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3-24 10:25:47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九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

  [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

  3、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

  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

  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

  4、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

  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

  [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

  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

  [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

  1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

  [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说说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

  附: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

  升国旗仪式录像。

  2、教师导入:

  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心灵对话: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

  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

  (1)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2) 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 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集体交流反馈:

  (1)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开火车快速认读。

  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3)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

  (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暂不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

  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

  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集体交流:

  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被“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三、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

  请学生畅所欲言。

  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组合: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四、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

  五、拓展练习

  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1、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2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猜礼物这个导入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新奇感。

  4、短小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因为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4、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而且把学生想知道的作为尝试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语文课程标准》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而,刚开课就用清脆、宛转的夜莺歌声导入,让学生感到美妙的歌声是多么富有感染力,大家产生无限丰富的想象,令人亲切陶醉而心驰神往。学生的阅读兴趣盅然,这样开课,培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于打下了学习语文的根基。

  6、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主人公产生敬仰之情,通过交流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作好了必要的铺垫。检查预习:

  1、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品读文本作好铺垫。

  2、认读词语,读准字音,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3、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词语的朗读,又让学生凭借词语回忆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识字设计意图:

  1、小学语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初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做到读正确,然后是读得流利,才为精读教学的“读得有感情”打下基础。只有加强对初读课文的自学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并能正确运用,积累词句,力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2、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运用多媒体课件:

  1、从思想上意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用有趣的诗歌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至于走神,调节了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凭借音乐感知画面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学生在声情并茂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可以保持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达到积累内化的目的。

  4、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能使学生受到更真切的感染,使学生身临其境。

  5、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读写结合,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提高习作水平。

  6、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画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促使他们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诵读感悟设计理念:

  1、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的`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2、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即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3、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4、对于重点句的理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回答要求,既让后进生在难度降低的前提下也能尝试说一说,又确保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

  5、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因为学生只有真正的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

  7、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首先要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同时,用小标题来概括每段内容,这种方法会让学生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

  8、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

  9、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及时发现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寻找差距。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不会被这个榜样束缚。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

  10、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画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划、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11、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动”的好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理解词句意思的好途径。通过两次演读,两次情境再现,学生对各种对象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

  12、朗读不仅仅是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唱歌正好与语文朗读有许多共同之处,各种不同唱法可以给朗读作借鉴。

  指导写字设计理念:

  1、新“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子。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课始,我不仅范写,而且边写边提醒学生关注“略”这个字的整体布局是左窄右宽,再关注笔画细节,也就是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这样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不少写好字的秘诀。“三个一”写字姿势的提醒及时必要,它培养的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体现的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

  课堂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1、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

  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作业设计理念:

  1、教学,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点选择余地。

  2、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要求孩子每篇课文都要在课前进行预习,完成5个预习任务。老师已经在课堂进行过一次指导,有家长的关注与帮助,相信孩子们能做得更好!

  3、巩固性作业,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加强书写练习,学会审题读题。

  4、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写话练习,增加练笔次数,提高孩子的写话兴趣和能力。

  5、语文学习重在阅读积累,阅读可以巩固识字、增加识字量,可以累积好词佳句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静气??。(好处很多)通过几种不同形式的阅读积累作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板书设计理念:

  1、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

  2、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这样的板书不仅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本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说明

  这个园地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背儿歌。

  二、教学建议

  第一项“我会填”。

  题中有三个花瓶,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要求学生数一数题中的六个字各有几画,把字填在相应的花朵里。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由学生自己数,自己填。教师检查后可让学生说说填写的过程。有的是逐个数,逐个填;有的是先把每个字的笔画数数出来在字旁写个小数字,再归类填写。方法不同,填对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第二项“看看读读”。

  这项练习是通过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知道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还可以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甲说事物名称,乙配上数量词说词语。或者用贴量词卡片做填空题:一()树、一()山等。

  第三项“读读画画”,是采用读读字,涂涂色的方式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

  图中14个字分别带有“艹、扌、”。题目以“花”为例提示了涂的要求,即“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的字涂红色。课前应要求学生准备彩色笔。练习可按三步进行:1弊匝∫桓鲎挚头先顺时针方向读,再逆时针方向读(同桌两人互读也可);2泵魅吠可的要求,学生自己涂色;3狈盅丈读同一偏旁的字。

  第四项“读读背背”,内容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知道看太阳辨方向的方法。先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再帮助学生弄清方法:因为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阳前面肯定是东,由此推断其余三个方向。让学生接着读后面的三行句子。在学生达到要求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下午太阳到西边落下了,这时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

  (一)指导观察第一页

  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

  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

  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义?

