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9 10:04:21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8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个栏目,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以及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认识几种野生动物;学习修改一段话。

  2.写好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掌握小诀窍。

  3.读背成语和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修改一段话,成语的识记,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懂得生活中处处要留心。

  2.学会一些修改的方法。修改一段话。

  教学过程:

  处处留心

  一、指导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小芳学到了什么?

  小结:语文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练习实际谈谈体会。

  二、认识动物标牌。

  1. 生自己认一认。

  2.抽生读。

  3. 说说对几种动物的认识。

  三、修改作文

  1. 自读小芳写的日记,看看有哪些地方要修改?

  2. 小组讨论。

  3. 集体交流。

  4. 共同修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写好汉字右边带有撇和捺的钢笔字

  2.熟记8个成语与李峤的古诗《风》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 观察所写的`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2. 读小提示。

  3. 练习书写。

  二、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4. 背诵。

  5. 读《风》这首诗。

  6. 体会诗中的意境。

  7. 背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说曾得过谁的帮助,应怎样向她表示感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刚才有个同学悄悄地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要感谢感谢他,谁来替老师对他表示感谢?

  采访被感谢的同学: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小小的感谢会让我们感到甜蜜和温暖,让我们学会感谢吧!

  二、设置不同场景练习。/article/

  1.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

  2.同学为你解决了学习疑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感受涛声入情境

  小朋友们,轻轻地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地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谁能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呢?或者想象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呢?

  对啊,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那么,你们想象中的大海或者海边是什么样子的呢?(畅谈)

  二、欣赏优美小韵文

  1、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一起来到海边,看看它是否和小朋友想象中的一样呢?(课件展示)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1)根据学生说的师随机贴卡片并领读。

  (2)谁来做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随机奖励)

  (3)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组,你最喜欢哪组呢?请你读给大家听。(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读)

  (4)读得真好!老师能问问你为什么喜欢读吗?

  3、师随机点拨

  (1)沙滩是什么样子的啊?(指名说)

  如果我们把鞋子脱了,赤着脚丫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感觉呢?快让我们把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吧。(领读“沙滩”)、

  哎,大家见过贝壳吗?老师这儿有许多的贝壳,你们想看看吗?(想)好的,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边看课件一边问)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句话呢?(指名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说)

  小结: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还能看到这么多的贝壳,真实一件幸福的事啊!能把第一组词语读好吗?

  (2)海风吹来了,听!它把谁也带来了呢?

  (欣赏课件)问:浪花怎样啊?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它们好象在说什么呢?

  师小结:海风吹过,浪花在跳舞,海鸥在唱歌,多快乐啊!让

  我们美美地把第二组词语读一读吧!(齐读)

  (3)读得真好!大海可真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示课件)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吃过吗?珍珠见过吗?(实物出示)

  师小结:美丽的珍珠,调皮的鱼虾,长长的'海带,谁来读的美一点呢?(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那你想不想去看看呢?(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示课件)

  大海里除了珍珠、鱼虾、海带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宝贝,你们想不想见识一下。(示课件)指名说

  (4)师问:什么是港湾啊?

  师小结:晚霞落下去的时候,港湾静悄悄,静悄悄,出海的渔船都回来了。谁能把第四组读好呢?(分组读)

  (5)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这些词语。(齐读)

  三、勇做“沙滩开荒者”

  瞧,这是一片还没开发的大海、沙滩,看上去非常的荒凉。老师想请大家动动手,做一回“沙滩开荒者”,设计出最美丽的图画。你们愿意吗?(边放音乐生边贴图),下面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师小结: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现在的大海、沙滩多漂亮啊!有那么多美丽的贝壳,那么多的鱼虾,长长的海带,再也不荒凉了,你们真棒!

  四、乐做“沙滩小导游”

  现在的大海变的美了,老师可要给小朋友出一个难题了,这回啊,老师想请大家来当一回“沙滩小导游”,用上学到的词语,说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你们行不行啊?(行)好的,现在你们就可以走下去把它介绍给听课的老师,向他们请教,让他们给你出出主意,开始吧!(师巡视,生走下去介绍,过一会交流,师加以点评)

  听了这么美的介绍啊!老师真想唱首歌,你们想不想啊?(想)好,老师啊把这些词语串起来写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伴着《搏浪鼓》的音乐唱歌,巩固词语)

  海风吹,浪花涌,海鸥飞,

  让我们漫步沙滩。

  光脚丫,拾贝壳,

  让我们尽情欢笑。

  晚霞落,港湾静,渔船归,

  珍珠、鱼虾、海带满舱。

  五、带情入境读韵文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去海边走了走,看到了大海迷人的风光。最后,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识字5(配着音乐,齐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果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些课文”,许多人都会提到这一篇。它的几个特点是十分鲜明的:

  1、首先,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篇幅简短,内容充实:

  全文仅500字,是高年级教材中的短篇。别看文章短,内容却很充实,中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那两个片断,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在内容好的基础上,本篇中心表达得鲜明有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有口皆碑的。教材中歌颂中华大好河山主题的篇章很多。桂林一地,中外知名。读了这篇课文,“江山如此多骄”的自豪感,深入心底。

