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27 08:40:21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集锦十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课文介绍了德国人对花的喜爱,德国独特又美丽的风景,以及德国奇特的风俗。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的词语用得非常贴切,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半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真切、宇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有没有种过花?目的是什么?种在哪里?

  2.多媒体展示德国风景图。看大屏幕,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花美吗?这些花种在哪里?想不想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要这么种花?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季羡林为我们所展现的德国的无穷魅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到生字或优美的词语、句子,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领读、齐读,纠正读音。

  3、默读课文,季老第二次到德国,表达了怎样的感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深入理解,读出感情。

  (一)、奇丽的景色:

  ⑴ 哪些句子突出表现了奇丽的景色?朗读课文,勾出美丽景色的句子。画出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

  (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山阴道上”来想象。顺势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词义。)

  ①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②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播放

  ⑵ 学生在交流有关奇丽景色的过程中,师相机而行:

  ① 强调生字的书写(这里面可有生字啊,你能把这两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吗?学生板书两个词语);读到这个“花团锦簇”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什么?读到“姹紫嫣红”呢?(想象)

  ② 对比理解“花团锦簇(花多而茂,重形态)、姹紫嫣红(花艳而娇,重色彩)”的意思,这里两个词语都形容花很美,不是重复了吗?

  播放PPT这些娇艳的花一朵紧挨着一朵,一朵紧压着一朵,他们挤在一起,靠在一起,相互簇拥着,有时候都分不出他们谁是谁了。花儿的这种形态就叫做——花团锦簇。各色鲜花聚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③ 把词语带入句子,练读,重品味花美、语言美。自己练练怎么用你的'声音展示这种美丽。熟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⑶ 介绍作者两次到德国的时间作者第一次到德国是1935年到1945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第二次到德国又恰逢文革结束不久。中国的社会处于满目疮痍、近似于一片废墟的状况。(出示PPT)所以当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色时,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带着此时你的感受来读句话。可以怎么读?还可以怎么读?可以改变句子来表达你的慨叹。

  对于作者而言,这真是一种美丽得近乎神奇的景色。再读句话。

  (二)、奇特的民族:

  ⑴ 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呢?

  ①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②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⑵ 学生在交流有关奇特民族的过程中,师巡视:

  ① 生交流原因。

  补充资料:

  没有阳台的就放在窗台上,故意把窗帘做成半截的。花的主人看花的什么?什么是花的脊梁?(散乱的话枝花叶以及透过枝叶看到了花)走在屋外的行人又能看到些什么呢?(充分欣赏到娇艳的鲜花)这些做法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课题)

  作者见此情景估计德国人养花不是为自己,而是给别人看的,于是向女房东求证。女房东神态是──莞尔一笑,语言是──正是这样。“这样”是指什么?(上文、扣题)什么是“莞尔一笑”?(很轻松的微笑)想想女房东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这在德国是很平常的、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女房东的表情和语言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课题)让我们把这部分读一读。

  ② 这种境界指什么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具体在我们生活中来说就是怎样的行为?(分享、彼此关怀、眼中有他人……)在文中,什么样的行为体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这种境界扎根在这个民族每个人的心田,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就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课题)让我们把这部分读一读。

  ⑶ 现在来谈谈作者为什么觉得这个民族是奇特的?

  (联系到民族的奉献精神来谈。)

  ⑷ 老师提问,学生用课文里的句子回答:

  这个民族的奇特之一就是他们的花不象中国那样──他们就是要──自己的花让别人看

  所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都能看到——街头花团锦簇,恍然花的五彩海洋,形成了一道──奇丽的景色。

  是啊!的确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在德国人人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奉行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这成就了这个──奇特的民族。季老先生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读这句话。

  四、小结课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

  师:读着读着,课文既如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又成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小诗。

  走在德国,

  满眼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

  走在德国,

  感受到的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

  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

  第2课时

  一、听写生词,温故知新。

   1、让学生当场默看(2分钟)。

  2、现场听写并展示(选择有错的学生,达到对难写字的正确指导。如“脊”“嫣”“暇”)。

  二、学习末段,感悟美丽。

  师:同学们,让我们入情入境地朗读最后一段,记住:把作者的种种思绪,滴滴感受都读出来。

  1、齐读第4自然段。

  2、体会作者的话。

  出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⑴想想:什么变化了?唯独什么没有改变?

  ⑵“美丽”指什么?

  ⑶生读句子。

  三、补充资料,领会主题。

  1、出示补充资料:

  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思:从这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2、引导学生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又看别人的花。”“走过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3、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生读)

  4、出示句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①作者陶醉于鲜花之中,触景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他在思念什么?

