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

时间:2023-02-25 17:23:2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1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普通高中课标教材必修1共安排了三章内容,第一章是《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第二章是《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是《函数的应用》。第三章编排了两块内容,第一部分是函数与方程,第二部分是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本节课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正是在这种建立和运用函数模型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函数零点的定义和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这两者显然是为下节“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一“函数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的算法埋下伏笔。由此可见,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整章、整册综合成一个整体,学好本节意义重大。

  函数在数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函数与其他知识具有广泛的联系,而函数的零点就是其中的一个链结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将数与形,函数与方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程本身就是函数的一部分,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方程,就是将局部放入整体中研究,进而对整体和局部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为后面函数与不等式和数列等其他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三大知识点:

  一、函数零点的定义;

  二、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等价关系;

  三、零点存在性定理。

  结合本节课引入三大知识点的方法,设定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如下: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性质,具备了初步的数形结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特殊函数图象的分析进行展开的,是培养学生“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优质载体。

  结合本节课教学主线的设计,设定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下: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习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由于本节课将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体形式,故设定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三、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具备的认知基础:

  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相应函数图象与x轴的联系;

  3.将数与形相结合转化的意识。

  学生欠缺的实际能力:

  1.主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强;

  2.将未知问题已知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化归意识淡薄;

  3.从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总结能力还不够;

  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探究意识有待提高。

  对本节课的教学,教材是利用一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关系来引入函数零点的。这样处理,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原有二次函数的认知基础上,使其知识得到自然的发生发展。理解了像二次函数这样简单的.函数零点,再来理解其他复杂的函数零点就会容易一些。但学生对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早就熟练了,这样的引入过程使学生感到平淡,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对零点的理解也只会浮于表面,也无法使其体会引入函数零点的必要性,理解不了方程根存在的本质原因是零点的存在。

  教材是通过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得到判断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的一种条件的,如果不能有效地对该过程进行引导,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盲目记忆的结果,而丧失了对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进行培养的机会。

  教材中零点存在性定理只表述了存在零点的条件,但对存在零点的个数并未多做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对该定理的内涵和外延要有清晰的把握,引导学生探究出只存在一个零点的条件,否则学生对定理的内容很容易心存疑虑。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法的几大特点总结如下:

  1.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

  2.精心设置引导性的语言放手让学生探究;

  3.注重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法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4.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在引入新知识点后适时归纳总结,进行探究阶段性成果的应用。

  由于所设置的主线问题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所以预期学生热情会很高,积极性调动起来,那整节课才能活起来;

  由于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探究所设置的引导性语言,重在去挖掘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他们最真实体会到的困难,所以通过学生活动会更多地暴露他们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缺憾,免不了要随时纠正对过往知识的错误理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对亲身经历的解题方法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在上升,对于主线问题也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点,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同时在新知识产生后,又适时地加以应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2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 在区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引导,培养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寻求解决棘手问题方法的'习惯;

  2.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

  3.通过习题与探究知识的相关性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4.通过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不断剖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零点的概念及零点存在性的判定.

  教学难点:探究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3

  一、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引人: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用屏幕显示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

  学生活动:回答,思考解法。

  教师活动:第二个方程我们不会解怎么办?你是如何思考的?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考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未知问题已知化,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进而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习惯性地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自己给自己画定的牢笼!这样我们先把所依赖的拐杖丢掉,假如第一个方程你不会解,也不会应用判别式,你要怎样判断其实根个数呢?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让学生对高次方程的根产生好奇。

  (二)、概念形成:

  预习展示1:

  你能通过观察二次方程的根及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方程的根,图象与轴交点的坐标以及函数零点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观察图像,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我们来认真地对比一下。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

  函数的图象

  (简图)

  图象与轴交点的坐标

  函数的零点

  问题1:你能通过观察二次方程的根及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方程的根,图象与

  轴交点的坐标以及函数零点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得到方程的实数根应该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

  教师活动:我们就把使方程成立的实数x称做函数的零点、(引出零点的概念)

  根据零点概念,提出问题,零点是点吗?零点与函数方程的根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表格,得出(请学生总结)

  1)概念:函数的.零点并不是“点”,它不是以坐标的形式出现,而是实数。例如函数的零点为x=—1,3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3)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上述结论。

  再提出问题:如何并根据函数零点的意义求零点?

