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9 08:06:1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板书: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设计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当时的天气冷极了,一幅悲惨、凄凉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馈)

  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d.“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

  (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4.指导朗读。

  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

  5.总结扩展。

  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呢?讨论交流。

  (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四)布置作业

  l.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五)教师巡视,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

  (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

  (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现实幻景说明现实

  第一次寒冷火炉渴望温暖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第二次饥饿烤鹅渴望食物烤鹅不见了

  第三次孤独圣诞树渴望快乐圣诞树不见了

  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飞走了

  4.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二)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

  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

  (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

  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想象丰富深化中心。

  3.学习表述。

  这篇文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

  (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具体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象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

  对照以上两点,用笔在书中画出这两方面。

  (四)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可怜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幸福中,该怎样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感动之余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2、看图读熟词语,初步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步看图读韵文,认识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基中八种学生较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归类识字课文,是和体育运动项目有关的。板书:识字5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请小朋友们观察书上的图,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不太了解的。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章节,读准字音。

  三、图文结合,理解词义

  1、在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请提出来,如果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更好。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及相关词语。

  四、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

  2、反馈检查。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给“球、足、射、击”找朋友。

  2、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击、足、泳、射”的笔顺。

  3、反馈“足、射”的笔顺。

  4、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学习其余的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练习感情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书空“球、排、射”笔顺。

  二、继续看图学词语:

  1、出示图及词语:

  2、读准字音。

  3、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吗?谁来说说看?相机介绍:

  “竞走”是田径运动赛项目之一,走时两脚不得同时离地,脚着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铁饼、铅球、标枪”可以示实物让学生认识认识。

  4、助图画,看拼音练读上述词语。

  三、根据意思归类读韵文

  1、的3个词语呢?(是投掷运动项目)

  2、现在老师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书上的顺序重新排列。小朋友们看第一组3个词语是和什么有关的?(球类运动项目)第二组的3个词语呢?(是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第三组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3、用多种方式练读韵文。

  四、巩固字义,指导书写

  1、做游戏:采用巾图形式将词语与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一一对应,帖对的同学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竞、铅、标”。

  3、说说怎样记住这3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上“竞、铅、标”的书写。

  5、听写生字词语。

  五、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球()足()篮()跳()泳()走()蓝()逃()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钅(……)氵(……)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喜欢小动物》是著名作家秦牧的文章。课文先介绍了作者在儿童时代很喜欢小动物,并列举了养过的小动物;接着总述在逗弄小动物时有过趣事,也有蠢事。然后,分别用逗“过山鲫”和“鳖”来表现作者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也表现了儿时的我那种天真、调皮、可爱的特性。同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

  本文条理清晰,先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然后总述、举例分述,最后总结教训。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运用他们喜欢的方法,如:查字典、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等来理解词句。但教师并不能因而放弃字词教学,因为他们各种理解词句的方法掌握上还不够熟练。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一如既往地重视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和运用,加强词句的理解训练,让学习形式更加丰富。

  三年级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很少有顿读、唱读、一字一顿等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能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可以在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10个“鳄、蠢、鲫、旱、缸、鳖、哼、鳖、颈、悬”,指导书写“鳖”。

  3、继续学习运用适当的方法理解词语,能说出“恳求、不胜其烦”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鳄鱼、逗弄、干涸、水缸、不胜其烦、鞭子、平安无事、血淋淋、愚蠢、报复”。

  2、学习课文,读懂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喜欢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学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难点: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趣

  1、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2、读注释,了解作者。

  3、学习第一节,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式。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作者很喜欢小动物,不但养了种种小动物,而且常常逗弄小动物。

  2、理解“逗弄”。板:逗弄

  3、找出作者具体写的逗弄的小动物。板:过山鲫鳖

  4、指导书写“鳖”的笔顺。板:鳖

  5、了解哪几节写过山鲫,哪几节写鳖。

  完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7、小结:作者先用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有趣的事,也做过蠢事总起,再分别用逗弄“过山鲫”和逗弄“鳖”来写具体。

  三、细读课文。

  1、学逗“过山鲫”

  1)抽读第三节——用自己的话介绍过山鲫。

  2)默读第四节——我是怎么逗弄过山鲫的?圈出表示我动作的词。

  自由读,读出作者对“过山鲫”的喜欢之情。

  抽读。指导朗读(我的语言)。

  (要读出“!”的语气。要读出“,”的停顿。)

  3)齐读句子,读好我的话,读出喜欢之情。

  2、学逗“鳖”

  过渡:逗“过山鲫”真是有劲,玩起来真开心。可是在逗“鳖”的时候,我就不敢这么放开地玩了。这是为什么呢?

  (1)读第五节

  理解词语:“恳求”(辨析法),不胜其烦”(关键词)。

  (2)抽读第六节——我是怎么逗弄鳖的呢?边听朗读边划逗弄的句子。

  说说“蓝色的句子”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承上启下)

  体会多次逗弄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理解平安无事。(联系上下文)

  想象说话: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此时,我会想些什么呢?