  3、语言流畅、生动,这是本课又一特点:

  四个段落,十几个句子,说句句精彩,都不过分。学生读这篇,不用督促,课上课下书声琅琅,人人可以背诵。

  总之,这是一篇提高学生读写能力难得的范文。

  【教学要求】

  怎样教一篇课文,一方面要从教材本身出发,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这个班,我是从一年级一直跟上来的。学生对我的教法是熟悉了的。课内各种动笔的练习,学生都接触过。这是确定要求、安排教学过程的前提: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江山的秀丽,使他们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2、学习“翡 (fěi)翠”、“嶙 (lín)峋 (xún)”等生字新词;复习修辞方法;读背全文。

  3、结合片断学习,指导学生仿写“漓江的水”这样的片断。

  2、3两项要求,各有侧重。第2项,词语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复习,课文的读背,都是语言训练的基本功,教学时一定要搞扎实。第3项,指导学生写片断,难度较大,教学过程应安排得细一些。

  【教学过程】

  讲授本课,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1、由于全文篇幅不长,第一课时除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外,要拿出10分钟时间练习朗读和背诵。是的,许多该讲的东西还没讲,就采取先背下来再说的办法吧。

  2、作业内容,安排三项:

  书写词语;读背课文;思考问题“你喜欢这课吗?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齐背一遍课文。

  2、听写重要词语,指定二人(优等生、后进生各一名)到黑板前写。其他同学同时在本上练习:

  观赏 仿佛 无瑕 翡翠 扩散

  攀登 峰峦 罗列 屏障 竹笋

  倒映 迷蒙 围绕 画卷 碧波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那名优等生都写对了,另一人“峦”字不会写,“览”字写得不规范。全班同学同桌互相校对一下。

  教师提问:

  “谁发现自己有错别字?”几个人举了手。请一人说说应该重视词语的书写。

  二、分析结构,归纳段意

  “同学们,本课属于最为简明的一类课文吧?全文只有四个小段,条理十分清楚。”

  1、先默读,再议论。

  2、接着,自己在本上拟提纲。

  3、最后,集中讨论、归纳。

  ⑴ 开头:

  我们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⑵ 中间部分:

  ① 漓江的水,静、清、绿。

  ② 桂林的山,奇、秀、险。

  ⑶ 结尾:

  船行江上,如在画中游。

  对照提纲,齐读一遍课文。

  三、欣赏精彩片断

  “本课中间部分写‘山’、‘水’那两个片断,相当精彩吧?两个片断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由于时间关系,课内只重点分析、欣赏前一个吧。”

  先指名(二人)背诵这个片断:

  漓江的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欣赏的重点:

  1、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这是个独立性很强的片断,生动地描绘了漓江的美景。从结构看,三个句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句是“高高抬起”,说漓江的水比大海、西湖还美。但到底美在哪里,没具体写出。

  第二句是具体描写,从“静”、“清”、“绿”三个方面,生动地表达了漓江风光。

  第三句是动态观察,小船推波前行,才更能感受到漓江的美。

  2、三个特点,排比得当:

  这个片断写得这么好,与第二句三个特点的排比大有关系。描写一个事物,抓住它的三个特点写,既全面又具体。这里写漓江的美,连用“真静”、“真清”、“真绿”并列表达,收到很好效果。三个特点抓得这么准,作者是动了脑筋的。

  3、语句生动,琅琅上口:

  学生那么喜爱本课,与语言好这一条大有关系。“漓江的水”这个片断,三个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对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产生了相当好的语言效果,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四、课内练习

  1、摘录句子,注意写法: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是引用的写法。)

  2、拟出本课提纲。

  3、抄写片断“漓江的水”。

  五、布置作业

  1、读、背全文,组长检查汇报。

  2、默写“漓江的水”,说说它的结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质疑问难。

  1.同学们说一说以前学过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师板书课题::女娲补天)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提出问题)

  3.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自己读课文,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同位之间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老师相机引导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感悟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学习课文,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先是小组讨论,再汇报)

  五、学习书写汉字,巩固汉字。

  1.大屏幕出示要求书写的字,先是学生自己书空,然后再共同解决难写的字。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要详细了解,更能体会词的内在深意,继而为体会诗人的人生志趣铺垫。

  先给学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时间,然后教师补充。这样才会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长久保持下去。)

  3、请学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词

  1、谁愿意把这首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边看边小声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2、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关注词中描写的景物,为想象画面做准备。)

  3、白鹭、套话、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使一幅多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

  (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借助这些词汇所展示的画面,边想象边组织语言,用生动的现代语言描述西塞山边的美丽,既接受古代汉语的熏陶,有发展现代语言,一举两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创作的小散文。

  5、出示图象。

  观看图像,结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鸣。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体会情感

  1、齐读《渔歌子》,说说如何理解“不须归”.