  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

  (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师小结

  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

  1、自由练习

  2、台前介绍

  3、教师评价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到学校里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胜任祖国交给我们的工作。因此,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生齐答:运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二、指导看图

  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弄清图中内容。

  1、第一行两幅

  (1)教师简单介绍

  (2)学生讨论: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

  (3)班级交流

  2、第二行左图

  (1)提问: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2)教师小结:这几位同学的字真棒,但这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他们长久的练习换来的。只要大家坚持天天练习,相信有一天你们的字会写的更好!第二行右图:(1)学生仔细观察,回答:从图中得知,演讲要注意什么?

  (2)请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学生评价。

  (3)教师总评

  3、第三行左图

  (1)观察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自由练习朗诵,体会方法。

  第三行右图

  (1)观察插图,回答:图上的人在干什么,黑板报出的怎样?

  (2)教师补充:办黑板报要先选择好内容,确定栏目,设计图案。

  4、左上图

  学生观察,谈谈怎样编手抄报?

  5、右下图

  (1)教师简介

  (2)学生交流:他们演的怎样?怎样才能演好课本剧?

  (3)教师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感。

  三、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题解]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

  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教学要求: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参考资料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拥抱着大地

  从空间上描写歌颂

  宏伟气势哺育儿女的胸怀

  悠远久长苦难的过去

  从时间上描写表现光辉的现实

  功在千秋灿烂的未来

  赞美之情崇敬的情感

  抒写表达

  依恋之情热爱的情感

  2、三亚落日

  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初衷】

  童年,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这些本身就正在经历着童年生活的四年级孩子们来说。游戏、趣事、烦恼……种种事物、事件中都饱含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与新奇感,对生活的感情与沉淀──他们生活其中,但却并不见得完全感受或享受其中。所以,我作此课的目的就是试图牵引着孩子的视线,使它不仅仅停留于外在的玩、闹、快乐等字眼,而是打开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铺延、沉淀……使其学会热爱生活,并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普希金语)。

  【课前走过的历程】

  精读三篇文章:

  《天窗》《芦叶船》《快乐足球赛》

  略读一组作品:

  《捅马蜂窝》《捉人》《笔直走,转弯狗》《一个美国少年的一天》《窗边的小豆豆》《父与子》《漫画》

  三个实践活动:

  ☆师生同玩“捉人”游戏。

  ☆“小小采访”──与父母讲童年(做个专业的小记者)

  ☆收集所有有故事或给你回忆的小纪念品。

  每天将积累与心得或写或画下来。

  教学过程

  教学心得

  习作指导

  一、真诚导入

  师: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就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说:长大了,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啊?于是,我就科学家、画家、作家的说了一大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希望的是什么。长大了,才渐渐发现,这个时候自己希望的竟然是能够回到童年,放飞童年,因为,那是一个人最纯真的年代。所以,我非常高兴这段时间能跟着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童年。

  二、回顾历程

  师:那么,还记得这段时间我们都一起做过些什么吗?

  生:逐个回忆:

  一组文章;“捉人”游戏(出示照片回忆);“小小采访”(分享采访记录与收获);

  三、布置教室

  师: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还一起收集了许多的宝贝呢,有你们爱玩的,也有一些 有故事的小纪念品,对吧!要知道,收藏可是记录生活很棒的方式哦!那这样,就用我们收集的东西先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吧!

  (同时播放所有学生童年照片做成的FLASH课件。)

  (完成之后,让他们谈自己此时此刻最直接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一份回忆与感动。)

  四、生活交流

  师: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那说说,关于你 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什么是你最想 讲给大家听的?

