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23 09:26:0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转述,知道怎么转述,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重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想知

  道是什么活动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教师转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下周学校将举办一次学生单项作品展示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己最满意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征文、书法、手工制作等。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参加,请你们准备好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述”。(板书课题:转述)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诱因。)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板书: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转述的内容说一下?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还要关注转述者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学生倾听是否认真。

  (此环节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初步知道如何转述。接着把活动实践与指导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明确转述应注意的要点,并进行交际的实践训练。)

  三、模拟情境,实际交际

  (一)向同学转述活动通知:如果我班张磊同学因事没来上学,请向他转述这个通知。

  1.实践训练。

  小组合作,每组选派两人,一个人扮演张磊,一个人转述学校的通知,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进行。之后,组内再轮换一次进行转述实践。

  2.选代表进行表演,全班学生集体评议。

  出示要求:

  (1)转述者要把通知内容说清楚,说明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2)张磊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做出回应。

  在小组内转述实践时,要做到:与指导有机结合,对于表现好的要及时鼓励,如果交际双方表述不够清楚,要进行转换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交际中形成交际能力。

  (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的是交际双方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努力实现听与说的双向互动。)

  (二)请同学向家人转述通知:如果张磊同学因病不能上学,我们打电话转述学校的通知,而接电话的却是张磊的家人,此时该怎么转述呢?

  1.实践训练。

  同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

  2.请同学与老师合作来表演,其他同学。(师生表演,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分别扮演张磊的妈妈、爸爸等不同角色,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

  要点:引导学生从应对能力与礼貌用语上讲行。

  (“交际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交际的语言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本课的课堂情景,做到了“一景多用”“一题多练”,提高了训练效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转述的情况。

  预设:妈妈有事让你转告爸爸;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转述家长要对老师说的话,等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组内转述。

  3.根据时间情况请一两个小组汇报,注重相应的。

  (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时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提升,课外交际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2.师: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别人转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把握好好转述的注意事项,并在生活中多锻炼,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3.作业:请同学们把今天的“通知”转述给家长,明天再把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转述给老师。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希望同学们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转述认真倾听

  说清楚、说明白

  态度自然大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这一家人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的原因;

  2.认识本课8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在品读关键词句、还原生活场景、联系自身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通过文本去发现这一贫困人家与别的贫困人家的不同之处。

  2.理解“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读题激疑

  指名读文题。什么是“贫困”,什么样的人家是“贫困人家”?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画出描写这一家贫困的语句。

  三、再读课文,质疑“贫困”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能说明这一家人贫困的语句。

  预设:

  (1)男主人病逝;

  (2)欠很多债;

  (3)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其中一个还有残疾;

  (4)家里许多用品是别人送来的旧的;

  (5)调味品只有油和盐;

  (6)拖鞋是用旧鞋底做的。

  3.虽然这么多内容可以说明这家“贫困”,但通过读书总感觉他们家与众不同,似乎“并不贫困”,为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

  4.学生品读关键词句。

  “窗明几净”“笑容……明朗”“精打细算”“自己做的”

  5.再读这些词句,体会与刚才读这些词句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四、前后对比,感悟“贫困”

  1.用课文中的词句说一说这一家是“贫困”的。

  2.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这一家“并不贫困”。

  预设:

  (1)这一家人会“精打细算”;

  (2)这一家人会“自己动手做”;

  (3)这一家人有“笑容……明朗”;

  (4)这一家人“日子穷”但过得“不苦”。

  3.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贫困?

  五、感悟明理

  1.在感悟的基础上,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深化对“贫困人家”的理解。

  2.指名读、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六、落实本课识字任务

  1.自由认读。

  2.同桌互相检查。

  3.指名认读。

  七、拓展阅读,走进生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两个瓶子》,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贫困人家,他们都是怎样做的?我们今后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去卡罗尔内心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案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声音,引导同学们猜一猜都是哪些动物的叫声。(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

  2.放小猫的叫声,让学生再听一听。(贴猫的图片)

  3.播放猫的录像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及对小猫的了解。

  4.有一个小女孩,她叫卡罗尔,她不仅喜欢小猫,并想想拥有一只自己的小猫(课题补充完整)

  二、自读择法,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书上对字、词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

  2.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都想学会什么?

