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时间:2021-10-01 11:38:04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1 问题与目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心理学家探讨了幼儿数数的信息加工模型,Cinsberg提出,幼儿数数过程包括两种活动,从1数到12是联结活动,而13以后的数数则是运用规则的活动[1];Greeno则认为,幼儿的数数全部是通过联结活动来实现的[2];Fuson  &  Richards提出与Ginsberg相似的模型,但他们认为由联结到运用规则推论进行数数的转折点不是在13,而是在20[3]。

中国幼儿数数过程信息加工活动研究

  Siegler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以上三个模型进行检验[4-6]。他要求3-5岁的幼儿进行数数,根据Siegler的设想,如果幼儿的数数过程符合Greeno的联结模型,那么他们数数的终止点应该是随机的;如果这个过程符合Ginsberg的模型,那么,被试在1-12的数数过程中终止点是随机的,但从13数到19的时候,就会学习了个位的数列规则,由于从19数到20的时候,无法按照个位的数列规则往下数,因此,第一密集终止点应该是"19";而后面密集终止点应该是29、30、49等个位数是"9"的数。而如果按照Fuson  &  Richard的模型,那么,幼儿则在1-20以内的终止点是随机的,21到29应该是形成个位数列规则,29则是第一个密集终止点,而后面密集终止点应该是39、49等。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数数的第一个密集终止点在29,符合了Fuson  &  Richards提出的幼儿数数学习的模式。然后,他进一步探讨幼儿数数过程对数列规则掌握与运用情况,结果表明,在数数20以下的幼儿不能掌握数列规则,而可以数到20以上百位数之内的被试,则基本可以掌握个位的数列规则,并在不同程度上初步掌握十位的数列规则。据此,Siegler得出结论,Fuson  &  Richard的模型是正确的,幼儿数数学习过程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到20的数数,这个阶段是联结学习;第二阶段从21以后的数数开始,是数列规则学习与运用阶段,首先在21到29的数数学习中,个体开始学会了个位的数列规则,随后,在39数到40,49数到50,……等过程中,个体逐步学会十位的数列规则。

  Siegler的研究无疑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然而,我们认为,英语国家的幼儿数数的第一个终止点之所以是在29,是因为在英语中,从1到19的读音基本是没有表现出数列规则的,要到20的读音以后才明确出现个位数列规则(如twenty-one,twentytwo,twenty-three……);而中文数字的读音从11到19的读音就表现出个位的数列规则(如11、12、13……),这样,中国幼儿在11到19的数数过程中可能就开始学习个位数列规则,因此,从1数到10是联结学习过程,从11数到19应该是个位数列规则学习过程,第一个密集终结点应该是19;而从19到20,29到30等则是十位应用数列的学习,因此,29、30、49等也是较密集的终结点。

  据此,本研究准备探讨中国幼儿数数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与特点,并与Siegler对美国幼儿数数过程的研究结果比较。

    2 实验1

    2.1 目的

  探讨中国幼儿数数的终结点分布状况,并与美国幼儿进行比较。

    2.2 方法

    2.2.1 被试

  从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出3岁儿童17名(实际年龄36~42个月),4岁儿童15名(实际年龄48~54个月),5岁儿童15名(实际年龄60~65个月)。男女大致相等。

    2.2.2 研究步骤

  与Siegler的做法与要求相同。实验个别进行,主试对被试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游戏,我要求你从1开始不停地往下数,看你最多能数到多少。”被试开始数数,当数到某一点停下来时,主试重复他刚刚数到的那个数,鼓励他往下数,如果幼儿在主试的鼓励后仍不再往下数,则停止该次数数任务。每个被试要数4次,每次相隔5天。

    2.3 结果与分析

  按照Sigler的做法与标准,确定幼儿每次数数的最高终止点,每次数数中包含在连续3个以上顺序正确的数列中最高的那个终止数被作为最高终止点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