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

时间:2021-10-01 11:08:53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

以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最终体现来反观电影改革、市场运作、作品创作,无疑再一次印证这样的结论:市场意识的强弱是决定未来电影发展的最核心问题。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

从改革看市场意识

在电影主管部门的主持下,诸多改革措施几乎全方位展开。此次改革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点,对资产格局及体制格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制片、发行、放映三个重要环节的运作方式日趋合理,竞争更加有序,整个市场日渐活跃,充满了浓浓的市场意识。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之间的二元关系,也日趋融合。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政府机关的管理方式,将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行政机关对文化生产(主要指进入文化市场的部分)的管理,必须以间接管理为主,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文化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文化企业正确进行经营决策。而2002年中国电影改革已经趋于以市场为基准,从而具备了运用市场调控手段,实现对电影市场管理的最大可能性。

不难发现,此次的诸多改革是以市场意识为核心的。电影主管部门已经显示出了足够的容纳度,市场意识也日渐加深。这必须提及的当然是新《电影管理条例》的颁发。在2002年国家几次重要的会议中,我们均发现了与此次改革精神相关的类似陈述。朱róng@①基总理在2002年3月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愿望的优秀作品。加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力度。”同样,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亦有相近提法:“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以2002年2月1日新《电影管理条例》的颁发为改革的总体标志,先期进行的是内部资产的重组,即电影的集团化重组。目前我国批准的制片厂42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30余个,有近30万的电影从业人员,但是人才资源和资金均处于分散状态,作品的制作水平有限,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电影集团化重组将使这些现象大大改观。就目前已经组建的六家电影集团公司而言,除了在资金上更加强势之外,由于机构的重组所带来的血液更换,使这些电影集团公司的实力大大增强,初步具有了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而我们依然要看到的是,集团化重组固然对于资源的更合理化配置创造了条件,但是也要防止非理智性的捆绑行为,防止集团内保护主义的滋生。集团的决策应该以市场规律为基准。

根据新《电影管理条例》的精神,相应的电影体制改革同时展开。其中重要一个环节是制片业的初步放开,一些民营机构也拥有了独立拍摄电影的条件。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民营资本注入到电影制片业中来,给电影制片业带来新鲜血液。以往,民营机构拍摄电影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缺乏“资格”,所以必须与电影制片厂合作,使用厂标。近年来,广东巨星、华谊兄弟、中博时代、海润等一些民营影视制作机构迅速成长,它们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手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由于政策上的限制,他们只能以影视界“游击队”的身份存在。而此次改革意味着民营机构无需再买厂标,可以独立投资拍摄电影。该措施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律的要求——此次形成的制片格

[1] [2] [3] [4] [5]