  ②引导学生朗读。

  四、总结。

  1、师:今天,老师领着同学们浏览了德国奇丽的风景,了解德国了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喜欢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

  师:让我们再次品味这种“颇耐人寻味”的崇高境界吧(生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以后希望怎样做到“我为人人”?

  生:我想为我们班打扫教室。

  生:以后哪位同学有困难,我一定会帮助他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不小啊。

  师: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你觉得作者怎样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

  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

  师:如果作者没有到过德国,而仅仅听别人说起德国的风景,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章吗?

  生:不能。要亲身经历过,才能写出来。

  生:写文章时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生:还要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如果作者把在德国见到的所有景物都写在文章里,你还会喜欢他的文章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写进去,文章就没有中心,也就不吸引人了。

  师:那么要写一个地方的民族风情特点,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生:抓住能体现这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师:说得对。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生动、更具体、更感人。

  师:感谢季先生让我们了解了异国五彩斑斓的文化,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季先生吧。

  (课件出示季羡林的简介)

  师:如果你想对季羡林有更多的了解,请到图书室或上网找季羡林作品读一读。

  《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

  《谈人生》、《留德十年》、《病榻杂记》

  五、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师: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课文的感悟,以《梦见了》续写一段话。

  (生写话,然后展示)

  生:我梦见自己在花海中飞翔,身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鸟在动听地歌唱。我的恩师突然出现了,我和他走在花丛中谈笑风生……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老师也自叹不如啊!我要向你们学习。

  六、布置作业。

  师:课后,请把《梦见了》写在小作文本上。另外,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下课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花团锦簇 人人为我

  姹紫嫣红 我为人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描摹6个字,积累10个词语,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至九节.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图片)

  (板书:含羞草)

  2、你们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点吗?

  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

  3、出示课题:40、含羞草。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13节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节。

  3、(预设:1、含羞草什么意思?

  2、为什么后来叫它含羞草了?

  3、为什么一碰它就收拢叶子?)

  4、齐读第13节。

  5、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那么为什么会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1——5节

  1、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板书:得意草)人们为什么这样叫它呢?自己轻轻读读课文1——5节,划出有关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谁来读一读。

  4、点出“翠绿、婀娜多姿、淡雅”等词。

  5、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吗?

  出示两幅动画效果图,帮助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

  6、引读2-4节。

  7、指导读“自我陶醉”这个词。

  8、读“得意扬扬‘这个词。还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得意洋洋(近义词——自鸣得意)

  9、指导引读1-4小节。

  10、出示第5节:因为它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

  过渡:是呀。难怪它经常----,难怪它----,连主人也觉得它太----。

  (二)学习6——9节

  师: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鸣得意了。主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让它和其它花儿比一比,看看谁到底更美丽。

  2、先自己读读课文6——9节,再试着根据填空说一说。

  (出示) (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因

  为 。

  3、小组学习,交流。

  4、认读第4个小节中的`词语,

  出示:寒碜 菊花 色彩斑斓 不畏严寒 千姿百态

  理解词义: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当你与那些花儿比过后,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6、交流并板书(羞愧、惭愧)学生字:惭。

  7、分角色读6——9小节。

  (三)学习12节

  1、引读12节。

  2、(出示)指导读得意草的话。

  3、与“惭愧”意思相近的词是----。

  4、“惭”和“ 愧”一样,都是竖心旁,开火车读一读。

  5、过渡:从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这两个名字,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四、复习巩固

  1、圈出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

  2、交流(出示)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五、作业

  1、你能用这些词语和以前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

  出示:我喜欢 花,因为 。

  (提示:可以从颜色、味道、姿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从课文中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至少3个)

  3、抄写课后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有个整体感受,关心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2、学会15个生字,8个要求会认的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培养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能力。

  5、能通过表演的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深刻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能力。

  3、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及价值取向。

  四、教学准备:

  课件、树叶形的字卡(两套一样)及树叶形的空白卡片。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音乐,大家来猜猜这首歌的歌名。

  2、播放音乐《你的微笑》,学生听完后,让学生猜猜歌名,有的学生可能会猜到是《你的微笑》。

  3、对,同学们,我们刚才所欣赏的那首歌的歌名是《你的微笑》。是的`,生活中多一份微笑,便会多一份快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微笑的文章。(在黑板上板出课文题目)

  4、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这篇文章是《十二次微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什么样的疑问呢?