  1.“童年趣事”(一个“偷吃辣椒”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关于自己天真无邪童年的有趣回忆。)

  师结:我发现你们是那么天真、可爱。待会写下来也一定会是一段真实可爱的宝贵记忆的。

  2.“童年游戏”(学生讲自己的自制或最得意的玩具,讲到兴致高涨时让学生随手摆弄几下。师也提供一组童年游戏组图,激发学生的游戏快乐童年。)

  师结:那一定永远是我们童年生活最痛快淋漓的一段美好记忆了!

  3.师:我们知道,生活不会只有一种味道,童年也是如此。今天在你们带来的这些纪念品当中,有没有一些给你生活带来不同于游戏与趣事,但同样更让你怀念的?

  (学生讲述自己许多与朋友或小动物的感人故事。虽多是与小狗小猫,但这就是孩子们童年生活对友谊对感情最初的了解与体会啊!)

  四、沉淀习作:

  师结:说了那么多,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的童年生活不仅有让我们可以畅快淋漓的游戏,还有那天真调皮的小趣事,同时,也一定会有值得我们回忆的……

  拿起你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下所有童年生活中最让你感兴趣、感动,或有所感触的事!不拘任何形式,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段描写。写完之后,再给你的小作品拟一个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题目吧!

  (学生习作完成后设置“习作展览区”,提出“欣赏提示”,生生之间互相欣赏习作。)

  习作赏析

  一、集体评议

  师:上节课,我们在展览区欣赏了同学们的习作,大家还在自己喜欢的习作上送了红花或写下了评语。说说,你们最喜欢谁的作品啊!

  (学生推荐:《哈哈,你捉不到我!》《是沉睡,还是死亡?》《童年》《泡泡雨》等作品。)

  请这几位作者分别朗读他们的作品。作者高兴而自豪地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同学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在朗读完后充分发表意义或提出疑义交流。

  二、 自我推荐

  三、 分享平时积累作品

  四、 提出修改建议

  师:为了使我们的习作更精彩,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主动提出修改的建议)刚才的赏析过程中其实就在渗透如何使文章更优秀:有真情实感、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切合的题目等。老师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后学生课下自由修改,然后回去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美好的童年,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

  之前的一周时间都在与孩子们一起读童年,讲童年(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甚至同玩游戏,沉浸其中。在享受整个过程之后的此刻,静下心来,老师作为一个引领者,一个朋友,一个已经长大的人来真诚交流自己对童年的记忆,既是点题,更是希望为接下来的环节营造一个真诚交流的氛围。

  阅读、生活与习作,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与体现的基础上的快速习作。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思想与情感,让他们在这里达到一个点的爆发。

  营造氛围,打开学生思维与情感是本课时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环节设计更是让学生通过音乐FLASH课件及及教室的亲手布置全身心地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当中。

  情致永远是交流的一根主线,此时即使有学生思维跳跃或表达不够连贯详尽,也以鼓励、期待的方式让其条理清楚,抓住重点的去表述。

  这引导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忆并讲述生活中最让你动情的事情,勾起每一个人心灵最温柔的一面。

  此时学生已沉淀饱饱的感情、迫不及待想要表达。那么,不拘任何形式地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最想写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习作水平。

  这个习作互赏的环节设置使每个孩子都扩大了自己作品受众面,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让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充分提高了孩子的被关注程度与自主意识。

  集体评议的作品仍来源于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作品中去探讨习作,探讨生活。

  “习作只有养成习惯才有其意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将自己的收获心得写画下来,重在培养学生养成习作的习惯。而此时的展示更是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数的个案告诉我们,品尝失败滋味并不能促进他们走向成功,反而使他们逐渐丧失习作的信心;相反,调查那些喜欢习作的孩子,他们对习作的喜欢,往往是从某次具体的习作成功或者某次老师表扬开始的。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习作,能唤起孩子积极的成就动机,能促进学生走向习作的成功之路,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对的态度。所以,对于三年级起步习作教学来说,我们更主张“成功是成功之母”,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品尝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乐于表达,建立习作自信心。

