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

时间:2021-09-30 12:28:40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 :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 

教学时数:3课时。 

 

预习质疑 

 

一,导入  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    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 ;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2,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藤野先生》的主题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包括各种教辅资料和《教师用书》,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把半个多世纪的错误纠正过来。借此,还可培养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预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2,给生字注音:驿站  教诲  瞥见  畸形  不逊  诘责  匿名  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烂熳  芦荟  挟着  芋梗  宛若  绯红  深恶痛疾  系住菜根 

3,整体理解课文,填空:《藤野先生》选自《            》 ,体裁是           。 

4,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本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1)在        ,表达对             的厌恶; 

(2)在        ,回忆与             的交往; 

(3)在        ,表达对藤野先生的       和       。 

5,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阅读课文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东京。 

1.指名朗读,正音。欣赏樱花盛开的上野公园及富士山的图片。 

2,“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作者什么感情?——只不过,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3.理解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的艺术匠心: 

提问: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为什么抓这个特点?——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 

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投影以上文字),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投影以上文字)之说。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辨别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用一根筷子别住;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阿Q就是这样。 

为此,鲁迅还写过一篇《头发的故事》(后附)。 

“清国留学生” 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 

教师评:鲁迅抓住“盘辫子”的特点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实际上是在画他们的灵魂。他以极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极深刻、极丰富的内容,真是大师,大手笔! 

4.理解作者语言修辞的艺术: 

“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喻。有嘲讽意味。 

如果有学生认为是夸张,则作如下说明:用此比喻,既表现了它的高,又表现出它的形状。若说是夸张,则夸张过分,夸张不当。因为夸张的修辞方法要求,既要明显地说大话,又不能夸大得不着边际。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例子: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好的夸张;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则夸张不当。 

“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答案:“油光可鉴”是说头发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鉴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