  学生活动:可以解方程而得到(代数法);

  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找出零点、(几何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出发,发现一般规律,并尝试的去总结零点,根与交点三者的关系。

  (三)探究性质:

  (四)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五)、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六)、巩固练习(略)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4

  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并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

  2.让学生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

  3.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图象及基本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在确定函数零点中的作用 ;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零点的概念及存在性的判定;

  难点:零点的确定。

  三、复习引入

  例1:判断方程 x2-x-6=0 解的存在。

  分析:考察函数f(x)= x2-x-6, 其

  图像为抛物线容易看出,f(0)=-60,

  f(4)0,f(-4)0

  由于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曲线,因此,

  点B (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

  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至少有点

  X1 使f(X1)=0;同样,在区间(-4,0) 内也至

  少有点X2,使得f( X2)=0,而方程至多有两

  个解,所以在(-4,0),(0,4)内各有一解

  定义: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 x叫函数y=f(x)的零点

  抽象概括

  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叫做该函数的零点,即f(x)=0的解。

  若y=f(x)的图像在[a,b]上是连续曲线,且f(a)f(b)0,则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f(x)=0在 (a,b)内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f(x)=0有实根(等价与y=f(x))与x轴有交点(等价与)y=f(x)有零点

  所以求方程f(x)=0的根实际上也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注意:1、这里所说若f(a)f(b)0,则在区间(a,b)内方程f(x)=0至少有一个实数解指出了方程f(x)=0的实数解的存在性,并不能判断具体有多少个解;

  2、若f(a)f(b)0,且y=f(x)在(a,b)内是单调的',那么,方程f(x)=0在(a,b)内有唯一实数解;

  3、我们所研究的大部分函数,其图像都是连续的曲线;

  4、但此结论反过来不成立,如:在[-2,4]中有根,但f(-2)0, f(4) 0,f(-2) f(4)

  5、缺少条件在[a,b]上是连续曲线则不成立,如:f(x)=1/ x,有f(-1)xf(1)0但没有零点。

  四、知识应用

  例2:已知f(x)=3x-x2 ,问方程f(x)=0在区间[-1,0]内没有实数解?为什么?

  解:f(x)=3x-x2的图像是连续曲线, 因为

  f(-1)=3-1-(-1)2 =-2/30, f(0)=30-(0)2 =-10,

  所以f(-1) f(0) 0,在区间[-1,0]内有零点,即f(x)=0在区间[-1,0]内有实数解

  练习:求函数f(x)=lnx+2x-6 有没有零点?

  例3 判定(x-2)(x-5)=1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且有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解:考虑函数f(x)=(x-2)(x-5)-1,有

  f(5)=(5-2)(5-5)-1=-1

  f(2)=(2-2)(2-5)-1=-1

  又因为f(x)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抛物线与横轴在(5,+)内有一个交点,在( -,2)内也有一个交点,所以方程式(x-2)(x-5)=1有两个相异数解,且一个大于5,一个小于2。

  练习:关于x的方程2x2-3x+2m=0有两个实根均在[-1,1]内,求m的取值范围。

  五、课后作业

  p133第2,3题

【数学教案:函数与方程】相关文章:

一类多元函数的线性函数方程12-10

两个包含Smarandache函数和Euler函数的方程12-08

数学教案-函数09-29

混合配对态波函数方程的解12-11

对dAlembert 型函数方程组的研究12-11

函数数学教案11-27

数学教案- 函数(二)09-29

关于Smarandache函数两个方程的研究12-11

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