  指导学生理解不归哪儿,体会作者不回家,弃官隐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导学生结合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来理解。

  2、带着体会到的、作者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能背下来更好。

  3、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五、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张志和、白居易,请同学们查找白居易、张志和的诗词,并有感情地诵读,开一个古诗文朗读会,从朗读中赏析古诗词。

  板书设计;

  词两首

  日出江花红胜火让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春日胜景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鹭、桃花、流水让人流连忘返的西塞山边美景

  鳜鱼、斜风、细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东西需要充电,学生眼睛一亮:“妈妈的手机、电动车没有电了,就要用充电器充电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电呢?”

  幽默的话语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课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会电脑打字,还不会上网、制图……”

  “爸爸电脑知识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电脑知识。”

  “爸爸在充电,就是再学习,再学习电脑上的上网、制图、计算……”

  “爸爸充电就是充知识,充智慧呀!”

  学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纷呈,有谁比孩子更聪明,能想到这么丰富的答案呀!看来对学生的认识也需要充电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诠释如何做新教育时关于一锅石头汤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对人性的正确认识。石头汤的美味到底来自哪里——是来自佐料,更是来自参与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献,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点柴火,你找一口锅,我取一瓢水,你投颗石头,我洒粒盐巴,你添丝味精,我放数根葱,最终熬成的美味源于石头汤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来自每一位参与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róng)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难认、难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指尖的世界”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盲人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唤起对生活的自信与乐观。

  教学准备

  背景资料、图片、配乐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有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先天的或后天的某些原因,永远告别了光明与色彩,一生笼罩在黑暗中。(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播放有关盲童的录像资料)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生活永远也不再有希望,但是善良的人们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带他们在“指尖的世界”里重新找到希望。

  板书课题:指尖的世界

  2.齐读课题,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1)读准确,读通顺。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检测初读情况。学习会认字。

  3.再读课文。复习会认字,学习会写字。

  提示:(1)读流利,知内容。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生再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理清脉络。

  三、品读课文,走近“指尖的世界”

  出示阅读提示:找到文中最打动你的段落,做上记号,读一读,在脑中想象出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全班交流。(学情预设,重点指导朗读及体会)

  (1)“虽然孩子们看不见阳光,看不见绿树,看不见日日进出的朱红色校门和里面一片多彩的天地……但是,他们体会到了,身上那暖暖的感觉是太阳给的;走近那些小树,能闻到叶子的清香;靠近花园,能闻见花的香甜;他们知道,操场的尽头有一个音乐喷泉,那里有美妙的音乐和欢快的水珠一起舞蹈。”

  这段话用一系列的排比,用看不见与能闻、能听的对比,表现出盲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快乐。学生对这种快乐可能较难理解,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联系课前他们查找的资料及之前观看的录像,两相对比,让学生明白在盲人学校里的孩子也是快乐的。

  练习用“虽然孩子们看不见……但是,他们……”说话。想象盲孩子们在学校的其他生活情形,再指名朗读。

  (2)“学校里有琴房,琴声悦耳,一个孩子正陶醉在音乐里。他的指尖轻快地在黑白琴键上移动,演奏心中已十分熟悉的曲谱。对喜欢音乐的盲孩子而言,音乐是另一个世界,一个自己创造的完美世界。”

  提示:他可能在想什么?如果此刻你在他旁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3)“有时,孩子们还玩儿足球。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装着铃铛,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跑几步,停下来听听,再跑几步,咿咿呀呀地交换意见。比赛时,他们在球门上挂上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指引着他们投入地奔跑。”

  联系学生踢足球的经验理解:正常人踢足球不难,可是对于盲童来说,奔跑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去踢球。但是他们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玩得非常开心。让学生体会盲孩子因为自己也能踢球而产生的自豪感、快乐感,想象画面,激情地朗读。

  四、布置作业

  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自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2.生质疑。

  3.教师梳理,能够由学生互相解答的不必讲解,难懂的准备讨论。

  二、深入理解,走进“指尖的世界”

  1.“所幸的是,总有善良的人们愿意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相信,无法驱走黑暗的'时候,美好的心灵更是可贵的明灯。”

  “善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关爱盲人的人,为盲人教育工作奔走奉献的人。“美好的心灵”指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

  (课件:补充西藏盲人学校德籍女校长的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他们善良美好的品质,受到思想的熏陶。)

  师:带着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2.“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

  “长廊”指什么?学校。板书:学校

  为什么把学校比作一条长廊?

  理解:学校就是教育孩子认识世界,走向生活的长廊。

  课题为“指尖的世界”,现在你如何理解?

  盲孩子失去眼睛,他们看不见,他们最直接地感知事物、生活的方式就是触摸。通过双手读书学习,弹琴画画。对于常人来说,世界在我们的眼里,而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在他们的指尖上。

  3.“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

  “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指什么?

  指的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他们“曾经想过”什么呢?而他们“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又指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盲孩子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彩世界,但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是路人的帮助,或许是清晨凉爽的微风,依然能让他们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体会这句话告诉我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要有乐观的心态。

  板书:自信、乐观

  幸福的生活

  三、扩展延伸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可以谈向盲孩子学习乐观、自信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可以谈盲人成功的事迹……

  2.总结: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布置作业

  1.复习会写字。听写。

  2.写下你读后的感想。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4.写一条公益广告,号召人们加入到关爱残障人的行动中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