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8 10:25:15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8篇(经典)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8篇(经典)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计策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意思。

  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2、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改课文分段。

  3、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3万 >80万)

  (1)、问:哪个多,哪个少?指名学生回答。如果你手上有三万兵,你能打败人家的80万大军吗?

  (2)、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周瑜的大将军,以自己的3万军队击溃了曹操的80万军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板书:以少胜多)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那么周瑜是怎样以自己区区的三万兵力击败曹操的80万军队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寻找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板书:19、赤壁之战)我们先看这个题目

  题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课题的意思就是: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这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吧!领略一下1700多年前的壮观与激烈吧?

  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多媒体出示: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鱼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师念此词一遍,说三国,道三国,一直以来人们都为三国的故事所倾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的故事,的是一起来谈三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三国吧。大家看这首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点是什么?随机板书:长江

  再看第二句:浪花淘尽英雄 问:《三国演义》大家认识三国演义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还真是了解不少。今天学习的《赤壁之战》,请大家今天我们要熟悉那些人物?他们是不是称得上是英雄?

  3、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音,给每个小节标上记号。

  2、仔细读每一小节,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

  4、检查自读情况

  1、问:通过读课文,那些人物在本书中出现了?他们能不能称得上是英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周瑜——统率三军、击溃曹军;黄盖——献计火攻,火烧曹营;曹操——骄傲自大,落荒而逃)

  2、大家谈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再来思考这几个问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回答?

  (投影出示:1、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用火攻,你认为好不好?

  1、敌众我寡、不宜久持、应速战速决 2、曹操战船连接,不利行动

  3、战船及其帆篷、绳索、木板等都是易燃之物

  (投影出示:2、黄盖假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怀疑?)

  1、曹操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2、曹操深信黄盖的话

  3、黄盖的船伪装的好,使曹操不容易发觉其中有诈。

  过渡: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读书是比较认真的。下面,请大家再次把课文一节一节的浏览一下,想一想,赤壁之站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5、指导分段

  1、曹操率军欲灭东吴,周瑜调兵遣将。这应当是全文的起因部分。

  2、黄盖献计,写信诈降,草船冲寨、火烧敌船应是妙计歼敌的经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

  3、积累与目字旁有关的成语,和描写眼神的名段。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同样是表示看的词语,词义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目字家族的字,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游戏:老师说词学生做动作,如老师说眨眼睛学生做这个动作,同时把眨字贴到黑板上。同样方法出示眯、睁、盯、瞄、瞅

  2、看黑板读生字,都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这些字。

  3、检查识字落实较难的字,如眨、瞅

  4、学习6句话

  三、指导写字

   眨、眯、睁、盯、瞄、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句话,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完成课后习题

  一、复习生字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学习瞟,学习带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动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动作,同义词是望和看,学习句子,认识荣榜

  3、老师做眺望的动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学习句子认识泰

  4、读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5、总结:带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三、指导写字瞟、瞧、眺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四、练习:

  1、做动作猜词语

  2、读成语,了解成语意思

  3、读关于眼神的描写,了解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人物情感,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l 通过阅读文本,融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细细地品味,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到“我”与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之情。

  l 通过联想和写作,感受冬至中“温暖的梦”、“希望的梦”的含义。

  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冬至的资料,搜集关于冬至的谚语、传说、故事等。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质疑,交流关于节气的资料。

  (一)板书课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谁做的梦?什么样的梦?梦见了什么?

  (二)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对应说说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冬至的梦的特点。

  1、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相机指导“窖”、“蚯”、“蚓”、“藤”四个生字的写法。

  3、解释重点词语。如:呓语、冬米糖等。

  3、回顾依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说说这是谁做的怎样的梦。

  预设:这是“我”和爷爷做的向往春天的梦,这是一场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浏览全文全文,概括段意,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自然段:冬至节气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冬至前后自然界万物的变化。

  第三自然段:我们对春天的期冀。

  第四自然段:“我”心底对春天的呼唤和对冬至的梦的美好向往。

  第五自然段:“我”再见梅花图和“我”对爷爷的怀念。

  教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冬至后万物的萌动和人们的生活。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课文中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介绍。

  1. 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关于冬至这个节气你知道些什么。

  2. 对照课文介绍,交流关于冬至这个节气的相关信息,着重指出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课件出示《九九歌》。

  3. 教师指导用舒缓平静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歌谣出发开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养成预习、乐于自学、勇于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收获的习惯。

  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通过概括段落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与课外对照,使学生对“冬至”的认识更准确。

  《九九歌》是对冬至理解的拓展,也为学习第三自然段等待九九八十一天做好铺垫。

  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情境的朗读方式。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冬至的梦》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出中心话题。

  师:播放课件: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变得愈加寒冷。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三、精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下面,打开书170页,大声读课文2、3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呢?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或简单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理解学生读书加批注情况。

  (二)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言文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这个“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课件出示相关重点句子

