间生存关系,对食物链感兴趣

  难点:

  在色纸上进行作画均匀地涂色

  关动物的习性,会画猫头鹰等夜间活动的动物

  料准备:

  已经上好黑色的幼儿画过的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让幼儿体验色纸画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儿作画的愿望。

  1.“这幅画与我们过去画过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这样的画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3.解释色纸的由来,让幼儿体验到废物利用的好处,懂得要节约纸张。

  “这些画纸都是你们以前用过的,老师在上面涂黑色,让你们再来画画。这样,一张纸我们可以用多次,减少了浪费。”

  二、观察画面内容,提问:

  月光下,黑夜中,动物们会在干什么?谁会在活动?谁又在休息?在活动的动物它们又是怎么活动的,和谁一起活动? (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教师参与的讨论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提出作画要求

  大胆地画出夜间活动的动物;色纸作画时涂色要用力、均匀。

  四、幼儿练习

  教师边巡视边提醒幼儿作画的要求,对于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个别幼儿,可做个别示范。

  六、讲评

  让作者互相讲讲所画的小动物在于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搜集夜间活动的动物资料;在美工角中提供色彩不一的纸,供幼儿作画,使幼儿尝试不同的色纸作画的效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月光下”是个范围很广的美术活动,基本上是让幼儿自己进行想象和创造。幼儿在作画之前的自由讨论中,了解了动物之间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幼儿喜欢亲近兔子等小动物,厌恶大灰狼和老虎等食肉动物,他们不了解食物链。本次活动能使幼儿知道食物链,动物中有肉食动物,有草食动物也有腐食动物,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好坏之分。另外,选择了幼儿用过的'纸覆盖上颜色来作为幼儿的作画材料,从本次活动题材考虑选用了黑色——黑夜,这样幼儿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当然,目的不仅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表现主题,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而且也为了对幼儿进行节约纸张的教育。考虑到食物链和环境有关,节约用纸也和环境有关,两者的结合是很不错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分析

  从幼儿所作的20张作品中可看出,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了多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联系,表明幼儿已懂得动物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不是人为可以破坏的,假如其中的一个环节有所损坏,将对很多动物产生影响。在讲评作品中通过幼儿自我介绍,进一步丰富了有关食物链的知识。色纸的运用,也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夏天的水果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颜色表现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过观察、练习,了解并学习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果。

  3、知道要换颜色是,将自己的画笔洗干净再使用,保持颜色的干净。 活动准备:1、各种夏天水果图片一张。

  2、幼儿人手一支鸭嘴笔,一张绘画用纸。

  3、每组红、黄、绿色的颜料各两盘。

  活动过程:1、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种多样。

  教师: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吗?教师一一出示这些水果的图片,问:"这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什么东西呢?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一一说出这些水果的形状特点及与什么样的物体相似,并根据图片说说水果的颜色特点。

  2、幼儿尝试练习手指绘画:夏天的水果。

  教师:我们用自己的手指做笔,画画夏天的水果吧。启发幼儿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练习画不同的水果。

  3、幼儿使用鸭嘴笔,练习绘画:夏天的水果。

  教师出示鸭嘴笔,幼儿指认名称。幼儿尝试使用鸭嘴笔在桌子上练习绘画。

  4、观察桌子上颜料的色彩,尝试自己说说作画的过程。

  幼儿观察桌子上颜料的摆放,引导幼儿用水粉颜料画水果。

  提醒幼儿注意:如果要换颜色,要把自己的笔放在水里洗一洗,才可以再次使用。(让幼儿可以说说这样洗笔的好处。)

  5、绘画活动。

  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师在过程中不断地指导。

  6、评价。

  幼儿根据颜色的干净程度和水果形状的相似性进行相互评价。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线蘸色拖画,画出放射状的蜘蛛网,画的又紧又密。

  2、培养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颜料,棉线,小蜘蛛人手一只及蜘蛛网ppt。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

  1、今天汪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听谜面,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蜘蛛)

  2、蜘蛛有什么本领呢?(幼儿回答:蜘蛛会织网)

  二、观察蜘蛛网

  1、蜘蛛会织网,我们来看看蜘蛛网是什么形状的?((从一点向四周发散出去,重点学习放射状)

  2、再来看看这两张蜘蛛网,哪一张能抓到更多的`食物呢?为什么?(又密又紧)

  教师小结:蜘蛛网的形状是从一点向四周发散,呈放射状,只有把蜘蛛网织的又紧又密才能捉到更多的食物。

  三、教师讲解示范。

  1、今天我们就用棉线和颜料来画一画蜘蛛网,怎么画呢,请你看仔细。

  教师讲解画法:在画纸的边上,有一个小圆点,这就是蜘蛛的家,我们棉线蘸上颜料,从蜘蛛的家出发,往外拖,我们把棉线“躺下来,拉一下”。

  2、请个别幼儿来尝试。

  3、小蜘蛛可喜欢我和你们一起织的网,现在它要到织的又密又紧的蜘蛛网上来抓事物吃啦。(教师随手把蜘蛛贴在网中)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要求幼儿手拿棉线蘸一蘸,躺下来,拉一下。从圆点出发画出放射状的蜘蛛网,蜘蛛网画的又紧又密。(棉线用好后,要放回颜料盘中,并把握手的一端挂在颜料盘的边缘)

  2、放射状画好后请幼儿换颜色来装饰蜘蛛网,换色时请捧着你的作品到另一种颜料处继续画。网织的又密又紧的,小蜘蛛就会到你的网上来捕事物。

  3、保持桌面和衣物的清洁,并画好后回位置等待。

  五、欣赏点评作品

  1、教师:你最喜欢哪张网,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哪里?

  2、教师把小蜘蛛贴到网上,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美术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初步学习线条之间的组合,尝试用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图案装饰。{艺术领域目标: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到的事物。}

  2、对线描活动有兴趣。 {艺术领域目标: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二、活动准备:

  1、已经添画好鱼嘴巴、眼睛的素描纸;勾线笔。

  2、范画一张。

  三、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习线条之间的组合,尝试用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图案装饰。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并观察范画。

  小朋友,还记得上次我们一起寻找的鱼宝宝吗?今天我们要来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他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是用什么线 条宝宝画出来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鱼身上花纹的形状、各种线条。

  (二)添画鱼鳞并进行黑白涂色。教师带领幼儿绘画鱼身上的花纹。教师边画边与幼儿互动。

  小朋友注意哦,在画线条的时候你要让每一个线条都扶着墙走,不然线条宝宝可是要摔跤的。线条与线条要靠靠近,不能让它走到别的鱼身上哦!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线与线之间必须靠紧,不能出格。

  教师引导幼儿把设计好的花纹留白,其余都涂上黑色。

  (三)展示作品。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交流和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教师对幼儿给予热情的赞扬和评价,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勇于动脑思考,提高对线描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中班的美术教案01-21

美术中班教案02-28

中班美术教案08-26

中班美术教案12-17

“秋天的树林”中班美术教案 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林教案11-10

中班美术教案鱼教案02-25

中班邮票美术教案02-05

中班美术教案:果树02-05

中班美术简单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