  图片了解吻端。

  (3)齐读被咬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被咬痛苦。

  (4)齐读最后一节——了解“愚蠢”带来的后果。

  3、总结:课文写了两件逗弄小动物的事例,一件是趣事,一件是蠢事。这两件事都很好地体现了儿童时代的我对小动物的喜欢。也只有这个时期的孩子,才会对小动物喜欢到这种程度,甚至忘了危险。

  四、拓展说话。

  我喜欢_,

  我这样逗弄它的,_

  五、作业超市。

  1、完成本课作业本,抄写课后词语。

  2、完成课后写话练习。

  3、回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蠢事,并说一遍这件事。

  六、板书设计。

  我喜欢小动物

  逗弄

  过山鲫(趣事)鳖(蠢事)

  (动词)(动词)

  五、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逗弄过什么小动物。

  3、ppt课件

  六、评价设计

  七、专家点评:

  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小郭老师努力改变以静止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动态的语言实践模式,指导学生运用具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学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内心变化,但还有一点内容分析的痕迹。本课教学重点突出,凸显学段要求,如结合文本学习用举例法把句子意思写具体,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学习过渡句等。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和课内练习、作业一致性程度较高。

  八、自我反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初步能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品词析句等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所以在这堂课上我用了多种形式的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这堂课中不难发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还不够规范,但是如何使语言更加规范,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还有待我给他们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介:

  《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儿歌主要讲“我”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到窗外的风景随着火车开动而“动”起来,更加美丽,禁不住发出赞叹,并且在妈妈的帮助下以实际行动爱护它的事。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教学目的:

  1、通过“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流动的画”,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用实际行动爱护它的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19个字,会写9个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流动的画”指的是祖国的景色美丽如画。

  难点:理解“祖国的画中,还有个懂事的娃娃!”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你们都看到过什么?(生发言)

  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车,去看一幅流动的画。(板书课题)

  [利用谈话,让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来谈感受,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使生活积累与文本之间搭上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3、学生提问。

  4、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流动的画”,一起去寻找大家的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读一读,看看都认识了没有。

  2、小声读读课文,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

  1、请同学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并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请同学们观察这排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说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观察思考后,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

  3、这里有两个难字:“梭”“橘”,谁能想出记住它的办法?

  4、认识“忽”“弄”,前面我们认识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读音。(指名读)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识字,总结识字方法,学会自主识字。]

  四、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请明白的学生说一说,互相补充。

  (3)、师:这幅画中都“画”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生边回答,师边板书:小河、山腰、汽车、鲜花、水库、人家……)

  【1】、指名读后六句话。想一想:

  这六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赞美的语气)

  【2】、师配乐范读,生想象祖国的美景。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3】、理解“水库好似明镜”的意思,“好似”能用什么词语代替?你能用它说个句子吗?

  (4)、续写“画中景”。

  【1】、师:祖国的美丽景色数也数不完,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想一想,还能观赏到什么景色?(师可出示图片进行引导想象。)

  【2】、学生充分的说。

  五、指导书写:流、往、似、扔、忽、然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探讨这些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互相提醒哪一笔容易错或容易忽略等;再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大组交流,最后由老师着情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给生字朋友组词或说个句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流动的画》这篇课文,还重点学习了第一小节,知道了这流动的画指的是祖国美丽的景色。同时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现在老师开来了一列火车,满载着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继续前进。(开火车读词语)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师:大家能把词语读得这么好,那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读读第一小节,要求读时要有一定的语气,语音要准确。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师:面对这样一幅幅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做,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赶快读读课文第二小节,你就知道了。

  2、读了第二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言)

  3、师: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同学吗?(生质疑)

  如:是什么使我意识到不能往“画”里扔垃圾?为什么说“祖国的画中,还有一个懂事的娃娃?”……

  4、“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应该读出怎样的心情呢?妈妈的话应怎样读呢?(指名读)同桌读读看——听录音范读(生评议)——指名读。

  5、师生分角色合作读本小节。(男生读“我”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老师读叙述的部分。)

  [让学生充分的读文,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涵,在问题的碰撞中受到环保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师:是呀,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校园也美丽如画,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做个“懂事的娃娃”呢?当你外出旅游时,你是怎么做的?

  2、学生发言

  3、师小结:今天我们登上火车去看了一幅流动的画,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么美,我们都要用我们的行动去热爱她,保护她,用我们的双手绘出祖国更绚丽多彩的图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发挥语文学习的导向功能,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指导书写

  1、书写生字;道、弄、脸(由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观察,互相提醒,教师着情指导。)

  2、给文中的“四

  会字”口头扩词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用“好似”、“忽然”练习写一句话。

  教后记: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理念:一是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探究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遵循课标的要求,坚持多读少讲,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感知课文的内涵;三是注重生生互动,你问我答,互相学习,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更多了解祖国,体会祖国的山河美丽如画,树立爱护、保护的意识,培养了爱国情感。从学习情况来看,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还是以识字为主,所以在识字、写字环节中花较多的时间,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识字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本堂课中,学生学习的热情挺高的,课堂很活跃,基本达到了预计的目标。但学生对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需多加训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