  3.同学们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1)会认本课的15个生字。

  (2)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3)为什么卡罗尔又要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4)卡罗尔看到那么多的`小猫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5)小猫送人以后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卡罗尔心情是什么样的?

  (6)有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词句。

  4.引导学生说出平时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并且教师提出默读这种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自主感悟,交流讨论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和词

  1.正音:kǎshìchúcènɡ

  2.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4.摘果子游戏(指读字)

  5.开火车游戏(指读词)

  (二)

  1.汇报学习第一自然段情况,理解“一直”一词。理解引起事情的原因: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2.汇报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扑扑”,“门铃一直响个不停”,“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理解卡罗尔登广告要小猫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还有哪些“不得了了”的情况存在,引导学生体会此时卡罗尔的情感变化,即喜欢又无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种情感。

  3.汇报学习十二──十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懂“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引导学生默读,来理解卡罗尔此时的心情,体会登广告把小猫送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

  4.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叫”、“蹭”、“终于”等词的意思,体会卡罗尔此时“得与失”的心情。发挥想象力,想象卡罗尔此时的神态,鼓励学生多读课文,体会两则广告给人们带来的戏剧性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5.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注重指导学生读出“趣”字所在)。

  四、激发想象,品味升华

  1.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2.齐唱《小猫咪》。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本册书属于适应新大纲要求的过渡教材,这一册书里习作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写梗概的写实作文和一个以声音创设情景为素材的想象作文。第五单元的读写例话是教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训练五中又要求写梗概,可见主要内容和梗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梗概和高年级的缩写又存在异同。为了打好基础,我们用有限的智慧设计了这份教案。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把握写梗概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2、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将梗概写出来。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读书笔记的有关知识;

  找各种带有梗概的图书、小说、报纸、碟盒、画册等;

  准备自己喜欢阅读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写读书笔记吗?课前你了解的常见的读书笔记有哪几种形式?(汇报关于读书笔记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梗概

  1、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读书笔记形式(板书 梗概)。 (齐读课题)

  师:想了解梗概吗?请翻到语文书P107。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谈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板书 梗 概

  简略的主要内容

  2、师:通过读书,大家知道了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主要内容。据我了解,同学们平时非常喜欢读书看报,那么,你知道常见的梗概一般出现在一本书的什么地方?

  师:请孩子们拿出你们准备的报刊、书籍、杂志。仔细看看,看谁最先找到梗概。(学生查找)找到的给同桌介绍介绍。

  3、师:找到梗概了吗?找到梗概的孩子介绍给我们听听,好吗?请你说说你带来的是什么书或什么文章的梗概?请从书名、类型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介绍。

  师:还有哪些同学找到梗概了,请把你找到的梗概和同桌交流交流。

  4、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梗概,那么该怎样写梗概?让我们翻到语文书P108第二自然段,一起读一读这一范例,以此了解写梗概的基本要求。(学生朗读)

  5、师:请孩子们结合范例和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想一想写梗概有哪些基本步骤。想好后,请把你归纳的步骤和同桌说一说。

  A、抽生说,师板书。

  通读全文——抓住内容——连贯意思

  B、齐读步骤:“引读”第一……第二……第三……)

  C、老师按照步骤写出了范例《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梗概,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梗概)生齐读。读后结合原文和板书中写梗概的要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谈)

  师小结:孩子们真会发现,真会动脑筋,对写梗概的要求了解这么多。是呀,写梗概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些问题。(出示写梗概的要求)