  如何促成学生成功呢?我们以人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八次习作设计来试作讨论。

  一、把握标准,降低门槛,减少畏惧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二学段“习作”的第一条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条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言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们细细体会,就能读出其中的潜台词:对于起步习作而言,乐于表达比表达效果更重要,习作信心比习作结果更重要,言之有物比语言形式更重要。这要求我们降低习作进入的门槛,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进入习作领域中,并初步品尝习作乐趣,尽早享受成功,及早建立初步的习作信心。人教国标本三年级下册整册教材的习作设计中,提出了具体的习作要求的有:“习作一”间接地提出学习别人优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清楚”地表达的要求;“习作四”提出把“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要求,“习作五”提出了“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习作七”提出了“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的要求。概括起来,习作的主要要求是文通句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出的“内容具体”是相对而言的,它不同于四年级,更不同于五、六年级的“具体”的要求。

  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通常状况是,教师按惯性思维习惯,忘记了学生对象是三年级,往往过于“苛刻”,拔高要求,结果学生怎样努力,都难以获得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他们畏惧习作,谈“写”色变。因此,我们领会编者意图,就要注意恰当地把握标准,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习作,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只要学生有习作闪光点,都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从而把学生一点一滴的成功固化下来,再发现新的成功,再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更大的成功,建立起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读懂教材,先说后写,促成表达条理化

  我们的教材采取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编排的新模式。先口语交际再习作的编排方式,使口语交际课既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为习作找到素材,打开思路;通过先“说”,还可以把学生头脑中模糊的语言具体化、思维条理化。我们习作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把握好先说后写的过程,实现学生由说到写的自然过渡和由易到难的顺序发展。

  其次,编者为了照顾各种学生的具体情况,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话,都有写的材料,教材对习作的'题材限制少,总是给予学生较多的弹性与自由选择的余地。如《语文园地一》的习作“写一写家乡的景物”,编者考虑到各地家乡的景色不尽相同,有的可能特点不太突出,因而教材允许学生“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这种编排,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目的是让各个地区各种情况的儿童都有写的素材,轻松选材,建立成功感。

  另外,编者比较强调学生养成自读修改的习惯,使学生能自己写出更为满意更通顺的文章,品尝更多的成功滋味。《语文园地二》提出“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语文园地三》提出“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这样做,就是希望儿童能尽可能地写成一自己满意的来,让学生在每次的中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

  三、讲究方法,激发兴趣,帮助表达具体化

  要让学生享受成功,我们的教学只是领会编者意图,降低习作进入门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文不是难事,而是易事、趣事、乐事”的体验,使学生轻松习作,享受习作。

  1.活动法:即通过一定的活动唤起儿童的真实体验,它强调学生习作要有亲历活动的体验过程。例如《语文园地二》写开展环保活动的事情,假如学生没有亲自参加环保调查等活动,习作一定会空洞无物;假如学生亲自参加了诸如污水取样的调查活动,学生对于水的污染状况,对“臭”到什么程度,“脏”到什么程度,自己调查要克服哪些困难等便有亲身感受,他们写的就会自然、真实、具体。有了实际的体验,学生产生的感想也自然是“真情实感”。

  2.情境法:有些题材的习作,教学时创不创设情境对学生表达效果影响很大。如《语文园地五》的写“父母或父母与我之间发生的事情”,如果直接让学生说父母的事情,恐怕语言很干涩;如果我们通过视频、动画,再现父母在儿女生病时,吃饭时,下雨没带伞时的场景,再配适合的音乐,学生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情绪思路就可以迅速展开,就会自然联想起自己父母的点点滴滴的事,体会这些小事中蕴涵的浓情厚爱。有了这样的情境铺垫,学生的习作往往会情真意切,内容也会比较具体。