  预设一:(果园里的……蚯蚓……涌动)

  师:刚才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有自己的感受了吗?让我们一起交流。

  教师:先读读你勾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多么优美的语言,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呀,它还是一幅冰雪凝冻的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打开想象的大门。

  教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在这幅画的背后还深藏着苏醒的声音和呓语,慈祥而深沉的大地母亲能感受到那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你们能感受到吗?用心去倾听这些小生命的心声。发挥你们的想象,想一想,说一说。课件出示

  A果园里的苹果树(慢慢伸着懒腰,希望早日开花,结果。 )

  B白雪覆盖下的葡萄枝( )。

  C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老草根儿悄悄地说:( )。

  D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儿:( )。

  E冬眠的青蛙和蚯蚓:( )。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齐读,再一次走进这希望的冬至的希望的梦。

  教师: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事物,徐鲁爷爷还用了一个省略号,还有谁可能也在做梦呢?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二:(不信……不及了。)

  教师:冰雪的凝冻阻挡不了万物生命血液的涌动,冬至的脚步踏醒了万物冬眠的梦。徐鲁爷爷还用细腻的笔触我们描绘了一幅渐变的动画。找找看?想不想欣赏这美妙的动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教师:我们和冬至一起做梦,真让我欣喜,让人震撼呀!把你的欣喜震撼读进去!再读配音乐推荐个人读。

  教师:这就是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下面让我们把这两部分合起来读,再次感受那冬至的梦温暖与希望。配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徐鲁爷爷打开了我们想象的大门,让我们也一起来替这自然的小精灵们写一写它们的梦境。出示课件,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事物来写。

  范例:我是( ),……

  教师:你们写的真好,你们的心和万物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学生动笔写作。

  预设三:(记得小时候……棉衣了。)

  教师: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师生接读,我读你听,我不读你接,看谁接得好?

  教师:我们糊得严严实实的小窗能打开吗?我们插在草垛上和挂在屋檐下的风车能摘下来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这么多的美梦能快快实现吗?我们还要等(八十一天),这真是(难熬)呀!我们的心里可真(着急)呀!期盼着()期盼着()。

  教师:不是我一个人在着急呀,还有谁?读读爷爷说的话。爷爷也是那样的期盼(春天的来临呀!)

  教师:冬至的梦是冰雪凝冻的画,是动态的渐变的画,它还是一首梦幻般的诗。请同学们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走进那让人陶醉的冬至的梦境。配乐齐读第四段。配乐齐读第四段。

  预设四: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冬至的梦是个怎样的梦。课件出示课件

  预设:冬至的梦是甜蜜的梦、充满生命力的梦……

  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一)读第五自然段,小组讨论: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预设: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美丽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好的事情。我能读懂冬至的梦的温暖,从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的情感,以及我对爷爷的深深地怀念。

  (二)反复吟诵梅花图中的对联,感受“我”和爷爷的情感。课件出示对联

  (三)文章哪些写作方法是你最为欣赏的?说说你的感受。

  第一人称的亲切,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语言,梦幻般的联想。

  四:教师小结: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是充满希望的,寻梦的过程更是多姿多彩的,谢谢孩子们能和老师一起寻梦,同时祝福你们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

  从课题引入,开门见山。

  教师最需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尤其是读书方法,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沟通两个课时的教学。

  通过抓重点语句、标点,深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领悟寄“梦”于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在中心话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同时逐步深入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渗透朗读指导和背诵指导,使理解与诵读交替进行,互相促进,成为有机的整体。

  深化学生的认知,沟通学生和文本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从梅花图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增加学生对冬至这个节气的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春、走、冬、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10个字。认识偏旁春字头、折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习重难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新课。

  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对四季的'了解和喜爱。(画、唱、读诗、说话)

  3出示课文,春夏秋冬四位小精灵一块写了一首歌,送给大家,请你猜一猜歌名。(出示课题。)

  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

  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

  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

  1 学生朗读第一节。

  2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春天是怎样“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

  3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第一句。

  4 溪水一路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再有感情读第一句。

  5 学生接着读第二句。

  6 看课件,说说你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7 学生自由交流,理解“百花齐放”“春耕春种”等词语。

  8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9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后交流,在春天里,还听见谁唱歌?

  10配乐朗读第一节,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体会人们心中高兴的心情。

  四写字教学。

  1出示“冬”,读准后鼻音,学习偏旁:折文

  2出示“春、走、百”谁有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注意“走”的笔顺

  3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漂亮?

  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一节。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学习第二节。

  (1)学生朗读第二节。

  (2)出示课件,朗读第一句。

  (3)知了在唱些什么?再读第一句。

  (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理解“绿树成行”“瓜果香”

  (5)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6)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交流在夏天,还听见谁在唱歌?