  师:请大家齐读写梗概的要求。

  1、中心不变。

  2、顺序不变。

  3、人称不变。

  4、语言精练。

  5、保留主干。

  (三)导写梗概

  师:下面就让我们按照写梗概的'要求和步骤一起概括《阅读。理解》上《我的“墨渍”狗》这篇文章的梗概吧。

  第一步 :这篇文章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在课外读了。

  第二步:默读每一自然段,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请同学们注意,先找出每段的重点词句,说的时候尽量运用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概括,要抓主要内容,去掉次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第三步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写梗概的要求(出示要求)写《我的“墨渍狗”》这篇文章的梗概,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A、学生独立写梗概,老师巡视指导。

  B、学生展示并自读梗概,全班按照板书要求进行评价。

  选一个又连贯又简略的梗概齐读。

  总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四)自写梗概(作业布置)

  师:刚才,同学们按写梗概的步骤,进行了练习,初步了解了写一篇文章梗概的基本方法。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按照写梗概的步骤找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练习写梗概,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内容简略、语句连贯的好梗概。

  板书 梗 概

  简略的主要内容

  通读全文—抓住内容—连贯意思

  教学后记:

  在这堂课后还可设计主要内容和梗概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它们的异同,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并用讲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

  2.在交流的过程中,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

  3.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在习作中,尝试使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

  5.学会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读故事、谈看法

  1.自己出声朗读父母的爱中三则小故事。

  2.指名读第一则小故事。

  3.小组内交流。

  4.班级交流。

  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5.指名读第二则小故事。

  6.小组内交流。

  7.班级交流。

  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8.指名读第三则小故事。

  9.小组内交流。

  10. 班级交流

  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1. 交流对这三则故事的整体的看法。

  说自己、明事理

  1.同位之间讲自己的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2.指名在班上讲。

  熟记故事、讲给父母

  1.读熟这三则小故事

  2.先讲给同位听。

  3.回家讲给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敞开心扉、吐露真情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们的时候呢?敞开你的`心扉和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的困惑吧!

  1.同位之间交流最想给父母说的话题。可从下面选择。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

  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要求:所说要真实,语言表达要清楚;举的事例要完整。

  2.整理自己和同学交流时的发言,列成提纲。

  3.阅读《回顾?拓展六》中交流平台,细细体会文章写作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习作成文,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习作评改)

  教师总结,指导批改

  1.总结此次习作的共性问题和修改意见。

  2.指导批改。

  要求:出声朗读你要批改的文章,标出错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看文章内容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实;

  看是否运用了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感受与作者交流;

  在文章最后写出总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见。

  放给学生,互评互改

  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同学间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佳作品读,集体评价

  同学推荐(或自荐)一两篇习作,在班上朗读,请大家一起评论。

  整理评语,修改习作

  认真思考同学给出的评语和修改建议,把习作重新抄写一份。

  第四课时

  抄写词语盘点

  抄写109页的词语盘点,点拨学生学会运用。

  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查资料、交流,学习112页日积月累

  2.老师适当讲解。

  3.学生背诵、抄写。

  兄弟敦和和睦,朋友笃信诚:敦:忠厚;笃:忠实。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

  孝在于质实,而不在于饰貌: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填写蓑有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澹泊:通淡泊,情景寡欲。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指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交流课外书屋

  1.让学生自己看图,弄清漫画大意。

  2.同学之间交流产生兴趣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找来《父与子》或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漫画作品《父与子》讲的是妈妈让爸爸叫书迷儿子吃饭,儿子到了餐桌旁,爸爸却被书迷住了,妈妈儿子只得让儿子去叫爸爸。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内容,教育学生要学习佳子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心中充满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通过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阳光的可爱。学习佳子孝敬老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一、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导入。教师板书课题,问学生:“你们喜欢阳光吗?为什么。这篇课文中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阳光?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读1———3自然段,体会佳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第三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请同学再读课文。

  3、看本课插图,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1)请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大家看图听读。

  (2)练习把句子说具体。看图真空。

  (1)练想象练语言。

  说说图上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4、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佳子是怎么想到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4、5、6自然段,用线画出来。