  3.趣味法:如“合并法”,学生写《语文园地一》的“家乡景色”,可以让学生第一天写家乡的山,第二天再写家乡的水,第三天再写家乡的人……等到三五天后,请学生把自己的连起来读一读,就成为了一内容丰富幅较长的了,这样就会产生“我能写这么长幅的啦,真了不起”的感受,就可以树立起一定的习作信心。《语文园地七》是“自由写”,题材不限,学生可以写自己最想写的;形式也可以不限,我们的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模式来尝试,比如采取“交换法”,让学生两人一组,你说我写,你说我问,你写我改的方式;可以采取“猜写法”,两人一组,甲写开头结尾,乙来猜说中间的经过,再修改纠正等方式。这些方式有趣味,但目的是要学生通过交流促成表达清楚具体,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实现表达清楚具体的目标。

  4.虚拟法: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童话作家。他们写童话不需要老师教,个个都会写。这启示我们写想象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是很的,学生愿意写,就可以鼓励他们多写,这对写实也是的。本册教材安排了“习作六”“习作八”两次想象训练,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训练语言,发展语言。

  虚拟想象作为一种习作训练方法,我们可以不受教材的次数的限制,不受幅的限制,应鼓励学生自由写,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在写实去想象适当的场景、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表达具体化。

  四、善用激励,肯定优点,强化学生成就感

  教师善用激励,发现优点,强化优点,是学生信心的重要来源。

  有一位知名教师讲过这样一个教育案例:一个三年级孩子不爱习作,文非常困难。有一次,这个孩子遇到了写人,他感到十分困难,这位老师便打算降格以求,放孩子一马。放学后,老师与孩子一同回家,边走边聊,聊到班上同学时,这个孩子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某某同学最怪了”。老师问他为什么怪呢?他说这个同学最爱说“我也是”。老师便说你举例说一说呢!这个同学说,有一次一个男同学说自己有一条白狗非常可爱,这位同学马上说“我也是”,一次女同学在说自己有一条漂亮的裙子,他从教室进来没听清别人说什么也说“我也是”,笑得大家前仰后俯,还有一次,一位同学说这个星期天,他的舅舅结婚了,他从教室进来没听清别人说什么也说“我也是”,弄得大家肚子都笑疼了。他这样一讲,老师马上表扬,鼓励他写出来就肯定是好啊!孩子回家一写,第二天交来的《“我也是”》果然生动,老师念听后,孩子十分高兴,从此走向了自信,直到中学,都成了他的强项。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习作的应多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扩展学生的优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心。

  总之,我们树立“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意识,降低习作进入的门槛,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发现和强化学生的优点,三年级起步习作的难点是可以突破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

  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

  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

  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 )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 )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学习习惯,虚心请教的求知态度。

  2.学会生字新词,读准本课的多音字,能用“原来……怪不得”说话,初步训练学生研读词句的能力。

  3.激发热爱自然,研究自然的情感。

  4.把握难点、重点,理解“求知”的态度,掌握并去证实获得的知识。

  其他:

  学习日记的写法。

  教〔学)具:

  投影小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学第11课《不合群的小蝌蚪》。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为啥上面写日期?

  生:这是日记!3月25日发生的事。

  师:对“我”是一位小学生,课文是他的日记!

  二、初读课文。

  师:日记记下了什么事?

  ——谁发现了什么?

  ——谁知道了什么?

  (定向。小学生的日记告诉我们什么?)

  反馈:师:请同学们准备一下,用“不合群的.小蝌蚪”说话。

  生:我知道了……,我还知道……

  (师作“认真读,记住了课文”的评价)。

  三、细读课文一二两段。

  1.请仔细读第一段和第二段,找一找,哪些词写出了小蝌蚪的不合群?

  学生填写“不合群的小蝌蚪()地游。”(孤零零孤独单独自个儿悠闲)

  2.和这些词相反的词是(成群结队)。

  3.看见……在游,想:“好像……别扭?”

  谁明白什么是“别扭”?换个词说说。(好像在闹矛盾,好像在吵架,好像在生气)

  4.什么办法可以让不合群的小蝌蚪合群?(请学生快速读,把表示办法的词圈出来)

  (1)用橡皮表示小蝌蚪,找根“细树枝”拨!

  (2)哪个词说明它不合群?“钻!”(钻出来)

  (3)“我心里想: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合群呀!”

  (能将“调皮”换词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