  (7)配乐朗读第二节。

  2学习第三、四节。

  (1)出示三四节课文的多媒体,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节。

  (3)指名朗读,说说红叶、北风唱些什么?在秋天、冬天你还听见谁在唱歌?

  3朗读课文。

  4比一比,谁背得快。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瓜、果、谷、北”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生字朋友?

  3注意:“果”先写日,再写木。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1 四季的歌

  冬

  夏

  春

  秋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一学期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编排、教材特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提示几方面作些介绍。重点围绕“语文园地”这一版块展开。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略)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每组教材都包括了“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名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如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学校生活。“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结合课文《我选我》的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谈谈对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看法,讨论如果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引导学生展示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本领。

  再如第六组,导语(“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点出了关爱他人的专题,“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的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这册教科书,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或者“语文园地”中的练习,均不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其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都编排了“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表示动作的词“扫、提、搬、推、挑、抬、捕、捉、抓”都带有提手旁;“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为加强趣味性,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七”中,引导学生从一幅组合字形图中发现,汉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许多新的字。这样编排,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不断积累学习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制作、交流识字卡片。教材以这种方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与人团结合作。我们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材的编排方式体现了提倡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想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展示台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弹性。

  四、学习目标(略)

  五、教学内容及提示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下面重点介绍“语文园地”的教学。

  实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实质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其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观念、认识上的更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其间得到了凸显。那么,我们应该赋予“语文园地”什么新的内涵?我的理解是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走出传统“基础训练”的模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呢?以下结合具体教学设计,从“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我的发现”。设计这一栏目的意图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使之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从这里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八次“我的发现”内容如下:

  (1)第18页:①发现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②发现汉字中的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第38页:①发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②发现带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3)第55页:发现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4)第79页: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即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5)第100页:发现汉字偏旁表义的构特点。

  (6)第118页;①发现生字是由两个熟字组成的。②发现汉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

  (7)第138页:发现汉字分分合合可以拆成或组成许多新字。

  (8)第162页:①发现许多汉字都有相同的部件。②发现凭借图上的圆柱体可以说出许多反义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会补充自己的意见。

  2、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感受交流、合作的乐趣

  2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设想说清楚,对于感兴趣的'一方面,能说得更具体些。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感情朗读,角色移位等。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2分钟

  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读题,明确要求

  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引导积极讨论

  要求: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二、预习交流(自主学习)7分钟

  1、创设情境1:

  a、播放录像,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活动的录像)

  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b、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跟大伙交流交流。

  以“我是优秀解说员”的方式进行。把过“六一”节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快乐。其他同学对他的解说做出评价。评价要求:态度大方,语句完整,语言清楚明白。如达到要求,评为“优秀解说员”。

  三、互动合作(24分钟)

  2、创设情境2:

  a、播放本校今年“六一”活动的录像或投影片,向学生介绍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准备怎样度过。

  b、说说自己准备怎样过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六一”节,让大家参谋参谋,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再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3分钟

  讨论: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五、巩固拓展(练习检测)4分钟

  4、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5、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6、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六总结

  小朋友,“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这节课我们自己动脑去想,自己动手去做,设计出我们心里最满意的“六一”儿童节计划来。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老师和你们一样期待着“六一”马上就到。到那天,老师希望每位同学能参与到我们活动中来,让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过得精彩,过得有意义。

  反思: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往来接触。为了使孩子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交流,提高交际能力,故开设了口语交际课。小学生的交际面很窄,主要是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而在校生活又占据了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学生在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中掌握较强的交际能力。

  1、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盎然中才能让学生说的欲望,想与人交流的欲望得以充分的发挥。《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这个题目学生很感兴趣,因而一节课充满欢乐的笑声。无论是教师激趣,学生回忆幼儿园过“六一”情景,评奖优秀解说员,还是交流自己设计的“六一”活动,评选最佳策划者。学生无不处在一种宽松、民主、合作的氛围中。

  3、实落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交流,最终产生的“六一”大策划,如果仅仅只是为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那就轻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就是希望自己的策划被采纳,得以落实。教师适时的把学生的策划进行整合。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预设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课文4-8自然段,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画风的方法,

  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4)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风吗?(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6)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6)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③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生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谁能把一对对好朋友读一读呢?(课件出示词语,用小老师领读和齐读等不同方式学习。)

  4、朗读接力赛,指名接力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完评议。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深入学习。(18)

  1、他们三个分别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不同的记号)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你喜欢谁?为什么?他是怎样画风的?

  (1)喜欢赵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b、因为她爱动脑筋。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宋涛。

  因为宋涛爱提问题。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

  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宋涛画风的句子吗?[点宋涛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3)喜欢陈丹。

  陈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谁再来读一读陈丹画风的句子。[点陈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宋涛、陈丹、赵小艺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4、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读?(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他们读得棒不棒?

  四、指导写字。(6)

  1、出示书写的4个生字,指名读一读,组词。

  2、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3、老师范写,学生跟写,并评议。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