  (2)再请一个同学读第5、6自然段。

  5、总结全文。

  6、拓展延伸。

  7、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教养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发展目标:

  培养观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三、教育目标:

  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要全面,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

  2、 了解课文内在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边看第一幅图边讲)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个人天天都去看几次,可是最后一个葫芦也没结。这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看图读课文。

  说说这课书讲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 应注意的读音。

  2、 记忆字形。

  葫::上边是草字头,下边是“湖”字去掉三点水。组成“葫芦”。

  挂:提手旁加双“土”。组成“挂着”。

  些:横部,左上容易错,不能丢掉竖。组成“一些、有些”,表示不定的数量。

  盯:左边是眼目旁,右边是“丁”,指不错眼珠地看。

  居:上边是尸字头,下边是“古”,组成“邻居、居住”。

  四、巩固练习。

  1、 读生字词卡片。

  2、 读课文。

  3、 读二类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边看插图,边读课文。

  这课书有几段:(四段)看看每段都讲的是什么?

  二、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第一段。

  (1) 看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的样子是怎样的?(看葫芦,很高兴、很得意)

  (2) 读第一段,这个人种的葫芦怎么样?

  “细长”说出了葫芦的形状,“长满”说明什么?(长得好,枝叶茂盛)说说小葫芦长成的过程。(长叶、开花、结葫芦)这个人对小葫芦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喜爱,每天看好几次)这个人当时想什么?(快长大)

  2、 自学第二段。注意这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蚜虫:植物上的害虫。“一些”说明蚜虫还不多。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

  3、 小组讨论第三段。

  (1) 那个人听了邻居说的话以后,“感到很奇怪”,“奇怪”

  是什么意思?(纳闷,不理解、不明白)

  (2) 那个人“奇怪”的'是什么?(还用治虫?我要的是葫芦。)

  (3)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 那个人的话说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叶子可以帮助植物输送养料,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才长得好。叶子都掉了,植物就没法生长了,也就不能结葫芦了。)

  4、 学习第四段。

  (1) 看第四幅图,这个人这时的样子是怎样的?(垂头丧气,后悔极了)

  (2) 读课文,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多、黄、落)

  三、巩固练习。

  看图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内容。

  1、 读课文。

  2、 看看图上的这个人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得意——盼望——满不在乎——垂头丧气

  3、 你从哪儿看出这个人喜爱这棵葫芦?(每天看、盼长大)

  4、 这个人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他的眼睛只盯着葫芦,有了虫子也不治。虫子吃叶子,影响了植物生长,所以没得到葫芦。)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 植物的叶子直接影响果实的生长,叶子掉了,就不能结葫芦了。

  (2) 要听别人劝告。这个人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早点治蚜虫,葫芦就可以保住。由于他不听人的劝告,所以才使自己的想法落空。

  二、巩固练习。

  1、 指导朗读。

  第一段要读出喜悦之情。第二段读出急切盼望小葫芦快长大的心情。第三段邻居的话读出诚恳,这个人的话读出奇怪、不解、满不在乎的口气。第四段读出失望、后悔的语气。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7、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

  葫芦 蚜虫

  叶花 (黄落)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3、理解觉得其实看起来实际上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

  【课前准备】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自学课文、分段、读讲第一段。

  2、第二课时:

  读讲第二、三段,创设情境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从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

  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

  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促使儿童对新课主动地思考(出示太阳幻灯)

  (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此时,距离地球三万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这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进入问题情境。)

  1、启发: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

  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寻找答案(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并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找、阅读资料的情境中。他们似乎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时,他们读起课文来分外专注。)

  2、学生自学:

  指导①。

  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小节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概括出每节的内容。

  (板书:一节一意)

  要求学生读时把每个节概括的内容写在每一小节前,像加注一样。

  指导②。

  每小节内容概括出来了,就要进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交流,充许多种分段起讫:

  指点:阅读说明文,一节一意首先分清层次,概括段意。(板书符号〢〢)