  5、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这个题目时的疑问,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十二次微笑,有的会问是谁的微笑(那好,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默读课文,并圈出你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字词。)

  二)、欣赏课文录音:

  1、学生默读后,播放课文录音,并要求学生注意听听他们在默读中所遇到的那些不懂字词的读音。(这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中,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学生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在黑板上画一棵树的轮廓,并把树叶形的生字卡贴在树上。亦把空白树叶形的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其上面写下他们所不懂或不理解的字,再把字卡收回贴在树上。

  三)、学习生字:

  以摘树叶的形式来进行生字教学,即让学生把他们会的生字卡片摘下来,并让他们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生字的拼音及其结构。对于所有学生都没有去摘的生字卡片,师生一起学习其上面的生字。(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亦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给生字找朋友:

  老师把同样的另一套生字卡贴在黑板的正中,叫学生给其生字组词。

  五)、说一说:

  让学生任选一词说说其意思并以这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有利于学生平时习作语言的积累。)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十二次微笑》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亦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欣赏这篇课文。

  二)、带着问题品读课文: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详写了空姐的几次微笑?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读这篇课文吧。(此时播放符合课文的背景音乐)

  三)、赏析课文:

  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空姐的三次微笑,并要求学生注意空姐与乘客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对空姐和乘客这两位人物形象作出分析。并在讲解每一次微笑的过程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所讲解的课文。

  四)、设问赏文:

  师:同学们,在第七段中,空姐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呢?而她觉得委屈却又为什么仍要对那位乘客微笑?而那位乘客脸色一变,同学们,你们说说那位乘客的脸色是如何变化的呢?小组可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课文的兴趣)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只详写了空姐的三次微笑,从哪里可以知道空姐有十二次对那位乘客微笑?

  五)、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老师读旁白,女同学读空姐所说的话,男同学读乘客所说的话,好吗?(播放与课文相符合的背景音乐)

  (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体味文中的情感)

  六)、小组表演,理解课文: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现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空姐为什么会对那位乘客微笑十二次?而那位乘客又为什么把投诉改为表扬呢?

  八)、小结:

  师:是的,是空姐的真诚令她微笑面对那位乘客十二次,是她的真诚打动了那位乘客,是她的真诚赢得了那位乘客的理解与信任。平时,我们要真诚对待别人,要多点包容别人。(与此同时播放《你的微笑》,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

  第二部分:

  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三部分:

  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

  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

  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

  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

  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顶碗少年进行了几次表演?(三次)

  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

  (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

  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

  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

  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变化。(联系前后文的场面描

  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如果表演者

  是你,你会怎样做?

  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

  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你到现场看了顶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

  四、总结: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五、板书设计:

  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

  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

  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

  惊心动魄的拼搏

  语文A版第十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板题:

  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写好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雪景图片、录像。

  2.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

  2.播放下雪的录像带。

  导语:同学们你们看,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它们飘呀飘呀,落到树上、房上、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装,看着这漂亮的雪花,你想说些什么?

  3.有一个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雪花,快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把生字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生字,如果读不准,请你帮助你的小伙伴。

  3.反馈生字的读音。请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指读,小组长带读等。

  如:纷纷扬扬——扬

  小仙女——仙

  裁剪——剪

  4.把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要把语句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作者喜欢这场雪吗?你能从哪儿体会出来?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汇报中防止学生不按顺序汇报,教师可根据某一个学生发言,让其它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重点指导如下语句。

  (1)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柳絮在空中飞舞,像鹅毛飘落人间。

  ①你觉得这场雪下得怎么样?

  ②想不想看看大雪纷飞的景像?(播放大雪纷飞录像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④教师可进行示范性朗读,请学生评一评哪里读得好,然后再请学生练习。

  (2)我伸出小手接了一片雪花。瞧,它多漂亮啊!那六角形的.花瓣不知是哪位仙女特意裁剪的。

  ①你们知道雪花什么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②出示不同形状的雪花照片。请学生说说看到的雪花什么样,并完成填空练习。

  ()的雪花

  ③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3)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快活地蹦啊,跳哇,笑哇,唱啊!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我们玩得多开心哪!

  ①你在下雪的时候喜欢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②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4)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树上挂满了盛开的“梨花”。

  ①想一想“洁白的地毯”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②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树上挂的是“梨花”吗?说明什么?

  ③再读一读,读出雪下得大,雪花洁白。

  (5)“在厚厚的雪被下,麦苗儿甜甜地睡着,小嘴还不停地吮吸着甘美的乳汁。”

  ①出示句子:在雪被下,麦苗儿睡着,小嘴还吮吸着乳汁。读一读这句话,说说和课文原句比,有什么不一样?

  ②说说哪句好,好在哪儿。

  你能读出来吗?

