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时间:2021-10-02 10:47:03 历史论文 我要投稿

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一 改革的特点

1976-1994年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述评

    1979年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据对《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课程·教 材·教法》、《教学通讯》、《教学月刊》等杂志以及各师范学院学报和有关中学历史教学专著的统计,首次 倡导的,并成一定体系的教学方法改革有72项,这72项可以分为九类。

    第一类,对传统讲述法的革新、有启发式讲授法、层次分析法、答疑教学法、对偶标题法、数字编排法、 词语揣摩法等14项。

    第二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实验,有四段式教学法、“读理练”三段教学法、“读讲议练”教 学法、“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教学法、“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16项。

    第三类,历史图示教学法,有概念系列图示法、图示启发法、网络纲要信号法、三段式图表法、多维信号 示意法等18项。

    第四类,借鉴、引进国外新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具体实践进行创新的有情景教学法、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 学法、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法以及综合程序教学法等4种。

    第五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引进,有系统方法、计量研究法和积累法等3种方法的应用。

    第六类,情感教学。以北京三中朱尔澄老师为代表的,将知识、情感、哲理融合在一起的“深入浅出、寓 理于情、以文助史、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上海市也有几所学校进行实验,并制定历史学科情感目标。

    第七类,目标教学实验,将美国布鲁姆目标教育分类的思想引进和移植到历史教学当中。

    第八类,现代化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有电化教育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2项。

    第九类,其他教学方法的实验,有作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立体教学和四环一体教学法、历史结构法、 物证教学法等13项。

    上述教法的改革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覆盖面广。首倡上述72项改革的教师和学校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而进行这些实验的学 校差不多遍及全国。有5项以上改革的地区是:北京(7项)、上海(12项)、江苏(6项)和湖北(6项),这 些数字说明,北京、上海是全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中心,而北京等4个省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样 也是中学历史教法改革比较活跃的地区,这就是说,教学改革往往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第二,不断深化。72项改革中,1985年以前提出的有5项,占全部改革项目的6.9%,分属于九类改革中的三 类,正是这些改革,敲起了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的锣鼓。以四段教学法为例,自1982年茅蔚然先生提出要科 学地规划课堂结构以来,这类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改革实验已发展到16项。

    第三,一线教师积极参与。72项改革中,由一线执教的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有33项,占全部改革项目的45 %。这个数字说明,中学历史教师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教材,了 解学生,是进行教法改革的中坚力量。

    第四,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地域分布不平衡,改革实验多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北京、上海、天津 、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7个省市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