  (实际上,这是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弄清每节每层说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报告答案

  (让学生继续担当小小科学家的角色,这就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研究太阳,深入了解学习资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表格见下)

  2、指点:

  从这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

  (板书:列举数字)

  对资料中数字比较多,可以列表,将数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后回答:

  ⑴ 引用传说(板书:引用传说)

  谁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个关于太阳传说的故事?(《后羿射日》)谁能说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

  太阳离我们很远,有3万万公里,

  太阳很大,有130万个地球大,

  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6千度,中心温度有1800万度。

  文章这样写,你们的阅读兴趣怎么样?

  (这样教学丰富了课文内容又紧扣课文,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 指点:

  传说是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上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说明它的实质。这儿

  在传说以后,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揭示实质?(其实)文章中引用传说,引人入胜,接着用其实一词揭示实质。

  (板书:说明实质传说其实)

  下面一节说明实质的`又用了什么词?(板书:觉得实际上)

  ⑶ 说太阳,怎么又说了地球,说了沸水和钢铁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词语。)(板书: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所说明的事物。

  ⑷ 引导学生从事物相互关系上思考问题。太阳的大、热、离我们远这三大特点,与我们的地球关

  系是相互联系的,你们要做科学家,阅读资料时,就得认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问题。

  例句:(出示句式:因为所以)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看起来小。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烧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为太阳大,所以整个地球太阳都照得到。

  因为太阳热,又离我们远,所以太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

  第二课时

  一、第二段

  1、提出:

  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体说来,太阳与人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好好研究。现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你们自己读第二部分,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⑴ 有了太阳

  ⑵ 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

  这一节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

  这一节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小节开头的话,那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全小节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

  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二、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我们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水雨雪水蒸气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三、第四段

  指名读。齐读。(突出没有就没有)

  四、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78年9月23日,在我国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用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个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2、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3、指名扮演讲解员。

  4、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是动画片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

  【总结】

  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方法上是一节一意、段意概括,常用引用传说、列举数据、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实质和因果关系。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一节一意学概括,引用传说增兴趣,列举数据可画表,抓住实质明因果。

  同学们能注意观察天象,又能认真学习有关书籍、资料,并进行研究,就有点像小小科学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给课文分段,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审题导入。

  2、读准课文,初步理解字词。

  (1)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读音难点:畦 眸

  字形难点:蓑笠“蓑”字草字头,“笠”字竹字头,理解其意,加以区别。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审题时的问题,通读课文。

  (2)默读课文,填空:我四五岁的时候,母亲( ),我欺侮小伙伴时,母亲( ),母亲上山采药回来发高烧时,还( )。

  (3)反馈自学情况。

  4、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中哪一部分写母亲对“我”无声的嘱咐?

  (1)课文分段。

  (2)说说段意。

  5、找出重点词句。

  (1)你觉得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2)母亲的“嘱咐”跟母亲的做人品德是分不开的。所以文章的重点词是哪一个?

  (3)划出重点词句。(是祖国上的土地、祖国的历史养育了我勤劳的善良的母校。)

  6、作业。

  (1)抄写字词。

  (2)《作业本》第1题。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第一、二段。

  2、感受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领悟母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领悟母亲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质疑导入:

  1、复习:谁嘱咐谁?(板书:母亲我)

  母亲通过什么来嘱咐我的?(板画:眼睛)

  2、还想知道什么?(附板:什么?怎么?)

  二、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解决两个问题:母亲嘱咐我什么?母亲是怎么嘱咐我的?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一、二段。

  三、联系学习提示:

  1、这个单元学的重点是什么?齐读。

  2、按照抓重点词句了解课文的方法,用“”划出重点句,“ΔΔΔ”标出重点词,来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

  四、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讨论思考。

  五、解决第一个问题:

  1、母亲嘱咐我什么?(生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板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什么意思?具体地说:“勿、善、为、恶”的意思。

  3、自己轻轻地念一遍。

  六、解决第二个问题:

  1、母亲怎么嘱咐?你学懂了哪个句子?