  ③练习朗读。

  (6)不仅小作者喜欢这场雪,农民伯伯也特别喜欢这场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读读书上的句子。

  ①你知道什么是瑞雪兆丰年吗?

  ②再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四)练习背诵,深入体会。

  1.导语:这么美的景色,用这样优美的语言描述下来,多值得我们积累下来呀!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学生选择背诵的段落练习背诵。

  3.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然后再背诵。

  (五)语言训练,回归整体。

  欣赏了这么美的雪景,你最想说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检查背诵。

  1.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老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课文。

  如: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下雪了,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下雪了,农民伯伯为什么喜上眉梢?

  3.请学生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先让背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背诵这一段。让听的同学评一评,是否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习生字,自主识记。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的读音。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互相帮助。

  3.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让学生能够自主记忆,学生可用多种的方法,如以旧字代新字,组词语记忆,编儿歌,顺口溜记忆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指导书写,细致到位。

  1.请学生认真观察8个范字,说一说,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认真观察汉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个别字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说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4.请学生书写。

  5.反馈纠正、评议。

  6.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7.再选择其他汉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28.雪花

  美丽→快乐→丰收

  (2)柳絮——絮

  (3)花瓣——瓣

  (4)裁剪——裁

  (5)茫茫——茫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乌鸦喝水》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

  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

  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出示第二幅图

  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呢?

  2.指名读。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2、3自然段),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说说你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

  7.老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8.哪位同学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四、读整篇课文

  五、拓展

  1.讨论乌鸦喝水办法的优缺点?

  2.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六、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大象表演节目、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字、图像资料,做成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初识大象,揭示课题

  1.播泰国风光,简介泰国。同学们,在我们国家的南面,有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泰国。泰国的国名泰语意思为“自由之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感受它的风土人情。泰国整个版图形如一头威武的.大象,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白象之国。”的誉称。(图片定格在大象图上)

  2.谈论泰国的象。

  3.揭示课题:

  泰国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泰国,“与象共舞”!

  板书课题。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象”的“舞”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导语: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叫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通过读书又产生了什么疑问

  3.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认读。

  熟视无睹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彬彬有礼

  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芭堤雅

  4.交流一下,通过读书,你们读懂了“什么叫与共舞”“谁与象共舞”了吗?

  5.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归纳:象和人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和谐友好?板书:和谐融洽

  三、集体研读

  1.研读第一自然段。

  导读:仅仅因为象是泰国的国宝,就能让人与象的关系这样融洽吗?我们先到泰国的公路边树林里看看大象吧!自由读第一然段,从哪些词语中你体会出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呢?体会“熟视无睹”“悠闲沉着”“不慌不忙”。

  竞赛读,读出大象的悠闲沉着。

  2.研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

  引读法,师生同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泰国人对象的亲切之情。

  3.研读第三自然段:

  导读:我们再走近一点看大象好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人与象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呢?

  理解“拍”“喷”“平静坦然”“松弛”“晶莹温和”。

  利用换词法来体会“拍”与“喷”的用词精当。

  竞赛读,读出与大象靠得很近,读出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的感觉。

  4.学法小结: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间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大象的可爱温顺,实际上是在赞美人与大象之间的和谐融洽。我们刚才体会人与象的关系和谐友好,用的什么方法来学的?──抓关键词品读。

  5.过渡:你们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大象表演呀?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各组所拿到的学习单,选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进行合作学习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2、本课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提问:“我”是谁?他为什么自己选自己?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想上述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同桌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朗读展示:

  分段朗读课文(可以指名读、男女生读),引导学生评议: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准确,重点指导:

  “室、宁、愣、青、掌”的读音。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利用字卡进行不同方式的练读。

  2、老师说字,学生快速摆出生字卡,读一读。

  3、认读要写的字,提出难写的字,小组讨论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经验和写字要注意的问题。

  5、练习写字:

  ⑴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范写不容易写好的字。如,“员”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班”的`第四笔是提,最后一笔四横。重点指导写“校、教、班”三个字。

  ⑵认真描写一个,临写一个。

  ⑶对照范字检查,利用投影仪评议、改正,再临写一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

  2、齐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完成课后的句式练习。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读自悟。

  ⑵小组讨论你又读懂了什么?从“静悄悄的”、“愣住了”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⑶小组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指导该怎样读才能把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

  ⑷结合看图,自由练读王宁的话和老师的话,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⑸模拟再现课堂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评出最佳王宁和最佳老师。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师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⑵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体会。

  ⑶展示读全文,先在小组里展示,再请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三、拓展活动

  说说你对王宁的做法怎么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