  (随机教学)

  生答: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

  (1)、齐读这句话。

  (2)、母亲为什么笑眯眯?眼里闪着光芒表示什么?

  (3)、这里母亲嘱咐我什么?

  (4)、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母亲怎么嘱咐我,还有吗?

  生答: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张充满怒气的脸,尤其是那双闪着泪花、严厉逼人的眼睛。

  (1)、 齐读这句话。

  (2)、母亲为什么发怒,我干了些什么?

  (3)、泪花是什么意思?(板书:泪花)眼泪掉与不掉有什么区别?(学生谈体会。)

  (4)、严厉逼人是什么意思?(板书:严厉逼人)如果母亲手中有棍子、有鞭子的话就会怎么样?

  (就会打)但母亲现在用什么?(眼睛、手)

  (5)、齐读: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有矛盾吗?

  (6):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我欺负小伙伴感到伤心。一方面对我很爱,舍不得打我。

  (7)、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还有哪里写母亲是怎么嘱咐我的?

  生答:凝望母亲疲惫而闪着亮光的眼睛,我觉察到母亲用目光,正默默嘱咐着我什么。

  (1)、出示句子,齐读,懂吗?

  (2)、凝望什么意思?

  (3)、谁看着谁?

  (4)、看着母亲的什么眼睛?(板书:疲倦、亮光)

  (5)、质疑:为什么疲倦?为什么亮光?

  (6)、母亲疲倦了,是因为----所以----

  (7)、母亲疲倦了,我从母亲的眼睛中看出来的。疲倦的眼睛很黯淡的',为什么会有亮光?

  (8)、自己读这一节。

  (9)、归纳:两个理由,第一个是她为我----下雨做了好事,而感到----

  第二个是她有我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而感到----

  (10)、尽管她发高烧,她还是感到高兴,体现母亲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勤善良。

  (11)、母亲用她发亮的眼光看着我,似乎要嘱咐我什么?你说作者当时知不知道?(不知道。)

  现在知不知道?(知道。)你知不知道?(知道。)是什么?

  (12)、齐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

  (13)、齐读这节。

  七、学习第一节:

  提出不懂的地方。无声的嘱咐?

  八、:母亲是个普通的人,不善言辞,而那双深情的眼睛,默默地嘱咐着我,真是“无声胜有声”让我怀着对母亲的敬佩,齐读第一、二段。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

  2.朗读训练。

  3、完成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1、研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质疑。为什么说是“祖国的土地、祖国的历史养育了勤劳的母亲?”

  (3)扩展思考,体会感情。

  作者从生养自己的母亲联想到什么?

  (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加以议论。)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 具有这种既平常又高尚的美德,所以可以说母亲对“我”的嘱咐源自于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2、朗读课文,感受美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母亲的美德。

  3、作业:《作业本》第3、6、7题。

  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i和yi、ü和yu。

  (1)让学生读

  读。

  (2)说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出示

  (1)让学生读

  读。

  (2)说说ü上两点省略规则

  3、我们学习几个复韵母了?按顺序说

  说。

  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

  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

  板书:12ieüeer

  二、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üe和er的音形及er的四声

  1、学习ie、üe、er的音形

  (1)出示3幅插图

  问:你们能不能利用这3幅插图自己学习ie、üe、er的音形呀?

  (2)请同学说说自己的学习过程。

  (3)教师适当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方法。纠正后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讲解: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

  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2、学习er的四声

  (1)板书:ērérěrèr

  (2)自己试着读

  读。

  (3)借助平时口语中的发音读准四声。

  (4)选择其中的声调进行组词,帮助巩固发音。

  三、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3个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

  1、复习ie、üe的读音。

  2、师讲:ie和üe是声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教师板书:ye、yue。

  3、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韵母ie的左侧是i,整体认读ye的左边是y)

  4、启发学生想

  想,音节yue中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5、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ye、yue的音。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